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節作文彙總9篇

來源:文萃谷 2.4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節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節作文彙總9篇

家鄉的節作文 篇1

家鄉的重陽節還有一個名字叫老人節,這是一個特殊的節日。

有許多人送給了老人禮物,可是我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很不一般,我送給了爺爺奶奶一個吻,這個禮物很好吧!爺爺奶奶接受了這個禮物,説這個禮物很好,可是我不知道弟弟的禮物是什麼?該輪到弟弟了,弟弟拿出來一輛小汽車,説:“爺爺奶奶這是我拼的小汽車,一直沒有捨得拆送給你們,爺爺奶奶高興極了。”最後我和弟弟同時向爺爺奶奶説:“節日快樂”。

爺爺奶奶接受完禮物以後,我們一家人快快樂樂的吃了一頓飯。

今天真是難忘而又快樂的一天啊!

家鄉的節作文 篇2

“噼噼啪啪”“咚咚咚”……聽到一聲聲鞭炮聲和鑼鼓聲,隱約夾雜着一絲絲芋頭的香味,我知道,家鄉的上燈節又來了。上燈節或許是我家鄉特有的吧,大約在正月初八。村裏的哪家哪户在上一年添了男丁,都要在這一天到祠堂上香、掛燈。據説是,“丁”和“燈”諧音,所以要在祠堂掛燈,表示村裏添新丁了,要來認祖宗;後來,好像是嫌“掛”字不吉利,便改為“上”。我是一個嘴饞的人,每逢上燈節,總惦記着奶奶做的芋頭糕。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芋頭和着麪粉,裏面加了點姜、葱蒜什麼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在我吃來,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大盤的芋頭糕上,輕輕劃上條紋,澆上點點醬油,原來粉紫的芋頭糕,瞬間被染成金黃。用牙籤戳上一塊放在嘴裏,芋頭的濃香便瀰漫在嘴裏,其中還夾雜着點點姜的小辣和醬油的清鹹,美味得停不下嘴。這樣,就是一頓午飯了。午飯過後,就要到祠堂上燈了。往日,我並不喜歡到祠堂來,但在這一天,我卻興奮得不得了,也想像同齡的男生一樣,如同在馳騁沙場一樣,在陣陣炮竹聲中舞獅,盡顯威風。只見一個男生,率先搶過獅頭,在鑼鼓聲中“耀武揚威”。他每向前一步,一小串鞭炮便向他襲來,“噼啪”地炸了起來。他卻如同真正的獅子一樣,輕輕閃過。很快,他將要採青了。這一次的鞭炮“三串連發”,我可真為他捏一把汗。他不得已退後了幾步,然後乘勢向前上方一跳,採青了。又是一聲聲喜慶的鞭炮聲。經過了輪輪舞獅,終於要上燈了,上燈後,壓軸好戲來了。一串串鞭炮排成兩列,從祠堂內一直延伸到祠堂門口。“3,2,1!點!”“噼啪噼啪……”炮竹聲聲響連天,紅色的字條漫天飛舞着,留下一陣陣迷濛的煙霧,把祠堂和剛掛上的燈,渲染得充滿神祕。聲勢浩大,如同暴風雨中的電閃雷鳴,如同戰場上廝殺的吶喊聲和槍炮聲,上燈節便在這聲音中,大功告成了。

家鄉的節作文 篇3

東北的冬天是相當寒冷的,特別是我的家鄉,地處長白山脈屬高寒山區。每當入冬,那真是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一旦到了農曆臘月,林濤怒吼,狂風捲着雪花,刮到臉上,比刀子割的還要痛。在家鄉一直流傳着一句話“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俗語。

家鄉的臘八節,雖然沒有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那樣隆重熱鬧,但我還是特別喜歡過臘八節的,那是因為臘八節的臘八粥是相當好喝的。

到了臘八節這天,姥姥買來粘大米、紅小豆、大紅棗、松仁、五花豬肉等等。用清水淘洗乾淨,一起下鍋煮,一直煮到香味四溢。一家人坐在炕頭上,喝着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嘮着家常嗑。我問姥姥:“為什麼每到臘八節要煮粥呢?”姥姥回答説:“臘八粥很粘,你老爺的下巴長,萬一凍掉了怎麼辦啊,只能用粥粘住啦。”這一句話把全家人都給逗樂了,我也笑得差點把飯給噴出來。的確,老爺的下巴確實很長,比中央電視台《非常6+1》節目主持人李詠的下巴還要長。現在想起來我還憋不住笑呢。

臘八粥裏有雪白的粘米、紅紅的大棗、紫紅的小豆、淡黃的松仁、灰白相間的五花肉,全都散發着醉人的清香,真是色相味俱全。喝上一口沁人心脾,那種愜意的感覺是難以用語言的來表達的。現在回想起來,我還直流口水呢。

家鄉的臘八節,讓我情有獨鍾,讓我回味無窮啊。

家鄉的節作文 篇4

大家聽到這個題目一定感到很奇怪,家鄉怎麼會有“玩蛋節”呢?其實“玩蛋節”就是立夏,到了那時,大家不是都會吃蛋嗎?

