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端午節的作文500字錦集九篇

來源:文萃谷 4.12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500字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端午節的作文500字錦集九篇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

奶奶一個星期前去杭州小住了幾天,今天終於回來了!奶奶這次回來給我帶了不少東西,其中有兩個香包。

我可喜歡這兩個精美的香包啦!有一個全身都是火紅火紅的,還用金色的線縫了兩個金色的平安,另一個也是火紅的,上面繡着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可是裏面都有一股中草藥的味道。

我問奶奶:“奶奶,奶奶!香包裏為什麼有藥味啊?告訴我吧!“奶奶説:“那不是藥,是艾草。”

我不知道艾草有什麼用,去百度搜索了一下。一查,原來艾草是以前人們防蚊子的,端午節都要把艾草掛在家門口,我還順便查了一些以前端午節的習慣,比如端午節那天要給孩子用雄黃粉在肚臍眼、額頭上寫王字,據説這樣也可以防蚊子,還要喝雄黃酒呢!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這個端午節禮物真棒!我喜歡!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人民的風俗習慣。粽子又叫角黍、筒棕。你知道嗎?端午節還有許多名稱呢!有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等。

早上,媽媽準備了香噴噴的粽子。我問媽媽:“媽媽,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嗎?”“是的,自從屈原跳江以後,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裏,讓魚和蝦吃。流傳到現在,改成了端午節要吃粽子。”“哦。”我點點頭。

吃完早飯,我和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出門去了。我發現家家户户門前都放着艾葉和菖蒲。我問媽媽:“艾葉和菖蒲是幹什麼的?”媽媽説:“因為艾葉和菖蒲能發出一種香氣,可以用來驅蟲和避邪。”“媽媽,端午節還有什麼風俗習慣?”“端午節還有賽龍舟這樣的風俗。賽龍舟也是與屈原有關。因為楚國人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後來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賽龍舟也作為了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中午,爸爸燒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媽媽告訴我:“中午吃飯要吃五黃的。”“什麼?五環?奧運五環?”媽媽笑着説:“不是,是黃瓜、黃魚、黃酒、黃蜆、黃鱔,共有五種黃。”

晚上,我和姐姐、弟弟、姨媽、媽媽一起去福泰隆玩。媽媽説:“六一兒童節快到了,你們一人挑一樣玩具吧。”“耶!”我和弟弟興奮極了。我們東跑西跑,終於,我們都選中了一樣玩具:弟弟要的是電動吹泡機,我想要的是電子積木。媽媽同意了,我們開心極了。後來,我發現能抽獎或者拿一個環保袋。媽媽説就拿個環保袋吧,可是我想抽獎。媽媽説:“也好。”我抽到了一個開心獎和一個二等獎。開心獎是一瓶礦泉水,二等獎是一件衣服。

這一天,我真開心,更是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咱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咱們老家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鹹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製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稜形。我太婆説過,做成四稜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裏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鹹蛋黃的、肉餡的……咱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乾淨,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説,過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因為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説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咱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咱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咱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咱們撫州市臨川區的河西鄉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4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據説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説的正是這樣的“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我喜愛端午節是由於這一天可以吃到我最喜愛的粽子,還可以看賽龍舟比賽,這對於小朋友來説是最開心的了。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有着特殊的意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艾節”“五日”……端午節小孩子們會佩帶香囊,端午節大家會在家裏團聚,一起吃粽子,在這一天,我們都很開心。

前年,奶奶還在家裏自己做粽子,我在旁邊看着,聞着極香的糯米味、攪拌着盤裏的豆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奶奶説:“看你饞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能吃,再等一會吧!”我聽了一臉不高興,吃不到了,“好了之後,先給你吃。”小時候,我一聽到有人大聲叫喊:“賣粽子了,一元一個,絕對是純手工,”我就吵着讓奶奶給我買,奶奶沒辦法,只好給我買我拿着粽子十分高興,不知怎麼,長大之後一聽到那個叫賣聲,我還是那麼幼稚吵着讓媽媽給我買。,

