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精選22篇)

來源:文萃谷 9.71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目送》讀後感(精選2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目送》讀後感(精選22篇)

  《目送》讀後感1

在朋友家小聚,在其書房看到龍應台女士所著的《孩子你慢慢來》,為其所寫的温情的親情和坦率的詞彙所感染,於是果斷借閲,讀後意猶未盡,發現這是她系列人生書作的第一冊。於是四處尋找第二冊、第三冊,偶然

在一個高鐵站等車時在車站書店發現了龍應台女士所著之人生三書《目送》,於是欣喜之中果斷買下。

這本書共有散文七十三篇,有人曾認為它就是二十一實際的《背影》合集,作者以獨特的、深邃的視角對父母之情,兄弟朋友之愛,對兒子之念進行闡述和描寫。在她的筆下,寫到她的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送她第一次去

大學任教時因羞於自己的小貨車掉頭而去的背景,愧於父親癱瘓時因忙於工作而未能在醫院伺奉父親而留下父親低垂的背影,以及對父親的去世,她目送父親的棺木在推入火葬場的背景;對於她的母親的逐漸老去,甚至已經

不太記得她的女兒的名字和容貌,作者陪着她母親去陽明山旅遊,第一次帶她去坐了捷運快車,看着她母親坐在凳子上拍照時時亮卻迷離的眼睛,她看到了旁邊另外一個老人的背影,母親的形象變得更加嫻靜,更加清晰,也更加孤單,作者於是花了母親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對於孩子,作者如世間的萬萬母親一樣,目送着兒子的背影慢慢長大,目送着兒子的背影從蹣跚學步到步入學堂、從兒子剛入學堂時的怯怯眼神而不斷回望到十六七歲時埋怨母親管束太多而毅然離去留下不再回頭的背影,到上了大學之後,甚至是連同坐一台車時兒子也是戴着耳機聽着只有他一個人呢能聽的音樂,留下他高高瘦瘦的背景在公交車開走前的公交站台。於是,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她的緣分今生今世就是在不斷的目送他的背景漸行漸遠。父母永遠都是站立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對於幸福,她説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日子依舊;幸福就是你早上看着她的背影揮手説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安安的回來了;幸福就是你還有時間等着頭髮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

父母,他們還能走到街角買兩副燒餅油條回家再叫你起牀。所以,時間,總是無法停留,就如數不清沙漏裏邊的沙子還有多少粒,也聽不見沙漏流沙的速度能否不在加快,但是唯一可以百分百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的在漏、不停的在漏。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34歲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這段話大概是她最深沉的“課堂啟示”。

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最平凡的母女兄弟,卻透出最深沉的人生思考,最深邃的滄桑。

讀《目送》,讓人不得不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二者各有不同,《背影》是即將遠行的兒子作為男人,用內斂含蓄的筆觸描寫父親的背影,才恍然發覺,父親老了;《目送》中,作者既是被父親送至工作單位的女兒,又是送兒子遠行的母親,在交叉的角色轉換中體會到對時間的目送,在日益長大的兒子身上看到當年的自己。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温和的筆觸描寫了從兒子上幼兒園、國小、出國的一次次送別,字裏行間無不體現這作為母親的欣慰、幸福、失落,讓讀者感同身受。《背影》是兩代人的故事,《目送》是三代人的感動,所以,頗有些父母與子女易地而處,換位思考的味道。古人云:養兒方知父母恩。説的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

我想,這本書中一篇名為《同學會》的散文我定會終身難忘。因為一個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女兒陪年邁的爸爸去參加同學會,剛下樓,這位父親就牽住了女兒的手,女兒説:“我四十歲了,你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

他説:“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後來,女兒又很嚴肅地告訴他:“我已經五十歲了,你真的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他説:“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這個女兒,就是龍應台她自己。故事到這裏

還在繼續,直到有一天,一個個兒很高,腿很瘦很長的年輕人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很認真地對她説:“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要剋制一下牽我手過街的反射衝動了。”這時的她,龍應台,站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眼淚止不住地流。那個年輕人,是他呵護了十幾年的兒子呀。我想,那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體驗呢?作為母親的她,內心是怎樣的空曠和荒涼呢?是怎樣的失落和懊悔呢?作為母親的她,大概對當時牽她手的父親的心情感同身受吧。

物物交換產生了便利的貨幣,情緒交換造就了真誠的朋友,利益交換催生了必要的合作,各種形式的交換每天都發生在不經意的瞬間,那麼,社會身份的交換會發生什麼呢?父母習慣性地關心呵護,兒女不經意的冷漠排斥,是不是隻有在身份的交換中才會讓人有所察覺呢?有所感動亦或是愧疚呢?

可惜社會身份的同時交換不可能發生,它像所有的交換一樣,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時間差足夠小,也許可以彌補許多不經意的遺憾。如龍應台,在父親反射性的牽她的手時,她再也不説那一句傷人又傷己的話了,她

“像綿羊一樣”讓父親牽着手,一步一步走過去。但如果時間差過大,也許就是一生的遺憾。多少人,在初嘗為人父母的辛苦委屈後,想要報答父母時已經遲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目送》讀後感3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文字,當場就挪不開腳步,眼淚嘩嘩地流下來。

還能追什麼呢?還能追回爸爸媽媽嗎?甚至連他們的背影也不曾記得是什麼模樣。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我們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然而就算我已經七老八十,就算我已經兒孫滿堂,我也依舊是個孤單的孩子,在心靈的一隅,等待着目送的眼光,這樣的我,才不會懼怕回頭,這樣的我,才敢一直往前。

我認為小鳥飛不過滄海,是因為沒有飛過去的勇氣,我現在發現,不是它沒有勇氣,而是滄海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4

媽媽是採取了“時間機器”在這裏卻找不到旅客的返程。

——題記

第一次讀《目送》,是在國中時的語文卷子上,似乎可以給我自己留下的印象管理只是為了那句“所謂父女母子進行一場,只不過發展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他們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只不過是一個略有增加一些沒有傷感,卻從未實現真正的去想過它的含義。

