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身對於外界的認知作文600字

來源:文萃谷 6.06K

亞里士多德曾經對人的基本進行了三類的劃分,亦即三分法。

人的自身對於外界的認知作文600字

【1】人的自身,是廣泛意義上屬於人類個性的東西,包括健康,道德品格,精神力量等

【2】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例如財產,權力。

【3】人所向世界展示的樣貌,即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現出的樣子。人對萬物的意識普遍意義上講則在此三點的基礎上展開和發展。

因為後兩點每一個人都有得到的機會和可能性,因此第一項決定了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情況亦即終極判斷。所以説對於一個人的存在方式就直接取決於一個人的內在素質,他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所能得到的內在的幸福與快樂,因為一個人內在的快樂或痛苦首先就是一個人感情思想的`產物。

人內心基本性格和個性的形成是受很多先天及先時因素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因此這裏不過多討論。重要的是這種定性思想的形成將對一個人的未來產生很深遠的影響。在對外物感知上,對於一個多愁善感抑或感情豐富的人,對於一節悲慘的事情可能深有感觸,而對於一個麻木不仁的人來講,則可能僅僅是無足輕重的小事。而接下來由對外物的感知上所引發的認知亦會產生不同。有些人活在庸俗無聊的世界中(雖然在他看來並非如此),追尋普通大眾所追尋的樂趣,由於內在的空虛,思想的匱乏而投入社交人羣中。而究其根源則是由於精神的貧乏與空虛。他渴望從外在世界得到所謂的慰藉,卻在這種對物慾的追尋中不斷將情形惡化,以至於在老年時更易表現出空虛,心無憑藉。正相反,一個有強大心靈力量和對內在很是重視以及不斷在現實生活中陶鑄自己完美人格的人來講,則可以從中獲得一種高級樂趣與境界,並享受由卓越與眾不同所帶來的精神樂趣。而只有這種樂趣才是真正的,持久的,甚至是永恆的。

所以這就啟示我們,不應為外物縈懷(根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內涵),一個健康良好的體魄和精神以及由此帶來的寧靜,恬適,超然和愉快的脾性,活躍清晰的認識思想力則是財富地位所遠遠不能替代的。

故曰:人者求外物之無盡,內化則無窮。尋他樂之無綿,悟天道而安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