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竹的作文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9.97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竹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竹的作文通用15篇

  關於竹的作文1

“歲寒三友”中,我最愛竹。

你看,在殘冬的餘寒裏,新筍就在地底萌芽了。春雨一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雲天。春光裏,它明麗清新,亭亭玉立;盛夏裏,它臨風起舞,修葉長舒;暑盡寒來,它綠蔭葱葱,迎霜傲雪。單株修竹,輕盈細巧,清淡高雅,一塵不染。而當你置身萬頃碧波的竹海,蒼翠挺拔的老竹,又似身穿盔甲的武士,肅穆挺直,巍然屹立,遠遠看去,也是氣勢森嚴。

竹子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吃穿住行,處處可見。它曾在中國歷史發展中扮演過重要角色。我們古代的文獻是竹簡,寫字用的是竹杆毛筆,住的竹樓,坐的滑竿,孩子玩的風箏,門上掛的燈籠、門簾,做飯用的蒸籠,誰家沒有幾件竹製的物品呢?長笛,排簫,打仗的弓箭也是竹,甚至連蘇武出使時用的旌節也是竹子製成的。

中國人愛竹,從古到今都是。文人墨客認為竹虛心、有節、堅貞不屈、品行高潔。愛它剛勁、挺直、生機盎然、蓬勃向上。他們畫竹、詠竹,“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因為竹的獨特品格,多少人以竹自居。蘇東坡有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鄭燮亦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詩人皆以竹自喻,愛竹之心拳拳可見。“四君子”中,也唯有竹,最像真實的中國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竹國,有最多種類的竹。竹子根系淺,且易發芽,根系發達,有點土壤和水分就能維持生命。只要種下去,很快就能長成一大片,生命力極其頑強。這不正是頑強的中國人的真實寫照嗎?經歷多少風風雨雨,經歷多少坎坷磨難,我們又何曾畏懼,何曾妥協。大浪淘沙,流走的是歲月,不變的是堅強,如竹那般蒼翠美麗。

我愛竹,它是最平凡又最不凡的,最世俗又最高雅的。在我眼中裏,大俗、大雅皆是美,平凡、不凡皆入心。

  關於竹的作文2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在我記事的時候,在家裏內門旁放了一把竹藤椅。那是爺爺午睡的地方,也是奶奶把我養大的搖籃。

那把竹藤椅也是一把搖椅,做工不是很精緻,小時候經常因為頭髮被夾而嚎啕大哭。竹椅上,除了我的心愛玩具,還有一件毛毯。在記憶中,毛毯是比奶奶那滄桑的手還要細膩的接觸。

秋天是個多雨的季節,雨滴沿着屋檐滑行,牆上的蝸牛用爬行的足跡證明它的努力。我望着門外玩水的小孩,眼睛裏放射出的全是羨慕。

扶着門的小手莫名地伸進門縫中,腳又不小心踢到了門,巨大的壓力在我手指釋放,眼淚也被激活,隨着窗外的雨一起滴在地上。沙啞的哭聲把奶奶引來了,看到我在哭就一把抱起,先是幾聲責罵,然後便用撫摸背來安慰我。奶奶抱我坐在竹藤椅上,用身體把竹藤椅輕輕地搖動。慢慢地,我的哭聲隨着雨停了。鬧騰了一上午的心也平息下來。奶奶看出了我的睏意,用毛毯蓋住了我,此時的我,就像在大鳥羽翼下被保護的小鳥,安然入睡。

後來,我跟着父母去故鄉的隔壁城市生活。每當要回老家,父親都會打電話給爺爺。而我也發現,每次回到家時,爺爺都是坐在竹藤椅上。長大後,奶奶告訴我,爺爺坐在竹藤椅上是因為只要你們一回到家後開門時,他就能馬上知道,在第一時間歡迎你們回家。