後來,我讀“目送”,那就有點情緒,但也有點傷感。

翻開那本書,我第一眼能夠看到的是扉頁“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其他兄弟們”,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人生社會百態,盡在掌握其中吧。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跟在她後面,害怕被她甩在後面,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媽媽的手開始變得倔強,拼命地想逃避,想長大。漸漸地,我們都長大了,不想讓媽媽走在她的前面,時不時地回頭看看,媽媽也不在後面,好像在看着一樣的安逸。後來,我們大步向前,有時忘記了回頭看,彷彿我的命運就是這樣跟着媽媽的身影,我漸漸長大了身影,還告訴她,不要再追了。

很多人在離開之後都會繼續旅行。

家,是什麼。家是小時候我們放學心心念唸的地方,那裏發展有着這些數不盡的零食、玩具、和歡笑;家是十幾歲孩子年齡時想着通過外面的世界會更加具有美好,然後他們渴望自己遠離的地方;家也是你長大後真正開始留戀的地方,因為你知道,無論你在外面工作經歷了什麼,那裏學習總是一個有着任何一桌熱氣騰騰的飯在等着你回來,還有就是那一顆顆渴望你歸來的心。

“天還沒亮就起牀做早餐,把熱的豆漿放在桌上,一定要看他喝了才安心。如果下雨,青少年就不會帶雨傘,因為雨傘損壞了形象,所以你幾乎懇求他帶雨傘。孩子在哪裏,家在哪裏”父母眼中的家是我們,但我們慢慢長大,遠離這個家,在父母的身後一次又一次,他們渴望你回頭,只有一隻眼睛,才能安心。

家,也會變質。我們中國一路發展成長,一路可以得到,也一路失去着。家裏自己的人會一個個走掉,會走的很遠很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需要我們國家會想念過去,似乎人們生活中充滿了回憶,卻又不得不轉過頭來獨自一人公司繼續努力前行。成長環境亦是如此。

牽掛你的人會慷慨行為給予你的時光和思想情感。

”她穿着黑色的白領衣服,像箇中學女生”每當我讀到這句話,我總是感到一種失落。“我是你的雨兒啊”,媽媽的記憶越來越差,不知道反覆了多少次雨兒,媽媽還是一眨眼就忘了。即使記憶不那麼清晰,她還是心裏想念她的幼兒,女兒是她最想念的人。

有人説<守望>這本書太散了,裏面有73篇隨筆,但我覺得這73篇隨筆是不可或缺的,它們是散入生活的,分不開其中的任何一篇。我記得那個在孟買的鐵軌旁做風箏的人的善良,金門上到處都是地雷,可憐的孩子們從來沒有見過球。這些文章都是龍應台用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描繪的一幅畫啊!

我忽的想起楊絳先生的一本書,《我們仨》,那是一個一本自己充滿愛的書,楊絳和龍應台作者筆下的愛略有了解不同,前者寫的是一家都是三口的點滴,而後者是描述着生活環境中平平淡淡的工作事例,有親情有愛情,還有就是友情。我以為學生他們的情感是一樣的,可仔細品讀後才發覺,楊絳寫的是過去和懷念,而龍應台經歷所寫的是現在與珍惜。

時光這台大機器進行不停地運轉,我們卻無法讓它倒轉或停止,所以需要我們國家只能自己做的是活在中國當下,珍惜好眼前的事物,珍惜對你好世界的人。

  《目送》讀後感5

有感情,有生活,有理解。父母,孩子,兄弟,朋友,生活大多與這麼多不同。我們有時不明白,得到和失去,相遇和離開,今生她是不可預測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讀《眼睛》,有感動,有驚訝,而且時不時地在學習,我們的生命太短暫,所以在書中第一次品味那些朦朧的心情。

“所謂的母親和一個父親和女兒,但同時也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的記憶永遠無法消除它是清在我們加入温暖的心“回來”的平台告別,父親笨拙回來,父親和兒子份額的愛。然而,龍應台寫的無奈和悲傷之路的背面。稀疏不斷告別告別親自到左邊的沉默,也許是一語中的“不追”的酒吧收集。

“兄弟,不是一種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可以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我們通過這一代人發展都是獨生家庭子女,沒有進行一個自己親生的兄弟和姐妹,甚至他們從未學習體會過與同齡人日日夜夜共同努力成長的生活。我們學生不知道,人到中年的兄弟姊妹聚在企業一起工作究竟是應該怎樣的心境;我們國家或許已經看過自家孩子父母與兄弟姐妹的相親相愛,亦或是比較陌生環境疏離;又或許看過網絡新聞裏刀槍相向的兄弟;我們需要或許這些疑惑不已,於是翻開手中書籍——終於能夠得知,兄弟與姐妹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的歲月靜好。

“坐汽車到海邊,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温柔??,但你看,這是一個不能走路了海灘。”我們沒有出生在困擾着二十一世紀的大陸,和平是我們所知道的日益強大的國家,我們知道的發展;我們只知道和平鴿文章標題來橄欖枝,和平的土地,沒有硝煙和戰火,充滿了喧囂和熱鬧快樂的歌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如此無知年輕啊!“全球兩萬六千人死於地雷不經意間,那裏有1.1億點的地雷等着被‘不經意’的土地。”今天,在東北是尚未開發的毒氣彈,這其中的悲哀,這是什麼大地無聲悲歎或默默承受自己的男人很慘?

“老天,你為什麼沒教過我這生死的一課?你什麼都教了我,卻竟然略過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課?”我看着這些作者通過詢問蒼天,我試着揣度,那一刻,看着我們即將逝世的父親,她的心中是悲傷問題還是學生放下呢?我未曾親眼注視死亡,我僅僅只有一次完成一次的聽説,曾經發展與我説過話的人,曾經與我公司一起學習玩耍的人,她已不在人世……而我所體會到的,是周圍人強加給我的極度悲傷。我不知道企業要以一種怎樣的心態積極面對大量死亡,我也一直都是難以充分理解為何這樣一個人會在這之後世界上不是憑空消失,留下的僅僅是滿足人們對他的思念,或是社會早已泛黃的照片。讀着龍應台的文字,我才慢慢深入瞭解,面對這種死亡,不論是對於自己國家還是需要別人,唯有放下與釋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表達。

