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桃花源

來源:文萃谷 1.42W
我心中的桃花源1

晉代陶淵明為自己勾勒出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也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建起了一個美好的世外桃園。如今,我心中也有屬於自己的桃花源,屬於自己的一分樂土。它也是我內心深處最強烈、最渴望實現的一種願望,這種願望有時候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牽引着我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我心中的桃花源

每當我被作業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我經常就會放下手中的筆,然後閉上眼睛,開始在我的桃花源中穿梭。我常常行走于山山水水中,一邊哼着小曲,一邊欣賞着大自然中那些神奇的景觀,比如説:我會走出課堂、揹着畫板,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賞古老的建築、擁擠的人羣甚至是路旁不起眼的小花,然後停下腳步再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來,就這樣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機。累了的時候,我會俯身躺在綠草茵茵的路邊,曲肱而枕之,快樂至極。

我時常也在這樣思考我們眼下的學習方式,幹嘛非要死記硬背那些課本上的內容呢,古人説“知行合一”,也就是説我們不僅要讀萬卷書,更需要行萬里路,這樣才能將學到的知識理解並深刻的記住。人類的一切與自然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代才有那麼多的文人行走于山水中,並且留下那麼多絢麗多彩的名篇名句;一批一批的科學家行走於自然中才發現祕密從而獲得啟示,致力於研究,創造發明造福人類......所以我認為,知識源於自然,大自然是任何人都無法與之相媲美的博學者。

我希望有這樣的一個“桃花源”,讓我們遨遊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站在海邊,不需講解就能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義;我們潛心觀察着昆蟲由蛹變蝶,就會明白萬物生命的歷程;我們觀察着夏夜的星空,就會引發無盡思緒並促使我們去探索......

我心中的桃花源2

沿着邊上的道路而去,是為了尋一個人的蹤跡。

路的右邊,即是聞名遐邇的樟樹,此時,雲彩在其間飛來繞去,樹漸漸濃豔,蓬蓬勃勃。

路更加崎嶇,早已進入山石小道,人家也漸漸稀少,只有一道水伴着車子不斷地流響。雨漸漸大起來,風把樹枝折在地上,前面沒有了路徑,一瞬間,車子猛一拐,進入了山的褶皺中,也有山溪橫路,嘩啦啦一陣橫渡,車子繼續前進,這樣走下來,從山口處算起,也有十里路遠遠近,卻仍是沒尋到那個“極狹處”。

終於走的連車子也無能為力,人們只有離開車子步行,折傘而行。這裏的風將那把傘掀下去又蓋下來,一個個明明滅滅,像玩着傘的遊戲,雨把一半兒衣服淋濕,寒冷一陣一陣襲過來,要不是有一種意志真的要裹足不前了。

也就在這時有人喊;“快到了”,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鑽進一個極小的口裏,彎腰進入小口,果然眼前出現了一片天地。

平坦處有田地,田地間散落着三四座土黃的房屋,房屋四周撐開一顆顆叫不上名的樹,那樹都很高大,剛強的筋骨,不知經歷了多少時光。就是些樹讓這個地方與外面有了遠離感,房屋前有悠閒的雞羣,一兩聲狗犬,使這山野愈顯空曠。

雨中,斜風吹過一種更大的聲響,也就在這時,看見那漫山遍野的桃花,燦燦燃燃,裝點了整個山谷。

老人、女子和孩子站在門口看瀑布桃花,形成一副難得的鄉間野景。

深深地望去,連自己也迷茫起來,一片片雲彩從四下裏極快的飛,頃刻間,連那座山也看不見了。

茫然中我想起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陶淵明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描繪了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和睦相處的世界,寄託了他美好的社會理想,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厭惡戰爭,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願望。

我心中的桃花源3

我是去過桃花源的。

萬樹林間,武夷山下,有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桃花源”三個字。那時的我還沒有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之前也到過不少類似的地方,便覺得十分奇怪,為何這世上處處都有桃花源?

