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清明的雨作文6篇

來源:文萃谷 2.39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的雨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清明的雨作文6篇

清明的雨作文 篇1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這二字總給人以淡淡的哀愁,讓人感到一股莫名的憂傷,心情頓時如被細雨浸濕般沉重。又是一年的清明,天空已開始低泣,細雨中,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條條虛線不知疲倦地灑在我的心上,我的思緒飄遠了……

我的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瀟瀟細雨中,天空灰濛濛的,煙雨瀰漫的小路上,人們三五成羣,扶老攜幼,在泥濘中緩慢前行。不遠處,一塊塊雪白的墓碑顯得尤其醒目,一個個花圈顯得格外刺眼,令人觸目驚心。人們清理了親人墳前雜草,再給親人添一抔淨土,燒一把紙錢,少不了痛哭一場。畢竟,對親人的思念,似酒一般愈久愈刻骨銘心。正所謂料得年年腸斷處,清明節,墳冢旁。

我的眼前似乎又浮動起一個個身影,他們有着令我陌生的面孔,模糊不清。兩年前的那個五月,始終定格在以廢墟為背景,以哀哭為伴奏的日子裏。在大地劇烈的顫動之後,有多少愛和盟誓被深埋於地下,有多少夢和憧憬支離破碎。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死一般的沉寂,時間彷彿瞬間凝固了,大地被封上死亡的烙印。悽風。苦雨。天昏。地暗。而今,遇難的同胞們已在泥土中沉睡了兩年。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成為逝者。死者安息,生者奮發,災難中重生的同胞們,不都堅強地面對生活,挺過來了嗎?我想,那些無辜的靈魂應該了無牽掛,得到安寧了吧?

思緒飛向更遙遠的地方。那麼肅穆、死寂的烈士陵園裏長眠着我們多少最親愛的戰士?戰火連連,硝煙瀰漫,這些年幼或年老的人們,為了祖國,毅然離開朝夕相處的親人,奔赴戰場,拋頭顱,灑熱血。難道他們沒有夢想,沒有牽掛?不!他們將這一切統統深藏於心中。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已經準備好放棄肉體和軀幹的生,同時也選擇了精神與靈魂的生,他們邁着堅定的步伐,拼盡最後的力量,耗

盡最後的生命,最終倒下。放眼望去,一座座黃黃乾乾的墳墓前都擺放着人們獻上的白花,那一聲聲問候的話語,能否達到九泉之下?彈指一揮間,半個多世紀已過,可那英雄的形象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窗外的雨仍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夜已深,黑暗不知不覺地瀰漫開來。我閉上眼,又想起了那些曾經熟識如今卻相隔兩界的人們,心中更加惆悵。

那些熟悉抑或陌生的靈魂,是否已安然升入天堂?好想寫封寄往天國的信,捎去人間親人無盡的思念:你們在天國還好嗎?

雨輕輕地打在窗户的玻璃上,在這雨夜中,還有誰同我一樣在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聲音不停地在我耳邊迴響,迴響

清明的雨作文 篇2

清明的雨,不一定感傷。

清明的雨,不完全是淚。

佇立於卧室窗前,一絲濕潤的春風從推窗檐口飄進,清新拂面,牽拽衣襟,梳理思緒,吹走神情的疲倦,紓解勞頓的壓力。每年清明,都是在哀惋中追思。20年來,總感覺天地是那麼動容,陰鬱的天空,低沉的雲朵,如淚的雨絲,一切如影隨形。那一年清明,在我們目送生命的遠行中,奶奶駕鶴成仙,即使哭天喊地,我們無力迴天,無法挽留。

雨珠成串,思念成殤。如今,在中年人的滄桑中,我們惟有面對那種無言的傷痛揪心、無言的思念纏綿。

年後,讀到同治十年修纂的平陽郡敬睦堂《汪氏宗譜》,一攬列祖列宗之功偉,細評家規、家訓、宗法、宗禁,崇尚《朱子治家格言》,為先人知書達理、文墨酣暢、富於情感,我肅然起敬,甚而驕傲,從宗法中看宗子擔當,深知祭祖當是我的道義責任。盡掃墓的義務,乃宗後的孝道。