母親的晚年,父親的死亡,兒子的成長,兄弟的共同行為;或自然轉變,生命的改變,花朵的綻放,古老的動物的毀滅;或國民軍流放的輾轉,戰爭留下死亡的痕跡,時間的飛逝...我們所經歷的,從未經歷過的,或從未經歷過的,可能被稱為生命。

這本書的封底説,“這是生與死的音符,深沉,悲傷,美麗”:這本書或一本生命的書,有家庭,有友誼,有生與死,有毀滅,有纏綿的生命。

  《目送》讀後感6

喜歡《目送》是因為曾經看到這樣一段話:“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段話讓我感觸頗深,也讓我想更加深入的閲讀這本書。

全書七十三章節,文筆描述很細膩。序中便描述了父親的病、母親的老,母親將自己珍藏的首飾拿出交給女兒,女兒推脱不要,母親:“女兒,與其到時候不知道東西會流落到哪裏,不如現在清清醒醒的交給你吧。”因為父親生病住院,母親漸漸變老,怕自己不記得事情,像在交代後事一般把東西交到自己女兒手中。此序與第一章第二節“雨兒”相呼應,此節主要描述母親已經糊塗不記事,不記得女兒,只記得雨兒。就像現在常説的人老了就回歸孩子的心性,像老頑童。女兒像帶孩子一樣照顧她,帶她出去坐公車、搭捷運(母親生平第一次搭捷運),帶她欣賞外面的風景。好像在珍惜這僅有的時光一般。讀這兩節有種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心酸和害怕,因為自己的父母也在一天天的變老,甚至是害怕他們變老,害怕失去最愛我的人。

其中感悟最深的還是目送這一節,既寫了孩子的長大,又回憶了父親。華安上國小第一天,龍應台手牽手把兒子送入學校,“華安揹着書包往前走,但他不斷的回頭”他不斷的回頭搜尋母親的身影。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告別時照例擁抱,但是已經明顯感覺到孩子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入關後“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二十一歲,即便同路也不願搭母親的車,即便同車也是華安帶上耳機,聽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後半節寫到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送作者到大學任教,車子沒有開到校門口,而是停在巷子“女兒,爸爸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車子駛出巷子口轉彎看不見了,作者還站在那裏。到十幾年後醫院裏,父親坐輪椅的背影消失在醫院玻璃門前。讀這一節的感受是落寞,是孩子的成長和父親的老、病,而且他們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不太喜歡電子書,喜歡讀紙質的書,因為當拿起書本坐在家裏讀的時候,自己是安靜的,心是安靜的,心會被帶到書的情境中,《目送》本書讀到現在更多的感覺是落寞和傷感,好像也讓自己提前做好心裏準備,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到我現在的這個年紀,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也已經慢慢意識到,父母子女一場是一場修行,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她的背影漸行漸遠。關於父母,那是最愛我的人,自己成長,他們不斷變老,我開始變的害怕,害怕失去他們。關於子女,那也是我最愛的人,從襁褓裏的嬰兒到幼兒園到如今的國小、將來的中學、大學,工作,走入社會,倏的一下就會長大,雖有不捨但必須放手。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就是珍惜當下,為愛,多些陪伴……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引用過這句話,我想,當許多人讀這句話時,都能夠感同身受,這是親情的柔軟,是親情的温度。人的一生,需要經歷多少次的離別,目送、傷懷,才能懂得珍惜與放手呢?

當讀着文中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情景:“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成長曆程,這讓我想起第一次送小女去幼兒園,她的臉上雖掛着淚珠,但卻是那麼懂事地壓抑着自己的情緒,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大哭大鬧,老師拉她進教室時,她一直眼巴巴地望着我,我也眼眶濕潤地目送着她,不得不鼓勵她向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的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這是多少孩子與父母的心聲?作者將父母與孩子彼此之間內心的那種不捨,痛楚與萬般的語言只能用奪眶而出的淚水錶達,有一種很強的畫面感,讓人為之動容。

大女兒上一年級就送去城裏寄宿,每次星期天下午送她到車上,她的小臉緊貼在玻璃窗上望着我“吧嗒吧嗒”地掉眼淚,當汽車慢慢啟動,孩子不停地向我揮着小手,望着逐漸遠去的車,淚流滿面的我常常呆呆地站很久。每個父母,都在一次次地目送着孩子的背影,這是一種成長的喜悦,也是一種告別的憂傷,當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留下被拉長的目光,在追趕……

孩子在不斷地成長,而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像一隻雛鷹,他的翅膀會一天天的變硬,總有一天,會飛出我們的視線,而我們只能望着他遠去的背影,給他真誠而美好的祝福,惟願他前進的道路上鋪滿花香,更充滿陽光。

文章的後面,又寫到送父親去火葬場的那一幕:“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住這最後一次的目送”。雖然沒有寫如何的痛哭,但生與死,就在這目送之間,讓人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凝望,一定伴着淚水與疼痛,心一定是悲痛欲絕的,這是一種撕心裂肺的告別:“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生命的終結,就在陰陽相隔的隧道里,慢慢地,慢慢地,所有的一切都將消失,成為人世間的一粒塵埃……

人這一輩子,不光是父女母子,親人之間的情緣,都在不斷地目送,漸行漸遠,驀然回首,留下的只不過是一片空虛與寂寞罷了。

讀《胭脂》這篇,也讓我很受感動:“買了很多不同顏色的指甲油,專門用來跟她消磨卧房裏的時光。她坐在牀沿,順從地伸出手來,我開始給她的指甲上,一片一片慢慢上,每片指甲上兩層……”多麼孝順的女兒,多麼貼心的小棉襖!這靜默無言的舉動,卻表達了最深沉的愛。面對連女兒都不認得,無法用語言交談的老母親,女兒用另一種相處方式:認真而細緻地“擺佈”胭脂陣來哄母親開心,將母親的手指甲和腳趾甲都塗完,又拉着母親在鏡子前化粧,這種女兒對母親的寵愛,多像一個母親對幼小的孩子的寵愛!這就是:“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最好的回報!

在親情和孝心頻頻被物慾和私利侵蝕並逐漸荒漠化的今天,讀這樣的文章是能夠觸動人心的。文中樸實而簡短的對話,濃縮了母女之間血濃於水的真情,這種情感就像一股潺潺流淌的小溪,洗滌着每個人的心靈,讓孝心和愛心不被蒙上一層厚厚的塵垢,這讓我們會捫心自問:我們對父母,有這樣的耐心嗎?我們曾這樣陪伴過父母嗎?

