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春節記事的作文彙編五篇

來源:文萃谷 2.9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記事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春節記事的作文彙編五篇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1

對於我來説春節從放寒假就開始了,也只有在農村老家才能更好的體會到春節的味道,春節的最高潮當然是除夕的那一天。那天早晨八點多一點爺爺就叫醒了我,説今天要給我分配任務。我在牀上又拖了一會兒,到快九點才起牀!爺爺給我的任務就是:把去年的老春聯和年畫全部撕下來,準備貼新的春聯!我和弟弟一個樓上一個樓下歡天喜地的幹了起來。好在我已有準備,我和媽媽,爸爸,弟弟一起動手。我負責在春聯的背後塗上膠水,爸爸負責貼,同時我還要分上下聯,看高底對稱,忙的我滿天大汗,很快就貼好了!看着新鮮紅色的春聯我想到了一句古詩,只把新桃換舊符!新的一年就從嶄新的`春聯開始!來年一定紅紅火火!中午我們簡單的吃了午飯後,爺爺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可是我發現,到下午一點鐘左右,就有人家吃年夜飯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説:“我們這兒有個風俗,誰家先吃年夜飯,誰家來年就有好運!”“那也太早了吧!”“那還有什麼好説的呢,開吃吧!”

然後大家都換上了新衣服,小朋友們開始收紅包!到了晚上,我們還放了很多的煙火,看着絢麗多彩的天空,我突然覺得一年過的真快,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我在美麗的煙花中許下心願:願我的家人身體健康,願我的學習天天向上!

晚上爸爸去打牌了,我在春晚的歌聲中,進入慢慢的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2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老爸老媽買了許多好吃的,而卧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裏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着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於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説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老爸老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品,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了,於是心裏盤算着這錢該怎麼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老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一會兒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了,後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着春節的結束,但是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是,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3

自從跟爸爸回老家過了兩次春節,我漸漸對春節有了更多的認識,也開始慢慢理解了平日裏忙碌的爸爸,為什麼每逢春節都要擠出時間奔波兩千多公里回趟老家?原來爸爸的年味在老家,我的快樂也在老家——那兒是爸爸的根,是剪不斷的情,是孩子們的天堂。

老家的春節,充滿了閏土式的質樸、純真和濃郁的鄉土味。對孩子們來説春節放炮是快樂的,老家有位小我幾個月的頑皮堂弟,他的快樂不僅是放炮還有玩火。春節前一天,爸爸帶我們去集市去買爆竹,在琳琅滿目的'爆竹攤裏挑選了三盒大禮花和三掛鞭炮。我們無精打采地跟在後面,望眼欲穿地看着散炮,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滿的小心思,便慷慨解囊地給我們每人二十元的小費,但要求只能買散炮而且不重樣。我們終於任性了一把,心滿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歡的散炮,回到家裏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放炮了。

我們策劃了不同的放炮方式,不同的玩法:把炮塞到拖拉機扶手上的一個小孔裏,可以製成一把只會冒煙的,隨着幾聲槍響,大伯的拖拉機扶手被炸得滿是焦痕;一會兒我們把炮扔進大鐵皮油箱裏,弟弟嫻熟地拔引線、點火,然後飛一般貓身卧倒,轟隆轟隆的爆竹聲響徹雲霄;水潭裏、礦泉水瓶裏、磚縫裏、枯井裏都記錄了我們的斑斑劣跡。弟弟説玩的就是心跳啊。但弟弟還覺得不過癮提議説:我們去燎山吧(在山上燒枯萎的地皮草),我也就好奇地隨便了。

於是我們就躡手躡腳地逃出大人的視線朝山上跑去,一路上好奇、激動、忐忑一直充斥着我的內心,爬到半山腰時,我們衝進了一塊空曠的樹林裏,弟弟衝我做了一個鬼臉説:就在這放吧,我也欣然地默許了。説時遲那時快,只見他左手熟練的拿起一個紙筒,右手拔了一把乾草塞進紙筒裏,然後點着後嘴對着一吹,火瞬間蔓延開來,我們急忙拿起棍子打,挖土埋。點一堆心驚一陣,點一堆肉跳一陣,真是刺激過癮。

等我們或到家時,大人們一下子就看穿了我們的祕密行動,原來我們的臉上、鼻子上、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夠的證據,特別是弟弟的頭髮上還有一撮焦發。燎山的快樂侵入了我的每一個細胞,大人們的叮囑聽着也是雲裏霧裏地繞。而最能體現春節氣息的莫過於家家户户隆重的春節祭祀活動了,這既是尋根、哀思也是家風家規。

年三十太陽快落山時,家家户户都要去接先人(家中已故的老人)。也只有男性才能參加這樣的祭祀活動,長輩們在前面拿着紙幣、香和蠟,我們小輩們在後面拿着一卦卦爆竹,在村口燒紙、點香、磕頭行禮,迎接先人。此時,全村爆竹聲此起彼伏,禮花滿天。先人接來之後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廳正面靠牆的供桌上,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頭、作揖和行禮。整個儀式大概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

