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作文錦集9篇

來源:文萃谷 1.0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敍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作文錦集9篇

古詩作文 篇1

説到詩,與我而言,有喜歡的,也有無感的。我認為詩和人之間,是有共鳴一説的,愛詩的人,必定是與某個詩人,或者某個派別的詩有共鳴的。而我,在看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之後,深陷其中。

這句詩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春秋時孔子偕徒外遊,忽聞道旁有哭聲,停而趨前詢其故,哭者曰:“我少時好學,曾遊學各國,歸時雙親已故。為人子者,昔日應侍奉父母時而我不在,猶如‘樹欲靜而風不止’;今我欲供養父母而親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難忘,故感悲而哭。”歎人子欲孝敬雙親時,其父母皆已亡故。

父母的養育之恩已經不必再説,但是,作為父母,言傳身教把孩子帶大,除了養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怎麼做人。一個孩子,在離開父母之後,有很好的發展前途,不是應該感謝自己的父母嗎?等意識到要供養父母時,雙親都不在人世,這是多大的悲哀?

都説人不能忘本,這個本不在於別的,而在於自己的父母,我已經無法數清我的父母在我十幾年的歲月中為我做過多少事情了,那那些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人呢,就算孩子再大,依舊是父母的孩子,父母依舊會愛着他們,依舊會做什麼事情都為孩子着想,父母不就是這樣的存在嗎?

而作為孩子的人呢?為什麼要等到“親不待”了才“子欲養”呢?這句詩承載了多少孩子的後悔,更可怕的是這份後悔後面,父母的心酸和無奈。中國有一句諺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雖然在以前,是因為那時候的習俗,但是現在呢?不也有很多人是這樣嗎?當我們在指責那些打掉女兒的父母時,我們是不是應該想想,作為父母,是多怕自己養大的“甜白菜”被“豬拱了”啊。

其實,作為孩子,作為一個人,父母和孩子,莫過於最重要的存在,我們總不能等父母不在了才開始後悔吧?後悔又有什麼用呢?而父母的父母或許已經不在了,他們把情感都放在孩子身上了,我們應該給他們迴應。子欲養,而親不待,孩子要贍養父母了,可是父母已經不能等待了,無盡的悲哀。

想那孔子遇見的哭者,他心底的自責和後悔一定似翻江倒海一般席捲,毫無退路。雖然父母希望孩子有前途,但是在有前途的路上,我們可不可以,把父母一起帶上?像父母對小時候的你一樣對待他們?不管生活有多艱苦,他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在他們身邊,那是精神上的“養”。

借樹欲靜,而風不休不止吹之為喻;

比子欲養,而親不在不待世之為實。

古詩作文 篇2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李白的《靜夜思》,是我會背誦的第一首唐詩,也是它把我領入古詩的海洋。

小時侯,酷愛詩詞的媽媽總愛吟誦詩句。每到晚上,媽媽就吟誦着古詩詞伴我進入夢鄉……久而久之,在她的薰陶下,我也變得詩情畫意起來,常常會主動地讀起古詩。媽媽見我這樣喜歡古詩,就經常給我買詩詞書籍,教我閲讀、吟誦。

一次,媽媽教了我一首《樂府詩集長歌行》,其中有一句讓為之深深震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是説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語句簡潔明瞭,一針見血地告誡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不要浪費,要不然等老了再學就來不及了,只能留下滿腔的悲傷。正因為我從小就從這句詩中明白了珍惜時間的道理,所以我便時時刻刻要求自己守時、惜時,很多人都為我的這種好習慣而讚歎不已。

但這首詩中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使我很困惑,因為我不懂詩人為什麼要寫這句話,我覺得這句是多餘的。後來我就去問當老師的媽媽,媽媽聽了便笑着替我解答:詩人借園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敗的形象,來比喻人生少壯時的美好和老大時的悽慘。我才明白原來詩人這段景物描寫是為了烘托意境,為下文做鋪墊。我把這種寫作方法運用在習作中,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從那時起,我覺得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我似乎就是詩人,時不時總愛吟上幾句,引得一羣夥伴的追捧。哈哈!我也有“粉絲”!我在得意之餘更要感謝古詩,是它,讓我思維更靈活;是它,讓我學會了寫作;是它,讓我擁有了自信;是它,讓我變得高雅……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古詩詞,我愛你!在你的身上不僅收穫了知識,更淨化了我的靈魂!