牽掛是親情,友情和愛情中永遠的“保鮮劑”,“這些是牽掛你的人慷慨贈予你的時光和情感”,那種“想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真摯情感,是多麼難能可貴!當讀着作者臨上飛機前給朋友打電話,讓幫忙收拾家,那種口氣不像是跟朋友説話,倒像是在叮囑自己的親人,讓人覺得心裏暖暖的,那種如姐妹般毫無掩飾的率真,裹挾着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珍惜的温情,這亦或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純真友誼。

這本書語言簡潔樸素,貼近生活,作品所描述的都是身邊的人和事,題材似乎俯拾皆是,看似像拉家常,娓娓道來,但那濃濃的生活氣息把人性的美躍然紙上,毫無矯揉造作之意。文章以“情”和“愛”作為主線,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處處洋溢着真情實感,像一罈醇香的美酒,醉了讀者。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我們都無法做到永遠陪伴左右:“我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這是一種無奈的目送,也揪着心在慢慢地往前挪,“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8

或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並非轟轟烈烈的情感,而是淺淺的藏在了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之中。只因一味向前,而忘了回首,也忘了發現。因為工作的繁忙,父親與我的每日並無太多交集,也正因此,我也習慣於將情感傾入那簡單的目送中。還記得去年的汶川地震。本想在放學後試着去勸説其留下,卻無奈回家後他早已離開。於是目送中湧起了擔憂與害怕。在音訊全無的十幾天中,我總是期盼而又緊張的等待那一條條不過三字的短信,為他一日的安全而慶幸。常常,只因一個新聞線索,他便於深夜遠行,他不多説,我也不多問,於是情感便悄悄積聚在每次我們出門前的目送中。父親總是繁忙着,沿着他的軌道前行,而我總是想去追上他,生怕哪天會因生疏而無法溶入他的世界。我無法向他表達這樣傻傻的情感,於是便試着去與他聊天,但他卻仍在不斷向前,並未停歇,抑或回頭看看身後我追逐的目光。我總希望他可以停下,像其他父母那樣在放學後等我回家,用一杯牛奶喚我起牀。但這份幻想卻終是與那份沉沉的情感一同若於這目送裏……

爸爸媽媽説:孩子,我怎麼會怪你?

看完了龍應台的《目光》,回頭看看身邊的女兒,恍然如夢。從一個巴掌大的小嬰兒,到一個比她母親還高出一頭來的大姑娘,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記得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完全沒有書上所説的那樣興奮和喜悦,更多的是驚訝和惶惑,怎麼都不能相信,護士手中那個紅通通的,軟的像一團泥巴的小傢伙就是自己的寶貝女兒。

手忙腳亂的從護士手中接過這團“軟泥巴”,小心翼翼地塞進她媽媽的懷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餓得哇哇叫的她竟然不會吃奶。

一次又一次把她放進媽媽的懷裏,希望她明白這裏有要吃的美味,可每次她卻執着的掙扎出來,哇哇大哭。一次、兩次、三次,直到大家都累得滿頭大汗,她才用盡了力氣,放棄掙扎,委屈地趴在媽媽懷裏吮吸起來。

哦,老天,她終於會吃奶了。

女兒六歲的時候,一天放學,她蹦蹦跳跳的回來宣佈:幼兒園下週在文化宮舉辦演出,讓她當報幕員。看着眼前這個豁着大門牙,興奮的一腦門汗珠的小胖子,我驚得差點從椅子上翻了下來。

上舞台報幕要面對台下上千觀眾的注視,那種突然被推到聚光燈下的感覺足以讓許多第一次登台的成人崩潰,女兒是個性格文靜的孩子,能行嗎?

所有的疑慮都擋不住女兒期待的目光,於是為她寫報幕詞;為她講自己都未曾有過的舞台經驗和技巧;告訴她,老師選了她,她準行。看着女兒依服的頻頻點頭,我的心裏其實一點底都沒有。

演出那天,女兒噘着塗了口紅的嘴脣,拿着我寫的報幕詞走上了舞台,我緊張的連氣都喘不過來,彷彿上去的不是她,而是我。實在看不下去,我悄悄退出了劇常

後來聽老師説,演出還真的出了意外,女兒報幕時話筒突然沒了聲音,所幸有聲音後,女兒鎮定地再次上台把幕從頭到尾重新報了一遍。

“你怎麼知道把幕重報一遍?”實在忍不住我問了女兒。“老師讓我再報一遍,我就報了。”説這話時女兒很輕鬆,彷彿在説一件很正常的事。

哦,幸好我沒去看,我暗自慶幸。

女兒在二中的第一次考試,我沒想到她會考得那麼糟。上國小的時候,她一直是班的尖子生,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

至今仍不能忘記那天她癟着嘴拿着成績單回家時的情景。“爸爸,這回我考了倒數第二,你不會怪我吧?説完就嗖的一聲大哭起來。

“沒事,下次趕起來就行了。”然而,情況比預想的要糟糕許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考試,女兒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那段時間,女兒幾乎每天都要流着眼淚問我:“爸爸,我是不是不聰明。”“怎麼會呢?你只是換了新環境不太適應,以後只要努力就能趕上去。”“真的嗎?”“真的。”聽到我這樣肯定的説,女兒半信半疑地進屋學習去了。其實我心裏很清楚,在這個尖子生班裏,要想把成績趕起來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兩年又三個月的國中學習,大大小小的考試女兒考了差不多100次,也問了差不多100次,每一次假裝輕鬆回答她,心裏其實都難過的要死。女兒的學習成績終於從倒數第二變成了倒數第五,又追到了這次期會考試的第二十八名。

“我考砸了那麼多回,為什麼你們不怪我。”前段時間,女兒總是問我這個問題。

孩子,我怎麼會怪你呢?你是我看着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你的每一次成功和失敗,我和你都在一起,你的成功和失敗,就是我的成功和失敗,我又怎麼會怪你呢?

