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實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2.7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作文【實用15篇】

端午節作文1

5月5,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説的是端午節,今天就是端午節,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準備好糯米、粽葉、繩子等。我看着外婆把糯米放進水裏泡了十分鐘左右,糯米全濕了,有點脹,然後濾幹水;粽葉一片一片洗乾淨,用開水燙好,燙過的粽葉變得更軟,而且有清香飄出來;繩子也要剪成長短合適的一段備用。

外婆首先拿着兩片粽葉,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型的“鬥”,用左手固定好,再把糯米放進“鬥”裏,注意不要裝太滿,右手把粽葉的尾巴往前拉,緊緊的蓋在“鬥”上,並用手指把蓋的邊緣壓下去,弄平整以後把過長的粽葉折向右側,用繩子綁好,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是第一次包粽子,看着外婆流暢的動作,我覺得應該不會太難,説不定我能包得比外婆的.漂亮呢。我閉上眼睛回憶了一遍外婆的動作,也學着外婆的樣子,做“鬥”,裝米,蓋蓋子,可是我的蓋子總是蓋不緊,邊也壓不結實,反覆練習後,總算弄得差不多的時候趕緊用繩子綁起來,我的第一個粽子包好了!我拿過去跟外婆包的粽子比一比,外婆包的粽子很精神,我包的粽子就像一個“慫包”。不過外婆説雖然我包的不是很漂亮,但是第一次包能包成這樣就很不錯了。我開心的拿着自己包的粽子聞了聞,發現味道特別清新。

煮粽子的時候一定要用灰水煮。灰水是木柴燃燒後的灰,加水,再過濾後的水。粽子起鍋了,我立刻衝上去拿起一個我自己包的粽子就咬,不知道為什麼,感覺我自己包的就是比我外婆包的粽子好吃。

我喜歡今年的粽子,喜歡今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2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來臨了。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把粽葉、糯米、肉、雞蛋、蘑菇準備好。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粽葉捲成漏斗形又把糯米、蘑菇、肉、雞蛋依次加了進去。最後,她的手靈巧地轉了幾下,用繩子把粽子給捆綁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出台”了。真像一個打了勝仗的中國士兵。我們全家稱讚不及。爸爸見了不甘落後也來露一手,他捋了捋袖子説:“我的大粽子要出世了”。我和媽媽笑哈哈的看着這個“假廚師”。呀!真是“真人不露相”呀,只見爸爸左捏捏右捏捏,一個“方頭大耳”,“威風凜凜”的大粽子就“誕生”了!我們拍手稱妙。

我一看,這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嗎,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竹葉捲起來,我卷的可比老媽的大好多倍了,狠狠地裝了幾勺,可沒想到,手沒抓好,一粒粒糯米像一個個逃犯似的溜了出來,又像一個個“跳水運動員”落了下來。幸好,我手疾眼快,把洞包了起來。這時,我才發現這個粽子瘦巴巴的,真像是個“瘦老頭”。爸爸媽媽見了更是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哼,我再包一個,就不信包不好,這回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我暗自説道。我小心翼翼地包着粽子。這一回,可真要有一個“粽子樣”了。

包完粽子之後,粽子就下鍋了,過了兩三個小時,粽子熟了,一陣撲鼻的香味,一下子把我肚子裏的饞蟲吸引出來了。

粽子,飄動着陣陣濃香,我還沒來得及動口就被陶醉了,我張大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滿嘴生香,那味道:妙哉妙哉。吃着這香甜的粽子,我的心也被這糖一樣的粽子融化了......。

“哈哈......”歡樂的笑聲 在我們家的上空迴盪着。小小的'粽子包含着家人多少濃濃的愛意啊。如果説古人包的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話,那麼今天,我們包的粽子就是表達親人美妙的祝願。

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是一個特殊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説屈原悲憤投江,百姓怕魚蝦哺食他的身體,就用糯米包的粽子餵養它們,划着小船驅趕它們,後來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吃粽子大家都會,可包粽子就沒那麼簡單了。今年端午節,我自告奮勇和外婆一起忙活包粽子。外婆提前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一碗紅豆和花生,另外還準備了一碗晶瑩剔透的蜜棗。接着外婆帶着我去水邊摘蘆葦葉,青翠欲滴的蘆葦葉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用這個包粽子肯定很好吃,我嚥了咽口水。回到家,外婆用開水把葉子燙了一下,我好奇地問:“為什麼要用開水燙呀,直接包不行嗎?”外婆説:“主要是殺菌消毒,另外呢,燙軟了更好包。”沒想到外婆這麼講究!接下來我們要正式包粽子啦。

