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作文600字

來源:文萃谷 2.48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北京的作文6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北京的作文600字

老北京的作文600字 篇1

舊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老北京人習慣俗稱為五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亦稱端陽。

端陽節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起源於江南,由來有多種説法,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説法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抗日戰爭時又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

端午節時,在南方講究舉行龍舟競渡,在北京明清兩代則講究熙遊避災。初五日上午,羣入天壇避毒,天壇是祈年聖地、各勝,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遊樂;過午,有的到魚池或高粱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飲醵熙遊。

端午應節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棗粽子,蘸白糖吃。時令鮮品是櫻桃、桑椹。糕點鋪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人們以這些時鮮和應節糕點用來上供或互相送禮。

北京人俗謂善正月,惡五月。因五月氣候温熱,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師符和鍾馗像來鎮宅、驅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記》雲:(端午)前數日,肆間用黃紙蓋朱印,或繪天師、鍾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購而粘門上,以逐祟惡。從五月七年級起,各家還將菖蒲、艾草插在門的兩旁,一曰蒲劍,一曰艾虎,也為辟邪驅瘟。為辟邪,京城端午時,人們還紛紛買蒲鞋穿上過節。不錯哦

端午節還有扔災一説。節前,手巧的婦女以五彩綾羅製成小虎、葫蘆、櫻桃、桑椹、瓜豆、葱、蒜形狀,用綵線串起來,五月七年級那天繫於小兒的釵頭或背上、胸前;小姑娘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粽子,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通稱葫蘆、續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後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揭下來,一起仍到門外,叫扔災。

節日期間,人們還要飲黃酒,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一王字,有的還用雄黃塗小孩的耳鼻孔,説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鑽到耳鼻孔中去。

老北京的作文600字 篇2

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地方製作時也有精粗之別。北京煮粥用料以米、豆、棗三者為主體。米的繁多,分為粳米、糯米,再加黍稷(黃米和小米),大麥米,果類的薏仁、芡實。豆以赤豆為主,也可以少加芸豆。黃豆、豌豆等絕用。棗是果類之首,取其香,起調味作用。考究的煮法是先取豆湯和棗湯,取湯之法是將赤豆煮爛,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溶入豆湯內。棗煮爛去皮、核,棗的原形,另放侍用,剩下棗、豆的皮渣,用淘米籮在清水中濾一二次,加入原湯,煮粥時用湯做底,加清水下米,再加上的'果肉就煮成味道的臘八粥了。用此法煮出的粥,顏色繹紅,充滿棗、豆的甜香。

北京煮臘八粥除供佛、自吃外,還饋贈親友。禮尚往來,不免競務新奇。用粥果,還粥果在粥面上擺出美麗的圖案。所用的乾果和果仁中,以核桃仁為最要。蜜餞中以葡萄乾為主。粥初七日就煮好了。晚間,把送人的粥分盆分碗盛出,就在粥面上用果子擺起圖案來。場面俗稱“擺粥”。大人小孩全家出動,各逞技巧。上面所説小小節日氣氛就指擺粥活動。尤以小孩子最感興趣。擺粥剝製果子手續很繁複,剝果仁的皮,屬核桃最難,剝的要完整不碎,還小鑷子鉗淨折皺部分的皮,以不傷肉為標準。此外用小刀在蜜糕、青梅、柿餅上刻花樣。如原只核桃肉作獅子頭,原只棗肉作獅身。棗肉作花籃,生栗子切片切條作籃柄籃框等等隨意。一碗粥擺好,外表裝飾得瑰麗多姿,博取的欣賞和讚譽。

北地天寒,粥雖煮得多,也顧慮有餿腐之虞,初八日飽餐一頓外,多的粥,屋外,粥結凍後,可以隨時吃。人家臘八粥可以保存到春節。粥結成冰,要塊地砍屋內溶解,再加水燒透而食。但蜜餞類的果品粥里加熱,蜜餞(是柿餅、蜜糕),經熱後就使粥湯稀釋,米的黏性完全喪失了。粥加白糖原味有濃厚的棗豆香,加赤砂糖則更帶有玫瑰香,都非常可口,加奶油而食,那就更是美味了。加水時,改為加牛奶,也很可吃,決用黃油。

