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描寫月亮的作文彙總10篇

來源:文萃谷 6.44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月亮的作文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描寫月亮的作文彙總10篇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1

每年八月十五日是一個月圓之夜

我想知道中秋節的由來,我問媽媽,媽媽説:這個我也不知道。”然後我跑進書房查了查電腦,電腦博士告訴了我他的由來,他是在八月十五日的時候。也就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在中國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仲,季三個部分,因兒中秋又稱仲秋。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這一夜,人們看天空如玉如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稱團圓節。

你們喜歡過中秋節嗎

名師點評:

小作者在這篇作文中,為讀者介紹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小作者的介紹很詳細,讓讀者對“中秋節”的知識,有了更清楚的瞭解。從這篇作文中我們能夠看出,小作者是個非常有心的孩子,當心中有問題得不到解答時,能夠自己去查找資料,解開心中的疑惑。小作者的做法,值得我們大家去效仿。

“每年八月十五日是一個月圓之夜”改成“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都是一個月圓之夜”會更精確。

“這個我也不知道”這是媽媽對“我”講的話,原文中缺少了前半部分的雙引號。

“他的由來”應該是 “它的由來”。

“他是在八月十五日的時候。也就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改成“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正是一年秋季的中期”。

“因兒”應該是“因而”。

“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更明亮”應該説“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時候更明亮”。

“你們喜歡過中秋節嗎”原文缺少了問號。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2

這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按照以往的習慣,每當中秋,我們一家人都是去外面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可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們只能在家裏過中秋了。

豆大的雨點夾雜着呼呼的風聲把窗户打得叭叭直響,小區的地面上即刻匯成了一條條小溪。打開窗户,大風大雨迎面撲來。吃完晚飯,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忽然一條新聞映入了我的眼簾。

福建那裏有颱風,鼓浪嶼幾百年的'樹都被連根拔起,房子也被颳倒,大街上的廣告牌不知被吹到哪去了,地面上一片狼藉。我越看越揪心,一會兒站起來看看外面,一會兒坐下來看電視瞭解情況。這樣反覆了好幾次,但雨還是放肆地繼續下着,風還是任意地颳着。

今年中秋的月亮是灰色的,看不到光,看不到亮。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3

童年的趣事就像一顆顆星星,在天空不住的.朝我眨眼,我今天要爬上雲梯,摘下一顆來。

那年盛夏一個傍晚,知了在樹頭叫個不停:“熱死了,熱死了!”我和和姐姐在桃樹下乘涼。風娃娃吹着可舒服啦,而且現在正好是桃子成熟的季節,媽媽給我們端來一些桃子。我望見天上那彎彎的月亮,便哭着,鬧着,要媽媽把月亮摘下來。

媽媽就哄我:“阿秋,別鬧啦,月亮婆婆只能在天上,因為她要照顧那滿天的星星寶寶呀!”

“不嘛,不嘛,我要……至於,星星寶寶嘛……讓太陽公公照顧嘛!”

“媽,我來,”姐姐説,“阿秋,你要月亮婆婆給你講故事啊?”

“嗯。”

“那你看——”姐姐指着大水缸説,“喏,它不就在那兒嗎。”

“哦,是啊。”

於是我就到水缸裏去撈,可月亮婆婆就是呆在缸裏不出來。於是我在缸口蒙了一塊布。

第二天一大早,我揭開布一看,月亮婆婆不見了,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呀?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4

月亮,從古至今給人們的幻想那是數不勝數,象什麼“盤古開天,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嫦娥奔月”等中國神話,在外國的許多宗教中“月神”也是佔一席之地。

當人們揭開月球神祕面紗後,雖然發現它並不美麗,但它對地球的作用,也隨着浮出水面。

首先,月亮是地球忠誠的衞士,總圍着地球打轉,擋下大部分隕石的“進攻”,他那千瘡百孔的臉便是最好的證明,假如沒有月球,隕石會一顆顆砸到地球上,那地球還能住人?不能了,所以讓我對月球説聲謝謝吧!

其次,月球還影響了海水,指揮它們起起落落,他是一個高明的指揮官,每天海水的作息時間都是固定的。漲潮時,一些魚蝦被帶上岸,退潮時一部分反應遲緩的'被留下,成了沿海人們的口中餐,腹中食。另外,退潮時海水底於海平面,這又給人們帶來大量海產品,所以,再讓我們説聲謝謝月球吧。

月亮,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比如自然景觀日食和月食,貝多芬受月亮渲染而創造出的藝術作品《月光》等。做出這些貢獻,難道月球不應該得到人們的感謝與愛戴麼?

