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作文600字3篇

來源:文萃谷 1.62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德作文600字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德作文600字3篇

品德作文600字 篇1

説到品德課,同學們也許會説:“品德課都被語文老師用來上語文課了,我們的品德課就等於語文課。”可是,我們班的品德課卻十分特別,尤其是這次品德課。

“鈴——鈴——”上課鈴想了,同學們走進教室,等待着老師,都不知語文老師這堂品德課會給我們帶來怎麼樣的驚喜。“語文老師來了!”不知從哪冒出一個聲音,全班靜的連呼吸聲都聽到了。只見語文老師走了進來,在黑板上寫了“道聽途説”四個大字,然後對我們説:“今天這堂品德課我們來玩一個遊戲,這個遊戲的名字叫“道聽途説”。現在你們安靜我就宣佈遊戲規則。”話音未落,教室裏一片寂靜,老師便宣佈了遊戲規則:第一排的同學到講台上,老師在每位同學的耳邊説一句話,老師喊開始後,第一排把話傳到第二排,第二排便把話傳到第三排,以此類推。傳到最後一排好,最後一排的同學去黑斑上寫,寫對獲勝。犯規取消本次參賽資格。

一共有兩輪比賽,最精彩的就要數第二次了!第一排的同學到講台上後,台下的同學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得差點兒要衝上講台。終於等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比賽開始了!第一排的同學在第二排同學耳邊竊竊私語,而後幾排的同學急的衝到了前面,大概是看到了老師的眼神,又急忙的跑了回去。“加油!加油!”不知哪一組的同學成了拉拉隊,正熱情的喊着加油呢!講台上的同學回到了座位上,台下立刻發出了笑聲。同學們有的小兒前仰後俯,有的笑的合不攏嘴,還有的笑得直喊肚子痛。怎麼回事?原來是黑板上寫的太搞笑了。原句是:媽媽趕馬馬慢媽媽罵馬。同學們改成了:媽媽打馬,媽媽打馬,馬打媽媽。你説,在這種情況下,誰又會不笑呢?

就是這麼一堂特別的品德課,讓我明白了:別人跟你説一件事時,不要亂傳,因為這可能是誤傳。

品德作文600字 篇2

“丁零零”,鈴聲響了,我站上講台,做好了為同學們上品德課的準備。儘管為了這節課我準備了很久,早就胸有成竹,但我還是有點心虛:我能不能為同學們上好這節品德課呢?

“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是第三單元第二課——《我國的國寶》……”我長舒一口氣,隨後微笑着開始了這節我精心準備的品德課。

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有些緊張。以前在台下看着老師上課,覺得是一件挺簡單的事情,而且顯得格外威風凜凜。當我真正一個人站上講台,面對所有同學的目光的時候,我只覺得膽怯、害怕:我生怕在所有同學面前講錯一個字,做一個多餘的動作,引來一陣嘲笑聲。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繃緊的心絃也漸漸鬆懈了下來,看來,這些同學也挺配合的。在分享環節,讓我沒想到的是,好多雙小手都齊刷刷的舉了起來,許多同學都爭先恐後地搶着發言,沒發言的似乎還不高興。“嗯,有這麼多積極發言的同學,看來我的課調動了大部分同學的興趣,太棒了!”我心裏興奮地想,上課前時的緊張早已被我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不過,我更在意的是我花了半個小時策劃的遊戲環節——歷史大比拼,我相信我們的同學會喜歡上這個新穎又燒腦的遊戲。果不其然,“接下來,我們來到大家最喜歡的遊—戲—環—節!”當我説到這句話時,台下猛地爆發出一陣吶喊聲,一陣喧鬧聲。我心中真是又喜又氣,喜的是大家果然着迷於我策劃的遊戲;氣的是如此喧鬧,我都沒法講規則了。在老師的指揮下,遊戲才得以順利地進行。各個大組派來的精英都不甘落後,大展身手,不分上下,爭得面紅耳赤,大有羣雄爭霸之勢。

最終,當我宣佈這堂課結束的時候,同學們都意猶未盡,不約而同的鼓起了掌。我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內心早已樂開了花。

這次上品德課的經歷使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一堂精彩的、大家都喜歡的課,是需要精心準備的,無論是語言還是課件。台上的四十分鐘,台下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我相信,有了這一次的經驗,下一次,我會做得更好!

品德作文600字 篇3

一個人,他在擁有道德的同時也擁有着權利。那麼,面臨選擇時,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坐公交車去姑姑家玩。暑假剛開始,車上的'人是真多啊!我們被人流擠到了車的最前面。隨着車晃晃悠悠的停下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奶奶從前門上了車。她東倒西歪地抓着把手,很明顯,老奶奶已經快站不住了。讓過了座的售票員近乎大吼地喊:“有人給老人讓座嗎?尊老愛幼,大家幫幫忙吧!”然而沒有一個人迴應。這時,坐在老奶奶旁邊的年輕人被人們定位為“讓座目標”。幾乎所有人都在逼年輕人讓座,還時不時湧出一些罵聲。年輕人實在忍不住了:“我工作累了一天,剛才還有些暈車,怎麼讓座啊?我沒買票嗎?憑什麼非得讓我讓座,你們呢?”大家沉默了。我疑惑得看着媽媽,媽媽小聲對我説:“每個人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權利讓給別人,當然在少數人身上,他們的道德高過了自利。但人性本就如此,無需疑惑。”

最後,一位二十多歲的姐姐站了起來,為老奶奶讓了座。每個人的臉上都多了份羞愧。

到了姑姑家,我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何在。首先,大家逼年輕人讓座,這與道德綁架無異,肯定是不對的;其次,大家以逼年輕人讓座為幌子,來掩蓋自己不想讓座的心理,這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雖不對但也無可厚非。年輕人上了一天班,很累還暈車,不讓座並沒有錯。況且他買了票,有擁有座位的權利。但站在道德角度來看,年輕人的確應該尊老,不讓座倒顯得有些冷漠無情。面對道德和權利,年輕人選擇了維權,而大家則認為年輕人應該選擇道德。在我看來,大家和年輕人都有錯,也都沒有錯,無非是站在道德與權利兩個方面。但我認為,在權利可有可無的情況下,道德應放在首位。

我希望,當我們面臨是維護權利還是堅守道德的選擇時,我們能更傾向於後者,因為社會需要大愛,作為中國公民的我們也有責任為社會做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