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空間作文5篇

來源:文萃谷 1.11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靈空間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心靈空間作文5篇

心靈空間作文1

人穿梭在喧鬧的城市中,生活在複雜的人際關係裏,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而此時,就更需要我們守護好心靈的空間,聆聽自己的腳步聲。

守護好心靈的空間,需守護好自己的稟性。春秋戰國時期,莊子受到當時楚王的青睞,派人前來邀請他,希望他能負起丞相的重任,為國效力,而正在垂釣的莊子只是對他們説,你們回去吧,又繼續沉浸在垂釣的樂趣中。蔑視權貴,只為追求平靜生活的莊子,在當時的社會中,就像一棵獨自地寂寞地守護心靈月亮的樹。他守護了自己的稟性,讓心靈的月亮照亮人生這一泓清泉。而明朝的吳三桂,把守山海關重地,為了一個陳圓圓,把清軍引入關中,使明朝毀於一旦。吳三桂沒有守住心靈的空間,沒有守護好愛國忠國的稟性,加速了明朝的滅亡。他的稟性被女色所迷惑,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責任,背叛了民族,失去了國家。守護好心靈的空間,我們應守護好自己的稟性。

守護好心靈的空間,需有一份堅定不移的信念。縱觀古今偉人,哪一個不有着堅定的信念?伯夷守節,隱身采薇,餓死首陽;屈原懷沙,行吟澤畔,投身汨羅;李曉紅,為了踐行南丁格爾的職責,鞠躬盡瘁;牛玉儒,為了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死而後已。是信念支撐着他們守護着心靈的空間!而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人,口口聲聲説自己不會為五斗米而折腰,但當有人雙手奉上六鬥、七鬥時,卻找不到了自己;還有的人,當面振振有詞,轉身後卻鋃鐺入獄。這些人也許會受得住一點點小小的誘惑,而當別人把誘惑一點點的累加後,他的貪慾就會潛滋暗長,內心的信念也就蕩然無存了,剩下的只是一抔污濁,如一潭死水,全無生機。守護好心靈的空間,我們應該有一份堅定不移的信念。

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有多少人能守護好心靈的空間,有多少人能聆聽自己內心的腳步聲,有多少人能做到一個真正的自我?在社會突飛猛進的今天,在實用主義盛行,價值觀多元走向的今天,更是考驗我們守護心靈的空間的時刻,我們要時刻守護好心靈的空間,聆聽自己內心的腳步聲。

守護好心靈的空間,讓一泓清泉裏充滿月輝!

  心靈空間作文2

“平常心”很獨特,只要你能發現它,它就是與眾不同的。

“平常心”是什麼?

“平常心”是一種極其高超的心理境界,它無所不到,你會在它的身上發現,其實,它與你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但凡是有你的“足跡”,就一定有它的所到之處,它是隨着你的變化而變化的,那麼隨意,又那麼富有格調,既普通又與我們的世界緊密相連,毫無缺口,又毫無一點兒蛛絲馬跡真是奇妙中別有一番韻味啊!

要説這人人都擁有的“平常心”,就算你有一張萬能的嘴,也不能將它描繪的面面俱到,頭頭是理。“平常心”,它原本就是特殊的,它給人難以想象,難以訴説的奇妙感覺。它不同於“好奇心”,“好奇心”略有幻想的色彩,而它卻給人的內心披上了“現實美”的外衣,總是使人感到自己是社會,是國家,是人民中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人人都是平凡世界中,渺小的一粒平常的砂。是啊,這顆“平常心”給了我們多少不經意的“平凡”啊!

“平常心”的“温度”何在?