孩子,我永遠愛你

  《目送》讀後感9

這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地變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

翻開《目送》,一本記錄龍應台生活點滴的散文。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種種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傷感和彷徨。她用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動人心絃的種種感悟。讀起來,連呼吸也充滿了與之共鳴的渴望。

她,擁有着不凡的驕傲和鋭氣,然而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心甘情願地作出了讓步。在浮華的萬千世界中,她常常這樣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卻失去了你的孩子?”因此,她辭去了文化局局長的官職,拋開了博士高官的耀眼光環,重歸學者作家清新淡雅的樸素生活。素雅如她,淡然如她,她明白在虛浮和掌聲過後,在繁華落盡之時,留下的也許只是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她用淳淳的真情,讓孩子感受到温暖細膩的母愛;她的優雅知性,也使孩子擁有了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理應得到的尊重和自由。

也許是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的心也變得容易憂傷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間也在心裏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我們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所以,書中的一字一句彷彿踩在我們最柔軟的心房上,讓人流下暖暖的淚來。

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們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轉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與親愛的人相伴走完整個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顧着留意峭壁上那叢豔麗的花,等突然驚覺四下闃然無聲時,卻早已“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了。

  《目送》讀後感10

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是準備要一個人踏上征途嗎?

前邊的孩子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有不捨,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帶微笑邁出了第一步,留給母親一個“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荊棘遍地,被扎得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11

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思緒萬千,我明白了在短暫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親情。你與父母的關係不過意味着你將望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每一次都牽動着你的心。

在第一篇散文中,兒子對母親送別時的嘮叨滿不在乎,甚至抱怨母親的嘮叨,母親就只能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山人海。母親那時多想他回望一眼,多想他回來給他一個擁抱,但他並沒有。當我替他的母親抱怨時,我突然想到我小時候的感受。小時候因為家裏窮,父母為了我們的前途出去打工。小小的我並不明白他們的苦心,我只知道他們又要離開這兒了,撒嬌不讓他們走;不走是不可能的,他們丟下淚流滿面的我,還是狠心地離開了。從此以後,不到長假我們都見不到面。那時我十分抱怨他們,我覺得別人都有父母的關愛,而我沒有。隨着我漸漸地長大,我逐漸明白:父母都是為了我好,他們正是因為愛我,才背井離鄉。後來我才知道,媽媽常常走出我的視線後才流淚。

這本書不但寫了親情,還寫了龍應台女士對人生苦短的看法。人生就如兩本存摺,一份在支出,一份在存入。支出的永遠是時間,存入的便是我們的收穫。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們要存入更多的收穫,並讓那些收穫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人生在世不能浪費時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光飛逝,我們更要珍惜每一段時光。在學習的年齡中,我們就該努力地,一心一意的地學習知識,不能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玩樂上。有的人問:為什麼要學習?人不正是因為學習才變成高等動物嗎?學習能讓我們收穫的更多,收穫的越多長大做出的貢獻就越多。為國家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嗎?

當父母離開我們,我們也要努力而快樂的成長。人生在世,不可能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有人陪着你。是啊,有些路只能你自己一個人走,這就是成長,這就是人生!

  《目送》讀後感12

《目送》是一本散文集,主要由身邊親人發生的一件件感人,觸動人心的事件結合而成的散文集,在書中最觸動我的心的是文中父親望着自己孩子離去的背影的那一段,實事的寫出了對於自己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放手,不必追。”令人悵然淚下。

記得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與作者相同的一件事。

記得小時候,外婆走路總是健步如飛,她説這樣去任何地方都能早去早回,每次我都只能屁顛屁顛地跟在她的背後。每次望着她的背影總是直直的挺立着,筆直的背樑把衣服撐得很平整,看着她的背影就會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令人信服!

可是,等我漸漸長大,不知何時,外婆的腰竟彎了下去。有一次跟着外婆去趕集的時候,走在很陡的路上,她總是氣喘吁吁,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令人心疼:“外婆,要不我們坐下休息休息吧!”外婆感歎道:“哎,老啦,真是不中用咯!走點坡路也有氣無力啊!”微風吹來,撩起她銀白色的頭髮,飛舞在空中,我走在她的身後,望着她雙手叉腰,略微佝僂的背影,搖晃在風中,她蹣跚的步伐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路上的樣子,當時的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外婆老了!”看着她滄桑的背影,眼淚逐漸模糊了我的雙眼。

每次放假回家,我總會去看望她,但是每當到假期末尾,要返校時,她總會要堅持送我到車站,上車才放心,走在路上時,我總會偷偷的看外婆的背影,滄桑的背影隱藏了多少對我的愛啊!

離別的時候我悄悄回首,看着外婆那矮小而又略帶滄桑的背影逐漸消失在遠處,有時我在想,當時外婆走在小路上時是孤單又寂寞的吧!

歲月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中漸漸長大又老去,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漸漸成為別人眼中的背影。

在歲月的長河中看到最多的莫過於,陌生的面孔以及,熟悉而又的陌生的背影。在我的生命中我永不會忘卻親人那慢慢變為滄桑的背影,以及回首中那醉人的滄桑!

  《目送》讀後感13

親情是可貴的,親情是不可缺少的,人世間最寶貴的親情,最珍惜的也是情親。親情會給你幫助很多,但是終有一時路將要自己走。

“再見。”我看着媽媽逐漸遠去的背影和逐漸遠去的小汽車,不免有些擔心,“今天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我能做得到嗎?”我不免這樣想着。過了一會,我肚子有些餓了,東翻翻,西翻翻,什麼東西都沒有找到,有了!出去買,但我看看外面的傾盆大雨打消了這個念頭。“媽!我餓了。”

“對了,媽出去了”我非常沮喪,平常都是媽媽做了這些。我東走走,西走走,冷靜下來,默默的翻開一本書那本書便是《目送》,翻開之後一段話讓我醒悟: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呀,有些事,只能一個人走,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看我這段話後,我真的懂了很多,我一個人穿上衣服,打着傘出去了,雖然被淋濕了一點,雖然是件很小的事情,但這不是已經邁出了一個人走的一步嗎?