春社後的週六,回鄉為故去的先人焚香,帶上修剪、砍刀為祖墳修整。這一天,雨後的暖陽高照,領着三弟和侄兒祭祖,站在奶奶墳前,總有一些話在默唸的腦海中閃出。我告訴奶奶,如今的鄉村已是桃花的紅、李花的白、油菜的黃、滿坡的綠,太陽在微瀾的水面上灑下閃光的碎金,小魚在淺底的青荇裏自由歡暢,田埂上的野草掩住了少時光溜溜的羊腸小路,一望無際的田野早已不見放牧的少年、打豬草的村姑,廣袤的大地靜靜地守候花開的季節。春色美好,但在無情的歲月中,我已感受到遲暮之年正在到來。

春光和暖,妻子換上母親勞作的行頭,下地摘菜,燒鍋做飯,大鍋灶台烹飪的味道,永遠不是城裏煤氣小灶所能烹調出來的,我味覺大好,胃口大開,守着父母,圍坐於一方小桌,一起壘起兒時的童話,苦澀教會做人,艱難鍛鍊心海。那感覺就是父母在家永遠就在,心大了,世界就更寬。想起高曉鬆母親寫給曉鬆先生信中的一段文字,“生活不只是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從清明中禪悟,紀念先人,最好的表達是帶着下人善待長輩,傳遞親情,寬厚待人。

清明的雨來了,不再是我們的淚。清明的雨,是奶奶與我們在天堂與人間,用雨絲編織思念的情網,奶奶在網的那端,我們在這頭,我們把所有的祈禱傳遞過去,將所有幸福的喜悦傳送到那頭,帶去歡笑,帶去思念,告訴奶奶倉廩殷實,事業登高。在這張情感的網絡世界裏,我知道,奶奶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她在遠行,在遠行中陪伴我們成長。

清明的雨來了,潤澤着大地萬物。清明的雨,豐盈了春天的河流,滋潤着山巒,澆灌着大地。奶奶曾經耳提面命的教誨,清明的雨再一次從天堂之上帶來,彷彿又在充盈着我們的耳鼓。不管多高的官爵、多厚的俸祿,家是歸宿。不能當家者,何以修天下。德行天下,修德為先,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修身處世當以義為先。桑樹欲成器,當從小就育。官與財乃身外之物,修人性之本當以此為重。我深知這是先人教誨的意涵,是我們為人立身之命。

清明的雨來了,開悟着啟迪智慧。清明的雨,有點清冽,滴落在樹葉尖上,晶瑩剔透、雍容華貴,在一束陽光的光照下,透視着光輝的深邃,眼中的世界多彩而有韻味。“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在清明的雨中盪滌,青青芳草,淡泊從容,清新脱俗,有着透徹心肺的芬芳,大地才因此瀰漫泥土的清香。風的搖曳,雨水淋過,清涼的空氣透過太陽穴,醒腦提神,如同捧一手雨點,涼了掌心,濕了情懷。春風捲起清明的雨,密密匝匝的敲打着窗户,披衣起坐,人勤春早,春來人更勤,年少的時候,奶奶説這正是一年浸種育秧的時候,一年的收成就從此開始。清明的雨,飄舞在空中,洗淨了空氣,開悟智慧,啟迪人生。

清明的雨來了,是來自天堂的手。當親情成為回憶,時光留給我們的只剩下歸途,只有追憶,我們也就老了。清明的雨,是曾經撫育我們成長的手,是奶奶與我們親情的延伸,那一份情沒有遠離,它撫摸着我們的臉頰,濃濃的愛意輕柔如絲,觸動心靈那一扇窗户。清明的雨,點擊着晚生的思想命門,讓我們的靈魂淨化,讓我們的思想進化,人生起落有常,世事輪迴,無須哀怨,無須有恨,道法自然,因果皆緣。清明的雨是大手牽起我們的小手,那一點雨滴穿過手心,有一種力量撼動心扉,我們仰望蒼穹,向着天堂行注目禮,向奶奶詮釋我們的家國情懷。