年三十晚上,孝子們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裏守歲。據奶奶講一夜不能睡,一家人在一起吃酒、划拳、打牌、聊天不過現在一般熬到兩三點就睡了。我一直陪着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從除夕到九年級每天凌晨四五點天色朦朧時,奶奶都要早起,去蒸熱供桌上的祭品,然後再行禮供上新的。接下來的一連三天,每天早晚大伯、爸爸、我、弟弟都要去做祭拜,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所以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去這四家祭拜兩次,三天下來,爸爸説他的腿都已跪的痠痛不已了。據爸爸説,因去年他的兩位叔叔去世了,我們都是帶着孝的,一年內不能去村裏其他人家串門或祭拜,不然全村五六十户人家都要一一去磕頭祭拜的。

這種祭祀習俗一直到正月九年級晚上七八點左右,每家每户都要舉行送先人大禮,村裏又開始沸騰起來了,早上曬炮,下午分紙、分香、分蠟。飯後向先人行禮後,家裏的長輩端上一些供品,所有的孝子跟在後面,去先人的墳上送紙幣、放炮,大人和小孩都要磕頭行禮,春節的祭拜儀式才算結束。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還沒有來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看着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願離去的身影,感受着爸爸在車裏的沉默,我似乎理解了鄉愁與鄉情。

爸爸説:路上奔波的人們就像是一枚枚風箏,不管他們飛的多高多遠,引線永遠在媽媽手裏,這也許就是爸爸每年春節回家探親的原因吧。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4

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春聯,貼在自家門兩旁,增添喜慶氣氛。關於與貼春聯,還有一個傳説呢!

有一個鬼域,鬼魂都居住在那裏,那些鬼魂只有在夜間才能到人居住地方。鬼域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神雞,每當清晨神雞長鳴時候,夜晚出去遊蕩鬼魂必須趕回鬼城。鬼域大門在桃樹東北方,門邊站着兩個神仙,名叫神荼、鬱壘。如果有鬼魂在夜間幹了什麼壞事,神荼、鬱壘就會立即把它捉住,用芒葦做繩子捆綁起來,送去喂神虎。因此天底下鬼都害怕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模樣掛在自家門上,以避邪防災,這就是桃符,也就是門神。後來,人們乾脆在桃符上刻上神荼和鬱壘名字,認為這一樣能鎮邪驅災。

到了宋朝了呢,人們便在桃符上刻上富有辟邪、祈福、求運寓意詩詞,掛在門上,一來,還可以辟邪去災。二來,能表達自己美好心願。這樣就形成了最初春聯。後來,人們又將桃木換成了表示喜慶吉祥大紅紙,在紅紙上寫春聯,在除夕夜貼到門窗兩旁。

年年我們家都貼春聯,今年春聯上聯是:虎去雄風在。下聯是:兔來喜氣濃。橫批:越過越好。門心是一個兔子形狀福字,可愛又喜慶。年三十兒,我幫着媽媽一起貼春聯。我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膠帶紙。我們很快分好了上下聯,正要往上貼時候,我和媽媽卻發生了矛盾。媽媽説上聯應該貼左邊,我説上聯應該貼右邊,我們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於是我提議找“專家”去電腦上查。用百度搜索以後,發現電腦上什麼説法都有,讓我哭笑不得,有説左為上,上聯應該貼左邊;有説右為上,上聯應該貼右邊;還有和稀泥説:現在是個個性化社會,左右都無所謂,過去是從右到左書寫,現在是從左到右書寫……不一而足。看完之後,不但沒有清楚反而更糊塗了,真是一頭霧水!過大年了,為了讓媽媽高興,我們還是把上聯貼在了左邊。

春聯貼好了,我退後了幾步欣賞着比平常漂亮了許多家門,紅紙金字閃閃發光。願我們生活像橫批寫一樣,日子“越過越好”!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5

春節,往往是大家最開心的日子 ,放鞭炮、打雪仗,有些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了,多幸福啊!在春節裏,我最開心的就是看到了家鄉的美景。

早晨。我們乘着汽車,來到老家。放眼望去,家鄉美景盡收眼底。碧綠的河水,彎彎的小橋,綠綠的大樟樹……眼前的美景,讓我應接不暇。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房屋邊的小路上。這裏的大人都在忙着做年夜飯,個個忙的 不亦樂乎。小孩子們也不甘落後,這家串串,那家走走,頑皮的像只剛下山的猴子,開心極了,真是“農家樂”呀!老人們剪着窗花,正在裝扮房屋呢!

走着走着,我來到了一條小河前。河裏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河底的沙石,河裏的'水真綠啊,綠得像是一塊逼綠的毛氈,合理的水真靜啊,靜得幾乎聽不到流水聲。河上還有一座木頭橋,十分堅固。建造它的人用厚厚的木頭一塊塊的釘在一起,非常堅實。走過小橋,眼前又有一片綠綠的樟樹林,讓我看的眼花繚亂。我站在高大的樟樹下, 小的就像一隻小螞蟻。樟樹太高了,猶如一個直入雲天的巨人 ,護衞着千年古村落。

家鄉的美景太多了,説也説不盡,希望你也來遊玩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