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記事作文7篇

來源:文萃谷 1.0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記事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記事作文7篇

清明記事作文1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這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這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藍天,享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記事作文2

清明節中國的“時年八節”之一,由周代始,如今已經將近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在清明那幾天,人們會祭祖、掃墓,為先人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好。

當然,家家都有先人,我們家也不例外,清明節那天,我一早起牀,幾絲陽光透過小窗射入家內,顯得格外美麗,格外耀眼。我從牀上爬起來,跑到窗户旁邊,看到天邊淡着幾絲紅霞,如不好意思的小女孩,紅着臉偷偷笑呢!我沉浸在這美景中,眼前不時的出現幾個偏偏起舞的少女在為我表演,心裏美滋滋的,突然,一聲“兒子”把我從幻想的世界裏拉了回來,使我不時感到有些驚恐、驚訝。“老媽!幹啥呀?嚇我一跳!”她回答道:“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姥姥姥爺要去新鄭掃墓,你去不去啊?我高興地回答,説:”我去我去,今天天氣多好啊!“在經過了我的同意後,媽媽又打電話徵求了舅媽的同意。我們磨嘰了一個多小時後,在九點整出發了。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在高速路上,我們遇到了堵車,只能乖乖等候了。終於,在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奔波後,我們終於來到了新鄭,進行掃墓。在姥爺的指導下,媽媽開着車顫顫巍巍的來到我姥姥的媽媽的墓邊。這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入我的耳中。姥姥説:”小孩子掃墓不好,讓大人去吧!“頓時,我火冒三丈,心想:”開車開了那麼長時間,終於到了,而你們卻不讓我去,什麼意思啊!“可是我在口齒利索,也説不過三四個大人啊!唉!只好帶着妹妹在菜地裏玩了。於是——我一手拿着相機,一手牽着妹妹,走向了田野。

田野裏都是麥子,如今還沒有熟呢,但是他們都長得很高大約有30釐米長,像猴子的尾巴,彎彎翹起。在這一望無際的田野中,有妹妹,有我,更有那斑斑點點,各形各色的昆蟲呢!又偏偏起舞的蝴蝶、臭燻燻的屎殼郎、斑斑點點的七星瓢蟲以及美麗的無名鳥(其實是我不認識)等等,他們與我和表妹一起,享受着春日的陽光和鬆軟的土地,這時,遠處出現了一片金黃色的地方,走近看,原來是一片油菜花地啊!我迫不及待的想過去,可是中間一道溝阻擋了我們,於是,我和妹妹”跋山涉水“,那些昆蟲跟着我們,一同來到了那。我和妹妹躺在那裏,感受陽光,感受花香,感受昆蟲的氣味,還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不知不覺中,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們該走了,我戀戀不捨,想和大自然拍張照,那些昆蟲成全了我們,我和他們一起拍了張大自然與人的全家福。

一上午過去了,我從剛開始的不情願到了不捨離去,雖然沒有掃墓,但我卻祭奠了城市沒有的美麗大自然,這一趟,我沒有白來。

清明記事作文3

暮春三月和風徐,草色煙光亂鶯啼。

問道路人何所去,是否紛雨又入迷。

二十四節氣裏,清明應該是最適合於祭祀逝去的先輩們的最好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裏,中國人大多都是會來到逝去的先輩們的墓前,寄託自己無限的.敬意、哀思及思念。想來這也就是國人們遵循的傳統,一直沿襲着。時至今日,在清明節這樣的日子裏,這一傳統仍然固有的存在,並經久不衰、歷久彌新。這傳統仍在不斷地影響和教育着我們今天的人們,並將會通過今天的人們的手,傳承到再下一代的人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以至於千世,萬世的子孫。

祭祀踏青是為清明這種日子的主旋律,想來應該會有大多的人會和我一樣,有着這樣的認同。雖如此,但對於清明,於不同的人看來,卻也會有着不同於主旋律之外的感受。

在唐代詩人杜牧看來,清明該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好在詩人自身能於這種情感糾結的紛紛雨絲天氣裏,以及路人為祭祀斷魂的先輩而行走在路上的世界裏解脱出來,詩人筆鋒一轉,隨即將人引入到一個清新的世界,“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讀來確然是頗有些自然的清新之感,讓人不必為親人的逝去而過度傷感。本來嘛,生老病死的的事,是自然之理,而於塵世中的我們,又何必過多地為生老病死的事而傷感呢?所以多年來,一直喜歡此詩,喜歡詩中的那種清新和自然。

而在唐代另一詩人白居易看來,清明的感受又與之有所不同了。在詩人《寒食野望吟》一詩中,詩人説:“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此詩讀來竟多了些興味蕭然慘淡之味,但畢竟詩人也看到人世的生死別離,這也是誰也不改變的事實。人生嘛,無論怎麼樣,最後都必然是該來的來,該去的去。聰明也好,糊塗又該如何,巧惠也好,愚鈍又該如何,最後也都必然是“人歸去”。生亦可曰歸去,死亦可曰歸去,自然的法則裏,人亦隨性,任烏啼鵲噪,任棠梨花映白楊。聯繫到最近身邊發生的一些生死別離之事,倒亦頗喜歡此詩。