入口處,烏泱泱的人羣魚貫而入,湧向那個叫做“桃花源”的地方。也是很久很久之後我才明白,原來那些一擁而進的人,大多都還在尋找桃花源的路上。

接着我想起了武夷山腳下的那池清泉,“嘩啦嘩啦”,一直流淌的那股。它在我的記憶中十分模糊,甚至無法拼湊起一張完整的畫面,我只記得那裏的水很清很清,清到足以倒映出所有人的影子。

20xx年9月1日,我來到了這所學校,重蹈了許多之前的覆轍開學,不適應、不願意主動交朋友,沒有朋友,開始習慣,逐漸有了朋友,一切像迴轉的時光機一般重新放映,一步又一步地重複之前的道路。我像那個不斷尋找着標記的漁夫,迷失在寬闊的湖面,無數次折返回原點,無數次重複着自己走過的路。

或許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循環反覆的遊戲,直至有一天我們終於釋懷,不再苦苦尋找先前自己所做的標記,才會發現這世界上的任何一條道路,皆是通往桃花源的方向。

遺憾的是,我們都是那些尋找標記的人,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生怕迷失了方向……

20xx年2月25日,一切彷彿變得不一樣,逐漸熟悉的同學,逐漸強大的內心,和逐漸美麗的世界。這時的我猛然回頭,那一片片桃花林在陽光下被照得發亮。

原來我已經到了桃花源,原來我早就到過桃花源。

又過了很久很久,我終於明白:原來那些一擁而進的人,並不是沒有到過桃花源,而是不知道什麼叫做桃花源。

“嘩啦嘩啦”,泉水叮叮咚咚,倒映着所有人的影子。

我看着夕陽的餘暉下,校園中成羣結伴的學生,操場上健步如飛的學長,教師中埋頭讀書的同學,不覺已笑臉盈盈。

看來那石頭上刻得沒錯,這個世界上的確處處都是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4

那裏是綠的……——題記

對鳥兒來説,一望如洗的藍天是它的桃花源;對樹木來説,陽光肆意的森林是它的桃花源……看那小小的蝴蝶也在它的花叢中上下地舞蹈着,我不禁想着:也想要一個自己的桃花源。

遂想起記得最牢的三首“桃花源”詩。那麼,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幾分愜意;還是杜甫“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的那種怡然;亦或是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鋪天的明麗?我始終確定不下來。

在那個春意盎然的早晨,爸媽帶我去登山。喘着氣捋一把頭上的汗,再也走不動的我坐在台階上,突發奇想,轉過身,撥開路旁的花叢,將頭小心翼翼地探出去,迎着和煦的風向下看,便映入滿眼的青翠。是那一片一片的樹林啊,它們紮在山上,隨着風微微地擺動着,泛起一陣陣綠的波浪。放眼望去,只見那遠處的羣山延綿起伏,而天邊的那座山竟好似一道冰藍色的圓弧。遠遠地看見幾只鳥兒的身影,它們輕快地扇動着翅膀,和着它們獨創的清唱,在天際上劃出幾道灰藍色的影子。風輕吹着,吹得身旁的樹叢沙沙地響。這是多麼美的景色啊,我在心裏大聲地感歎着。那清新的、鬱鬱葱葱的綠;那層層的,延綿起伏的山;還有那靈動的,無憂無慮的鳥兒!這不就正是我所要尋找的桃花源麼?這份愜意,這樣怡然,這般明麗!

突然感覺身體被滲透了風,特別的輕巧,我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氣,便開始幻想着自己正處於自己渴望的桃花源中。站起,抬腿便向上跑去。風迎面而來,呼呼地,輕拍着我的臉龐,好像也在為我吶喊鼓勁,近了,近了,原本只能眺望的亭子已在眼前了,抬腿一躍,我便站在了亭子裏。顧不上大口的喘氣,我急着抬起頭來,果然看見那環繞在四周的翠綠的樹羣,與它們所紮根的羣山。我陶醉着,不禁想要伸出手,掬一捧最鮮嫩的綠色,把它帶回家……

我想,我已經找到了我心中的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5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過上美好的生活,後代人人都永遠富足安樂。自古以來,這就是絕大多數人最高的理想追求。

可是,真實社會哪裏有這麼的美好?人人之間怎樣才能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高官俸祿,也怎能不勞而獲呢?我們常説:富貴無三代,清官不到頭。一代代的人,哪能有出不盡的才能能夠保證永遠的豐衣足食呢?