只見外婆拿出三片葉子,一片挨着一片排列好,用兩根手指壓住,旋轉一圈,一個圓錐形的.殼就形成了。先往裏舀一勺米,放一顆蜜棗,再往裏面放一勺米,然後放入紅豆和花生,最後用手捏緊,將剩餘的葉子覆蓋上去,再用事先準備好的麻線紮緊。一個可愛的圓錐形小粽子就誕生了。我看得興致勃勃,也想自己動手試一下,但每個都半途而廢,太難了!看着我沮喪的樣子,外婆安慰道:“別灰心,外婆小時候也不會,長大就會了。”於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等着外婆的粽子上桌了。

剝開翠綠的葉子,一陣清香迎面撲來。我狼吞虎嚥地吃掉了一個粽子,口中還殘留着香甜的味道。我對外婆甜甜地笑道:“真好吃!外婆辛苦了!”外婆摸着我的頭,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端午節作文4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端午節是跟隨爸爸媽媽回湖北爺爺家過的。那天清晨,我被一陣“沙沙”的響聲吵醒,走到庭院一看才發現,父親正在打掃庭院呢。我不解地問道:“爸爸,院裏也不算髒啊,為什麼要一大早就起來掃除啊?”

父親用手背抹了抹額頭,道:“今天可是端午節,自然要把家裏邊邊角角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了!今天是端午節嘛。“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覺得有些無趣,就出去找在門外的爺爺去了。咦,爺爺人呢?“我在這兒!”一句話慢悠悠地從頭上飄下來。我仰頭一望,只見爺爺正騎着扶梯在大門頂上掛一株綠色的植物呢。“爺爺,您這掛的是什麼呀?”我指着那顆植物問道。“這是端午節習俗,大院門口插艾蒿,能保一家人身體健康。”爺爺笑呵呵地回答。哇,真的嗎,好神奇!我半信半疑地看着那其貌不揚的植物,似乎還聞到一股特殊的馨香味。

“呈丞,過來,奶奶給你戴香囊!”遠遠地傳來奶奶呼叫我小名的聲音。我一溜煙跑向奶奶那兒,興沖沖地猜道:“奶奶,戴香囊是不是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呀?”“沒錯。”奶奶笑着把一個顏色鮮豔的小布袋用繩子穿了起來,掛在了我的脖子上,叮囑我:“今天一定要戴好哦,它能辟邪!”

開飯啦!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餐桌,定睛一看,嗯,這是什麼?只見一個個青皮的'三角形食物擺在飯桌中央。“這是粽子,是紀念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食物,你回頭上網查個究竟哈。”媽媽解釋道,“吃粽子也是端午節習俗,你嚐嚐,可香了。”我剝開粽子咬了一口,一股糯米的清香充斥在口腔之中,雖然感覺不太好吃,但還是令我回味無窮…

我愛爺爺家鄉的端午節,更愛那兒習俗背後的美好生活希望和厚厚的歷史傳承味道!

端午節作文5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節前幾天,爺爺在菜場買來了幾片粽葉,泡在水裏。終於等到端午節這天了,爺爺把水倒掉,洗了一遍糯米,於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粽子的形狀很特別,它是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只見大人們把粽葉編成一個漏斗形,再用碗盛些糯米放進去。接下來可以放又甜又香的紅棗、鼓鼓的肉團……再用紅線裹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爺爺在煮的時候,廚房裏總是飄來陣陣棗香和糯米香。我已迫不及待地在廚房門口,一次又一次地詢問爺爺是不是快要熟了。

過了好久,終於聽到爺爺説:“小炎,好了,可以吃了!”“啊!太好了!”我興奮地叫起來。爺爺用筷子挑起一隻,我焦急地去用手拿,還沒等爺爺説當心燙,我就真的被燙到了,唉,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終於等到涼了,咬上一口,嘴裏的糯米黏黏的、香香的,紅棗的甜味從口中一直甜到心裏,真好吃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爺爺笑眯眯地問:“你知道吃粽子的由來嗎?”我邊吃邊好奇地説:“我不知道,爺爺你給我講講吧。”爺爺有聲有色地講起來:“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他戎馬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就韓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每年的'端午節,人們就把粽子投進江中,作為敬獻給他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

聽完後,我想: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我要做個有心人,多去了解一下祖國的傳統與文化。

端午節作文6

“噢!再讓我睡會吧!!”這是我的叫聲,瞧吧,這是我爸爸叫我起牀。我昨晚差不多10點才睡着,今天7:30叫我起牀,我能不叫嗎,我敢説,換了你也會的。我只好戀戀不捨得離開了我可愛的小牀,朦朦朧朧的走向衞生間去。待我們準備出發的時候都已經8:00了……一路上我都是餓着肚子搭爸爸的車的,因為奶奶是在催得太緊了,害得我們連早餐都沒得吃就要要上路了,那個慘啊!