我們慢慢的變得有力量,有力量力所能及,有力量去接受生命的洗禮,有力量去吃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選擇,也許很困難,但我們總要面對,總要向前。

當風過境,你轉身離去。時隔多年也未曾改變,身後有萬千天光,眼前是滔天迷障,但我們終要向前,獨自撥開眼前的迷霧,追尋自己夢想。光影夾縫掩藏未知的路,只要義無反顧的衝上前就好,堅信那一刻總會到來。

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記住這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我們不斷進步,憧憬美好的未來。當自己有困難時,不要想着安於現狀或者去請求他人的幫助,唯有這樣,靠自己改變心情,改變態度,不斷學習進步,不斷超越自我,才能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才可能做好。

自己走走這條路吧,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目送》讀後感14

讀《目送》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得不懷着一種沉重的情感,不得不説,其中看似平凡的字裏行間,卻是藴含了龍應台對於人生對於兩代人之間關係的感悟,讀起來令人憂鬱卻又無奈。

這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這本書中的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盡和決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開頭時,其中引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來告誡我們要時時留意生活中的美好,抓住轉瞬即逝的生活,人生以及……這一切。

我看華安小時候,龍應台看着他的背影,目送他進入幼兒園;十六歲出國時,龍應台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的回頭,但是他,沒有。只留下了背影。二十一歲後,在同一個大學,卻同路不同心,只留下背影,背影,一直都是背影,結合在一起構成整本書,最令人心痛的一句話:

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愈行愈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頭,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的轉彎處,並且用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文字初看時令我落淚,雖説平淡,但其中那種落寞、無奈的情感卻無論怎樣都抑制不住。

而後,又藉此聯繫龍應台的父母,她突然發現,父母於自己,便如自己於自己的兒子,一代一代,循環往復,接連不斷,令人更加心塞。

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龍應台忽然發現自己總是在暮色中坐上飛機,發現自己也是常對父母以背影。在母親失憶後,她經常陪伴母親,如當年母親帶自己那樣帶母親,這才發現對於父母是多麼的愛,不由使人潸然淚下。而在飛機上,龍應台看見一位老人後想念起自己的父親,想看若有機會與父親在一起她會怎麼做,以前每一個細節、點滴,無比細微,讓人身臨其境。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幻想過很多次。可以看出,她是多麼思念父親,多麼後悔從前。

讀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為了自己的長大,總會逐漸疏遠父母,而在經歷了很多,成長之後,才發現自己是多麼依戀他們,因而後悔,而大多為時已晚。一代一代均是這樣,如同因果報應的循環,令人心痛。

  《目送》讀後感15

一直以來都喜歡龍應台。因為她的文字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和力。靜靜的,緩緩的,有些許的小幽默,也有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個熟人淡淡地講述着自己的經歷。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樣桀驁而犀利,用鋒茫畢露的文字,呼籲國人為保護環境而努力,為社會腐敗而憤怒。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温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温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為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為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為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為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鋭氣,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

同名篇《目送》。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台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母親節》,原本以為會是一個温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説起的寂寞。在面對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温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裏,凝聚着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天天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着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從她的文字中,總能讀到一個矛盾的雙面的她,時而鋒利,時而温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

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才是最寶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年齡如你我,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壓抑許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從讀大學到現在,離家遠了,反倒覺得和父母之間的線越牽越緊了。每年寒暑假回家,剛到家的幾天,不管做什麼,只要是在父母的視力範圍內,那目光必是緊緊追隨的,笑着看我吃飯,邊説“慢點吃,還有呢”;笑着聽我聊校園的趣事,偶爾插一句“是嗎?”,常常會被看得不自在,心想“這是怎麼了,不就是半年沒回來嗎?”;每次開學的前一週,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緊緊追隨”,心想“至於嗎?半年後不就回來了嗎?”那時的我,就像一隻小小鳥,只想越飛越高,掙脱那温暖的懷抱!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總有一天,他,她會離開,正如書中寫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兒女的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常回家看看。

將來,我們也會為人父母,看着曾經的“小毛桃”一天天長大,也會“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也會經歷父母曾經經歷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龍應台的文章充滿了張力,那些坦白得近乎痛楚的文字,將我的心往不同的方向拉扯,我總能從那些文字所展現出來的畫面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童年的影子,少年的影子,如今的影子。都説“可憐天下父母心”,誰説不是呢?小的時候對父母的依賴是多麼貼心,多麼温暖。小小的人躺在父母懷裏,小小的手握在父母的手心裏,是多麼親近。當我們離開家,都會有人為我們留戀,為我們牽掛,為我們等待。家,可以容納我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絕長大的空間。作為子女,要學會感恩父母,沒有父母,我們就沒有這麼美好的生活,就不可能快樂健康的成長。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讓我們學會珍惜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不留遺憾,好吧?

  《目送》讀後感16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今生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才能換得來世的相遇?

合上書本,我方才明白,這是關於人生的故事,關於生命的反思。

打開書本,扉頁上寫着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讀完這段話,我內心一顫,是啊,從未有一段話讓我這麼為之動容,緊接着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説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滴,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珠的雙手;如果説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在文章裏,安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行動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原來有一種愛,是她默默地目送你離開。我的羽翼也漸漸豐滿,回想起母親對我的一次又一次送別,我也曾厭倦,也曾逃避。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道別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向我襲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説不停,我走得越遠她説的就越大聲。可現在想來,這不是她無微不至的關愛的化身嗎?而我也和安華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釋然了很多,這是人生的輪迴,子女繼承着上一輩殷切的目送延續。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説。你以為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或許我們應該嘗試着改變,在她目送你時一次回望,在她嘮叨時靜心聽從,都將不會讓她受傷。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但至少已不再遺憾。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才是作者真情流露的獨白,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龍應台則拿出了那份理性和坦然,發出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番感慨。憂思如同肩頭的落花,有的人只是簌簌抖落,但有的人卻因為它而降低了生命的高度。七十三篇散文,七十三個故事。一生這麼長,卻也這麼短,路上過客匆匆,是啊,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人生何嘗不是在擁有中失去,在失去中擁有呢?簌簌抖落肩頭的落花,期待明日冉冉升起的朝陽。再多的遺憾都不過詮釋着生命的意義,我們只能往前走,帶着愛和釋懷迎接新的開始。

在《目送》這本書中亦寫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台的筆下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正如《目送》的代序——你來看此花時所寫,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後來啊,我才漸漸的明白,我們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目送》讀後感1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龍應台

這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部分,作者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字裏行間沒有歇斯底里的情感,卻能讓人產生共鳴,體會到一種隱隱的悔恨與哀傷。我想作者是在用她的心酸經歷為我們還未曾有過悲傷體會的人們指點迷津。

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七年級的暑假幾個要好的同學約好了騎自行車出去玩,大熱天的下午也不怕熱。途中經過爸爸做生活的工地,我隱約感覺到父親看到我並喜悦地和我打招呼,可是當時我也不知道是虛榮心作祟還是因為處在叛逆期。就是當做沒事兒人似的和同學們談笑風生地走了。我後來想,他當時看着我的背影是否感覺到很心寒呢?

