【實用】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四篇

來源:文萃谷 3.4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四篇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 篇1

這個星期五的班會,與往年不一樣,你猜為什麼?因為我們進行了吃月餅比賽,就是比誰吃月餅最快。

主持人選好第一組,謝偉傑和王雨欣比吃月餅,主持人説開始的時候,謝偉傑一口氣把月餅塞進嘴裏,那個時候,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説:“哇!”可是,王雨欣還在細嚼慢嚥,這個時候,老師走過來説:“他還沒有退下去,你還有機會。”王雨欣的速度慢慢變快了,但還是追不上謝偉傑,不過王雨欣也努力了,所以謝偉傑勝利了。

因為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多了,所以主持人的眼睛應接不暇,最後,選好了第二組。第二組是男生對男生的比賽,是文傑和是文傑和羅裔澤比賽,比賽剛開始,羅裔澤就大口大口地吃,可是,文傑吃完一口嚼乾淨後,才吃另一口,因為吃法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所以羅裔澤勝利了。

第三組是我們一個班高高的唱歌又很好的女同學顏語晨。另一個畫畫很好成績又很好的男同學文楚雄。如果讓你選,也許會選顏語晨,也許會選文楚雄,如果你選了顏語晨,那你就錯了。你猜對了嗎?

被叫上來的同學都在表演花式吃法,有的跟王雨欣一樣細嚼慢嚥,大部分都是女生,所以女生有許多輸了比賽、有的咬幾口,就把剩下的塞進嘴裏、有的.狼吞虎嚥……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 篇2

中秋節終於來了!

吃完晚飯,我們就出去散步了,“哇!今晚的景色好美啊!”我説:“咦?月亮姐姐怎麼沒出來呢?”媽媽説:“是被烏雲給蓋住了。”我説:“哦!原來是這樣啊!”過了一會兒,月亮姐姐還是沒有出來,烏雲還不起來,氣死我了!看不到月亮了!媽媽説:“我們回家吃月餅吧?”我們説:“好呀!”

回到家,我們開始吃月餅了,我和妹妹都看見了一個最大的月餅,都想吃,於是我們倆就開始你爭我搶,媽媽説:“好了,好了,你們倆不要爭了,要不然我們來投骰子吧,一人投六次,看誰累計的數多,誰就吃,好不好?”我們一齊説:“好!”第一次我投了個五,妹妹投了個六,我也不甘落後,第二次我投了個六,妹妹投了個四,我哈哈大笑!

到最後,我以三十一的總數贏了妹妹二十八的總數,我高高興興地拿起那塊大月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等我快要吃完時,妹妹就看見了我們都喜歡吃的芝麻餡的月餅,她趕忙拿了起來,撕開,吃了,我説:“我也要吃!”爸爸又從月餅盒裏拿出來了一個和妹妹一個味道的月餅,妹妹一看,迅速地跑過去阻止爸爸,説:“剛才姐姐已經吃了一個最大的月餅了,不能再吃了,要不然姐姐都比我多吃了一個。”説罷,便把那塊月餅搶了過去,我説:“給我一個唄。”妹妹得意揚揚地説:“不給,不給,就不給!”我説:“好吧,那我吃別的月餅吧。”

這個中秋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快樂,祝你們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 篇3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敍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我國城鄉羣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 篇4

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傳最早還是在唐代,唐太宗在貞觀四年時,征討突厥得勝並生擒其頭領,八月十五凱旋迴京。為慶賀勝利,京城長安通宵狂歡。當時有個經商的吐蕃人向唐太宗獻餅祝捷。李世民接過華麗的禮盒,拿出胡餅笑指天上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之把胡餅分給羣臣食之,這胡餅就是後來的月餅。

還有一種流傳更廣的説法,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説是由元末流傳下來的。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消息。 所以劉伯温便想出了一條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字樣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了元朝。 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特別在我國東北地區,更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説法。人們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諧成天下人們美好的心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