老北京的作文600字 篇3

以前的老北京一定是熱鬧非凡……

那時的北京街道上總是有人拉着二胡,唱着北京腔,還有人把一串串糖葫蘆紮在一捆稻草上,拿去賣……當然還少不了隨處可見的黃包車,他們同樣是老北京必不可少的一道美景。

時光改變着這座城市,人們漸漸都開上了汽車,自然,也就把坐黃包車,當成了感受以往生活的一種方式。我和父母家鄉千里迢迢的來到祖國的首都——北京遊覽。我們有個心願,想坐着黃包車,走進千千萬萬條舊式老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獨特的韻味!

站在路邊時,一位年齡較大的`老爺爺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心思,騎着他的黃包車停在了面前,他熱情的招呼我們上車,可我有點於心不忍,因為別人的黃包車上,都加裝有一個馬達,而他的卻不一樣,需要用雙腳去不斷的蹬踏板才行。

正在我猶豫的時候,父母把我拉上了黃包車,説好價錢後,我們便來到了幾條著名的衚衕,老爺爺吃力的蹬着,嘴裏還為我們講解着各個衚衕的來歷,與曾在這兒發生的故事。不時,還有幾個騎着電動黃包車的人向他投來鄙夷的目光!但他毫不在意,依然吃力的蹬着,他的聲音越來越小,鬢角也冒着虛汗。終於,到了終點,我趕忙下車,老媽本還想砍價,我趕緊拉了拉老媽的手,示意她別再砍價了。老爺爺從布兜裏拿出一個錢包(其實只是一個紙巾的袋子而已),裏面裝着皺巴巴的一沓零錢,用一雙長滿老繭的手,找給我們零錢。之後,他騎着車離開,在夕陽下,他的背影泛着金邊,彷彿成了一副美妙的剪影畫,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

是啊!每個人在生活中有自己的位置,而這個位置都是獨特的。無論是誰,都可以成為這個世界上一份美麗的風景!

老北京的作文600字 篇4

老北京有老規矩,老規矩有老味道。

在每一個北京的家庭中,這些老規矩時時刻刻地迴響在孩子們的耳畔。這規矩中沒有大道理,有的只是一種對立身行事的提醒。可對每個孩子而言,老規矩就是他們成長的模具,讓人温潤光澤;而對每個大人而言,老規矩中的字字句句都有“三味”。

一是“情味”。老北京最講情義,也最重感情,自然在教育中要透漏出人情練達。“做人要懂禮尚往來,不能太小氣”“借了別人東西要知道還,知道感謝,再借才不難”,這些耳熟能詳的話總提醒着我們心中要含情,做人才不“硬”。懂得尊重別人的感情,學會建立情感的.紐帶,一個人才活得從容不迫。整個北京城,就是在這份“情味”的籠罩下,顯得温潤,顯得温暖,顯得温情。

二是“禮味”。北京人很重視家庭教育中的明禮。“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做客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一切都是要構建“禮”的社會。長輩是親人,該有的禮數不能少;外人再親近,又不能由着性子不講禮貌。這便是北京人,縱然有情,不可少禮。如果説情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樑,那麼禮便是這橋樑的根根基柱。有禮,社會方治,立身方正。孔子云“不知禮,無以立。”正是這個道理。

三是“德味”。一個人長大總要持家行事,老規矩中自然要求“忠厚傳世,勤儉持家”,自然告誡“儉以養德”。人人都希望孩子能頂立門户,那麼這從小的教育,就是注重對德行的培養。其實,這是經邦濟世的大教育。一個人有德行,家便能順;每個人有德行,國便能興。

情味,禮味,德味,實質是有情,明禮,養德,這寄託着每一個北京家庭對下一代的殷切期盼,也藴藏着每一個華夏兒女對社會和諧、國家興盛的深深祝福。

老規矩中的三味,是北京味,是人味。在此作詩一首:回望老規矩,重品北京味。

老北京的作文600字 篇5

元旦的繁華是不相上下的。

廚房裏一片音樂的交響——菜刀碰擊菜的聲響;油鍋發出的“滋滋”聲;大人們説話的聲音;小孩們慨歎的聲音……虛無縹緲,交錯成一片聲音的巨網。小孩們最愛的便是這春節的繁華勁兒,心裏總會暖和而激動。趴在灶台前,在嚴冬中感受着火爐的温度,別提有多幸福。煙霧旋繞的廚房裏飄來陣陣香氣,可真讓人垂涎欲滴。