後來,我開始住校了,也開始懂事起來。那時候大部分住校生都是蒸飯自己帶菜的,每個週三中午母親都會給我送一次菜,每次囑咐一番之後出校門,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衝到教學樓的最高層,望着學校外面通往家裏的那條公路,喘息着等着,我知道馬上就會出現媽媽騎車回家的身影,每當此時,我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讓父母親過上好的生活。

大學第一次出遠門,爸爸執意要送我。學校一切都安頓好之後,爸爸説:”好,那我回去了!“我點點頭,也沒有説送他去火車站。在校門口目送着他的背影遠去,我呆呆地回到寢室。當時心裏就是有一種要跟去的衝動,於是我一路狂奔到公交車站,到了火車站之後給爸爸打電話,這個時候他已經上車回家了。我還裝着沒事兒人似的和他聊了幾句,掛了電話之後就開始哭了。説句酸的,其實不是沒有愛,只是缺少的是表達。

而今想想,自從讀高中之後在家的時間也很少很少,每次回家也只是一種短暫的停留。似乎也沒有辦法兑現心中曾許下的小小願望。時間長了,就浮躁、着急、懊惱、抱怨,漸漸地就似乎忘了其實我們背後那雙關切的眼神一直都在凝視着我們。不要説忙碌、不要談獨立,不要自私地只顧着尋找自己的方向。

想想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為我們喜悦的,是父母。

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工作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的,還是父母。

懷一顆感恩之心,從微不足道的點滴開始做起吧。我們做兒女的要明白,雖然我們無法醫治父母身上的病痛,也無法阻止生命進程的客觀規律,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他們,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

  《目送》讀後感18

“修行”是蔣勛説《紅樓夢》時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大概就是,從不明白到明白,從不習慣於到疲於,從被人橫刀奪愛的痛徹心扉到無動於衷、麻木不仁,從剛開始簡簡單單的對生的喜悦到日後對活的慎重。看龍應台的人生三書時,從《孩子你慢慢來》到《目送》皆是修行,龍應台一個人的修行。

初次看這三本書時,最喜歡的是《孩子你慢慢來》,“一個越是幸福的人對幸福就越容易體察”,這是《目送》中的一句話。這也大概是我喜歡《孩子你慢慢來》的原因,後來漸漸的對《親愛的安德烈》越讀越有感觸。不知什麼時候也會愛上目送呢?因此,這本書會被我埋在書堆裏,等未來的某一天,一個陽光像往常一樣落滿肩頭的午後,收拾東西的時候,我又再次尋找這本書,開始翻讀,那時我會是目光深邃地品讀呢,還是抱着它泣不成聲呢?也想把這篇讀書筆記打印在紙上,日後還能回憶當時的青澀想法。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寧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我們總在被教育如何不跌到,跌倒有多可怕。但其實可怕的是跌倒後就以為失去了一切,再也沒有了站起來的勇氣。

書中的龍應台扮演着很多角色,兩個離家求學的孩子憂心忡忡的母親,兩個遲暮老人的雨兒,台灣文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領袖,在生活中修行的懵懂孩子。

可修行的路必然是孤獨的,因為智慧來源於孤獨的啟發。書的封面是一個略顯駝背的中年女人推着一輛老舊的自行車,像是在回望着什麼。單薄的背影,讓人覺得有些心酸。看完全書,除了感動,也有對生命的無奈,總有幾個人對你才是最重要的,以為過不去的坎忘不掉的人,多年後再提起也會愣一愣。“寫出了失敗與脆弱,失落與放手,寫出了纏綿不絕和絕然的虛無”。這是書最後一頁的讀者評價,用優美的文字道出了我內心的想法。

華枝春滿,悲欣交集。

  《目送》讀後感19

這幾天讀了一本書,其實反反覆覆看過好多遍了。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感觸,這本書是台灣作家龍應台的《目送》。

龍應台1952年生於台灣,被譽為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筆。34歲第一次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龍應台“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是這堂“人生課”的三本“作業”。

《目送》寫的應該是人生長河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其中作者和孩子、和父母、和朋友之間那種令人思考、感動的親情、友情。

作者宋華安上國小的第一天,她看着孩子一步步走進校園,有不捨、有欣慰。她有一雙温柔的眼睛,慈愛地注視着孩子,陪着孩子慢慢長大。而當華安16歲,準備坐飛機到美國做交換生時,她送他到機場,是多麼希望她的安安能回頭看她一次,可是一次都沒有。看到這裏,一陣傷感,每一個做母親的都會經歷這種時刻吧。看着孩子的背影,那種落寞、孤獨的心情,孩子漸漸長大,只能選擇放棄,放手。

對於父母,她細緻入微的照料。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的陪伴他們,愛他們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理當好好照顧,來回報父母的恩情。

作者在其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20

《目送》是台灣作家龍應台的一本感悟性的散文集,其中包括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等等,寫出了人生的失敗和脆弱、失落與放手。而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書中名為《目送》的散文。