當你受到傷害時,內心的滋味是怎樣的呢?放心吧,“平常心”可以醫治好你的心理創傷,“平常心”就像一個美麗的天使,在你的身旁不斷的“飛旋”着,悄悄的陪伴在你的身邊:“平常心”就像一位神奇的心理醫生,在你默默心碎的時候,它在小心翼翼的施着魔法,讓你飽受摧殘的幼小心靈恢復青春的朝氣;“平常心”就像是你的影子,與你形影不離,雖不是你的好朋友,但卻是你能夠敞開心扉吐訴心聲唯一的對象;“平常心”就像是你的“母親”,沒有什麼能比它更瞭解你,它是屬於你的!

當你有不適應的情況,一定不要輕易氣餒。去試着“擁抱”羣體,融入羣體,作為社會的一份子,這不正是我們所“享受”的獨一無二的“待遇”嗎?“平常心”就是融入羣體的“白衣化身”,羣體是每個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沒有比羣體更好的“藥”!

如何感謝“平常心”?

既然“平常心”是源於生活,源於現實,源於羣體的,那就讓我們感謝這顆非同一般的“平常心”吧!像魯迅一樣儘自己的微薄之力來“美化”這個社會吧!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妙不可言的!

心靈空間作文3

仰觀宇宙之大,蒼穹之遠,誰能不感到天地之浩瀚?既然大自然如此浩瀚,我們的心胸是不是也應當同天地一樣遼闊呢?

毋庸諱言,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裏面有父母、親朋,老師、同學,除此之外,別無他人。每天經歷着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周而復始的“輪迴”。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意識到我的世界不應當是這樣的。生活空間可以狹小,心靈的空間卻不能狹小。

我開始在卷帙浩繁的典籍中探索。莊周説:“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那是怎樣的灑脱啊!它給我的空間注入了精神力量。英國著名詩人雪萊乘着狂野的西風,在吶喊,在咆哮,召集春天的鬥士,帶來生命的希望。那又是怎樣的飄逸啊!我的精神世界因廣泛閲讀而充實,我的心靈空間也由此而被希望的光芒照亮。我想只要心中始終有綠色的夢想,就是千年的冰霜,也不能阻擋萌芽的生長……

哲人的指引,思緒的.飛翔,我有了“乘萬物以遊心”的嚮往,有了與天地合一的心願。所以我覺得,我的心靈空間還可以更廣闊!

范仲淹早就説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的心靈空間裏裝的不應當僅僅是自己的自由與否,更應當關注天下蒼生。許多人仍然為貧窮與飢餓而憂心忡忡,我豈不應當為他們去謀福祉,求幸福?屈子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都市,那些農民工依舊默默承受着最底層的辛酸,他們也許還在為子女的上學問題而心急如焚。我難道不應當關心他們,支持他們嗎?法國思想家盧梭説過:“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在這個處於轉型期的社會裏,還有多少貪污的官污吏橫行霸道?還有多少紈絝子弟仗勢欺人?還有多少善良老實的人在忍受着不應該受到的欺侮?難道不應當給予這些善良老實的人同情嗎?

我原本狹小的心靈空間可謂“天地混沌如雞子”,先賢聖人給我的啟迪如同盤古開天闢地一般,給了我無盡的力量和勇氣,讓我去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惡醜。既然廣袤無垠的世界給了我精騖八極的心靈空間,那麼我就從這心遊萬仞的空間裏汲取力量,還世界一份責任與奉獻。

我的胸襟,因沉思與成長而寬廣;我的心靈空間,因自由與博愛而廣闊!

心靈空間作文4

我在城市生活,很少見到鄉下田野中的景象。當課上生物老師説“種莊稼不能種滿”時,我就感到詫異:土地就那麼大,人口還那麼多,難道不是種的滿滿更好?老師説:“種得太多會影響光合作用,也影響土壤養分的供給,所以要留一些空間,這樣才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聽完,若有所悟。

想爬上來的螃蟹如果留下一個不相爭的空間,放開鉗子,那它會很快爬上來。而拳擊手的祈禱,就是為自己留下了一個放鬆的空間,平穩了心態,讓比賽打得更精彩。人生也是如此吧。畢竟心的容量有限,裝得過多反而會感到壓力和焦慮。所以,我們應該給心靈留一個空間。

