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的記事的作文彙總7篇

來源:文萃谷 2.48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記事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春節的記事的作文彙總7篇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1

血濃於水,親情勝過美食!

——題記

以前的新年,孩子要新衣,家裏要整理,當然,更重要的是吃大魚大肉,所以,一過年,家裏好不熱鬧。現在,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魚肉想吃就吃,新衣想穿就買,年味兒也被沖淡了。但仍然存在的遊子回家的慾望,而且,這種慾望越來越濃……

年三十晚上,吃過年夜飯,我們一家三口圍坐在電視機前,欣賞着豬年春晚,節目中我最喜歡的節目是蔡明、華少主演的小品《擾民了你》,這個小品表述了在外打工的遊子因沒錢租房而四處奔波,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常年在外奔波的伯父……

伯父為了家庭,為了借貸的債務不得不出去打工,哥哥成績不好,又不肯吃苦,所以成績一直是倒數,再加上伯母的失業,伯父不得不堅強的撐起這個家。

想到這兒,我突然愣住了,急切地想打個電話問一問,伯父回家了沒有,經過又一年的歷練,皮膚是否變黑了,鬍子是否變濃密了,一向烏黑的頭髮是否也冒出了幾根顯眼的銀髮。

但伯父沒回來,春節期間兩倍的加班工資讓他不忍心買下那張通往家的車票,唉……

父親告訴伯父,哥哥通過自己的努力闖進了班級前20名,通過爸爸手機屏幕,我看到伯父臉上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似乎一年的辛勞在這一刻已不復存在了。真是這樣,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時序的更替在我心中留下最多的不是美景,不是美食,而是親情。親情是永遠衝不淡的記憶!親情是春節這個傳統節日留給我的最深最久的記憶,是春節最重要的意義!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2

春節到了,到處熱熱鬧鬧的過新年。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我和外公也擠上了公共汽車,車上無一個空位,這時一個老奶奶和一個老爺爺互相攙扶上了車。

他們倆望了望車上的位子沒有了,就在這時,一個孕婦和一個青年站起來讓座,有一個少先隊員看見了,馬上站起來讓給孕婦坐,又一個解放軍瞧了瞧位子,又讓給了這位少先隊員坐,少先隊員説:“謝謝!解放軍叔叔,還是你坐吧!你們保衞祖國,保衞人民夠辛苦了!接着,解放軍叔叔説:”我是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應該時刻想着人民,時時刻刻為人民服務,你年紀很小站不穩,這個位子還是給你坐吧!就這樣讓來讓去誰也沒有坐,最後,還是解放軍説:“那就委屈你了,讓我抱着你坐吧!”就這樣讓座風波就這樣停了。

春節這一天的坐車讓座情景,反讓我明白了,大家應該互相尊老愛幼,爭做好人好事的優良美德。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3

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有各式各樣的鞭炮,比如蜘蛛炮,沖天炮,開門紅,流星雨,鑽天虎,震天雷……還有好多好玩兒的鞭炮。都老好看了還有很多小孩子喜歡玩的摔炮電焊條,震天響,魔術彈,還有寶寶熱,小孩子們都玩的愛不釋手。

前幾年之春節都是在家過的,這次也不例外而且今年的'鞭炮也是格外的想和燦爛。春節的白天跟平常的白天沒有什麼不同,就是大街上各種店面都關門了,今天,我格外的高興,一想到今天是春節,我起得比雞還早呀!一想到今天晚上會有幾十到菜奉上,還有好多好吃的,糖,乾果,我就笑得停不下來。早上起來就能看到我精心佈置的屋子。我心裏美滋滋的我不由自主地跟媽媽説:“媽媽,今天天氣這麼好,我們出去溜達吧!”媽媽説:“姑娘,你糊塗了吧!今天都關門,你去哪溜達呀?”我大叫了一聲,拍拍腦袋説:“我怎麼忘了今天是春節。”家家都不開門兒啊,沒辦法,我只好跟着爸爸開車去接爺爺。來我們家過年,去的路上,我一直哼着小曲兒。

到了晚上我都沒顧得上看電視,滋溜一下穿着衣服,就跑到外邊去玩了,外邊放的煙花真好看呀!到了夜裏爸爸叫我回家吃飯,可我還是戀戀不捨的不想走。

初六那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開業了。就在這一天,年就算完了。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4

春節,往往是大家最開心的日子 ,放鞭炮、打雪仗,有些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了,多幸福啊!在春節裏,我最開心的就是看到了家鄉的美景。

早晨。我們乘着汽車,來到老家。放眼望去,家鄉美景盡收眼底。碧綠的河水,彎彎的小橋,綠綠的大樟樹……眼前的美景,讓我應接不暇。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房屋邊的小路上。這裏的大人都在忙着做年夜飯,個個忙的 不亦樂乎。小孩子們也不甘落後,這家串串,那家走走,頑皮的像只剛下山的猴子,開心極了,真是“農家樂”呀!老人們剪着窗花,正在裝扮房屋呢!