清明的雨,穿過漫漫時光隧道,染指人間煙塵,將我們的思念帶去遠方,帶到遙遠的世界。清明的雨是逝去光陰積澱後的.暴發,讓人體會到光陰積蓄的是厚重的情感;世事染過的炊煙,隨清明的雨飄飛出人世事間濃濃的人情味。清明的雨,承載着我們心中無限追思的緬懷。那些年的清明,奶奶曾經遞給我一把油紙傘,或一頂斗笠,或一件蓑衣,或一條雨披……,在雨中的洗禮,在香火中燎烤,這一切,在現在的清明中都已成為追憶。清明總有傷感,但不是為了傷感,在而是為了繼承遺志,沿着先人的足跡繼起、接力奮起。清明的雨雖然讓人心裏柔腸百轉,但更多的是,給予我們以力量,是陪伴、是智慧。

清明的雨落在屋頂,一個華麗的轉身,彙集成水,從屋檐處縱身躍下,不是悲壯的別離,而是舞出人生精彩。清明的雨在街巷邊、在村口旁滲入大地,那是天堂之上的先人對人間似水柔情。我深知,清明的雨,是在繪製煙雨江南的畫圖,是在迎接初夏的暖意,是在伴舞鶯飛草長的悸動,是在為布穀鳥彈奏鸞鳳和鳴的樂章,是在為我們向九泉之下的先人們鳴唱。

清明的雨不期而至,似曾相識,又是那麼遙遠。

清明的雨不是生命的輓歌,敲打催人奮進的鼓。

清明的雨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一到,自然而然引起杜牧的詩句,不知不覺中便能領略其中的奧妙。開頭首聯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簡單的概括了清明節時的氣象。可見,雨在清明節的時候是必不可少的。

清明節的雨是與眾不同的,是清明節特有的。天空泛起了魚肚白,是那樣的蒼白,有點淒涼,正如岑參的“愁雲慘淡萬里凝”的景象。天空中漫着細如粉末的小水滴,是那樣輕盈,那樣小巧,如同一個個細小的精靈從天而降。與普通的雨不同的是,雨撫在臉上不是冷颼颼的,而是如春風一樣那麼輕柔,就是在外淋上一陣,也不曾覺得冰涼,只覺得全身清爽極了。雨珠是那麼細,簡直感覺不到。雨珠落在細葉上,濕漉漉的反射着白光,顯出一種格外朦朧的美,流淌在心頭……

出來踏青的人不知有多少,走在曠野的小路上,一把把各色的雨傘撐起來,為這滿是朦朧的雨的世界增添了幾分顏色。眺望遠方,景色依稀,“人在畫中走,畫在傘邊滑”,一顆顆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後化作一陣薄霧,飄向遠方。

遠觀清明時節的雨的好地方,莫過於嘉興的南湖湖畔的湖心島——煙雨樓了。登上煙雨樓,倚在窗櫺邊遠望,白茫茫的一片,一滴一滴的雨清晰可數,東風一吹隨風飄蕩,因為它們太輕了,風帶着水珠隨處飛舞。春天到了,柳樹的抽出了新枝,是那麼綠,那麼嫩。風帶着雨飛來,美極了,漸漸有了“煙雨”二字。

清明的雨裹着初夏,踩着芬芳的春風温柔地向我們走來,就如巧奪天工的畫筆,勾勒出曠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曠野如同一幅剛剛完成的水粉畫,散發着耐人尋味的詩情畫意。

清明的雨是如此的頑皮。一會兒跳到屋頂上騰起朵朵銀花;一會兒蹦到路邊的積水裏,濺起一個又一個的小水泡;一會兒又落到了樹葉上,化成了一顆顆晶瑩透明的珍珠。

清明的雨是如此柔和的,如同一隻春天的手拂過小草,滋潤萬物,又是如此的悄無聲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待到來年清明日,可還會有今日這樣沐浴的煙雨嗎?我深深地期待着。

清明的雨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清明節的由來與風俗告訴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傳説呢: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説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的雨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到了清明時節,又到了紛紛細雨,又到了面對黃土荒丘或冰冷墓碑而黯然灑淚的時刻。一代代人都在問自己: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儘管我們每一個人從孩童時起就這樣問父母,也這樣問別人,直到長大後問自己,可誰也無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為避諱,也因為禁忌,還因為難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的禪宗就有了一個很著名的偈語:從你來的地方來,到你去的地方去。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如同提出這個問題一樣,不需要什麼思考。當我們在清明細雨中緬懷逝去的親人或先祖,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們一樣,從虛無間由父母將自己帶到了這個人世,又從這個世界回到了一抔黃土中。而在這個世界走過一遭後,給這個永世永存的時空留下的最珍貴的東西,除了一段為時不會太長的名聲,讓親友和後輩存念懷想,再就是這“一抔黃土掩風流”的墳塋,讓同樣不會延續太久時間的後人們來祭奠。