近些年,在一次大掃除中,我偶然進到家裏堆放雜物的房間,在房間的最深處,我看到一個熟悉的影子,橫跨過這雜物堆,我發現了那把竹藤椅。那場景就如與舊友重逢時一樣。心裏湧出一團説不出的情緒。我把竹藤椅上的東西放到地上,用手撫過竹藤椅,被抹掉灰塵的部分還是童年的顏色。我輕輕地坐在竹藤椅上生怕老舊的竹藤椅會壞掉。坐上後,我用身體輕輕地搖動竹藤椅,就如奶奶那時一樣。

童年的竹藤椅,是一把有記憶的竹藤椅,它就如同雨中的蝸牛,在雨後休眠,等待下一場雨,能夠喚醒它。

在秋天,狂風暴雨大作。院子被大風搖撼着,竹藤椅被鎖在屋裏,殘舊的美麗,讓我思念。

  關於竹的作文3

縱觀整個世界,我發現:一片葉子是它成長的見證;一段是它成長的第一步。一片森林,裝飾着天然的綠色。它是竹子,不嬌豔,但尊貴。它很普通,不亞於那些著名的花和昂貴的草。它總是以其瀟灑的姿態在風中搖擺。

當春雷響起,春雨輕輕落下,滋潤着萬平方米的土地。鮮花一朵接一朵綻放,競相爭搶,迎接春姑娘的到來。在一片嶄新的土地上,靜靜地發芽着一些小生命,它們是竹筍。他們告別了黑暗,最終突破地面,用一雙好奇的眼睛觀察光明的世界。他們只是在那裏安靜地長大,不像花那樣明亮可愛。與竹筍相比,它們看起來毫無吸引力,以至於它們不再穿衣服,一年後就長大了。過了一段時間,他悄悄地脱下一件襯衫,長大了一段時間……就像害怕擾亂平靜的世界。一切都很平靜。也許在冬天,人們可以悄悄地發現它在做什麼。

冬天的寒冷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迅速蔓延。雪花在刺骨的寒風中狂舞。很快,世界將被白色覆蓋。北風呼嘯,一股強風掃過地面,刮進了竹林。雖然數以千計的竹子被北風吹彎了,但它們一根竹子也不會折斷。即使葉子已經完全枯萎,它也不在乎。沒有裝飾的竹子更有英雄氣概。這種疾病,這種寒冷,這種殘酷的北風,我不知道已經結束了多少植物的生命。花,敗了,葉,倒了,世界上有多少草能一年到頭像竹子一樣綠,站在風,刀,霜,劍中間,冷笑風暴?

竹子也會開花,但它開花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繁殖和平靜地睡覺。然而,它幾十年才開花一次,也是它一生中最後的——株竹子。開花後,它會枯萎。我歎了口氣:竹子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大自然。它有什麼?我為它感到難過,為它的命運感到委屈。然而,它至少學會了如何成長,如何戰勝所有的困難和障礙。

竹子自古以來就受到學者們的青睞。它從不缺少別人真誠的讚揚,但它一點也不炫耀。竹子是堅韌的,不是懦弱的,也不願意被破壞。不要要求一夜成名,只為了安全的生活!

竹子,為什麼不值得讚美?

  關於竹的作文4

他,不似青松般堅韌,不似牡丹般高貴,也不似玫瑰那般妖媚。他只是淡淡的竹,沒有高不可攀的獨特,也沒有小草一般的平凡。

在狂風中,他能夠直立。有時也會彎下腰,因為他知道,“謙虛是生存的妙計。”在暴雨中,他不會傾倒。因為他明白,“熬過了暴風驟雨,才能見到絢麗的彩虹。”所以他絕不倒下。別的竹子身上,沒有點點墨痕,可他有。是因為他懂得,“若無一點知識,又怎能傲立於天地之間?”

