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6篇)

來源:文萃谷 1.6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6篇)

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1

鳥兒,人們公認為自由的象徵,但是,人們真的懂鳥兒嗎?

曾在無數種場合抬頭凝望天空中飛翔的鳥兒,心生一陣感慨:“我要是那般自由該多好啊!”承載着我對自由的嚮往,對藍天的好奇,越飛越高。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當你展開雙翅翱翔,你看見了嗎,人們在地上向你投來羨慕的目光。

時令正值炎炎夏日,各處亮閃閃的綠色,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在微風下婆娑的樹影,讓所有人都感到愜意。可是——你卻在這樣一個夏季,感覺到了這瞬息的變化,當黑夜愈發早的降臨,涼意愈發顯得突出,人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悦中時,秋,該是近了。你看到了夏季開始衰弱,綠葉開始褪色,就連那樹影都變得黯淡,唉!這該是你所畏懼的吧!

秋夏的交替,往往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秋的突如其來,讓你變得焦躁不安,但是,你不想離開,因為這裏滿載着最珍貴的回憶。

又過了一段日子,寒風透過了你的羽毛,使你一陣顫慄,你覺得自己也許該走了,寒冷驅使你展開一次大的遷徙,儘管不捨,但是真的得走了。

但———一場大雨阻止了你的行程。你的計劃只能延遲,這讓你還有時間在雨中舉行最後的告別儀式,沒有人蔘與,沒有人理解,巨大的孤獨籠罩着你,你第一次發現自己是那麼的渺小,世界是那麼寒冷。你想吶喊,卻喊不出聲來;你想哭泣,眼淚卻在眼眶打轉,怎麼也流不出來;於是你只能默默地承受孤獨帶給你的痛苦。

真的該離開了!呼嘯的風用粗暴的聲音催促着你。你張開翅膀,飛向那蔚藍深邃的天空,離開那充滿會議的巢。也許,也許你並沒有想好目的地,只是在心中憧憬着在遠方有一個更加温暖的巢。

看,一望無際的汪洋包圍着你,那小島是真實存在?還是子虛烏有?但不管怎樣,你都不會放棄,你明白儘管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其實鳥兒頻繁的遷徙,不是自由,只是為了尋找一個色彩豐富的瞬間,尋找一次永久的定居,僅此而已,你別無他求。

我覺得我就是一隻鳥兒,在追求心中的信仰的時候,沒有人理解,會很孤獨,但是我不想放棄。

——後記

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2

有兩棵樹被颱風颳倒了:一棵樹卧倒在地上,枝條被折斷了不少,葉子幾乎全被刮爛;另一棵樹也卧倒在地上,樹葉和枝條基本完好無損。園林工人認為,被颱風颳倒的樹,樹根已受重創,要將兩棵樹的樹枝全部鋸掉,才能成活。然而,人們卻認為,那棵樹葉和枝條基本完好無損的樹,不用鋸掉也可成活。可事實證明人們的看法錯了,沒有鋸掉樹枝的那棵樹最後枯死了。這也就告訴我們,表面現象有時會矇蔽自己的雙眼,要謹記“莫為浮雲遮望眼”。

“凡事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句話我們常聽到,論證了我們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有時候並非像表面上看起來那般。我們要理性地認知事物,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質,而不能被表面的“浮雲”遮住我們判斷事物的眼睛。

佛説:“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草樹木尚有自己的世界,更何況其他的事物?而這些“世界”卻不是憑藉肉眼就可以看出來的;想要探究這些世界,就必須透過現象去探知它們的本質,才能夠得知它們的世界是怎樣一番風貌,才能夠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樹被颱風颳倒了,“人們”卻只是看到了樹的表面完好無損,而沒有深入地探知樹的根,樹根早已遭受重創,不堪重負,供給不了那些枝葉足夠的養分,那麼,那棵沒被鋸掉樹枝的樹只能乾枯而死。也許,這是它對人們愚昧行為的無言反抗吧!

就以瓦特為例吧,他正是通過沸騰的`水頂起壺蓋這一現象而想到“沸水也是動力”這一本質的,以此發明了蒸汽機;而牛頓,是因透過蘋果往下掉的現象而想到“萬有引力”這一本質的;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是在看到花園的巨石而探求到“第四紀冰川”的……這一個個的成功者,又有哪個是僅僅拘泥於“現象”的呢?他們正是因為不為浮雲“遮望眼”,透過現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質,才探索到了事物的真諦,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佛又説:“一念愚則般若絕,一念智則般若生。”只看到事物表象的人,往往被“浮雲遮望眼”,是會走入死衚衕的,絕境就是由他們自己走出來的。而能夠去探求事物本質的人則與走入絕境的人恰恰相反,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智慧種子,收穫成功之花。園丁看到樹根,判定樹已受重創,必須剪去枝條以減輕其負擔,讓其休養生息,以此救活了一棵樹。道家的“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不就是這個道理嗎?探求事物的本質,以物之根本,做出抉擇總是對的,不是嗎?