去歲今年,不覺間人亦長了一歲,一歲中發生的太多的人和事,有的可以給人欣喜,有的可以使人感傷。然而更多的時候,是象清明所帶給人的感覺一樣,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情因境而異,紛紛擾擾之間,也許這也就叫做紅塵。換句話來説,紅塵不亦就是芸芸眾生在自然的法則裏的生老病回。

清明記事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在我國,每到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去給逝去的親人上墳、給革命烈士掃墓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

關於清明節,我從長輩們那裏知道一個傳説:

相傳,在春秋時代晉文公重耳沒有當上國君以前,流落在外,有很多人幫助他,有一個叫介子推的人,在他餓的昏倒時,介子推從腿上割下一塊肉烤給重耳吃。當重耳當上國君以後重賞了許多人,可是就是沒想起介子推,別人告訴了他重耳,他馬上到那裏請介子推,可介子推不想當官,便揹着她的母親跑到了山上。這是有個人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燒三面山,留下一面山。這樣他只能從沒有放火的那一面山跑出來。可介子推並沒有從那裏跑出來,而是和母親抱着燒焦的柳樹死了。

第二年,晉文公和大臣們來到介山祭奠介子推,發現那棵燒焦的柳樹竟然復活了。晉文公為柳樹賜名“清明柳”,並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這天,爸爸的心情很沉重,爸爸帶我回老家去給爺爺奶奶上墳。我們帶着鐵杴把墳墓周圍的雜草清理乾淨,然後爸爸把提前準備好的水果、餅乾、花圈、燒錢紙、香等物品擺在墳前,灑下白酒,再燒一些紙錢,,在墳的上面壓上小白紙,最後作揖磕頭。我也給爸爸打下手,對已逝去的親人,我充滿了懷念。

今年清明節前的星期六,我和媽媽、小姨、姐姐一起到英靈山,為烈士烈士掃墓。我們從大門進去,大門上有一句話:“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們繼續往前走就看見了一個很大銅雕,上面刻着許多烈士頭像,在兩邊有兩個大門,西邊是:“人民江山萬古長青,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橫批是:英名千古。東邊是:“為勝利而來為上裏而去,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死。”來到廣場看到了肅穆的烈士紀念堂,紀念堂兩側滿是蒼松翠柏,從紀念堂後面中間向山上走,我們看到了夏侯蘇民、理琪等烈士的墳墓,我和姐姐在媽媽和小姨的幫助下讀了他們的墓誌銘,在墓前我看到了一些前來掃墓的人們在墓前擺滿了鮮花和水果。我們拾級而上,一直登上了山頂,看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在西側佇立着任常倫烈士的銅像,在他胸前人們給他帶了個大紅花,他把年輕的生命獻給了祖國。

我這次來園與以前不同,記下了更多紀念碑的碑文,更加懂得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生活和和平的時光,刻苦學習,掌握更多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報答父母的養育和老師的教育之恩,為建設祖國添磚加瓦。

清明記事作文5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掃墓,也叫插清”,是一種傳統的習俗,也是我們緬懷親人的一種方式。大概是從多大起就和家人一起去插清”,我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記得那時我還很小,什麼都不懂,只是聽大人吩咐照着做罷了。不過今年的清明節不同以往,是這樣的

爸爸媽媽把上墳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上山了。天藍藍的,飄着白雲,顯出一種不同於平日的柔美,路邊的小花自由而燦爛地開着,我此時的心情,和它一樣,輕鬆而又愉快。太陽升起來了,我們還在山道中穿行着,爸爸媽媽已經有些累了,但我卻沒感到一點兒疲憊,也許是坐在書桌前太久了的緣故吧。有時,我還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句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媽媽有時候會説:看,這孩子。哪像是去上墳,倒像是去旅遊呢。”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不知道走了多久,就到了我的公公、太太的墓前。兩座墓相隔不遠,小時候,我老記不清哪一座墓是公公的,哪一座是太太的。常常在公公的墓前磕頭上香,説的卻是要對太太説的話鬧了許多次笑話。現在,我又想起那些事來,卻怎麼也笑不出來了。為他們掃墓這麼多年了,我卻從來沒見過他們,連他們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我隱隱約約地感到一種難受,又説不出來。

媽媽點燃蠟燭,開始燒紙錢,我在一邊幫着媽媽把紙錢一張一張投進火裏。媽媽,為什麼要點蠟燭呢?”我禁不住問。孩子,黃泉路上沒有光明,黑暗着呢。我們要給公公太太把轉世的路照亮啊。”媽媽回答説。那為什麼還要燒紙錢呢?難道它可以飛到天國嗎?”我追問道。紙錢能不能飛到天上去我不知道,”媽媽停了一下,用力撫摸着我的頭説,可是它能夠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呢。”感覺到媽媽説話的語氣有些異樣了,我一看,媽媽的眼圈都濕潤了,我也不好再問下去了。