請對這位衞士,這們指揮官説一聲“謝謝你”!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5

今天是中秋節,月亮一定比平時更加明亮,於是我在小區裏看月亮。

天漸漸暗了下來,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月亮出來了!”我把目光投向東邊。果然,東邊出現了一道金光,這道金光越升越高,月亮開始是一個月牙,逐漸變圓了,月亮越來越圓,最後,月亮便滿盈了。我發現今天的月亮和平時卻有些不同,因為今天的月亮是金黃色的!過了一會,我又發現星星似乎比平時少了許多。我又隱隱約約的看見月亮少了一點,幾個小時過去了,月亮有金黃色變成了銀白色的'了。過了很長時間,月亮周圍出現了一層暗紅色的暈,突然颳起了大風,我想到了一句諺語:“月暈而風日暈則雨。”月亮漸漸的比剛才大了。

我好像看見月亮中有什麼東西,我又想到了嫦娥奔月。吳剛砍桂······想着想着,我彷彿已在了月裏,和嫦娥玉兔玩耍着。

這麼美好的時刻,只有我和媽媽,缺了爸爸。明年中秋節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月亮。吃月餅。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6

又是一個月夜,剛剛升起的月亮微笑着傾瀉下一片清暉,給窗户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薄紗。淡淡的月色從窗户流出來,使房內顯得更加清淡、幽雅。我情不自禁地推開窗户,想擁抱那清純的月光。月亮姐姐彷彿看透了我的心思,送給我一件銀灰色的紗裙。

多漂亮呀!我感激地望向月亮姐姐,卻被她那柔美的身姿所震撼,幾朵灰色的雲縈繞在她身旁,宛如仙女在翩翩起舞。羣星在她的身邊也顯得黯淡無光。但它們不僅不會嫉妒月亮姐姐,還甘願為她做陪襯,為她照亮舞台,讓她盡情地舞蹈

不知不覺,羣星便將月亮姐姐託上了樓頂,風兒也趕來一睹她的芳容,月亮姐姐不好意思了,忙捉過一片雲兒遮住那秀美的臉龐。這可難不倒風兒,他輕輕一吹,雲兒便四散飛去。月亮重新露出她秀麗的臉蛋,像小姑娘撩去了披在額上的烏髮,露出了可愛的笑容,讓你不由想大聲為她叫好,但又不忍破壞這安靜的氣氛。

人們常把月亮比作小船,起先我並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但現在我明白了。月亮就是一位多情的姑娘,為何説她多情呢?那是因為人們總愛把自己的感情蓄存在月亮裏,希望月亮也可以幫忙傳達。今夜我抬頭望月,又不禁想起家鄉的爺爺奶奶,又一次地應證了大詩人李白的.那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不知月兒是否可以幫忙傳達我的思念呢?不過,本學期我們不是剛學過蘇軾的《水調歌頭》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聽了這句話,誰還會為不能與親人團聚而感到遺憾呢?

夜,深了。月亮也變回她本來的淑女形象。把光亮、温柔、恬靜和人們的思念撒向人間。也讓我明白了真正的月亮--公正無私,把如水的月光貢獻給了人類。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7

“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正像李白所説,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都對月亮產生了一份獨特的感情。

中秋節的夜晚夕陽西下,太陽漸漸散去了他的光輝,留給了大地一陣黑暗,忽然銀白色的月光從天空照射下來,我抬頭一看,哦!原來是月亮。她用她那皎潔的月光我們每一個人的臉,那舒適的清風伴着月光那可是舒服極了。

我和我的爸爸在那邊泡茶,邊談論着關於月亮的詩句。

爸爸説:“以前聽人説過,月亮會發光是因為月亮反射着太陽的光輝,當一個二傳手,把光明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奉獻給人們。有了夜晚的光明,人們就特別喜愛月亮,月亮代替了路燈,這黑暗裏的光明啊,是多麼的真貴呀,它不僅照亮了天空和山川自然,照亮了大地,還照亮了人的內心的黑暗,那就是寂寞。”