走着走着,我來到了一條小河前。河裏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河底的沙石,河裏的水真綠啊,綠得像是一塊逼綠的毛氈,合理的水真靜啊,靜得幾乎聽不到流水聲。河上還有一座木頭橋,十分堅固。建造它的人用厚厚的木頭一塊塊的釘在一起,非常堅實。走過小橋,眼前又有一片綠綠的樟樹林,讓我看的眼花繚亂。我站在高大的樟樹下, 小的就像一隻小螞蟻。樟樹太高了,猶如一個直入雲天的巨人 ,護衞着千年古村落。

家鄉的美景太多了,説也説不盡,希望你也來遊玩哦!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5

自放了寒假,從每天“噼啪”不停鞭炮聲中,從每天生活中細節中,我感覺新年正邁着輕快地步伐,一天天向我們走來。

一大早,門鈴便響了起來,是誰呀,這麼早就敲起門了?我快速打開門才知道是社區阿姨為我們送春聯了,想得還真是周到哦。

我看着紅紅春聯,又拿起大大“福”字,上面還畫着可愛小白兔,最搞笑是“20xx”這幾個字上,“0”字上長出了兩隻長長兔子耳朵,而“11”就變成了兩根帶着笑臉紅蘿蔔。讓人們不由自主地想起可愛小兔,難怪,再過幾天就要到兔年了,小兔本來就惹人喜愛,這到了兔年,更成了"寵物"了,自然到處都能看到它活潑樣。

看着紅紅春聯,感覺兔年正向我們走來!

像平時一樣去惠康買來饅頭準備吃飯,拿起一個饅頭才發現,饅頭上都戴上了小紅帽——每個饅頭上都點了個小紅點,小紅點還真增添了節日喜慶。紅紅小圓點似乎微笑着告訴我們:過新年了,我也要打扮漂亮點!

中午爸爸回來,拿了幾枝柏枝,大聲問媽媽是現在就插門上還是等到貼對聯時再插上。查電腦後才知道: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習俗,取意芝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這可是新年又一個風俗。

小叔從遙遠東北迴來了,可因為工作原因,他要在過年前趕回東北。小叔長得很帥,説話風趣幽默,我很喜歡他。今天小叔帶我瘋玩了一天,還專門帶我去吃了肯德基,又拿出錢給我説是壓歲錢,我連忙説還沒有過年呢,小叔樂呵呵地説:“壓歲錢提前發,你可以買自己喜歡東西。”

已經拿上了壓歲錢,似乎真到新年了。

今天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超市大采購,我們推了輛小車,飲料、花生、肉、乾貨……樣樣都要買些,就這媽媽還説先買這些,過兩天看需要什麼再來買。

我們買了年糕,爸爸説是象徵着年年高升,還買了蓮菜、魚,預示着連年有餘。傳統節日原來還有這麼多風俗哦。就連媽媽平時不讓我多吃糖和巧克力,媽媽也允許我隨便挑,我開心地買了一大推。

哇,過新年感覺就是不一樣耶!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6

自從跟爸爸回老家過了兩次春節,我漸漸對春節有了更多的認識,也開始慢慢理解了平日裏忙碌的爸爸,為什麼每逢春節都要擠出時間奔波兩千多公里回趟老家?原來爸爸的年味在老家,我的快樂也在老家——那兒是爸爸的根,是剪不斷的情,是孩子們的天堂。

老家的春節,充滿了閏土式的質樸、純真和濃郁的鄉土味。對孩子們來説春節放炮是快樂的,老家有位小我幾個月的頑皮堂弟,他的快樂不僅是放炮還有玩火。春節前一天,爸爸帶我們去集市去買爆竹,在琳琅滿目的爆竹攤裏挑選了三盒大禮花和三掛鞭炮。我們無精打采地跟在後面,望眼欲穿地看着散炮,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滿的小心思,便慷慨解囊地給我們每人二十元的小費,但要求只能買散炮而且不重樣。我們終於任性了一把,心滿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歡的散炮,回到家裏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放炮了。

我們策劃了不同的放炮方式,不同的玩法:把炮塞到拖拉機扶手上的一個小孔裏,可以製成一把只會冒煙的,隨着幾聲槍響,大伯的拖拉機扶手被炸得滿是焦痕;一會兒我們把炮扔進大鐵皮油箱裏,弟弟嫻熟地拔引線、點火,然後飛一般貓身卧倒,轟隆轟隆的爆竹聲響徹雲霄;水潭裏、礦泉水瓶裏、磚縫裏、枯井裏都記錄了我們的斑斑劣跡。弟弟説玩的就是心跳啊。但弟弟還覺得不過癮提議説:我們去燎山吧(在山上燒枯萎的地皮草),我也就好奇地隨便了。