剛開始我的心情還蠻好的,可是剛出了博白,爸爸的車速明顯的加快了,剛開始還是40速,可是……爸爸逐漸的把車速加到了—60速,我在那一個命的叫他減速,可他哪裏聽得見,還不是因為氣流太強了。那我還不如留着點力氣來觀賞風景,不仔細一看,還真不知道有這麼美麗的景色,是自然的景色,在那熱熱鬧鬧的城市裏用多少錢還買不到呢,我便仔細的觀賞起來,你還真別説,我那時太投入了,還真像在觀賞大畫家的畫呢。漸漸的,我又覺得這樣的農村分光還真難得,在這裏,你永遠都聽不見城市裏吵鬧的叫聲,只有鳥兒的歌聲、小溪流水叮咚叮咚的`聲音,聽這個可比聽那什麼音樂會好多了,這裏對於我來説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

經過一路上的奔波,終於回到了老家。飢餓的我一頭衝進了廚房,不顧一切的向奶奶要了一條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的東東,嘻嘻……就是粽子。剛吃完,我在這最要好的朋友就來找我去玩了,我不忍心拒絕,只好答應了,我們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我最喜歡的是一座小山坡,在哪裏我們盡情聊天,躺在那裏可以看清天上的白雲和小鳥,那裏很安靜,沒有人來打擾這倆個好久不見的小姑娘,簡直就是我們倆的天堂,仍我們擺佈……今天,我在老家度過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真希望這種節日來的多一些,這樣我們兩又可以在那片屬於我們的天堂裏盡情的聊……

端午節作文7

這個端午節我是在外婆家裏度過的。

早上,我一睜開眼,就興沖沖地跑去看日曆。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想起今天要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就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後奔向廚房。

外婆已經把做粽子的材料全部準備好了:糯米、紅棗、肉末、花生、箬葉、棉線……我開始認真地觀察奶奶包粽子,只見外婆快速地把寬大的箬葉折成漏斗形狀,再放入泡好的糯米,然後放入紅棗和肉末,最後把“漏斗”的口封起來,纏上棉線打個結,一個可愛的粽子便問世了。

我也想做一個粽子,可是糯米總是從粽葉的縫隙中頑皮地“逃跑”,我嘗試了好幾次,手中的糯米卻依舊不聽使喚,外婆看見了,笑眯眯地對我説:“在粽子底部放一顆花生,糯米就不容易溢出來了。”我聽取了外婆的意見,果然,糯米沒有再溢出來過。

我和外婆一共包了很多粽子,外婆把它們放進鍋裏煮。不一會兒,一盤香噴噴的粽子便出鍋了!我享用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吃着美味的`粽子,我問爸爸:“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爸爸邊品嚐着粽子邊回答:“楚國有一位大夫名叫屈原,經常向楚王提有益的建議,但是楚王不聽屈原的勸告,結果造成了楚國滅亡。屈原非常傷心,就跳進了汨羅江。老百姓就把粽子丟進了汨羅江裏,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了。這樣,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我點點頭,繼續問:“那麼,還要其它的習俗嗎?”“當然還有了。”媽媽回答道,“在古代,划龍舟、掛艾草、撞蛋、飲雄黃酒也是在端午節挨家挨户都會做的事。但是現在除了划龍舟流傳了下來,其它的習俗已經很少見了。”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很遺憾,不過想到吃粽子和划龍舟現在還沒失傳,我又開心了起來。

我希望這些習俗能一直流傳下去,繼續隨着我們的傳統節日發揚光大!

