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為話題的國中作文

來源:文萃谷 6.5K

課,不專屬於教室、老師,還屬於對自我內心有震盪的細微之事。

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為話題的國中作文

——題記

課堂,是一個神聖的詞,尊重每一節課是學生的天職。但是,只要內心有感觸,每件事都可能成為“一課”。

在上週五的科技選修課上,老師讓我們把採集好的山楂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用顯微鏡?太棒了!我的“特長”就是記性好——能把書本上的內容一字不差地背下來。粗準焦螺旋用來調高度,夾板器用作固定,高倍鏡……我的腦子高速運轉着,手已經美滋滋地把顯微鏡推到操作燈下。然後,小心地用解剖刀把剛採集來的山楂果刮下來一點兒果肉,用鑷子把果肉輕輕地放在滴過水的載玻片上。嘴裏哼着小曲,蓋上一片蓋玻片,把空氣排幹後,一個簡易的觀察板就做好了。

我把觀察板放在操作枱上,洗了洗手,開始調顯微鏡了。我首先擰動粗準焦螺旋,使顯微鏡的.觀察鏡頭升高,把觀察板用夾板器固定在觀察台上,再用低倍鏡頭對準觀察台。隨後,我信心十足地俯下身去觀察物鏡,可是出人意料,進入我視野裏的竟是一片空白!怎麼會是空白?這片空白,猶如一份零分的試卷,令我迷茫、失望。

正當我懊惱不巳時,瞥見與我隔着一個位子的方銘顯,他正興致勃勃地觀察着顯微鏡,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我心裏酸溜溜的,想着:一向不交作業的方銘顯,能在生物這方面學得比我好?心底陡然升起一股羨慕嫉妒恨。

恰在這時,方銘顯來朝我借山楂,這正好撞到了我的“槍口”上,我沒有好氣地説:“你若能把我的顯微鏡調出圖像來,剩下的這些山楂全送給你;否則,不借!”

“説話可要算數?”方銘顯一邊笑着一邊説,一邊飛快地審視着我的顯微鏡,嘴上還嘮叨着:“聚光、採光、對光……”只見他嫻熟地操作着,不一會兒,就説調好了。我再次俯身觀察,咦,那是一片充滿神奇的內部組織結構啊!還沒等我説謝謝,方銘顯已經對他的獎品——山楂,動手做切片了。

實驗室的這一堂課雖然下課了,但我的內心卻靜不下來……真的,好驚訝。“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句話在我耳邊迴響……

  對比鮮明

當生活中出現那些“不應該”“想不到”的現象時,人們的心理往往會產生比較劇烈的變化,值得一寫的素材往往也隨之而生。本文的作者便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她運用鮮明的對比手法,從各個側面強化了這種“不應該”“想不到”帶來的戲劇性:“我”在遭遇失敗前的輕鬆愉悦、信心十足與失敗後的迷茫失望對比,“我”的懊惱、酸溜溜與方銘顯的興致勃勃、悠然自得對比,“我”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與方銘顯的“一向不交作業”對比。這些對比手法不僅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活,情節更加曲折,也使作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寫作意圖表現得更加生動而深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