於是我們就躡手躡腳地逃出大人的視線朝山上跑去,一路上好奇、激動、忐忑一直充斥着我的內心,爬到半山腰時,我們衝進了一塊空曠的樹林裏,弟弟衝我做了一個鬼臉説:就在這放吧,我也欣然地默許了。説時遲那時快,只見他左手熟練的拿起一個紙筒,右手拔了一把乾草塞進紙筒裏,然後點着後嘴對着一吹,火瞬間蔓延開來,我們急忙拿起棍子打,挖土埋。點一堆心驚一陣,點一堆肉跳一陣,真是刺激過癮。

等我們或到家時,大人們一下子就看穿了我們的祕密行動,原來我們的臉上、鼻子上、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夠的證據,特別是弟弟的頭髮上還有一撮焦發。燎山的快樂侵入了我的每一個細胞,大人們的叮囑聽着也是雲裏霧裏地繞。而最能體現春節氣息的莫過於家家户户隆重的春節祭祀活動了,這既是尋根、哀思也是家風家規。

年三十太陽快落山時,家家户户都要去接先人(家中已故的老人)。也只有男性才能參加這樣的祭祀活動,長輩們在前面拿着紙幣、香和蠟,我們小輩們在後面拿着一卦卦爆竹,在村口燒紙、點香、磕頭行禮,迎接先人。此時,全村爆竹聲此起彼伏,禮花滿天。先人接來之後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廳正面靠牆的供桌上,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頭、作揖和行禮。整個儀式大概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

年三十晚上,孝子們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裏守歲。據奶奶講一夜不能睡,一家人在一起吃酒、划拳、打牌、聊天不過現在一般熬到兩三點就睡了。我一直陪着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從除夕到九年級每天凌晨四五點天色朦朧時,奶奶都要早起,去蒸熱供桌上的祭品,然後再行禮供上新的。接下來的一連三天,每天早晚大伯、爸爸、我、弟弟都要去做祭拜,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所以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去這四家祭拜兩次,三天下來,爸爸説他的腿都已跪的痠痛不已了。據爸爸説,因去年他的兩位叔叔去世了,我們都是帶着孝的,一年內不能去村裏其他人家串門或祭拜,不然全村五六十户人家都要一一去磕頭祭拜的。

這種祭祀習俗一直到正月九年級晚上七八點左右,每家每户都要舉行送先人大禮,村裏又開始沸騰起來了,早上曬炮,下午分紙、分香、分蠟。飯後向先人行禮後,家裏的長輩端上一些供品,所有的孝子跟在後面,去先人的墳上送紙幣、放炮,大人和小孩都要磕頭行禮,春節的祭拜儀式才算結束。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還沒有來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看着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願離去的身影,感受着爸爸在車裏的沉默,我似乎理解了鄉愁與鄉情。

爸爸説:路上奔波的人們就像是一枚枚風箏,不管他們飛的多高多遠,引線永遠在媽媽手裏,這也許就是爸爸每年春節回家探親的原因吧。

春節的記事的作文 篇7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除夕”,這一天,家家户户貼對聯,掛彩燈,吃餃子,放鞭炮,好不熱鬧。

除夕早晨,我從喜悦中醒來,換上新衣服,興奮地滿屋子跑來跑去,一會兒幫老媽擦桌子,一會兒幫爸爸貼對聯,一會兒往嘴裏塞塊糖。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飯菜可真豐盛啊!有紅燒魚、燉排骨……,還有我最愛吃的雞翅,饞得我都流口水了。大飽口福後,我便近不及待地向爸爸老媽拜年,想快點得到那期盼已久的壓歲錢。

八點到了,一年一度的大餐---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今年的節目精彩極了!趙本山的小品《不差錢》逗得我們開懷大笑,劉謙的魔術妙不可言,舞蹈《森林舞會》中的動作栩栩如生,還有許多許多節目,都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十一點多,奶奶拿出與好的麪糰,準備包餃子,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中。別看我平時不怎麼下廚房,包出來的餃子卻是有模有樣,奶奶與老媽都誇我能幹。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了,我們邊看電視邊津津有味地吃餃子。咦,怎麼有個硬邦邦的東西咯了我一下,但我馬上醒悟過來,我吃着餃子裏包的硬幣了!我得意地向大家炫耀:我有錢了!我有錢了!

“奶奶快過來,要敲鐘了!”敲鐘時,我不由得跟着倒數起來:“十、九、……三、二、一,十二點啦!”窗外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我興奮地跑到陽台向外看,美麗的煙花把天空點綴得五彩繽紛,有的像繁星點點,有的如同垂柳一般,有的則像舞動的銀蛇……,好看極了!

這個除夕我過得好開心,而且,我又長大了一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