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以不同方式來慶祝。説起端午節它來源於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愛國詩人提出一個強國富民的好主意,但由於當時社會腐敗他的政策不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攻擊最後被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入泊羅河中已死捍衞正義。當地漁民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倒入泊羅河中餵魚以保全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把竹筒裏盛米改成了包粽子,把劃小船改成了賽龍舟,逐漸地形成了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人們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我們全家都很敬重屈原的人品和才智,所以每年這個時候都一定會一起包粽子來紀念這個偉大詩人。

説起包粽子這是我奶奶的拿手絕活,形狀有方形的,三角形的,圓柱形的。粽子裏面的餡兒也有好多種,有紅豆的,豆沙的,紅棗的,還有肉的。只見一條條大大小小的蘆葉在她的`手指之間靈活地穿梭着,眨眼的功夫一個又大又結實粽子就包好了,方的像魔方,三角形像一個大稱砣,圓的像水桶看奶奶包粽子簡直是一種享受。吃起來滿嘴的蘆葉清香加上裏面可口的餡兒,真是人間美味。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就是賽龍舟了,我最喜歡看了。

每一條龍舟上面幾個選手他們都全力以付,齊心協力地向前衝着,擂鼓的水手們個個氣勢高昂,用力地敲着,喊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發出瞭如雷貫耳的助威聲,此起彼伏,選手們個個鼓足了幹勁,勇往直前場面十分的壯觀和熱鬧。

端午節作文9

陰曆5月初五,是國內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江西贛州,每年的這時,家鄉的人都要賽龍舟吃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節,在這個熱熱鬧鬧的節日裏,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早晨起牀後,一直陰雨霏霏,直到十點多,雨才轉小。再去奶奶家節日的路上,要過西河,看見江面上正有五六條龍船急劇駛來。此時的江岸兩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條青龍,一條金龍,一條火龍和其它幾條龍船,都坐着二十餘名勇士,每個人手中緊握劃板,一鼓作氣。岸邊觀戰人羣有些高深吶喊,為我們的船助威;有些沉默不語,但他們心中都有我們的一條船,也在為他們暗中鼓勵。划船的勇士聽着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着劃板,身後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着橋衝來。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絃的`競渡場面,讓人們歎為觀止。比賽結束後,大家都不願離開,大夥站在岸邊回味着賽船的無窮樂趣……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户户吃茶葉蛋和粽子。,端午之後細菌多了,粽葉是有殺菌用途的,吃了防病。端午粽花樣繁多:有鹼水棕,綠豆棕,花生棕,豆沙棕,臘肉棕……各具特點,其味各異。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裏藏着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裏白白的粽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些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塊,活賽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銷魂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作文10

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要到了。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過,這讓我銘記於心。好不容易,時間到了端午前一天。外婆要開始包粽子了!我的小弟和表弟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七嘴八舌的對外婆説:“我要吃白粽!我要吃白粽!”。我在門外聽到他們兩個在裏邊“吵鬧”也就懶得進去啦。外婆説:“別鬧,別鬧,我給你們講講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吧!”

外婆接着説:“屈原投江後,有許多人都開船去尋找屈原的屍體。但是汨羅河底下有一條水龍,它是食肉動物,因為它怕紅色,人們就把船漆成紅色。因為屈原的屍體可能已經漂到了下游。所以大家競相划船沿江而尋,端午節划龍舟就是這樣來的。”

“再給你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吧。”外婆繼續説道。“端午節要吃很多東西,比如雄黃酒,它可以辟邪;還要吃鹹蛋、魚、粽子和莧菜等等。為什麼要吃莧菜呢,因為在夏天人們流的'汗很多,吃了它,汗會少一點。還有,以前沒有蚊香也沒有驅蚊貼,所以古人只能用艾草代替。艾草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用處,可以把它泡水用來洗澡、洗腳。它可以治皮膚病。”

外婆的故事説完了,粽子也煮熟了。

兩個弟弟衝上去就搶了幾個粽子抱在手裏。我也忍不住了,打開門衝進去拿了幾個熱騰騰的粽子。表弟快速剝開了一個晶瑩剔透的白粽,瞬間一股粽葉與糯米混合的清香瀰漫開來,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弟看着表弟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嘴巴張得老大,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一樣把粽子塞進嘴巴里。我也趕緊剝開一個吃了起來。

外婆看着我們吃,開心的笑了。這時一聲“咚咚”的敲門聲,是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也吃加入了吃粽子的行列。

我邊吃還邊説:“終於不用吃爸爸煮的鹹粽子了!”爸爸聽了假裝生氣的説:“鹹粽子多好吃呀!”我趕忙説:“開玩笑的啦,我既喜歡外婆包的白粽也喜歡爸爸包的鹹粽。”大家聽了,一起開心的笑起來。