是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圇蛋,用冷水浸上幾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就已經編織好的絲網袋,掛在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羣地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是頭,圓者就是尾。鬥蛋時蛋的頭鬥另一隻蛋的頭,蛋的尾擊另一個蛋的尾。一個一個鬥過去,蛋破的人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就成了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就稱為小王或二王。

中飯吃糯米飯,飯中會放一些豌豆。桌上絕對會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的佳餚。鄉俗蛋吃兩個,筍也要吃兩株,豌豆吃多少就是多少,沒有規定。民間相傳立夏吃蛋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裏精神不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變瘦,立夏應該多吃,多補。全筍,寓人的雙腿也會像春筍那樣健壯而有力,可以走很遠的路。帶殼的.豌豆如同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用吃豌豆來祈禱一年內的眼睛像新鮮的豌豆那樣清澈,沒有病也沒有災。

立夏吃完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呢!關於秤人還有一個傳説,大家不妨去看一看。雖然與實際有差別,但百姓希望的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於是便有了秤人的習俗。

再過幾天就是立夏了,立夏還有許多習俗呢!大家去試一試吧,我越來越喜歡“玩蛋節”了!

家鄉的節作文 篇5

國慶黃金週假期裏,我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去觀看柳州的國際水上狂歡節的彩車巡遊和飛機特技表演。

在彩車始發點,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彩旗飄揚,人山人海,原來敞亮的馬路被擠得水泄不通。當彩車排着一條長龍的陣勢開始巡遊的時候,道路兩邊的人羣剎時沸騰起來,歡呼聲、歡笑聲此起彼伏。節日裏的市民廣場,頓時呈現為一片歡樂的海洋。這時一輛粧扮得花枝招展的彩車,朝着我們緩緩駛來。在一輛粉紅色的花車上,幾名衣着性感的巴西女郎在跳着熱辣的桑巴舞,看了真是叫人臉紅心跳。緊跟在彩車後面的是一隊非洲鼓樂手,他們身着特有的節日盛裝,一邊手舞足蹈地拍着掛在胸前的非洲鼓,一邊熱情地向觀眾打招呼。當一個黑色皮膚的鼓手經過我面前時,我忍不住歡快地衝到他面前,用手拍打他手裏的鼓,這時他側着腦袋,露出潔白的牙齒,笑着用憋腳的中國話説:“你好”。我也笑着説:“你好”。後來這位非洲鼓手經過旁邊每一位觀眾時,都會動作誇張的獻上手中的鼓讓他們拍一拍,發出“嘭嘭”的響聲,真是歡樂無國界。

這時,空中的飛機特技表演也開始了,隨着一陣陣“嗡嗡”的轟鳴聲,一架銀白色蘇式雅克教練機在文昌橋上空,一會兒加大馬力側身翻滾衝上雲霄,一會兒熄滅掉引擎,像老鷹一樣從天空垂直俯衝下來,快要墜入江面時許多人都被這陣勢嚇呆了,我緊張地用手捂住了眼睛……突然“嗚”的一聲,被調皮的駕駛員又拉高飛機飛起來,原來是虛驚一場。緊接着是飛機貼着江面,穿越橋孔的表演。一架機翼幾乎擦着橋墩穿了過去,場面妙趣橫生,如乳燕穿柳,銀針飛線,絲絲入扣。

表演快結束時,天生浪漫的英國飛行員還不忘在蔚藍色的天空中,用飛機作筆拖着長長的粉色煙霧,真是美妙絕倫,十分壯觀。

家鄉的節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特別熱鬧的日子

在前幾天,我的奶奶和鄰居就開始忙碌了,打掃衞生,佈置廳堂……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廳堂裏擺上了供品,然後畢恭畢敬地等侯着。隨着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鞭炮響,遊神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愛的金童玉女,還有恐怖的黑白無常,最後才是微笑地俯視着人們的“娘娘”……。我們跟在隊伍的後面,走街串户,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個日子是我們的日子,因為有着娘娘的庇佑,我們就是犯了錯,大人也不會責罰小孩的。

正月裏雨經常會淋淋瀝瀝地下着,天陰沉沉的,很是討厭,可是十五這一天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為那一天天是最藍的。我愛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節作文 篇7

閩南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我們這美麗的家鄉——閩南同樣也具有別具一格的民俗民風:有跑王的端午節、看煙花的元宵節…但我還是喜歡最有閩南特色的走火炬中元節。