給心靈留一個空間,你的人生會變得精彩。陶淵明就是如此。他活得自由,“不為五斗米折腰”;他活得灑脱,“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他活得自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的怡然之趣,陶淵明樂此不疲。他把人生的仕途和人生的前途劃分界限,他讓自己的靈魂與山野為伴,與美酒為友。他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了足夠的空間,不去裝官場的勾心鬥角,只為裝生活的閒適與愜意,於是,陶淵明寫出了千古文章,流芳於中國文學史。

世界上成名之人在這一點上有相似的體現。nba巨星科比在面對記者提出“你認為自己是否超越了喬丹”時,他的回答是:“just do myself。”我只做我自己,簡單而深刻。他知道,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用喬丹的身影比量自己,反而給自己帶來沉重的負擔。在外界媒體如此吹捧他超越喬丹時,他選擇了謙虛。他給心留下了一個空間,寧靜,放鬆,休息之後,再用飽滿的激情在球場上拼搏。於是,科比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王朝,無愧於“王者”的稱號。

其實,不管是陶淵明、科比還是其他成名之人,他們都擁有一顆懂得用自由來追逐夢想的成熟心靈。他們總會在人生的點點滴滴中給心靈留下一片淨土,留下一個空間。就像夜晚的天空,星辰沒有鋪滿整個夜幕,所以夜色與星光相間才更迷人;就像我們的地球,海洋沒有淹沒所有陸地,生命因此才豐富各異。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很多人渴求成功,但焦慮與壓力,使他們受挫後一敗塗地,一蹶不起。或許給心放個假,比爭個你死我活更有意義。人生需要心靈空間,這是一種人生哲學,人生智慧,而擁有智慧的人怎麼會不成功呢?

心靈空間作文5

世界很大,可我們生活的範圍卻很小。有人認為心靈的空間與生活空間成正相關,意思就是生活圈越大,朋友越多,你的心靈才會寬廣。可我恰恰不那麼覺得。在我看來,心靈空間的大小並不完全靠生活空間的大小來影響。“寧靜致遠”則有力地證明了我的觀點.

想想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們,哪一位不是站在巔峯,傲視羣雄。他們比常人付出了多百倍的辛苦。在他們奮鬥的路程上只有他獨自的身影,他們的生活圈很小可他們的心靈卻很寬闊,因為他們有目標,會思考。

《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這麼一位“寧靜致遠”的代表。當我讀完這課書後,就被他思維的開拓與內心的感知所吸引。史鐵生是殘疾人,早些年終日躲在地壇中發呆打渾。他的生活圈除了母親與妹妹外便無他人。當母親去世後,他才認清現實,重拾信心。在他後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讀出他對生活充滿期待,對已故的母親充滿思念。他並沒有因殘疾而喪失了生活的勇氣。他的心靈空間在向我們展示着他強大的內心,他的心靈彷彿乘上了大鵬,去到了我們難以想像的高度和寬度。剛知道他的人們有誰會清楚他先前的生活空間只有一個地壇那樣大小呢!

史鐵生做到了,他心懷闊遠,他的心境依舊無限寬廣。可有的人,生活圈子大,但心靈空間狹窄,難以接近。

我曾看到廣西衞視的一則新聞——公司經理住進精神科,進行詳細檢查。一好端端的公司經理為何住進精神醫院了呢?原來他具有嚴重的間歇性壓力綜合症,是工作壓力導致他間歇性精神失常。多好的一個人,卻被工作壓力搞垮了。生活圈子大:應酬、人事。而他的心靈卻無法釋懷,才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

我覺得:人在何種環境下,都應該正視自己,敞開心扉。只要我們屏氣凝神,做到寧靜致遠,多從社會上接受一些正能量,陶冶情操,我們也可以做到像陶淵明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生活空間小,又算什麼?

讓心靈去遠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