端午節作文11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根據傳統,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吃粽子,看龍舟賽。

包粽子

端午節早上,奶奶和媽媽就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紅豆、糯米、肉、粽繩。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粽葉交叉放,捲成一個洞口,把紅豆、糯米、肉混在一起,放入合適的材料,把接口處的兩頂端的粽葉蓋好,用手拿緊,再拿出一條粽繩熟練地繞來繞去,接着把粽子綁緊,打上一個結,做好了一個,奶奶和媽媽又接着繼續做。我看完後,覺得挺簡單的,也學着做起來。我也模仿着奶奶一樣,把粽葉包成個小洞,然後把材料放進去,可是,由於我拿得太緊了,材料從口裏漏出來了,搞得滿桌子都是。我並沒有泄氣,我又按剛剛的做法做,這次我可小心了,手的力道不輕不緊,再拿起粽繩慢慢卷,最後打上個結就ok了!我把包好的`粽子給媽媽看,媽媽説不錯,雖然醜了點。我聽後,笑了。

吃粽子

包好粽子後,奶奶就拿去煮。大約十分鐘後,煮好了,奶奶端着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拿起我包的粽子咬一口,好好吃!

賽龍舟

吃過粽子,我們全家去金沙灣看賽龍舟。到了金沙灣,已經開始賽龍舟了,只見有許多條龍舟在海面上有秩序地劃,每條龍舟上都有22個人,分別在兩邊划槳,“一二一,”他們在龍舟上邊劃邊整齊地喊着,圍觀的人們都在為他們的表演而喝彩。龍舟上擂鼓的叔叔敲得更響了,回聲響徹海上,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旋律。

賽龍舟結束了,但人羣還在回味着剛剛賽龍舟的情景,我們都很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的風俗大致有吃粽子、賽龍舟、桂香袋、飲雄黃酒、用雄黃蘸酒灑在額頭上畫王字、接女歸寧,採百草、插艾蒲、系五彩線各地總是不一。

端陽節碌忙人,剝粽蘸糖當早茶。莧菜落油和片粉,面築搗蒜拌黃瓜。每當端午到來大家便芬芬包粽子,賽龍舟喝米酒、插艾蒲、系五彩線,這便是大家鄖縣人民的風俗。

包粽子

包粽子嘍,包粽子嘍,我興奮的叫着,可媽媽不讓我包,氣也,氣也。就憑藉我這三寸不爛之舌不到兩分鐘就把媽媽説的張口結舌了。媽媽讓包了,我又不會包,又想放棄,莫不包上一兩個怎能體現端午日的氛圍呢?恆心突起堅持要包上一兩個,左手拿着一片竹葉,右手拿起大勺,如何包呢?要不偷偷看探一下OK!悄悄瞄兩眼Mygod,真容易,偶會了。第三拿到竹葉感到輕輕摺疊成一個三角形,拿起大勺,挖上一勺糯米,倒入竹葉中,再放上棗、花生、葡萄乾,包好使線紮好放入鍋裏渚一渚,經過一夜的沸騰,一個個香噴噴的大粽子便出目前眼前,一聞,哇,真香,口水直流三千尺,不及粽子讓我吃。好詩,好詩,我在心中暗的想着,莫不嘗上一兩個大粽子如何對得起我的.勞動成就。嗯,美味。

賽龍舟

賽龍舟,嘿咻聽那不是龍頭在叫嗎,看五條長7、八米的龍船在江面上飛奔、騰舞,一條比一條勇猛,船長可坐12至18個槳水,一個帶頭的,一個鑼手。槳手每個人手持一支短漿,伴隨鼓聲緩促為節拍,拼命的向前劃去。帶頭職員雙手左右揮動大聲呼喊到:劃龍船,槳員人也跟着喊到:嘿咻,再加上岸上人山人海的觀眾,不言而喻吶喊助威聲音有多大。

因為時間關係我就不一一介紹大家鄖縣的端午日了。

你把你們的端午日也告訴了吧,就這麼定了,OK!