盼啊,盼啊,盼……終於盼來了家鄉熱鬧的中元節了。這一天,可熱鬧了…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説掌管地府的是地藏菩薩。他的母親被關在了地府裏。地藏是個孝順兒子,不忍母親被折磨得不成樣,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徇私把母親放了出來。沒想到牢房裏的小鬼蜂擁而出,成了各個地方的“遊鬼”。所以,人們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都要“盛情款待”各地的遊鬼以保平安。我覺得地藏菩薩真的好勇敢,好有型啊,覺得連傳説中的鬼怪似乎也不那麼可怕了。到了中元節,家家户户都擺出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供品,發粿、水粿、雞蛋糕,特別是我最愛吃的鬆粿,真是吃了忘不了的美食。聽説做的大米要放到井裏浸泡幾天呢。蒸熟的鬆粿雪白雪白的,鬆、糯、軟、冰,夏日裏能吃出一片冰涼,比冰淇淋還好吃,且更綠色。現在因為商場多了起來,購物比做這些小吃簡單多了,所以在七月十五的前幾天,大人們則會次數繁多地帶我們去逛商店,讓我們“大開殺戒”。但我還是很懷念鬆粿的味道,回味和大人們製作中的樂趣。

説説中元節這天晚上吧。這天晚上,不等太陽公公説再見,大家就開始準備上香了。六點多時,剛開始還只是一兩户人家,可過了一會,就陸陸續續的愈發多了起來。香煙繚繞,燭火搖曳,煞是熱鬧。絡繹不絕的香客摩肩接踵,鄉音中熱情地相邀,於是乎甩開膀子的酒客吆五呼六,微醺中大笑開懷,圍坐一羣的茶客茵茵水汽中娓娓莞爾。夜色漸漸的來了,孩子們喜上眉梢,因為屬於我們時光到了,小夥伴們紛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火炬——青青的竹竿灌上煤油,塞了毛巾,點燃了,呼朋喚友,蜂擁着遊走於阡陌、田間,嘻嚷着誰家的火光明亮,哪家的火炬持久,宛如一條夜行的火龍映照着燦爛的童顏,徹夜不眠。

於是,大人們品味着鄉俗,放鬆着盛夏下的身心,孩子們追逐着鄉俗,娛悦着無憂無慮的童年……故鄉的文化底藴深厚,“鬼節”的傳説中也洋溢着濃濃的鄉情!我希望我們的故鄉——閩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家鄉的節作文 篇8

花燈節,是我的家鄉小鎮上,一年下來最隆重的節日。

每年的正月十五一過,各村就要開始準備活動的各項細節。

燈節的負責人是各村組員輪流來做,我們老家話稱“作頭”,意思是領頭的。

首先,到每家每户去發燈錢,那是用來買紙、漿糊等。

其次,就是領頭的準備在當天晚上要祭佛的食物。領頭的要在一張大約有10米長、6米寬的板上準備食物。必須要準備的是,各類剪紙,五穀各一碗,鮮花,必須是山上的花才可以,也是五盤;各類的糖果幾十盤,這可以自由發揮,是最麻煩,需要有新意;再有就是需要豬頭一隻,這在活動完了以後,每家每户都可以分到一小塊。

再次,定日子。因為每年正月,是小鎮的雨季,經常都是細雨飄飛。我所在的洋中村是正月的二十一這天。當天,祭壇的活動不受天氣的影響,如果在晚上有雨,燈會就必須改期。

燈會,是為了祈求來年能風調雨順、有個好兆頭而舉行的,所以各村都會比較重視這項活動。我家所在的村子,是小鎮最大的村落,所以活動也是最引人注目。它有幾個特色。其一就是在祭天快結束的時候,會有一個“道長”來念經。還有就是舞龍和舞獅。當然,我們村最大的看點,還是200多盞自制的花燈。每一盞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五花八門,五顏六色,千奇百怪,應有盡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回味無窮。

類似於花燈節這樣傳統的節日,正在隨着我的長大而慢慢的消失,或許現在已經沒有了以前那種輝煌的氣勢了,但是卻給了童年的我無數的美好與快樂。

家鄉的節作文 篇9

南宋詩人范成大又有一首詩:“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這首詩是描述人們祭灶君的情形。而祭灶節正充滿了我的家鄉慈城的特色,下面就來看看我們慈城人是怎麼過祭灶節的吧!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我們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也稱為“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舉行“祭灶神”的儀式。傳説,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彙報人間的情況。人們會在灶王爺的神像前陳設祭灶果,點上香燭,送灶王爺上天。在送灶王爺上天前,人們還會在灶王爺的嘴脣上抹一層從糖瓜上挖下來的糖,叮囑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之後,人們將灶王爺的神像火化,再換上新的;還有些地方是把灶王爺的神像換一面貼。無論怎麼樣,大家都是希望灶王爺保佑我們來年有一個好年景。

也許,慈城人和別的地方過祭灶節有一些不同,但是慈城人和別的地方的人的初衷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祈求灶王爺的保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