他驕傲,卻不自滿,能屈能伸;他謙虛,卻不對人卑躬屈膝。他沒有心,卻也有情。在那一次又一次的磨難與挫折中,也始終以一個堅定的姿勢,守護着在他廕庇下的花草。在冬天,他瀕臨死亡之時,會灑下孕育已久的種子,讓後代繁衍下去,自己含着笑進入那長眠,他明白:“死亡其實是新生的開始。重複那生命的歷程,才能夠真正的品盡那些人生的滄桑,才能嚐盡那些不一樣的喜怒哀樂。”

我敬墨竹,敬他的不屈,敬他的謙虛,他始終以一種淡淡的,沒有存在感的方式,歎盡這人世浮沉,歷過他的幾生幾世,明白了滄桑,明白了人世,卻不言語不評論、

“竹本無心,卻有情。”他的情感也沒有隨着那些繁瑣,而破滅終結。

在他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會有一個樵夫將他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但他仍以那種淡淡的方式,面對。他明白,也許自己的生命會在熊熊的烈火中終結,化為灰燼,但,那又何妨?若他的自私會使別人失去温暖,那寧可不要!更願讓自己的生命的餘熱充分發揮出來,將自己的一點光和熱帶給人間,將自己的百年心事帶給大地,在生命結束後,將骨灰灑向大地,培育下一代。

我愛墨竹,因為他很傻,不顧生死,為別人而活。我愛墨竹,因為他很呆,讓我瞭解到他的智慧,那份無人能及的矜持,那份百年無一人懂的悲哀。

感謝墨竹,是他給予了我智慧,我將延續,延續你那淡淡的傷,淡淡的驕傲,淡淡的謙虛,淡淡的仁慈,和那淡如秋水,也明澈如秋水的生命。

  關於竹的作文5

漫步在冬季的十一校園裏,容光樓下,那一大束翠綠的竹子,總是會最先撲入我的視野。

竹子本生長在狹窄的石縫裏,堅韌不倒,正如鄭板橋所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春天,竹筍破土而出,新奇地觀察着這個世界,追隨着陽光一節一節往上長;夏天,竹筆直地矗立在暴雨中、烈日下,輕輕搖曳抵抗着打擊,從不服輸;秋天,當紅楓、銀杏炫耀着它們絢麗的色彩時,竹子默默堅守着自己,從不高聲炫耀;冬天,在其他樹的葉子逐漸變黃凋零時,竹仍保持着翠綠,將自己的不平凡顯露出來,給冬天增加了生命力,引來不少讚許。陽光灑在竹幹上,為它鑲上了一層金邊,像一柱柱青玉,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

竹的根深深紮在石縫裏,對環境的要求很低,在哪裏都能成活,從容不迫。竹幹筆直,節節堅韌,參天聳立,嚮往着陽光,似一座寶塔一般,從不為困境所折腰。容光樓蜿蜒的小路上,強烈的北風陣陣刮來,枯樹的樹枝便應聲而斷,小草也縮頭縮腦地趴在地上,唯有竹,顯得格外堅強。北風壓不倒它的決心,卻將它襯得更加高大。竹葉低垂,葉脈繁瑣密佈在竹枝各處,正如那“虛心竹有低頭葉”。每一陣風來,它們都會輕輕擺動,揮舞着雙手,以“沙沙”聲向對方致意。竹幹最下層的枯葉,飄落於竹堅守的土地上,為它能夠直衝雲霄默默蓄力。

早晨,露水從竹葉上滑下,映着竹倔強高大的身軀,映着它足下的土地,更映着它在高處才能看到的美麗朝霞。

竹沒有妖嬈的姿態引路人駐足觀賞,沒有美麗的花朵令人讚歎,卻把力量匯聚在一起,一個勁兒往上長,終於看到了高處最美的風光。它把影子映在了容光樓的窗上,搖晃着,鼓勵着靜謐的容光樓中即將迎接會考挑戰的九年級學子。竹是大地托起的綠色旗幟,引領着他們不畏困難,面對挑戰的從容不迫、虛心接受教導,地為學業拼搏、努力向前。