紙錢燒得差不多了,爸爸在公公和太太的墳頭插上花束,點燃了鞭炮。驚天動地”的鞭炮聲響起來,一會兒就被這山裏的寂靜吞沒了,只有一縷縷青煙無聲地飄散着。爸爸媽媽恭恭敬敬地跪在墓碑前,給公公太太磕頭,我也學着他們的樣子,向公公太太磕頭致敬,我默默地念叨着,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想念。

回去的路上,我問爸爸:爸爸,公公太太是誰呢?我怎麼一次也沒見過呢?”爸爸説:公公太太就是你爺爺奶奶的父母呀,他們死去的時候,你還沒出生,怎麼能見到呢?”聽了這句話,我更想見到他們了,想看看他們長什麼樣子,想聽聽他們跟我説話,想告訴他們我小時候的傻事想着想着,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清明記事作文6

清明節在我心中一直就是個很普通的節日,這段時間我可以吃到清香撲鼻的青團,可以跟着大人去郊外踏踏青,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直到今年這個清明節早晨,爸爸開車帶着媽媽和我去了一次浦東濱海墓園為剛去世一年的長輩掃墓。

一路上陰雨霏霏,雨時下時停,風很大,行人、來往車輛也很多,交通擁擠不堪,很難想象幾天前還是一片豔陽高照,我不禁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不得不驚歎於古人的神奇,這些詩句在歷經千年之後,竟還如此應景而傳神。遠遠望去,小車排成的長龍蜿蜒曲折,看不見盡頭。我喃喃自語:“為什麼人們都擠在這幾天去呢?”。

好不容易來到了目的地,等親友們聚齊,正式祭掃儀式便開始了,老天似乎挺照顧我們,雨停了,風也停止了,長輩們將攜帶的祭品供祭放在墓前的平台上,再將紙錢和錫箔放在方鼎中焚化,最後點上三炷香,帶領後輩們一一祭拜,由於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儀式,我感到很好奇,一直想拉着大人問這問那,但是看着大人們嚴肅的神色,只得作罷。長眠在墓中的是爸爸的外公,我叫他太外公,我在醫院見過他兩次,他都是閉着眼睛昏睡着,聽爸爸説,太外公年輕時畢業於黃埔軍校,與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戰過,真沒想到,當時躺在病牀上的瘦弱老人,竟然是值得大家尊敬的抗日英雄,我又不禁想起國小時學校組織清明節去龍華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的情景。

祭掃結束的回家路上,雨又下了起來,淅淅瀝瀝,打在每個人的頭上、肩上、腳上,我突然想起看過的一部動畫片《尋夢環遊記》中有一句經典的話,也是撐起全片的一個信念支柱:“當現實生活中沒有人再記得你時,那就是你在另一個世界消失的那一天。”對於逝去的人來説,並沒有真正的死亡,因為你還活在親人、朋友的心中,而現實世界中那些生性涼薄,無人記掛之人,必然未曾給他人帶去温暖,因此被人遺忘,這樣的人即使肉體活着,也如同行屍走肉。

《尋夢環遊記》取材於墨西哥的亡靈節,無獨有偶,我們中國的清明節也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在我看來,清明節對於我們這個歷經九死,而又煥發新生的民族來説,更有着非凡的意義。同樣是過清明,小時候的我只知道青團的香甜,跟出外踏青的愉悦,現在的我,通過給逝去的長輩掃墓,慢慢明白了清明祭掃這一行為背後藴含着的文化意義。在草長鶯飛,萬物勃發的清明時節,通過這種特殊儀式,我們敬畏自然,追思秉承先輩的高貴品質;我們沐浴春光,在祖先們奮鬥過的土地上重新出發,以更好地姿態去面對未知的人生。

清明記事作文7

這個清明對於我來説,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起牀,一切準備緒才五點多。於是我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了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我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裏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我們走進站內的時候,我們發現,那麼大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流。每一輛車裏都是十分擁擠的乘客。我們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去大李的車。也有了比較理想的座位。儘管車裏也十分的擁擠,可我們倆還是比較自在的。不過,車票的價格和平時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了車。實在是太擁擠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東的桂王那裏,駕駛員放棄走平時的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的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了。我們的車剛拐上包公大道的時候,馬路上的情景把我們驚呆了。由西往東方向的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着。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説,包公似那邊也是十分的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説他上午被“堵在路上。”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的路程,我們卻用了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的時候,我們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了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了,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的人在忙着安排中午的飯菜,我的心情也愉快了許多。我們這個房份的清明是集體做的。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參加的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的。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的。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的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的。每年的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的籌備小組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的。白酒是四十元一瓶的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的,年輕的,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着,一邊喝着,一邊講着。交流着各家的最新情況,各人的發展經歷,各自的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的時候才有。給我的感受是,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現在的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的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的臉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