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與願望無異於空想。正如孔夫子在禮崩樂壞的戰亂時期卻仍像保留和挽救西周落後的舊制度一樣,最終的結果肯定是無勞而終。社會就是社會,它不可能是一塊無瑕的美玉,其中肯定充有利益與貪婪種種污跡,我們永不能徹底消滅他們,只能通過一次次洗滌來抑制他們的壯大。我們身處於社會中,也在處處影響着它。同時,它也在時時刻刻暈染着我們。當我們自身潔白,社會也會十分潔淨,反之,社會也會同樣混沌灰暗。在耀眼的光芒下,一粒沙礫的冷漠都會被點燃;在陰冷的幽暗中,一輪炎陽的熱情也終將會熄滅。我們與其在這裏坐等桃源仙境的出現,還不如自己去營造與尋找它。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人人都獻出一份微不足道的力,全部凝聚起來將會擁有多大的力量啊!是的,我們從來不缺少動力,我們所缺少的只是人人之間的團結力量與凝聚力。有了它,任何的艱難險阻,亂荊刺棘也會不堪一擊。

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不存絲毫偏見的。人人身份地位都應該是平等的,沒有貧富差別,沒有盜賊之亂。每個人之間都能互相伸出援手,共同實現各自的願望,能夠安居樂業,生活美好。我覺得,如果想改變一個社會的現狀,最先則應該改變人們的素質與內在修養,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和諧。

就讓我們付出各自的一份力量,去營造一個真正的“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6

那些隱士,總是能讓人欽慕,因為他們能逍遙自在地生活,可以遠離官場世俗的枷鎖,尋找自己人生的足跡。有的時候看書,可以看到作者們對那些遠離世間紛擾的地方的嚮往。雖然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很難實現,但這種美好的幻想,就是我內心的夢想。

假如我能漫步在漫天桃花源裏,看着落英繽紛,一片一片地飄在頭髮上,我一定會停駐在這裏,一醉方休,就算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假如凡世間真有這樣的仙境,我想我會費力去尋找,因為它是我的嚮往。

小池塘的水波,一圈一圈泛起,我做了一個夢,夢中的第一眼就是這樣的景色,正值春天。我想這大概是自己的幻想,就一步一步走出這園中,向路旁的人打聽,才知道現在是當時的唐朝。外面開始下雨,我一直都喜歡有雨的季節,因為雨可以讓我安靜。於是我慢慢走,走過喧鬧繁華的長安街。我慢慢走,走出皇帝所居住的城市。我慢慢走,走到一片茂盛的樹林,我踏在這片大地上,望着四處的綠色,迷失了方向。

這樣漫無目的地走了很久,卻不感到累,沒過多久,前面傳出一陣陣沁人肺腑的清香。到了,粉紅色的桃花的巨大的世界。出現了那麼多我幻想過的情節,樹梢上的桃花被風掀起一層層的花浪,桃花爭先恐後地飛向我,有很多的花瓣上還沾着露珠。這是與世間相隔的大地,有多少人在尋找這樣的大地?又有多少人迷失了方向,被凡夫俗子的情結給打敗?

與那些陳腐又黑暗的官場隔絕,最主要的,這便是心靈吧。只要你不在乎權力的你爭我鬥,只要你不再為金錢兩眼發光,只要你能拋開官場那些卑鄙手段。當你做人本本分分,當你做人公正清廉時,你一定會從紅塵往事的大地上走出來。踏進這一片真正是你的精神世界的桃花源林。你就會發現這時的陽光依然燦爛,生活依然美好。

我並不想從夢中醒來,但夢境依舊抵擋不了現實,不過我很興奮。像以前那樣繼續追尋吧,這一片潔淨的,沒有世俗干擾的桃花源林。

我心中的桃花源7

心也,情感的聚居地;夢也,理想的另一種呈現。

——題記

我心中的桃花源應在天上。朵朵白雲圍繞着一座鳥語花香的小島,人們都擁有一對絢麗的翅膀,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他們俯瞰的是一片遼闊的大地,擁有的是一顆美好的心靈。

那座小島上種滿了許多生命,每個季節來臨之前,小島會脱去舊衣換上新裝。那些植物凋了又長,長了又凋,每次凋落之際都會有幾縷炊煙的陪伴。在灼灼桃花下,正上演着一幅農耕圖:

