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親人作文600字6篇

來源:文萃谷 1.5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思念親人作文600字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思念親人作文600字6篇

思念親人作文600字 篇1

從小外婆就坐在院裏的大躺椅上給我講“月亮的故事”,現在想一想,那時的月亮“真圓”啊! 記得有一次我纏着外婆讓她給我講故事,外婆常給我講的故事是“月亮”,我問外婆月亮為什麼是圓的,而不是方的呢?外婆笑着對我説,因為它代表着團圓,然後我又問外婆,“為什麼你總愛對着天空看呢”?外婆卻説“因為外工坐在上面”。因為外婆的答案好奇怪,年幼的我根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跑去問媽媽:“媽媽,月亮上有什麼啊”!媽媽説有“嫦娥”,我又問“嫦娥為什麼會在月亮上面呢”媽媽説“因為她是仙女”,年幼的我就信以為真了。 小時候我的經常問到一些誇張的問題,可是更奇怪的是外婆的答案,因為年幼的關係,根本就不明白外婆的語意,長大以後才明白,中秋節吃月餅,象徵團圓,月亮是圓的,象徵了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現在也明白了外婆當時那麼愛看天空,因為那上面有外公,那就是思念。 長大之後才真正明白一些事,忽然想起小時候的那個問題,又一次地跑去問外婆,日子如水,悄然流過似乎不留痕跡,可外婆的答案依然是那個,一點都沒有變,好奇的我又問了外婆一個問題,“為什麼您那麼思念外公啊”,答案是“因為那是一種責任,可外公還沒有完成它,就走了”,我同時也知道了外婆的那個有關思念的故事,也從中明白了什麼叫思念,因為外公和外婆是在中秋節那天相識,相許的,那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終於明白小時候為什麼每到中秋節家裏都要做好多吃的?外婆每次都要穿那件衣服--那是外公送給她的第一件禮物,同時也明白了外婆的苦心。 中秋是團圓的節日,是思念的日子,是人們賞月,吃月餅的日子,每當月亮圓的時候,就是團圓的時候,團圓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忘記思念你的那個人的痛苦。

思念親人作文600字 篇2

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春如舊,人空瘦,輕道安否?

小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是思念,只覺得那是家人之間因長時間不見面而產生的一種情感。但隨着自己不斷的長大,才知道思念就是思念,是對親人最真切的親情表達。

我讀懂思念是在每次去爺爺家的時候。每次去爺爺都會笑呵呵地對我説:“想爺爺了沒有?”“想了。”我好像在應付差事似的説着,説完便去玩了。那時,我覺得很奇怪,爺爺為什麼總要問我想他了沒有,不是才一個星期沒見面嗎?但我哪裏知道,在這一星期我玩的時候,爺爺卻在家裏思念着我。

我瞭解思念的時候,是在每次奶奶給我打電話時。奶奶每次給我打電話時,都會問我飯吃了沒有、身體好着沒有、每天早上喝牛奶沒有、學習怎麼樣……每次我都會想,我上個星期不是都説過了嗎?怎麼還要問。每次我總會迫不及待地説:“噢,好,奶奶再見。”而奶奶聽完後,先是遲疑一下,然後説一聲:“好。”最後放下電話。後來我才明白,奶奶是想通過電話傳達她對我的思念、對我的思念,而我卻總以為她很?唆,總想掛斷電話。

我學會思念是在一次爺爺生病的時候。那天我去看爺爺,進門後卻看見爺爺躺在牀上,我問奶奶,爺爺怎麼了?奶奶説爺爺這兩天不舒服。我問爺爺想吃點什麼,爺爺説他只想吃點麪包。聽到這,我便向門口走去,奶奶問我幹什麼去?我説去買麪包,奶奶説買點普通的就行了。在車上我想,如果買普通麪包就可以省下錢去買書看,但最後我還是停留在一家很好的麪包房前,走進去挑選了一些爺爺最愛吃的麪包和點心。雖然很貴,但我卻很高興。

回到家,我把麪包和點心拿給爺爺吃,爺爺開心地笑了。從那以後,奶奶逢人就説這件事,説我懂事了。

原來思念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去體會,就會發現它的真正含義。

思念,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深深惦記,是聯結親情、聯結友情、聯結愛情的紐帶。思念是一份親情,一縷相思,一種幸福。

思念親人作文600字 篇3

此刻,皓月當空,星兒遠遠近近在月的四周點點閃閃,萬籟俱靜,黛藍的雲幕上顯現了這樣一個月夜,顯現了一個無邊的水岸。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因為有愛,使遠古的神話依舊,使一些温暖的記憶依舊,今夜月色如水,我心柔弱如水,如我的歌舞。

沿着河濱小路獨步於月下,回憶與祖母相依為命的八年時光,悲痛着骨肉分離,天上人間!禁不住淚水盈眶……,童年八載,是我文字不敢觸及的疼痛。此詩此刻,我遙遠的水鄉啊,我江南的故鄉月是否明潔安然?