容光樓下,竹葉婆娑,映進了我的心裏,將它變得愈加純淨。不論是在秋天五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的浮世中,還是在冬天百葉凋零、寒風凜冽的沉寂中,竹一直堅守着自己的品質,謙虛低調、不畏打擊、從容不迫。它像一面旗幟,永遠為十一學子做着榜樣。

  關於竹的作文6

今年,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我的故鄉綏江遊玩。

這一次,我在那裏交到了一位昆蟲朋友。在8月9日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到A區的`菜市場買菜,那裏的東西玲琅滿目,多得數不清,但是,最顯眼的還是一個老爺爺手中拿着的一羣蟲子。我轉過身去問媽媽,那是什麼蟲,可她理也不理我,我只好垂頭喪氣的跟着她繼續去買菜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市場的一個拐角處,只見那裏也有一個賣那種蟲子的年輕人,我站在路邊悄悄的看着這羣可愛的小蟲子,只見它們在竹竿上一爬一爬的,那些會飛的小蟲子便優雅的展現出自己的翅膀,媽媽見我望着那些蟲不動,便告訴我,那些蟲是竹蜂,幼蟲時期是可以吃的。媽媽見我十分地喜歡它,便決定給我買一隻帶回家細細觀察。

買完菜,我們坐上公交車準備回家,一路上,在我一直在旁邊靜靜地觀察着我手上拿着的竹蜂,見它一會兒竹竿上慢悠悠的動着,一會兒把頭向左彎,好像要看看外邊的風景似的。我照着它的想法,把它轉過身來看看窗外的景色,隔了一會,它慢慢的把翅膀張開,嗡嗡的扇動着,似乎在説:“主人,你真好,能帶我看看窗外的景色。”時間轉眼間過去了,我和媽媽很快就到了家。

回到家,我把它插在家裏的紙箱上,我又站在一旁仔細打量起這個小傢伙來。只見竹蜂有六隻腳,每隻腳都有兩個關節,連接第一關節的是大腿和小腿,而小腿則連着它那鈎子似的腳。它有兩片羽翅,貼在身子上,似乎和身子連在了一起,但是它一旦飛起來翅膀就會飛快地顫動,和蜜蜂的翅膀一樣,它的嘴巴很尖,是吃竹子的最好工具。它的幼蟲生在竹子裏,大概它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可是,不好的事情發生了。第二天中午時,我見那隻竹蜂一動不動的扒在竹竿上,嘴裏吐着一些白色的東西,我跑到廚房問媽媽這是怎麼一回事,媽媽告訴我,説:“它已經死了。”聽後,我心裏十分的傷心,心想:這麼可愛的竹蜂,怎麼會死呢?這一定是假的!媽媽見我十分地傷心悲痛,便走過來對我説:“沒事的,下一次我再買一隻送給你。”

聽了媽媽的話,我開心的笑了,可心裏仍有一絲悲痛。我喜歡這隻可愛的竹蜂。

  關於竹的作文7

未外出求學之前,我所居住的城市有一個好去處。一得空,便邀上幾個朋友去賞玩一番。

那是一個臨江而建的公園。曲曲折折的小路上鋪滿了鵝卵石,各色花種琳琅滿目,噴泉也時有開放。區域佈局各有特色。行走其中,當真是有五步一閣,十步一樓的風韻。當然,也不免有健身場所,老少皆宜。各個時段,人流頗多。不過,我最喜愛的還屬伴牆沿路而種的竹。修長挺拔,青葱淡雅。柱子下方的一定間距都會設置一盞大燈,燈光是綠色的。每逢夜晚,燈光乍起,那竹綠便像流動一般,迷幻的味道。

我想竹子該是喜靜的,遺世獨立,不染纖塵。白天公園裏的人尤其多,嘈雜聲充斥各個角落,竹也因此蒙上了一絲凡塵之息,一縷俗世之音。學院的的後山上也栽種了竹子,算是小有規模。不過,失了它本該有的生命之態,綠的不夠純粹,立的不夠矯健。