在一層層梯田上,人們的身體俯在半空中,雙手在插秧。老鐵端着一盆秧苗飛向了老伴兒。“嘭!”原來是老鐵年事已高,兩眼暈圈,撞在了大樹的心臟上,只聽大樹在那兒哭訴:“扎心了,老鐵!”老鐵連連道歉,然後飛走了。“老鐵大爺,身體還好吧?”正在插秧的大花喊道。“好的很,謝謝關心。”老鐵回答道。整個地區都是一片和樂的景象。

黃昏像喝醉酒的大漢,跌坐在山的另一邊。人們都扛着工具回家吃飯了。飯後的張大爺看着遠處令人心醉的美景,一時興起,扯着嗓子對着山坡高唱:“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四處都回應着他雄渾有勁的歌聲。

次日,學校書聲琅琅。一小同學被老師抽起來卻回答不出問題,正發愁,突然看見老鐵打着旋兒從空中落下來,眾人都撲過去接住他……突然靈光一閃,他説:“老師,你知道嗎?如今偏題已成為一種新時尚,我們應當順應這種新潮流,努力將它發揮到極致!”

……

朝霞滿天,映紅了湖水,清風漾起了一圈圈波瀾,映出了南飛的大雁。就像魚兒沉醉了滿天朝霞。故事一幕接一幕,趣事一個接一個,他們都發生在這和諧的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8

一張書桌,一把椅子,一架書櫃,一根毛筆,一疊宣紙,構成了我的桃花源。——題記

簡簡單單中,無不藴含着其中的真情。不必有過多的修飾,過多的裝扮,簡單樸實的生活便是我所向往的桃花源。

在我還小的時候,便於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總是看見爺爺在書房中拿着一根長長的,筆尖毛茸茸的什麼東西,在紙上搗古着什麼,一整就是一下午,停不下來似的,總是要奶奶“三顧茅廬”才能將爺爺這尊大佛請出來吃飯。我好奇的不行,有一天我湊近去一看,就在那兒靜靜地看着爺爺,那時我還以為爺爺在紙上“畫葫蘆”呢,驚奇的不行。後來等我長大一點後,爺爺才一臉高深莫測的莊重的告訴我説,他正在練字呢。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那,那個呢?”我的小手一指,指向了那個有着一戳毛茸茸的杆子,好奇的問爺爺。爺爺拉着我的小手,拿起了那個被爺爺稱之為毛筆的東西,並手把手教會了我怎麼拿毛筆,我就同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般。(獲得了一個新的玩具)在那裏一個勁的擺弄它。後來,長大後,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書房。僅有一張書桌,一把椅子,一架書櫃,一根毛筆,一疊的宣紙,這就構成了我的書房。因為有了爺爺的先例,我魔性的待在自己的小書房,一待也是一晃一下午就過去了,而那根毛筆是爺爺後來送給我的,我一直不捨得丟掉,縱使後來我有了新的毛筆。在我心中,那不是一般的毛筆。他還教會了我如何識字,練字。我學着他,一筆一劃地寫着每一個字。

自那以後,只要在一個簡單的房子中,只要有着一根毛筆,那些東西便足矣,那就是我所向往的桃花源。簡單,樸實,沒有那些繁瑣,豔麗的裝飾,只有這我,只有着那個手把手教會我如何拿毛筆,如何識字,練字的爺爺。

一如我如今的自己的房間一樣,那童年的習慣早已成為一個潛移默化的意識,無法改變。這便是我所向往的桃花!

我心中的桃花源9

讀了《桃花源記》,我感覺到了桃花源的美,景色美,人也美——和諧、熱情、幸福。在作者陶淵明生活的那個戰亂頻繁的時代,這樣的桃花源是當時所有人的嚮往。如今,我們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裏,時代變了,人們心中的桃花源也就變了。

我常常想,有沒有一個清靜安閒的地方,能擁抱自然的地方。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了——

如今,雖然沒有了戰爭的硝煙,但卻有了汽車的尾氣,工廠的黑煙,許多難聞的氣味混在空氣中,城市也就籠罩在其中。我想,深山老林裏應該沒有這些吧!城市中,少不了喧鬧,汽車聲、早市叫賣聲,混亂地板結在一起。

我想啊——躲在一座山上,有河水,有瀑布,上有藍天白雲,下有芳草鮮花的山,有千百棵樹,有千百隻鳥。早上起牀能聽到一羣鳥兒的叫聲,河水淌過的聲音。雖然這些聲音有點雜,但比起城市機械的喧鬧聲好聽多了,天然的聲音,天籟之音吧?有什麼能勝過自然?