我只是認為,粽子是一種吉祥和安樂的象徵,認為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端午節還要賽龍舟,説起賽龍舟我是很在行的,賽龍舟在我國南方是很流行的,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直到20xx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我喜愛端午節,不僅由於可以吃到我喜愛的粽子,由於我覺得我們還應該向屈原致敬,為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以後我也要好好學習,做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5

今天是端午節。

過端午節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跟賽龍舟了。上午,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包粽子,午飯我們吃粽子。

吃過粽子,才十二點,我們全家出發去看賽龍舟了。我們本想早點去佔個好位子,沒想到已經來滿了人,把這條几里長的湖圍了個水泄不通。這時,比賽還沒開始,我們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擠了半個多小時沒擠進去。人來得越來越多了,想要擠進去越來越難了。有些人擠不進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頂上去看。我們隨後跑到房頂上去。

一點多,比賽要開始了,賽場邊上擠滿了無數的男女老少。鱗次櫛比的房屋頂上擠滿了人。連不遠的小山坡上擠滿了人。在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們這不肯退讓,即使再小的縫隙我要擠進去的心;這不肯屈服,不肯退讓的精神。看着這人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多壯觀的場面啊。”

比賽開始了。先是男子預賽。雙方隊員準備好,裁判員一聲令下,雙方立刻劃起來。比賽進行地非常激烈,湖中的水被船槳拍得滿天飛,還有啦啦隊在湖邊助興,鼓號隊打起鼓吹起號。人們在岸邊吶喊。在這震耳欲聾的人聲中,我隱約聽見人們在喊;“龍馬隊,加油。”這時,龍舟已快到岸了,雙方隊員還是各不相讓。忽然間,“龍馬隊”一個箭步衝了上去,超過了另一艘龍舟。“龍馬隊”果然不負大家重託,在預賽中得了個冠軍。

接着進行的是女子預賽。正當比賽進行地非常激烈時,天空中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大雨似乎是老天賜給隊員們的考驗。但隊員們還是毫不示弱,反而速度更加快了。

雨越來越大,人們紛紛打起雨傘,五顏六色的傘彙集成了海洋,紅的`,黑的,綠的,花的……給節日添了許多喜慶。

雨絲毫沒有要減弱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了,比賽進行得越加激烈,這大雨沒有給人們帶來任何阻擋,沒有一個人看見大雨返身回家的。

總決賽比完後,雨卻停了,太陽出來了,天空綻開了燦爛的笑容,遠處出現了一座七色的彩虹。多美啊。

四川的孩子們,你們是不是似我一樣正在看賽龍舟呢。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6

有一個節日叫端午節,有種風俗叫撞雞蛋、包粽子、划龍舟,在這個節日裏我喜歡撞雞蛋、吃粽子,但讓我最喜歡的是賽龍舟。

午飯過後,我急匆匆地奔向南塘街的塘河邊。一聲聲急促的鑼鼓聲在我耳邊響起,我不由得踮起腳尖,迫不及待想看到水面上追逐到的龍舟,穿過擁擠的人潮,擠過大人的腋下,終於站到能看到龍舟經過的位置。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戰國時期,楚國的內政發生了變化,大夫屈原勸楚懷王聯合齊國抗秦,但楚王不聽屈原的話,以至於後來楚國被秦國打敗,屈原不願意親眼楚國滅亡。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抱着一塊石頭跳入江中,以身殉國。岸上的人們趕緊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滔滔的江水中,哪裏還有屈原的影子,大家只好划着小船在江面上祭拜。後來人們把這天稱端午節,把小船改成龍舟來紀念屈原,這也成了端午節的一種風俗。

就在這時,一排的龍舟從遠處的石橋下提槳待劃,隨着一聲口哨巨響,船上的槳開始飛舞起來,隨着船槳的一上一下,水花也跟着一上一下,水手們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龍舟以極快的速度飛馳在水面上,眼看就在面前。我仔細看着龍舟,它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前面是個龍頭,後面是個龍尾,每艘船的圖案都不同,水手的衣服也不一樣,他們還有各自的一面旗。