我説:“自古以來有多少詩句是描寫月亮的——從‘牀前明月光,到疑是地上霜。’到‘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到‘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都是李白為了思念朋友和親人寫下的膾炙人口的詩;蘇東坡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些詩句和詞都是在描寫美麗的'月亮寄託着作者的思念與祝福的。”

説着説着,我的口都幹了,拿了一杯茶,一飲而盡。繼續説:“

月亮像銀盤,讓人不禁想到李白的《古朗明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月亮像鏡子,一點瑕疵都沒有,讓我想起了李白的‘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結尾:這是爸爸説:“看看月亮吧!時時瘦瘦的,時時彎彎的,就是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可惜呀……”

爸爸欲言又止,我接着:“説可惜什麼呀!”

“沒事。叫你媽媽過來,我們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8

"月亮是歷代詩人寫不完的永恆題材。像晉代:陶潛《歸園田居》"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唐代: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宋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雖然同是寫"月,但月在詩中的功能卻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詩詞中大概有三種。

一、表時間。《詩經.君子于役》中寫"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歸?這句詩的意思是"丈夫被國君徵去服役,將外出很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與他重聚。這裏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計算表時間長久。同樣,陶潛的歸園田居中有這樣一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帶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這裏指夜晚。

二、月還有烘托氣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見歡》中"月如鈎兩句寫登樓所見的景色,抬頭新月如鈎,低頭桐陰深鎖,寫景逼真而悽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先寫作者夜泊秦淮河時所見景色。即寒涼的秦淮河上瀰漫着朦朧的水霧,清冷的月色籠罩着沙灘,景物顯得悽迷而冷寂。詩人先把人帶到一種特定的環境氣氛中,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時,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寫也映襯出了作者淒涼感傷的心境。

三、"月還有達意抒情的功能。借明月抒發感情是詩文中常用的一種藝術手段,但縱觀千古,我最欣賞的還是李白對月的描寫。月亮本是無情物,並不能表達任何感情,但李白卻賦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傳達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寫道"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懸,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見面,但都可以看見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這一顆關注你的"愁心寄給明月,讓它時刻陪伴着你,隨你直到偏僻的異鄉。這裏四處漫遊的李白沒有忘記貶謫途中的友人,借明月來表達自己對朋友的一顆誠摯之心,借明月來表達自己對友人的一種問候之情。李白在這首詩中,對月的構思新奇,對月形象的描寫也非常美妙。難怪清代沈德潛在評論這兩句詩時説:"即“將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搖曳之筆,語意一新。這種浪漫主義創作方法,體現了李白詩歌清新、飄逸的風格特點。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9

月亮從天邊露出一絲微笑,把一條柔軟、皎潔,帶着夜的芳香的絲巾輕輕拋向人間。漸漸地,一旁的.雲團移開了,月亮摘下面紗,露出了一整張臉,一輪滿月掛在空中。

這時,月光瀉在湖面上,像是一羣銀白色的魚兒在遊動,又像是月亮不小心撒下了一袋晶瑩的珍珠。隨即,月亮又把她的清輝灑在了窗台上,又透過窗户飄在了地板上,光變成了月亮的孩子,在地板上舞蹈、嬉戲。坐在牀上的男孩兒,瞪大眼睛,驚奇地看着這一切。月孩子發現了,輕柔地繞過他的腳丫,又悄無聲息地躍上了屋檐,躍上了樹梢,在葉叢間偷笑呢!

描寫月亮的作文 篇10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中秋節。

黃昏的時候,我和媽媽坐在陽台上,看着黑夜慢慢佔據整個天空。

我一邊大嚼着美味的杏仁月餅,一邊問媽媽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説。

媽媽沉思了一會兒,説:“相傳月亮上有一位非常美麗的嫦娥姑娘,因為吃了不老藥而生到月亮上,嫦娥的丈夫后羿很傷心,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酒席,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百閲的習俗就在民間傳開了。”聽完媽媽敍述的故事後,我驚歎道:“好美!”媽媽笑了笑説:“月亮快要升起來了,我們出去賞月吧!”我高興地答應了。

走在馬路上的時候,媽媽忽然叫道:“月亮!”

我忙去看,看到了一圈金環的月兒終於從山後升起來了!她,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雲,向上升着、升着。就在那一剎那,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變白了,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她圓的是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光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我和媽媽看的出神,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忘記了一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