做任何事情,都要深入瞭解事物的本質;要究其本,探其根,才能知其深,解其透。“莫為浮雲遮望眼”,才是正道!

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3

醜陋的貝殼下,每每有閃爍的珍珠隱藏;駭人的尖刺上,往往有絢麗的玫瑰綻放。

的確,太太自家窗户上的污點,卻使其對鄰居所洗的衣服產生埋怨,只因她被“浮雲”遮住了“望眼”,從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質。

正如古語所云:“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在這光怪陸離的人間,面對形形色色的考驗,唯有把握事物本質,方能締造成功。

眾所周知,我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鄧亞平身高尚不足一米五,她曾因身材矮小,幾度被國家隊拒之門外,周圍人也都勸她放棄。然而,她深深知道乒乓球運動取勝的本質並不一定在於體形的龐大,靈活的肢體完全可以彌補身材的矮小。於是,她便以輕巧的身軀開創了一套獨特的打法——“快功結合弧圈”,最終榮獲大滿冠,從此屹立於世界東方。

正如《菜根譚》中所言:“人生原是傀儡,只要把柄在手,一線不亂,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捉掇,便超此場中矣。”鄧亞平正因其能超然置身於喧囂的塵世之外,懂得把握世界的本質,方能得以卷舒自在,成就非凡。

沒錯,“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本質定成敗”此理小到個人之榮辱,大到國家之興衰。

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曾一度陷入“城市包圍農村”的蘇聯模式中不能自拔,然而卻意識到中國國情的本質是農村面積大於城市面積,因此他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之路,從而描繪出了一幅“星火燎原”的壯麗圖景。

的確,現象誠可貴,本質價更高。“浮雲”能夠遮住眼簾,但是萬萬不能使去其矇蔽心顏,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質。

少年神童方仲永,三歲可賦詩,六歲便通能出口成章,如此才華,想必他日必當攀蟾折桂,功成名就,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終他卻碌碌無為平庸如常人。究其根本,正是由於他的父親,被兒子聰慧的表象所迷惑。不能認清成功的本質在於勤奮,因此他不送兒子去上學,反而帶他到集市上賣弄天賦,日復一日,不得錘鍊的方仲永江郎才盡,原本輝煌的未來,也葬送在自己聰穎的表象之上。

是的,忽略事物的本質,結局只能是終生遺憾,為人歎惋。

因此,面對紛繁雜亂的人世,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人生是一場成熟自我的盛宴,唯有透過現象看清本質,方可終成大器,驚豔世人。

莫為浮雲遮望眼,撥開雲霧見青天!

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4

幾米皺眉,“迷宮般的城市,讓人習慣着相同的事物,走相同的路線,到同樣的目的地。”生活本就如此,像是一場巨大的暴風雨,等待着你的洗禮。想來的人拼命趕,想走的人拼命擠,不動則不知。

黑雲壓城之際,“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縵立人羣之中,一人灰衣褐發,約己以禮,待人以仁。於他的木車旁,灑下他的激情。

他拍手稱快:“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不曾於亂世之中紙醉金迷,抑或逃而避之。他就是那樣坦坦蕩蕩,看完一切,卻仍執著於他的執着,傳遞着他的思想,在那薄情的世界裏深情地活着。在隱士如斯時,他仍想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未曾追隱而歸。

瓢雨如注之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行走於人羣之中,那人頭戴斗笠,腳履木屐,踏着風雨,詠而歸。雖説春色無邊,即是一地泥濘,也阻擋不住他優雅的步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終是不能有禮有節地和這個俗世相處,乃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乎君子?他年少時,曾見日風浮誇,落筆仍樸實無華。非只是對家妻悼念,也為這黑雲四散的世事哀歎。他沉靜而立,目光如炬,透過雲層屹立千年。

雲銷雨霽之時,“這世上芸芸眾生,誰又不是這樣呢?”柏拉圖緩緩走出人羣,走出“理想國”,強光暴曬,讓那雙習慣了黑色的眼睛流下閃光的淚水。

人類用五官,用感知來直接經驗這個世界。感官的知覺給了我們認識世界的能力,是不是也不知不覺地給了我們認識世界的障礙?我們所以為的鄰家窗户最終卻為自家窗户,我們是不是一直為這個充滿幻象的世界奴役着?是不是也被這雲層所包裹?

先秦諸子在這雲層中辯駁歎息,文人墨客也駐足執筆揮墨,他們身後一羣哲學家談笑風生,拉開雲幕。在那無名之日,所觸所感,牽繫我心。宛然綠色苔蘚,纏繞枯枝,又似清虹,破空而出。枝是空中的根,根是地下的枝,延出一道無垠的道路。輕踏之月,將是彩徹區明之時。

幾米宛爾,“習慣讓人的生活不再變,習慣讓人有種莫名的安全感,卻又有種莫名的寂寞。而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習慣會讓你錯過什麼。”何必墨守成規於習慣的雲霧中?