目送與兩個故事有關,一個是作者和自己的兒子華安,另一個是作者與自己的父親。與兒子的目送,一次是從華安上學的第一天,他們手牽手走到了教室門口,華安揹着書包進入教室,但又不斷地回頭,他們的視線像是隔着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場隔空交會,直到兒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另一次是華安十六歲那年到美國交換,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直到通過安檢也沒有回一次頭。與父親的目送,一次是父親開着廉價小貨車送當時身為大學教授的作者去學校,父親覺得車子與女兒身份不符後匆忙開走,留下作者對着汽車尾氣默默目送。另一次是作者在火葬場的爐門前,目送着巨大的棺材緩緩滑行的場景。在兒子和父親的這兩個故事的結尾處,作者都寫這麼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雖然是同樣的一句話,但包含的情感卻是截然不同的。對子女,父母的陪伴呵護固然是孩子成長道路最重要的東西,但人生的道路漫長久遠,孩子也要成熟,他們也需要自己去面對很多事情,這是精神上的獨立,也是成長的代價。所以對孩子背影的目送,父母不必追,這不是對孩子的疏遠,而是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默默支持和鼓勵,站在前面獨當一面的終究要是孩子自己。而父母也要理性地愛,不是一味地當孩子的保護傘,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脆弱。對於父母背影的目送,也不必追,只要在有機會陪伴父母的時候,多花些時間和心思去陪伴他們。父母終究是會老的,也會不在我們身邊,看着父母的背影漸行漸遠,不必心懷愧疚和不安,而應坦然地面對,因為追也追不上。

  《目送》讀後感21

我一直喜歡龍應台,像她一樣筆鋒犀利的作家太多太多,但能夠如她般理智客觀的卻太少太少,那時候讀到她寫“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一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崇拜到不行;後來看到她的照片,並不漂亮的中年女人,結合她那句“我的人生裏沒有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了”,便覺得,她一定是將所有的精力都化作了那些睿智的文字,所以才會那樣的蒼白乾瘦。

然而等到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卻發現,這個筆鋒強悍的女子,竟然也可以那樣的温柔婉轉。所以當《目送》的集子出來,便毫不猶豫的買了,這段日子裏,一直是我的枕邊書。

《目送》共收錄了七十四篇散文,裏頭寫的多半是親情,父親、母親、兒子、兄弟……相伴的快樂;選擇的痛苦;放手的無奈,筆觸淡然而情感深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讀完這一段時,驀地有些氣短,覺得不能往下翻,就停下來,靠在枕頭上想一想,想着想着,便記起少時讀過的課文《背影》,朱自清在裏頭寫到父親翻過月台去買橘子,“父親是一個胖子”、“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小時候讀這些,語文老師大讚的“描寫到位”、“感情真摯”只是應付考試的筆記,實情自然是一團糨糊,可現在再回想,卻彷彿瞬間醍醐灌頂,開了竅,只是隨意這麼一想,都覺得眼淚有流下來的趨勢。可見是真的長大了。

或許,每個人都會犯下對父母態度不好這樣的錯誤,工作累了、汽油漲了、被老闆罵了……不能對老闆發作——他會炒你魷魚、也不能對路人光火——人家沒準會揍你、至於證監會發改委什麼的,人家會理你才怪;於是在心裏淤積起來,窩上一整天,遇到爸媽的關心便一股腦兒的發泄出來。

其實,大多數的時候,發泄完了,緊接着就是後悔。可後悔完了,有幾個去道歉的麼?

爸媽又沒錯,若説有錯,那最大的錯,大約就是把你生出來,然後一邊把你拉扯大,一邊還要受氣捱罵。而你之所以這樣有恃無恐,是你吃準了,他們是唯一、不、唯二、不會不要你,不會離開你的人。

然而,人都是要離開的。

真的到了那一天,大概就是那句大俗話説的,哭都來不及!

我把《目送》放在牀頭,每天空下來就翻幾頁,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是不是又對着父母大放厥詞了。

  《目送》讀後感22

第一次接觸《目送》還是高二那年,那時候與父母的關係幾乎降到了冰點,叛逆、網癮、成績下滑、爭吵不斷。無心學習便看起了閒書,書裏面的文字像有什麼魔力似的,呆呆地望着書本,眼眶不禁濕潤了起來,第一次因文字流淚。

那時候父母長年在外務工,只為提供我和我姐姐的學費,只有年底才能見上幾天,初五六便得動身去工廠。小時候的週末或是暑假,爸媽總帶着我和我姐幹農活,插秧,打稻穀亦或是砍柴,採蕨菜。那時候總抱怨很累,卻不知那便是家的滋味。而如今呢?似乎以及感受不到家的存在,每到放假時,看着校門口接學生的家長,總在想我的爸媽會不會出現呢?那時候有家長給同學送零食、衣服之類的,我總是一個人呆着角落。總是不斷的問自己: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沒有陪讀的父母,似乎只有在遊戲中我才能忘卻一切,在那裏都是公平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我似乎連目送他們離開的機會都沒有,總是在睡夢中時,他們便背起行囊遠赴他鄉。而我也無數次被教育懂事、聽話,理解父母,可誰又理解我呢?也正是目送讓我感受到直擊人心的文字力量,也讓我對文學着了迷。

輾轉匆匆,先前的那一本《目送》被我弄丟了,如今要畢業了,又買了本新的。父母仍在外務工,他們也依舊嘮叨,讓我存錢買房,娶媳婦...殊不知母親的頭髮已經斑白,父親總是腰疼。在他們眼中哪有什麼“望着你的背影漸行漸遠,用背影告訴他們不必追。”母親總喜歡“出爾反爾”,高中那會兒就説等上大學就不管我了,進入大學時説畢業了就不管我了,如今畢業了還有管我找什麼樣的工作,買什麼樣的房子,就算這些都達成了,她也會想辦法制造羈絆管我。

我多想告訴她:你只需要目送我長大,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似乎他們也聽不明白,做不到。因為他們一生都在追逐孩子的背影

去年年底,和姐商量給父母買養老保險,計劃着有時間帶他們去旅遊一趟。記得過年給他們買了一雙鞋,他們一邊抱怨我亂花錢,一邊不忘數落鞋子不好。總説他們的眼光才好,買的東西多麼物美價廉,而我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倘若高中時期的我定會跟他們掙個高低。而如今我也學會了“出爾反爾”,嘴上應和着他們不再亂花錢,心裏總想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目送》對父女母子關係總結誠然是對的,可真相是如此的直擊人心。父母一直在追逐我成長的背影,而我也做不到只是目送他們老去的背影離開,用盡全力,去抓住那終將離去的背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