腳下是綠草,有綠色香氣的草,襲向人心。能讓人感到自然的美妙,再好不過。山腰上,雲層繚繞。山尖上看四方,層巒疊嶂。

這般“良辰美景”沒有人能拒絕吧?如果生活可以無憂無慮的話,我心中的桃花源便是真正的仙境。

幻想啊終究是幻想,天下那有這樣的好事?這樣的世界只能和一顆嚮往“更美好”的心同在,這樣的桃花源——在心中。

我心中的桃花源10

我的桃花源沒有隱祕的入口,沒有千頃的良田與美麗的溪池,也沒有落英繽紛的夢幻,但在我的心中再也沒有與這裏比美的地方,這就是我的家鄉。

小的時候,我常與父母一起回去,在千山萬嶺重圍之中,坐車在簡單的土石路上一路奔波,我趴在車窗旁望着窗外的層層綠浪,心便隨着村落的炊煙一同飄在空中,悠然神往。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我激動地與久違的奶奶相擁。休息整頓後,便與奶奶一同去山上冒險。

站在山中,連綿的青山好似青翠的帷幔一般包裹着一切,輕風徐來,連空氣都是清甜的;山間涓涓細流,流水聲也是悦耳的天籟,那些躲在山林裏的昆蟲也是大自然養育出的音樂家,它們用着無比的默契演奏着世界上最宏大又悠揚的旋律,讓我沉醉其中,直到黃昏,才不舍離去。

現在長大的我再回家鄉時,發現了故鄉的改變。原本簡樸的土石路有了護欄和明亮的路燈,讓星光與燈光一同温暖黑夜;原本樸素的屋舍重新修建、添磚加瓦,讓青山與新屋一同保護鄉民;原本在外求學的人回到了家鄉,用自己的光和熱來建設家鄉,讓故鄉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在他們身上我似乎明白了什麼——我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讀書,是為了像他們一樣用自己的力量讓自己所熱愛的土地變得更美,讓自己所深愛的祖國變得更好!

同《飄》所説的一樣:“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為它奉獻,值得為它奮鬥、犧牲的事物,因為它是唯一永存的東西。”我要為你奮鬥,我親愛的故鄉;我要為你奉獻,我敬愛的祖國;我要為你努力,我心中的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11

許多人提到世外桃源,第一反應就是人間仙境,天堂之類。而我心中的桃花源不純粹是無窮享樂的烏托邦之城。或許,它的樂趣與令人神往有一層更深的意味。

桃花源是能讓人充實、舒適、安心的地方。它不一定很大,不一定有很多人,但一定是乾淨、極有自己獨特氛圍的——比如,它會有青磚白瓦的小屋,“落英繽紛”的桃林,和真摯善良的`人民。最重要的是,它能讓每個人都能久久駐留,不感這裏的生活平庸無味,每天都會通過切實自身的勞動,明白自身存在的意義。學生可發揮自己自由的天性,不必為應試而終日煩惱。大家都包郵為身邊之人貢獻一點的意識,於是,整個社會就在不知不覺中除風去塵,思想境界逐步提升。人們在科技創新的同時,也會珍惜歷史,不忘前車之鑑,前人的滄桑與智慧。

桃花源必然是個高度發達的地方,但這並不妨礙它保留自然的美景。它或許能窺見我們,而我們根本不能確定它的存在。它神祕莫測,但態度是始終堅持着和平與正義。那裏的人們不願勾心鬥角,他們的努力學習與提升只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征服與屠殺。他們的文化開放多元又包容,可能在此地中心,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塔,為的是一覽全世的美景,站在頂端,你會看見:

某邊,“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小橋流水人家”;某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某邊,“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某邊,摩天高樓鱗次櫛比,人們駕駛着各種各樣的代步工具,從空中、陸上、水下井然行過。白日,萬象更新,人們忙碌卻樂業安居;夜晚,“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燈火通明,家是真正的家。

桃花源,不是温柔鄉,不是度假勝地,不過是心中一方夢想與追求。你認為它有,它便是真實的。我呢,堅信它永遠在,在每個有希望之人的心中。

我心中的桃花源12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真是人間仙境,鳥語花香。在我心中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遠離喧囂的城市,獨自開車來到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地方,這個地方在我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就是我的“桃花源”。