須知天地精彩,韶華易逝,爾非過客,躬行知樂。

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5

“我們唱了一路的歌,卻發現無詞無曲。”就如斯特林一樣,擁有無數的粉絲,卻無人願為她在地鐵駐足。

人生百態,貴在自知之明。當我們周圍的世界充滿迷霧時,我們以為登得高了便能看得清楚,孰不知高處亦會有浮雲遮目。

常聽別人講“稻草定律”,説路邊的一根稻草如果沒人搭理,它永遠是一根稻草。種白菜的人發現了這根稻草用它捆綁了白菜,於是,這根稻草的身價就與白菜一樣了。如果有個賣螃蟹的人,拿去捆綁螃蟹,這根稻草就與螃蟹有一樣的身價了。由此,有人得出,人的身價就像一根稻草,與自身無關,就看你與誰捆綁在一起,結交什麼檔次的朋友,具備了什麼樣的背景。還有人説,人生之旅就像搭上了什麼類型的車,你拿的是高鐵票就享受高鐵的速度。

其實從這一方面理解“稻草定律”也有它的道理。電視劇中,我們常看到皇帝身邊的丫鬟被官員恭敬地尊稱為“姑姑”等;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養的貓狗被主人寵上了天。這些無不證明了“稻草定律”的正確性。但是,人是一根有思想的稻草,我們應學會正視自己的價值,而不應依靠“白菜”“螃蟹”等為自己贏得虛名甚至迷失了自己。

在我看來,稻草什麼時候都是稻草,螃蟹什麼時候都是螃蟹。當稻草與螃蟹捆綁在一起,賣了一個螃蟹價時,不要以為自己就變成了螃蟹,其實稻草一直沒有改變,只是改變了所處的位置。所以在人生路上,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夜郎自大,狂妄地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當萬籟俱靜時,我們依舊是自己,並不會因他人的讚揚而生出一張翅膀,也不會因為自己捆綁的是螃蟹而擁有螃蟹的蠻橫。

斯特林在被包裝後,家喻户曉,無數粉絲“聞名而動”,而當她卸下粧在地鐵裏演奏時,卻無人喝彩。這無不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飲譽不驚。也就是講,我們要時刻記住自己最初的模樣,當週圍的繁華鎖住我們的眼時,依舊有一顆自知之心;當登高遇浮雲時,亦有拔開煙霧的智慧與勇氣。人生路上,走走停停,這樣做不失為一種處世智慧。

常常詢問自己,常常思考,沉下來,再看一切,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心就是答案。

莫為浮雲遮望眼作文6

馬克思説過:“少發些不着邊際的空論,少説些漂亮話,少來些自我欣賞;多説些明確的意見,多注意一些具體的現實,多提供一些實際的知識。”實際是一切事物的根據,所以我們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宋徽宗趙佶曾讓畫師畫孔雀荔枝圖。畫師將孔雀爭着啄食掉落的果實的場面畫得非常生動。趙佶一張張審閲,看完後説:“孔雀上土堆是先舉左腳的。”畫師們反覆觀察,果然像趙佶所説的,個個鬧了個大紅臉。宋徽宗的書畫造詣很高。他之所以一語就點破畫師們的破綻,指出“孔雀上土堆是先舉左腳的”,是與他平素的觀察研究分不開的。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如實地反映實際情況,使主觀與客觀符合。我們要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材料,反對主觀主義。調查研究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防止主觀主義的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倘若我們做事不進行調查研究,只是憑自己的主觀想象出發,即使再高明的畫家也免不了將“細節”畫錯。若不符合實際,一切的事物將都會站不住腳步。

《傅雷家書》中有這樣幾句話:“理論與實踐絕對不可以分離。學習必須與現實生活結合,馬列主義不是抽象的哲學,而是極現實際具體的哲學,他不但是社會革命的指導理論,同時亦是人生哲學的基礎。”所有的理論皆來自於實踐,所有的理論也必須站在實際的肩膀上。有些人常常把“一切從實際出發”這句話掛在嘴邊,而不把這説得天花亂墜的道理化到自己身上去,貫徹到自己的行為作風中去,我覺得這一切就已經違反了“一切從實際出發”。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人們想問題、辦事情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作為學生的我們,倘若不把馬克思主義“身體立行”,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實際運用,那麼一朝到社會上去,遇到無論怎樣微小的事,也運用不了一絲一毫的馬克思主義。任何的夢想和行動,如果不站在實際的立場上,那麼夢想將永遠是夢想,而行動永遠也不會成功。從身邊瑣事到做學問,從日常生活到分析國家大事,我們都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麼來的,它終必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這是魯迅先生説的。“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現在做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