古詩作文 篇3

唐詩、宋詞、元曲等在中國古文學裏佔着一席之地,它們使古中國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所以我想要聊一聊唐詩。

要説唐詩大家的話,那自然是數也數不清,如張九齡、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等。其中我最敬佩的詩人便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做詩,喜交友。著名詩詞有《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月下獨酌》《春思》《關山月》等。

李白的詩詞非常多,從幼兒園起,我們就開始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在二三年級接觸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五六年級便學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以及現在新七年級剛學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的詩詞無處不在,連我四歲的妹妹都會背《靜夜思》。

先不説李白了,我的家裏有一本《唐詩三百首》,是很老的版本了,但是詩很全。絕句、律詩、樂府詩、七言、五言,都仔細歸了類。把這本書頁都有些泛黃的書握在手裏,能感覺到它散發出的古香古色的文化氣息。雖然跟現在記錄的詩句有些出入,但在註釋、翻譯、賞析方面可絲毫不馬虎。

我本人對詩詞的熱情其實並不高,但有時興趣來了還是會翻閲翻閲,品味一下詩詞中的韻味。如王維《終南山》中“白雲回望合,青靄人看無”少見的氣勢磅礴;杜牧《秋夕》裏“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冷清閒悠之意味。有些詩樸素易懂,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有的雖然長篇大論,但敍事清晰,感情細膩。

除李白外,我最欣賞劉禹錫,主要原因就是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豪放大氣。劉禹錫的仕途不算順利,甚至可以説是很爛。經常被貶謫,但他還一直保持着樂觀向上的心態,這一點也很可敬。我經常希望自己能有劉禹錫的心態以及才華。

古代上百位,上千位的詩人,各有各的特色,李白浪漫大膽;杜甫心繫蒼生,胸懷國事;白居易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李商隱構思新奇,思想?麗。我們應該多讀古詩詞,去欣賞、理解詩詞,讓書香穿滿燕京,穿向每一個角落。

古詩作文 篇4

秋天到啦!同學們,你們是怎樣描寫秋天的呢?秋天有落葉飛舞,有金桂飄香,有涼爽的秋風,也有累累的碩果。

古代的詩人常常借用“蟲”來描寫秋天,你們或許會好奇,用小小的一隻蟲怎能寫出秋天的感覺?別急,讓我們來看一看大詩人白居易是怎麼説的——

聞 蟲

[唐]白居易

暗蟲唧唧夜綿綿,

況是秋陰欲雨天。

猶恐愁人暫得睡,

聲聲移近卧牀前。

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轉涼,這幾天天陰沉沉的,像是快要下雨了,讓人胸悶氣短,很不爽快。

這天,我好不容易熬到下半夜,終於有了一點睏意,剛要睡着,不知從哪個陰暗的角落裏傳出了一陣蟲鳴。蟲子“唧唧唧唧”叫着,吵得我頭疼欲裂,難得的一點兒睡意就這麼煙消雲散了。

還讓不讓人睡覺了?我勃然大怒,坐起身,點了燈,在四周仔細查找,卻連蟲子的影子都沒發現。

唉,眼看夜幕漸消、東方既白,我只能吹了燈重新躺下,抓緊時間繼續睡。然而我剛合上眼睛,那些討厭的小東西又“唧唧”叫了起來,而且聲音離我的牀鋪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就像怕我會睡着,一定要讓我保持清醒一樣。豈有此理!

古詩作文 篇5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題記

如今算來,我已經度過了十餘個春秋。幾千個日日夜夜,猶如白駒過隙。在寒來暑往之中,古代文學的精華——古詩詞,一直都在。

中秋夜半

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節,夜半,月色入户,家中如積水空明。想必將近千年之前,東坡先生也是見此景才留下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吧!一輪孤月懸在高空,我不禁吟誦“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端起杯子,又吟誦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陶醉於這亦真亦幻的空明世界。

這中秋佳節的夜半時分,古詩詞,一直都在。

感傷時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每當我心情不順,總愛打開書本,融入詩詞的世界。感傷於詞人孤寂,思念親人,只能寫下“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被“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感動,也會為“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而潸然淚下。“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則將我,送入作者的心深處,感傷於他的一腔報國熱血卻無處施展才華。

在我感傷之時,傷心難過之時,古詩詞,一直都在。

會考衝刺

進入會考倒計時,緊張氣氛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一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道出了每個人的心聲。每個學子都想要“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為自己拼搏向前。“三更燈火五更鳴,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每位學子都牢記於心,期盼着“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一天。

百日會考衝刺之時,古詩詞,一直都在。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心情如何,古詩詞,一直都在。等待我去尋求,將人生的哲理銘刻在我的心田。

古詩作文 篇6

古詩是凝固的旋律,是智慧的樂章,是祖先獻給世界的一份厚禮,更是勞動人民用勤勞和睿智築起的韻律長城。

古詩,文有盡而意深遠,是美的享受; 古人,時有盡而智恆遠,是愛的凝聚。古詩,滲透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即使在新世紀的今天也無處不在。

當你吃飯時,望着桌上香噴噴的飯菜,你可懂得這是“粒粒皆辛苦”的成果;當你熄了燈,仰望滿天繁星閃爍時,你可體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意境; 當你深情撫摸長輩們粗糙大手的時候,你可領悟這是“飽經風霜”的見證; 當你敬仰歲寒三友的風姿時,你可品味“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實真”的感受;當你……

在我們的生活中,古詩到處可見,雖只有寥寥幾行字,卻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靈魂。古往今來,誦讀古詩的人很多,但懂得欣賞、細細品味的人卻不多。用心領會吧!古詩會引領你穿梭在歷史的長河中,暢覽在中華民族的古典文化裏,盡情遨遊在智慧的海洋上,讓你回味無窮……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和品味古詩,來弘揚傳統和古老的文化,讓古詩豐富我們的生活,讓中華民族的瑰寶發揚光大!