在春天,我在草地上打滾、玩耍。無論是站着、躺着還是坐着,心情都顯得格外舒暢。温暖和煦的陽光輕輕地撫摸着我,它也催促着草兒們快快長大。春天是個陰雨連綿的季節,我獨自站在空曠的草地上,沒有樹,也沒有傘。雨落在身上那種涼涼的,癢癢的,舒服的感覺。耳邊傳來淅瀝瀝的雨聲,它有點像草兒們正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的聲音。

在夏天,我躺在一個可以遮擋烈日的地方,聽着知了不停地叫喚聲,安然入睡。醒來時,我可以在小河中釣釣魚,因為這樣可以為今天的晚飯加菜;我還可以在小河中游泳,享受着那嘩嘩的流水聲,清涼乾淨的河水和小魚親我手指頭的感覺。有時我在水中玩耍時,還會“驚起一灘鷗鷺”。

秋,一個豐收的季節,我收穫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這不僅甜在我的嘴裏,還甜在我的心頭。我漫步在田野上,聆聽着一顆顆果實破殼而出的聲音,聽它們對生命的表白。我漫步在樹叢中,落葉像是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用手想抓住它,但它從我手指縫裏溜走了。我又從地上拾起它――一片被秋風吹得通紅的楓葉,我把它放在我的口袋裏,為自己留下一份成熟的秋天。

冬天到了,白雪紛飛,一片片白雪帶着寒風飛臨人間,為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棉襖。雪下了一夜,地上,樹上,屋頂上都是一望無際的白色,粉粧玉砌,像一個白色的宮殿。我走出屋子,雪已經堆了一尺高了,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中漫步,雖然有些困難,但我沒有走回頭路。小河已被凍住了,我可以穿上溜冰鞋,從小河的上游一直滑到下游,寒風就像是一把把飛刀,把我臉割得通紅,但我玩得很開心。

回首我的“桃花源”其實也只有一小河,一草地,一樹林,一田野而已。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以後我一定會有自己的“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13

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個美麗富饒,和諧安定,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每個人心裏可能都有自己想象中的“桃花源”,它可能是一幢優雅豪華的別墅,也有可能是一間環境優美的平房。而我的,則只是一座春夏秋冬皆美麗的庭院。

萬物復甦——春

春天,是一個冰河消融的季節。在我的庭院裏,樹木全發芽,花草皆探頭。剛剛甦醒,便下來一場春雨,為它們“解解渴”。滴滴答答的雨點聲,花草隱隱約約的歡笑聲,混雜着泥土的芳香,在空氣裏彌散。它們要讓人們聽到,聞到,看到,這就是大自然給予它們的“魔力!”

活力十足——夏

夏天,是一個樹木成蔭的日子。它給予了樹木更大的力量,樹木的根更結實了,枝葉更繁茂了,使整個庭院更綠了,讓大自然更美麗了。我在庭院裏可以自由休息,乘涼,因為大自然是天然的,美麗的”避暑山莊”。

秋高氣爽——秋

秋天,是一個碩果累累的季節。這時果樹的“腰”彎了,顏色紅的紅,黃的黃,一片好景!我可以隨便摘下一個果子,送入嘴中,那種甜蜜的感覺,就像吃了蜜一樣,因為它是我勞動和大自然營養的結晶,來之不易。坐在涼亭之下,旁邊一棵火紅火紅的楓樹,真是有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感覺。

白雪飄揚——冬

冬天,是一個銀裝素裹的季節。白雪紛紛落下,一層一層地疊在屋頂,這裏的白,那裏的也白。整個就像一個白色的世界。庭院也在周圍的白色景象的掩映下,就像一座人間仙境,若隱若現。庭院的幾株梅花在寒冬下堅強挺立。這種秉性值得學習,怪不得它會成為我們中國的國花呢!