但是,就是這種總會被淡忘的祭奠,卻以不出三代的親情懷念和環環相扣的鏈接方式,在血緣親情的懷念與哀思中,讓中華民族子孫的血親世代相傳,併產生了巨大的認祖歸宗的情感凝聚力——這就是中華血統與炎黃子孫的後裔,這就是百家姓賦予每個姓氏的族羣意識或家譜情緣。而這種認祖歸宗的親情意識和情緣,在清明時節便得到最極致的張揚與宣泄。

清明節,它是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祭奠逝去親人的日子,屬於懷想先輩恩德與功績的節日。當飄飄灑灑的細雨淋濕了原野青草,灑落在冰涼無言的墓碑,潤澤着祖先的黃土墳塋之時,這片在平時並不會進入我們的生活視野,並不會左右我們的苦樂情感的清寂之地,頓時就被淅瀝淅瀝的如絲細雨牽進了我們的生活,綿延在我們哀惋悱惻的心靈,並且讓我們再一次回想逝去的親人或先祖,重新警醒一回自己別忘記了不該忘記的,也別太在意了那些不應該太在意的。清清醒醒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感受幸福在人間的愉悦,也珍惜生命對於塵世的依戀。

佇立在清明細雨中,沉思在逝去親人的墳塋前,讓純潔得只剩下親情與生命意識的哀思伴隨清淚,淡淡地和着雨珠輕輕流淌。也許,它能清洗沉積太久的紅塵世俗的紛雜無奈,給自己一份清新和明白,給遠去的親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朗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擁有自己清清白白的人生。那麼,我們民族的清明節就在面對親人在天之靈的懺悔中,真正成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雨在飄灑,人生思緒在輕揚。對冥冥之中的祖先或親人的景仰與懷念,重温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天問,也許我們能再次從心靈深處感受一種人生的超越,體會一份血緣親情的真純,在祖先血脈依存的凝聚力與感染力中,夢尋一段嬌花照水、楊柳臨風的美好境界……

清明的雨作文 篇6

雨,淅淅瀝瀝地下着。

劃過臉龐,順着光滑的曲線,一流而下。滴到嘴裏,呵,這是什麼味道呢!?或甜吧,又帶點苦,説酸吧,又好像。甜呢,當然甜!不遠,依山畔水,朦朧中,幾株垂柳,幾隻黃鸝,依依多情,分外妖嬈。難道,這清明一景,不夠甜麼?苦,是,夠苦。去世的親人,似乎,還沒離開我們……他的一舉一動,他的一詞一句,他親切的笑容,都令人難以忘懷,驀然回首,一種苦澀湧上心頭。酸酸的滋味蓋過了苦澀,是啊,親人都是有病纏身,也許,到天堂那美麗的地方,可以減輕痛苦,在那兒快樂地生活,永遠不會跟病魔戰鬥……酸酸的滋味使我留下了淚水,雨水與淚水交錯着滑下……

玩耍花瓣。花瓣貪婪地嘗着甘甜的美味,慵懶地仰着腦袋,讓更多的雨水揉入到他的懷抱,可是,小雨水沒那麼乖巧,偏偏不讓它嚐到,總是在花心上滾啊滾,躲進濃密的花蕊,汲取甜美的營養,才調皮地探出腦袋,溜到了花瓣上,“嘿嘿”地笑着。花瓣也聰明啦,直接張開小嘴迎接雨露,嗯……甜甜的,香香的!花瓣滿意地舔舔嘴巴,帶着雨露的香味,留着太陽的燦爛,睡着了……

纏綿美景,雨濛濛,思緒綿綿……走到墓碑旁,輕輕地掃着,不發出一點聲響,生怕驚醒了什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雨景浮現眼前,清明雨聲歡躍耳邊,清明雨味環繞鼻尖。

要問清明最美是什麼。

不容置疑的是

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