詩詞歌賦,頌竹的不在少數。贊它的高風亮節,歌它的浩然正氣,吟它的清麗脱俗。蘇軾有言:“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除去它的榮光,我想竹也該是羣居的。

目之所及,湧動着青翠欲滴的綠意,一大片竹林山巒般連綿不絕。其方陣行列,處處透露着齊整之美。放眼望去,竹林盡頭隱約可見一處房舍,簡約樸素,反倒不失大方之氣。也可有一股汩汩清泉沿竹源輕緩流過。偶爾風起,便聽到竹林碎葉間的竊竊私語,如綢緞滑過心田,甜潤舒展。

觀之心中的竹,筆挺健碩,竹節光滑新亮,枝葉繁茂抖擻,風華各異,散發着生命蓬勃張揚的氣場。如此,這才是它該有的狀態。寧靜悠遠,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比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自是不失風味。

張曉風在《武陵人》中寫道:“武陵不是天國,但在武陵的痛苦中,我會想天國。但在這裏,我只會遺忘。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身家,忘記了天國,這裏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權利。”無疑,文中的‘這裏’指的是;令人嚮往的桃花源。

但,畢竟,心之所居不是桃源,不似桃源;不是武陵,亦不似武陵。

  關於竹的作文8

我家附近,有一片竹林。青青葱葱,綠油油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是一片綠海。一根根青竹就像一位位英勇的戰士,一起保守着成功的祕密。在那裏,沒有退縮和放棄,只有前進和勇氣。

竹林中,每天都會有一個老頭兒來拉小提琴。那曲調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委婉深沉,彷彿在用音樂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我經常來聽,聽久了,便想學了。於是媽媽就給我報了小提琴班。

一開始我很興奮,架起小提琴胡亂拉了一陣,可小提琴卻發出一些雜亂無章、沒有規律的聲音,我急了,反而越拉越難聽。這時,我轉頭瞥見窗外茂密的竹林,我的情緒緩和了些,便靜下心來聽老師講課,踏踏實實地拉好每一個音符,為以後拉曲子打好基礎。

隨着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曲子的難度也一點一點加大,指法更加複雜了。有時候,速度變得很快很快,一首曲子還沒有拉完,我的心便提到了嗓子眼兒,手指又酸又疼;還有幾次,手指一會兒換一根弦,一會兒又換到另一根,曲調也一會兒A大調,一會兒G大調的,腦子都暈了,還有什麼心思練琴?

我實在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準備放棄,當我再次忘向那窗外的青竹林時,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已是寒冬了,北風呼呼地颳着,別的植物都枯萎了,只有竹子剛勁挺拔地立着,還是那樣綠,真不愧是“歲寒三友”之一啊!我為何不像竹子一樣堅強不屈呢?我不知不覺拿出小提琴,拿出琴弓,靜下心來,拉着。

奇蹟出現了,隨着我揮舞的手指,一支支悠揚的樂曲飄了出來。我驚喜極了,難道是因為我下定了決心,老天爺幫了我一把?

從此以後,我每天都堅持練琴,有時還會在那青竹林中練習。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

  關於竹的作文9

我對於植物的竹有一種偏愛,因此對於竹器有特別的愛好。首先是竹榻,夏天涼颼颼的頂好睡,尤其赤着膊,唯一的缺點是竹條的細縫會得挾住了背上的“寒毛”,比蚊子咬還要痛。有一種竹汗衫,説起來有點相像,用長短粗細一定竹枝,穿成短衫,襯在衣服內,有隔汗的功用,也是很好的,也就是有夾肉的毛病。此外竹的用處,如筆,手杖,筷子,晾竿,種種編成的筐子,盒子,簟席,凳椅,説不盡的各式器具。竹的服裝比較的少,除汗衫外,只有竹笠。我又從竹工專家的章福慶(“閏土”的父親)那裏看見過“竹履”,這是他個人的發明,用半截毛竹釘在鞋底上,在下雨天穿了,同釘鞋一樣走路。不見有第二個人穿過,但他的嶄新的創意,這裏總值得加以紀錄的。