端午節作文13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端五……

在我的記憶裏,端午節是在前兩天就開始準備材料之中開始的。

農曆五月初四,我們家就開始了包粽子。將粽葉備好,洗乾淨,與粽子放在一起,之後就開始了備食料。包粽子,一般有甜鹹兩種,甜的餡用紅棗、紅糖,鹹的餡則是用紅燒肉、蛋黃包成的.。

我跟着奶奶學包粽子:先將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狀的粽葉,接着把你要放的餡給放進去,然後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與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來的米部分給包進去,最後用粽繩把粽子給捆上。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到了端午這一天,將昨天包好的粽子用開水煮好,就可以開吃了!粽子出鍋後,再把粽葉給扒開一看,那包着紅燒肉的,粽體則是紅紅的,油光可鑑;而包紅棗的則是白白的,那紅紅的棗兒待咬開了粽子才能覓得它的芳蹤。按老一輩的習俗端午這一天,還要在家門掛蒲、艾葉等,據説這樣可以除蛇、蟲,不會讓它們進來。端午這天按習俗還要除邪氣,其實就是把艾草這些東西煮在水裏用來洗澡。

端午節的賽龍舟,是一項十分熱鬧的比賽,每年觀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響,各個運動員鼓足了勁兒用力地划船。一條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衝去……場面熱火朝天,即使沒有得到名次,也沒有關係,大家依然鑼鼓震天地玩得開心,爭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創佳績。一次比賽的結束後,是另外一次比賽的開始,新的比賽又在震天的吶喊中開始了。

端午這一個傳統節日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要把它們發揚光大並一脈傳承!

端午節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隨着小朋友的歌謠,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説起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從前,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當時楚國危機重重,因為屈原一向受楚國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為楚王出謀策劃。有一天,一羣小人在楚國面前告了一狀,楚王信以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前來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奶奶每到端午節都會包很多粽子。包粽子真是太有意思了!她先拿起兩張大大的粽葉,捲起來變成了一個漏斗的樣子,接着把米放進去,然後加入餡料,有香菇,肉,紅棗等等,再用葉子把它們包起來,最後用繩子緊緊地綁起來,一個圓圓鼓鼓的粽子就包好啦!我最愛的.是是紅棗粽,每當奶奶把煮好的粽子端出來時,我都迫不及待地衝上去,拿起熱乎乎的粽子,吃起來。啊!可真香呀!

端午節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還能看到龍舟比賽呢!每次我都跟家人來到江邊,只見兩岸人山人海,彩旗飄揚。隨着“砰!”的一聲響,比賽就正式開始了,一條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龍舟上的運動員用力的划動着雙槳!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緊跟其後,“加油!加油!人們的吶喊助威聲,“咚咚”的擊鼓聲,好一副氣派的景象啊!

飄香的粽子,精彩的龍舟比賽,這就是我們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愛端午節,更愛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作文15

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就是端午節。我爸爸的故鄉――陽澄湖鎮車渡村就在美麗的陽澄湖旁,一到端午,那裏的人們都會從湖邊的蘆葦叢中掰下青翠的蘆葦葉來包粽子,大的、小的、鹹的、甜的……各種各樣。能幹的阿姨、大嬸們,將洗淨的糯米、早就準備好的肉、棗子、紅豆、豆沙等都拿出來,擺在屋前的'八仙桌上,便開始有説有笑地包起粽子來。

她們先將蘆葦葉捲成一個喇叭形,再往裏面放進白白的糯米,擱上大塊的肉、紅紅的棗子等,有時還會放點甜滋滋的蜂蜜,最後用棉線將粽子捆住紮牢。看着她們的雙手靈巧地穿梭,一會的功夫,就能裹上一大堆粽子。農家的灶頭的水也開了,嘟嘟地直冒熱氣,她們將粽子在廚房裏放進去水裏,慢慢煮……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也一陣陣的從廚房裏飄出來。惹得饞嘴的小朋友伸長了頭頸,在外面一直轉悠;有的小朋友還會跑到廚房裏,更近一步聞粽子的香味;有的甚至還會去問大人們粽子煮好了沒有。粽子終於煮熟啦!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擺到了我們眼前。扯開棉線、撥開棕葉,你就能吃到美味的粽子了,軟糯中有着清香的棕葉味道。其中,我最喜歡吃的是香香的肉粽了。

因為裏面的肉和糯米都很入味,很好吃。除了粽子,端午節還有許多風俗,端午這一天還要舉行許多活動呢!孩子會穿戴好虎頭鞋帽、婦女和孩子胸前掛上用絲綢等縫製的各種樣子的香袋,形狀有老虎頭、南瓜娃娃、糖娃娃等。但是,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裏,大家最喜歡的活動。啊,端午節的風俗習慣真是豐富多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