‘嘿喲嘿喲’吆喝聲和鑼鼓聲連綿不斷,各個隊伍你追我趕,誰也不甘示弱,水面來往的龍舟很多,但不管怎麼擁擠,他們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常快得從我眼前駛過,兩岸的觀眾不停地拿着手機記錄這時刻,我心想:他們真的好棒,好厲害。

一波龍舟上去,另一波龍舟又飛馳而來,岸邊又是一片譁笑聲和吶喊聲,平時寂靜的南塘河,今天熱鬧非凡。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一到這天家家户户都熱熱鬧鬧的,每家都要吃粽子、掛菖蒲。

同學們!你們都包過粽子嗎?記得有一年,那時的我還小,還在上學前班,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沒有上課,然後我就跟着媽媽去買包粽子要用的東西,首先要買粽葉,這粽葉呢也有講究,要買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着淡淡清香。如果用乾的竹葉包出的粽子,煮熟後就沒有竹葉的清香,其次呢還要買白糯米和線,把買的白糯米用水浸泡,一直把米泡了大起來,就可以包了。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於是對媽媽説:“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我阿。”媽媽説:“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在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就會漏米。”

我跟着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然後放入糯米,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裹緊。最後用繩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説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這時,要煮粽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裏放上水開始煮了,沒過一會兒,屋裏頓時都瀰漫着竹葉和粽子的香氣。這時我和爺爺來到鍋邊,我問媽媽:“媽媽,這粽子熟了嗎?”媽媽説:“再給它熟一會兒吧!過一會兒熟了我叫你,你先到客廳玩着。”我説:“好!”

粽子熟了!可以吃粽子咯!我忙的跑到廚房,哇!真香!好多的粽子,我挑了一個,真心叫媽媽幫我剝開,那時我就象一隻“小饞貓”。媽媽剝好遞給了我,接着,我拿了一個給奶奶,拿了一個給爺爺,還拿了一個給爸爸,全家人圍在桌子邊吃着粽子,非常的開心。

吃粽子、掛菖蒲這兩樣傳統的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8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來,我想起了媽媽曾經給我講的“端午節”來源的故事,想起了每年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往事,想起了每年端午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粽子的歡樂場景。

曾經聽媽媽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據説是屈原投汩羅江後百姓們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的習俗。

還記得去年端午節的早上奶奶拿來一大盆蘆葉、淘好的米和淹漬好的肉餡,準備包粽子。首先奶奶用四、五片蘆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然後將蘆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狀,接着用勺子往裏面裝米和肉餡,肉餡在米的中間,再接着把蘆葉折來折去,就像在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標準的“三角體”呈現在我的眼前,最後用線紮緊。看着奶奶一個粽子包好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五片蘆葉開始有模有樣的做了起來。可是這些蘆葉疊平後,好像故意要跟我作對似的,總是卷不成圓錐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急得我滿頭大汗,奶奶來到我身邊奶奶細緻耐心的指導,經過幾番折騰,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終於包好了。我接連包了五個粽子,累得氣喘吁吁,我終於學會包粽子。晚上我早早就坐到餐桌旁,廚房飄出陣陣粽子的香味,忽然爸爸從廚房端着熱氣騰騰的粽子出來了,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感到格外美味可口,爸爸常教育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豁然開朗。每年端午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粽子的歡樂場景又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端午節,一個令我難忘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9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因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豔。媽媽告訴我説,端午節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洗完臉後,我就來到了餐桌前。滿滿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看着這麼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正準備開動時,爸爸發言了:“知道今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嗎?哪位“同學”知道請舉手回答?”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説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講完後,我已經迫不急待地想跟他們做遊戲了——頂雞蛋。

我在盤裏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跟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裏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麼算了。”我又去洗鵝蛋,想跟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裏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麼?難道鵝蛋還會有什麼不同嗎?”聽完後媽媽耐心地説:“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裏面的學問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

我半信半疑地選了一個鵝蛋,就開始跟媽媽較量起來了。

我雙手緊緊地握着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裏的鵝蛋竟然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裏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錶示祝賀,媽媽看着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