點評:作者熟練運用修辭,尤其是排比,增強了文章語言節奏和氣勢。文章語言凝練、豐富,帶領讀者走進了詩歌的美好世界。小作者也倡導大家一起來學習古詩,體會古詩中的中華民族文化靈魂。

古詩作文 篇7

我忽然喜歡上了古詩詞,我感覺,它是雨露,我就是樹苗——它滋潤我成長;它是園丁,我就是小樹——它讓我健康。

我喜歡杜甫的《登高》,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不過我最喜歡王維的《使至塞上》,詩中寫自己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山高路遠,詩人覺得自己好像“徵蓬”一樣隨風而去,又恰似“歸雁”一般進入胡天。

我愛古詩!

我是小鳥,古詩是大樹,大樹陪伴着小鳥。在課餘生活中,我一刻也離不開古詩,因為它,我成了一個富有書卷氣的男孩。它也時時刻刻激勵着我。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想要退縮時,漢樂府的《長恨歌》就會告訴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就會重新打起精神,認真思考。當我想讚歎美麗春光時,葉紹翁的《遊園不值》中“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又讓我驚喜不斷

古詩,帶給了我太多的快樂與思考。它是中華民族的經典瑰寶。是我們的一筆財富。讀懂它,生活必會收穫很多樂趣!

我愛古詩!

古詩作文 篇8

古老的中華文明,燦爛輝煌。悠揚的古琴聲、飄逸靈動的書法、意境深遠的國畫……彈彈、寫寫、畫畫,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增長我們的藝術修養。

古詩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名篇佳作不勝枚舉。我愛古詩,愛她的言簡意賅,愛她的風格多變,愛她的朗朗上口。古詩,如絲綢,光滑的質感,勾勒出“氣質”的影子;古詩,如濃縮的歲月,雖短小,但歷史的故事、美麗的景色、豐富的情感,卻一點一點地流淌開來;古詩,如隱藏起來的寶藏,慢慢地被人發現其中的奧祕……

剛接觸古詩時,她很陌生。那難懂的古文,似一條鴻溝,讓我不願去了解她,不願去接觸她。直到在老師深入淺出地教導下學習完杜甫的《絕句》後,我才領略到了古詩的魅力。“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多麼絢麗多彩、優美動人的畫卷啊!沒有任何形容詞,黃鸝、白鷺卻彷彿就出現在我的眼前,飛得那麼自在,那麼輕鬆;沒有一個擬聲詞,卻讓人聽到了聲音,那婉轉動聽的鳥語彷彿就在耳邊;沒有一句感慨,越讓人感受到了杜甫擁有一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心。杜甫筆下的景色,優美而動人,怎能不令人心馳神往呢?

優美的古詩,讀起來總有一種愜意感。沉醉、幻想、嚮往成了我每次誦讀寫景古詩的“三部曲”。讀了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瞬間,我為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所震撼;讀了《望洞庭》中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我又對湖南的洞庭湖美景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古詩的魅力,在於她的美,她的和諧,但更在於她的哲理,她的發人深思。朱熹的《觀書有感》,就是一首發人深思的古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看似與讀書無關,可卻在啟示我們:只有不斷讀書,不斷汲取知識,我們的心智才會更加聰慧、敏鋭。像這樣隱藏着的道理,豈不耐人尋味?

而陸游筆下的《示兒》,更是使人不由產生崇敬之情,他那濃郁的愛國情懷都體現在了那一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中。哦,古詩,更是詩人愛國情懷的絕佳的表達工具。

古詩,寥寥幾行,卻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智慧的啟迪,以及心靈的震撼。古詩,是大自然的寫真,是哲理的海洋,更是詩人智慧的結晶。她似珍珠,如鑽石,在中國古典文化中閃閃發光,她是獨一無二的。哦,我愛古詩!

古詩作文 篇9

古詩給了我很多啟發,也讓我喜歡上了擁有魅力中國古代文學。

小時候,我很喜歡讀送別的詩,李白的《贈汪倫》是我會背誦的第一首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問媽媽“忽聞”是什麼意思,媽媽説“忽”是突然的意思,“聞”是聽見,總意是突然聽見,我一知半解地點了點頭。詩意雖然不懂,但是喜歡讀詩的感覺,喜歡詩歌的韻味。

就這樣我一首首地積累,背了很多關於送別的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背完後,媽媽都會把一些詞的意思與我討論一番,然後便問我明白沒有,我總是把詩的意思説一遍,並讀出詩人的情感。我體會到了不同的場景,詩人的情感是不一樣的。《贈汪倫》中並沒有太多的悲情,有的是對朋友友情的歌頌;而這首《陽關三疊》卻寫出了王維對朋友遠行的擔憂。

在送別詩裏我最喜歡的一首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講述了白居易與朋友送別時的不捨之情。

在這些送別詩中,詩人們都把與朋友、親人之間的不捨和思念情感寫得淋漓盡致。漸漸的,我背詩也背出了興趣,我也懂得比較同一類題材詩人不同的寫法和表達方式、方法,並也關心起詩的故事和詩人的身世,在這些學習中我也增長了不少的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