大人們也拿出陳年老酒,孩子會鋪上桌布擺上碗筷,大家都忙裏忙外,一刻也閒不下來。真是繁華特殊。

吃過晚飯,收拾好,大家都換上新衣,圍座在一同喝茶、聊天、嗑瓜子,不論是平常在外地工作的,還是出差的,在這個時分都齊聚在家,享用着家的温馨和聚會的幸福,此刻美得不相上下。

美味的年夜飯讓人大呼過癮,放鞭炮、放煙花更是讓孩子們激動。隨着十二點鐘聲的.敲響,新的一年到來了。每户人家都不約而同一同放起了鞭炮,我們也齊聚在院子裏;放響鞭炮。“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一串火紅的鞭炮發出刺耳的聲音。煙火也一串串衝上夜空,好像一朵朵嬌豔的玫瑰在爭芳鬥豔“紅的、白的、綠的……”五光十色,在夜空中分發出耀眼的光輝,讓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暖和。我放眼望去,每個人都抬頭仰視,臉上放出絢爛的笑容,或許這才是春節最大的意義所在吧!

放完煙火,大人們集聚在一同聊天,很晚才睡,只需很小的孩子才會睡。窗外四處燈火通明,煙火與鞭炮也是紛至沓來,這換誰,心中都癢抓抓的,哪還睡得着啊!大孩子們都繼續放着鞭炮,聲聲響遏行雲。這元旦夜可真是繁華特殊啊!

老北京的作文600字 篇6

禮物是一份深情的希望,感動着每個收到它的人;禮物是一份沉甸甸的寄託,温暖着每個擁有它的人;禮物是一顆真摯的心,體貼着每個珍惜它的人。在我的記憶深處,我的家人曾經送給我很多禮物,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媽媽帶我去吃的一碗香噴噴的老北京爆肚,至今令我回味無窮。

那次,我數學沒考好,心情很低落。媽媽拍拍我的肩膀説:“走,我們去吃大餐吧!”媽媽帶我來到了寶龍后街的一家小吃店,門頭的牌匾上寫着“老北京爆肚”。店裏佈置得很温馨,牆上掛着老闆一家人去北京旅遊的照片,紅紅的故宮城牆,滿臉燦爛的笑容,讓我鬱悶的心情得以緩解。店裏的老闆是一位三十多歲的阿姨,她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阿姨穿着今年流行的白襯衫,淡綠色的'針織馬夾,頭髮梳得高高的,大大的眼睛充滿和善。看着阿姨的笑容,我低落的心情一下子好多了。前台坐着一個小男孩,他穿着一件藍色的POLO衫,神情專注地在畫漫畫。媽媽對我説:“這個小哥哥在樹人國小上五年級,學習成績班級前五名,每個週末做完作業,都來媽媽店裏幫忙。”這時,後廚傳來聲音:“碗快用完了!”小男孩馬上抬起頭,跑到後廚去幫忙洗碗。他挽起袖子,在水池邊認真地刷洗盤子,然後,把筷子、盤子、勺子分類,動作非常熟練。

小男孩洗碗出來時,雙手小心翼翼地端着一隻大碗,禮貌地放在我們面前,微笑地對我們説:“請慢慢享用。”那是一碗老北京爆肚,白色的湯汁,上面飄着幾葉香菜,香噴噴的,冒着熱氣,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一邊吃着,一邊聽媽媽説話。這個小哥哥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媽媽每天很忙,沒時間接送他。他每天自己坐公交車去上學,回家後去奶奶家吃飯,自己獨立完成作業。

阿姨和小哥哥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們是那麼平凡而又那麼努力地生活,微笑着度過每一天。媽媽請我吃了一頓飯,讓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我要以小哥哥為榜樣,努力學習,專注做事,做一個積極、樂觀、勤奮、向上的好少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