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400字四篇

來源:文萃谷 1.9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4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400字四篇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

今天是端午節前一天――29號,我終於可以睡一個懶覺了,舒舒服服的睡到8點才醒。洗完臉,刷完牙,我就急忙問姥姥多會兒包粽子。因為我會包,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趁機大顯身手!終於要“開工”了,我可高興了。先把一袋粽葉拿出來一片一片地洗乾淨晾好,然後拿起一片粽葉準備動手。這片粽葉又寬又長,像拉長加寬的瓜子一樣:上面尖,下面圓,洗完之後還綠油油且亮晶晶的。姥姥説:“這片粽葉大,用一片就行。“我先從右往左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擱一顆棗,放半勺江米,再擱一顆棗,再放一小勺江米。然後把左邊剩下的折到右邊,把右邊剩下的折到左邊,再用後面多餘的折到前邊。最後拿馬蓮在中上方捆幾圈,系兩個疙瘩。

哈,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給家裏每個人都瞧了一瞧,驕傲地説:“我包的不賴吧!”我覺得這個粽子像直升飛機,因為馬蓮有點長,懸在上面像兩片長長的機翼。接下來,我和姥姥又包了50來個各種各樣的大粽子。中午,我的`勞動成果都已經煮熟了。我嘗着自己包的大粽子,脣齒間留着清香味道,心裏美滋滋的。第二天,起來吃了粽子,在我家門上掛了艾草來祈福驅邪。中午飯後,看電視上新聞説全國各地都在過端午節,隆重又熱鬧,有的地方人們包口味新奇的粽子,有的地方舉行有趣的龍舟大賽,有的地方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屈原文化展。

端午節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帶給人們歡樂,也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意義和時代精神。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

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説端午節源於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後,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糰,後來怕飯糰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糰,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呢!因為要吃粽子,所以媽媽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後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繫上五彩繩,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媽媽一個個地做着,汗水無聲的落着,終於,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開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才會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粽香向我襲來,我嚐了一口,啊多麼美味的粽子啊!這是媽媽用辛勞的汗水為我製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3

端午節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傳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來。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在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買粽子來吃。端午節的風俗可多了,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掛菖蒲等。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囯的詩人屈原而定的,屈原是戰國時期的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代表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屈原受奸人所害,被楚王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受難,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懷抱一塊石頭走到一條江前,縱身跳入江中。楚國百姓們聽到屈原自殺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大家把粽子扔到江中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划船在後來慢慢演變為賽龍舟的活動。這就是五月初五端午包粽子、賽龍舟的來歷。

到粽子説,我可喜歡吃了。記的在去年的端午節,我和婆婆還有爺爺一起去買粽子,在賣粽子的攤位前,我看到有好多好多的粽子,一眼看上去綠綠的,彷彿就是一座座翠綠的小山。在這些粽子當中我最喜歡吃的是豆沙味和白味的粽子。剛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求婆婆燒水煮粽子。在廚房裏,我聞到香噴噴的味道,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心想:什麼時候才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呢?沒過多久,粽子終於可以吃了,我和婆婆還有爺爺大飽口福的把粽子吃得一個不剩。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4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我的家鄉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按説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節,但由於我們這裏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採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廚房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粽子了。吃完飯後,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龍舟。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羣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龍舟競渡據説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