這時首先令人記憶起的,是宋人的一篇《黃岡竹樓記》。這是專講用竹子構造的房子,我因小時候的影響,所以很感得一種嚮往,不敢想得到這麼一所房子來住,對於多竹的地方總是覺得很可愛好的。用竹來建築,竹劈開一半,用作“水溜”,大概是頂好的,此外多少有些缺點,這便是竹的特點,它愛裂開,有很好的竹子本可做柱,因此就有了問題了。細的竹竿曬晾衣服,又總有裂縫,除非是長久泡在水裏的“水竹管”,這才不會得開裂。假如有了一間好好的竹房,卻到處都是裂縫,也是十分掃興的事,因此推想起來,這在事實上大抵是不可能的了。

不得已而思其次,是在有竹的背景裏,找這麼一個住房,便永遠與竹為鄰。竹的好處我曾經説過,因為它好看,而且有用。樹木好看的,特別是我主觀的選定的也並不少,有如楊柳、梧桐、棕櫚等皆是,只是用處較差,柳與桐等木材與棕皮都是有用的東西,可是比起竹來,還相形見絀,它們不能吃,就是沒有竹筍。愛竹的緣故説了一大篇,似乎是很“雅”,結果終於露出了馬腳,歸根結底是很俗的,為的愛吃筍。説起竹誰都喜愛,似乎這代表“南方”,黃河以南的人提到竹,差不多都感到一種“鄉愁”,但這嚴格的説來,也是很俗的鄉愁罷了。將來即使不能到處種竹,竹器和竹筍能利用交通工具,迅速運到,那麼這種鄉愁已就不難消滅了。

  關於竹的作文10

一句“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表現出了梅花的不圖名利,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展現出了蓮花的潔身自好。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梅花、蓮花不知傾注了多少情感,但是,竹子呢?它可就沒有梅花那樣有“萬花之首”之稱,沒有蓮花那樣有“花之君子”之名。竹,既具有梅花笑迎風雪的品格,又具有蓮花不隨世俗的高尚品質,但它更以高雅、虛心進取、樂於奉獻的美德給人們留下完美的形象。我愛竹、欣賞竹、讚美竹,不僅僅是因為它給我們那藝術般的美感,更是因為竹的獨特品格給了我人生哲理的啟迪。

竹子剛勁、蓬勃向上。“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千古流傳的鄭板橋的佳作,把竹子堅韌不拔的品質寫得淋漓盡致。竹,它在荒山野嶺中默默地生長,無論是多貧瘠的土地,它都以頑強的生命力生長着。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餘寒,新筍就悄悄地在地裏萌發了,春雨滋潤後,它就破土而出;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它便像個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地立在春光裏。到了盛夏,它舒展長臂,任微風吹拂着綠葉,彷彿是一個身穿綠紗的少女在風中起舞。當寒冬來臨時,它仍然鬱鬱葱葱,還是那樣綠,綠得深沉。儘管它沒有梅花、蓮花惹人喜愛,儘管它經受着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但它始終頑強生長着。

竹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竹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它不開花,他不圖華麗,不求虛名。鄭板橋這樣讚美到“一節復一節,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和蝶。”竹它不求索取,只有奉獻。竹筍可以用來做佳餚,筍衣可以用來縫布鞋,竹子還可以製成涼蓆、竹筷等。竹枝還可以紮成掃帚掃地,竹葉、竹枝還可以在灶底燃燒。可以説,竹的全身都是寶,它甘於奉獻,不求回報。

人,何嘗不像竹一樣,身處逆境生長,可是卻沒有竹堅強。本來逆境中生長的人意志更堅強,事業更容易成功,可有的人卻不願堅強,沉陷在逆境中。現在,多少人不是付出了就要有回報,但有多少人是像竹那樣無私奉獻卻不求回報的,這樣的人太少太少。所以,身處逆境不要緊,重要的是能否打破逆境,走向成功。做人,做一個像竹一樣的人,做一個頑強的人,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關於竹的作文11