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一個似人間仙境的“世外桃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14

偷偷的夜,天空被暗中覆蓋着,本來鑲嵌在空中閃爍的繁星也不見了光影。月是那樣的冷清,夜是那麼的靜謐,一道金黃的光束在我眼前閃耀。

當我走進金黃的光束時,光束越來越亮變成白霧,映入眼簾的是片片桃花鋪成的小路。晨風拂過鬆林,颯颯作響,夕陽掠過草地,拾起珠璣,蝶翅輕拍花瓣,輕舞飛揚。花瓣落入手心,香氣圍繞着整條小路,綠葉滴下晨露,折射陽光。花瓣上緩緩滴入石爍中,往下一看一抹綠色的身影毫無預兆的跳入眼簾。小草隨風搖曳調和着桃花林的顏色。

零碎的花瓣彷彿帶我飄去小丘的頂端,天空的小鳥也似與我遊樂。坐在小丘頂,疏鬆的泥土如浮雲般柔軟,蒲公英的花絮飄起來似“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一羣麻雀倏地一下從草叢裏竄出來隨蒲公英下了小丘,拍動它們輕巧的翅膀飛向無垠的小河。小河緩緩流淌,金黃的樹葉落在河面上絲毫沒有波瀾,似如“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裊裊上升的霧氣如潔白的羽紗,輕掩這小河姑娘那羞澀的臉蛋。倒映着成排的桉樹。沿着小河流動的方向行走。一層濃煙浮現眼前透過濃煙卻是一副安居樂業,歡聲笑語伴着鳥鳴和歌唱聲。菜花湧起層層金光的波濤,散發沁人心脾的清香。

透過這些卻看到了別樣的風景,穿着流沙裙,打着傘,在朦朧中看水的姑娘,穿過古橋和一片斑駁剪影的地方才是心中最深處的桃花源。清晨打開窗,未雨綢繆的小鎮,人們盪漾在水墨浸染的煙景。雨後,荷葉上的晶瑩的水珠攪盡了荷花的光彩。

淺淺的河水中,烏篷船搖晃駛來,船人手握着竹籬,穿過不知有多少古老的橋洞,岸邊青石板路被青霧擋住,隱約那位看水的的姑娘回眸一笑卻又消失了。踏過青石板路,看見了一世繁華。那位看水的姑娘又彷彿出現在我的眼前,聽那琴聲,看那姑娘的優雅姿態,堪比“沉魚落雁之色,閉月羞花之容”桃花的飛舞把我帶向了原來的桃花路,依舊怡人芳香。

退去了鉛華的桃源,和諧寧靜,輕釦一弦琴,勾勒出這水墨浸染的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15

它不一定有隱祕的入口,與世隔絕的奇妙環境,如畫般似仙人的風景,不一定有排列均勻整齊的房屋和良田、美池,不一定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

煙雨,便是我那令人嚮往的桃花源。

它如似絲線般劃過,像極了辛棄疾的那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風呼嘯着迎面而來,搖撼着大樹的枝葉,它似是弱不禁風的女子般,在空中舞着輕盈的步調,在它的雨簾下擇水而居,渴望這一生的平安喜樂。

我渴望着,渴望鮮花永遠盛開,在煙雨中,似一把把精緻的花傘。

我渴望着,渴望煙雨永遠朝氣蓬勃,煥發生機。

我渴望着,渴望這片樂土永遠清淨單純,毫無雜質。

在煙雨中,閉上眼,任由它輕柔的撫摸在我的臉上,像是媽媽温暖的手。能一個人坐在房屋裏看着煙雨縹緲的劃過,能一個人穿着喜愛的鞋子,精靈般在土地上蹦跳,能一個人在潮濕的泥土中,輕嗅着清潔的氣息,能一個人看着煙雨上空流經的每一片雲彩……那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在這個如歌如詩的天然牧場中,收拾着自己雜亂的心情,那是多麼的讓人歡喜!

在浪漫的煙雨中,恍然看見李商隱坐在窗前,滿眼的無奈與寵愛提筆寫下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抱住一腔如煙雨般温柔的愛,在碎鑽般的美好中寧靜的綻開,沿着天穹揮灑,沒有絲毫的掩飾,沒有任何的虛假,牽着煙雨,牽着失而復得的柔情,陽光再次灑滿整個晴空,好似一個“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煙雨飄散着,在浪漫的情懷中,失望的,難過的,已成為過去。在一片寧靜中,我恍然聽到一陣深情的歌聲“雨還在下,像在説話,他敲打我的窗,叮叮噹噹……”

那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浪漫寧靜,煙雨柔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