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元宵節滿分作文三篇

來源:文萃谷 3.29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滿分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元宵節滿分作文三篇

元宵節滿分作文 篇1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今年元宵節,我們在奶奶家包湯圓。

奶奶端來了一盆麪粉説:我教你怎麼包湯圓。我一聽包湯圓,特別激動,心裏想:是難還是簡單呢?我到底能不能做好呢?

奶奶先把熱乎乎的水倒入米粉裏,揉成麪糰後揪下一個小麪糰,按成一個扁扁的圓形,在裏面放入甜甜的餡,再揉成一個圓圓的小球,湯圓就包好了。我試了做一遍,我在湯圓裏放了很多很多的芝麻,我做的湯圓比奶奶做的大了好多,那個湯圓應該是世界上最大號的湯圓了,我一連做了五個巨無霸湯圓。

奶奶把湯圓放入燒開的熱水中,再把鍋蓋蓋上,等湯圓浮上來了就熟了。奶奶包的湯圓沒一會兒就浮上來了,可我的巨無霸好長時間都沒有煮熟,難道湯圓大了很難煮熟嗎?下次我可不包這麼大的了。我的湯圓出鍋了,它比下鍋前更大了,白白胖胖的,我嚐了一口,又香又甜,我覺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湯圓。

這一次的元宵節,我包了巨無霸湯圓,這是我過得最快樂的元宵節了。

元宵節滿分作文 篇2

熱鬧的元宵節來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着滿滿的.笑意來迎接美好的元宵節,喜慶的春節給人們先預熱了一番,殘留的新年對聯和燈籠還沒來的及撤換,我們緊接着又換上了新的節目——準備孔明燈和彩燈。

看着家家户户裏的炊煙裏飄揚出來的煙,心裏不禁暗想道:“他們是不是也像我們家一樣在全家其樂融融的包着湯圓和餃子呢!臉帶笑意的我被表妹拉去講關於元宵節的故事,一向知識薄弱的我只好硬生生把以前的故事轉成元宵節的故事給她聽,聽的雲裏霧裏的她最後實在受不了離去,鬆了一口氣的我暗下決心訂下要多讀書的計劃。

我們吃過晚飯後,我們這羣小將們就齊齊去看花燈,眼前的花燈有着各種顏色和各種形狀,眼睛都感覺不夠用了,表妹吵着要把所有的花燈都搬回家,把房間裏裝飾的漂漂亮亮,被我們一致鄙視,最後只好放棄自己的想法。眼前的花燈世界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看那型如兔子的花燈,好像在空中跳起了芭蕾,正邀請我們前去跟它一起共舞呢!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

看那金豬燈,製作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在了眼前,再看那已過了時的扇燈,雖説它過了時,可還是那麼青春年華那麼有風度、有氣魄。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呵!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而炸,彷彿使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

快看啊!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上煙村。這時,在場的人都驚呆啦,這情景多麼壯觀,多麼美麗啊!還真有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漸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夢般在我的腦海裏迴盪。

聽,一陣陣鑼鼓聲不斷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着入口,一邊大大的寫着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着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誘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

我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我看到的元宵節真美啊!不過我相信在這個發達的祖國裏,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燦爛、更輝煌!

元宵節滿分作文 篇3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 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