走近中秋月,讓心永久念着那些給我温暖的月夜,記憶秋天曾經的細語纏綿。抬頭望月皓皓,夜蒼蒼,長空無風,只有飛鳥過後的斑斑流痕。

夜深深,今夜問月:下一個中秋可否還有祖母的月夜?可否有滿溢着四月丁香的春天?可否能允許我停留片刻的悲喜吟唱?是否有一種心痛延續……

遙望南方,今夜拜月:祈願祖母在天堂無恙,祈願親人們一生平安。月亮啊,你是思念之神,因為思念,我們結識了月亮,月夜浩瀚,卻難載起綿長的歲月之河。

時間與身旁的流水不再回來,有些人不再回來,世上還有許多的不再。一個人的月夜,靜靜拍下中秋迷幻的夜色,藏進與我有同樣感應的人們心靈。

今夕中秋,因為有愛,心兒會變得比金子柔軟,我無邊的思念,宛若月旁流動的雲絲,柔曼而綿長,或許,人生都有無法解脱的悲涼,無法刻印生命曾經的光亮,想到此黯然淚落。

夜深沉,風清月朗,月圓人難全,自古悲傷事。秋水之上,月亮之外,我永遠無法走出許多的牽掛,讓我蘸幾滴秋夜清涼,寫下這兩行短短文字,把思念寄語天堂的祖母,寄語愛着我的親人們,祝福平安。

一個人的月夜,萌生如水的文字,月亮啊,別讓我所有的等待如煙,莫讓來世的思念空茫……

思念親人作文600字 篇4

我所記得的“百寶園”是外公那開滿梔子花的小院子,那裏藴着愛與歡樂。

外公經過了無數風霜,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破舊不堪的鄉野小房裏住着。他啊,會吃餿了的米飯與隔了數夜的飯菜;不過,他總會打電話給媽媽,叫咱們來拿金黃豐滿的玉米,來拿新鮮出土的洋芋與手臂大小的胡瓜,不拿可就要浪費了!諸如此類。那時,他便抓住了那轉瞬即逝的熱鬧。

“嵐嵐來了啊……”看見咱們,猶如發現了一片新的大陸一般,咧着嘴樂呵地笑着,眼角的皺紋連着嘴角的一塊兒蔓延了麥黑色的臉頰。就像沉靜的湖面被扔下一塊石頭。他邊同媽唸叨着邊進了屋子。我同妹妹緊隨其後。來到散着怪味的屋子裏,外公連忙從一旁取出一把小凳子,用滿是繭子的手輕拍着板凳上的灰,然後示意着我坐下歇息。

好一會兒,他忽然説,玉米在樓梯間裏,去拿吧。“啊,好的。”我應了一聲,一塊兒與妹妹去搬沉重的玉米,也不知道外公是怎麼搬回來的。不過,原來種玉米原來這麼容易呀!我笑着想。腳步也快了許多。“慢點喲……”他寵溺地笑着。然後毫不吝嗇地往袋子了塞玉米。媽媽在一旁制止,他依舊沒停。好似是在解釋地説:“沒事兒,我有得吃。嵐嵐在長身體哩,得多吃!”等袋子鼓鼓囊囊的了,他便起身,然後樂呵的同我説:“嵐嵐我給你摘幾個胡瓜,帶回去炒菜可香了!”説罷,便走了出去。

我呆呆地望着他摘瓜的身影。青藍的天鑲着銀色的絲線,驕陽似火,空氣裏滿是熱浪,他身旁的梔子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仰着臉笑。他瘦弱的身影好似被陽光貫穿,變得更加耀眼……汗液滴在土地,那是花的養分。

漸漸地,夕陽西落,該走了。外公戀戀不捨,但還是將我們送出了屋子。跟在我們身後,讓我們下次要早些來。看着我們上車,他擺擺手,我也擺手。車子遠去,他不見了,只剩下了一地晚霞。

雖然他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名旅客,可我們卻霸佔了他大半個人生。

思念親人作文600字 篇5

雨淅淅瀝瀝地下着,看着父親那蒼老的背影,我這才明白,現在的我是多麼幸福……

——題記

今天是傳統清明節。身為00後的我對於這個節日並沒有過多的`想法與感觸。似乎傳統清明節對我們這些新生代來説就如往日一般,平淡無奇。在我們生命的過往中沒有絲毫意義可言。

清晨,我被父親從被窩裏拖起來,坐車趕去超山祭祖。這大清早的,可攪壞了我的好夢,我內心十分不滿,但奈與父親往日的威嚴,我也不敢有絲毫的抱怨。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去超山祭祖。

父親和我來到爺爺墳前。父親擺好祭品,手裏拿着三炷香,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於是,我也依樣畫葫蘆,有模有樣地學着父親鞠了三個躬,祭拜祖先。父親看着我那調皮的樣子,很是生氣,也只得無奈地搖了搖頭。

太陽下山了,一抹與會出現在天的盡頭,時光就在我的嬉笑打鬧中溜走了。父親和我回到了家。累了一天的我早早地洗了個澡,睡覺了。也不知怎的,今夜,我竟失眠了,或許是因為睡得比較早吧。我呆呆地坐在牀上,看着窗外清冷的月色,內心竟有一絲絲的傷感。耳畔傳來一句句喃喃的囈語。再仔細一聽,聲音竟是從餐廳傳來的,我懷着好奇走到餐廳。只見父親趴在桌子上,一隻只空了的酒瓶橫七豎八地倒在身旁。

耳邊傳來句句呢喃,我側耳細聽。“不要,不要離開我,爸爸!我——我還沒來得及報答您!您怎麼就這麼狠心地離開我了呢?爸爸……”一滴淚水從父親的眼眶流出,劃過那蒼老的臉龐,“滴嗒”一聲,流到那滿是老繭的手上,留下一道道晶瑩的痕跡。

爸爸怎麼會這樣呢?這時的他就如一個迷路的孩子一般迷茫,無助,哭着喊着要找爸爸。往日的爸爸不是最偉大最堅強的了嗎?為什麼現在的他是這麼無助,這麼渺小?

思念親人作文600字 篇6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傳統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去西南山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傳統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大學聯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傳統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