我喜歡竹,小時侯在崇明島“插隊落户”,曾迷戀村前宅後的竹園。幹活勞累時,躺在竹蔭裏休息,聽風吹竹葉幽響不絕,看眼前天光綠影班駁,記憶中和竹子有關的古詩紛紛湧上心頭。

最熟悉的是王維的《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此詩從小就會背,在鄉村竹園裏獨自吟誦時,卻難以體會它的妙處。那時,衣衫襤褸,面有菜色,飢餓,疲憊,沒有明月相照,更沒有古琴可彈,哪裏來那一份閒適和風雅?

倒是想起李商隱的《湘竹詞》,有些共鳴:“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寫詩需要靈感和情緒,讀詩其實也一樣,不同的心情和處境,讀相同的詩,也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在城市裏生活,和竹子相處的機會不多,讀古人的詠竹詩篇,似有清風撲面。

南朝劉孝先的《詠竹》,是最早以竹為題的詩:“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人上宮琴。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那也許是詩人以竹自比,感歎懷才不遇,最後那兩句很有想象力。

唐詩宋詞中,寫到竹子的詩不計其數。李賀寫過一組詠竹詩,流傳雖不廣,其中有佳句:“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一枝入酒樽。”

蘇東坡的愛竹,也許前無古人,竹子和他終身相伴,不管到哪裏,他的眼簾裏不能沒有竹蔭,“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他的名言。年輕是,東坡詠竹有豪邁之風:“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中年看竹心情平淡:“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窗扉淨無塵,幾硯寒生霧”;到老年:“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由豪邁到平靜恬淡。這是他人生的軌跡,而詩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時期的心態寫照。

唐詩詠竹詩句中,讀來最親切者莫如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中的那兩句:“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蔭待我歸。”這句詩句中,竹子是忠誠親切的朋友,永遠默默地站立在那裏,以清涼的綠蔭迎候詩人的歸來。

  關於竹的作文12

他與梅、蘭、菊並稱“四君子”,他與鬆、梅並稱“歲寒三友”,他是鄭板橋最擅長畫的,他象徵着正直虛心。他就是——竹。

小時候我經常聽爸爸説關於竹的故事,我由此對竹子有一種十分濃厚的興趣。父親還經常教導我要像竹子一樣正直虛心,堅強不屈,面對困難要知難而進,什麼事情取得了好成績,不能與人攀比,要與自己進行鬥爭,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挑戰自己。

我們校園裏有一片小竹林,我一有空閒就喜歡去竹子旁坐一坐,看一看。一節一節的竹竿,碧綠的外衣,青綠色的竹葉,彰顯着它的積極健康與堅強的生命力。從筍芽開始就不斷磨鍊自己,從沉睡中甦醒,從堅硬的土壤中鑽出來,面對狂風暴雨的無情吹打,在冰天雪地中傲然挺立面對寒風的凜冽,經過千磨萬擊,最後長成一棵不怕艱難的竹。

我還記得那一次我因為學習上遇到了挫折,我的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我逃避着,不願與同學交玩耍,不願和家長説話……就是不願意接受這現實。那天我又一個人來到了博弈苑裏的竹林,呆呆地望着竹,聽着竹葉的沙沙聲,看着那欲滴的一片綠,心中心潮起伏。忽然我看到了地面上那一條大裂縫中探出了一個小黑點,湊近一看,居然是一棵嬌嫩的筍!一棵正努力從地底往上鑽的嫩筍!看到那堅硬如石的泥土,我震驚了!我想起父親對我的教導,要成為一棵堅韌不拔的竹子,困難就是家常便飯。是啊,那個嬌嫩的小生命有如此勇氣,我的這點小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不經歷風雨,怎能成為一棵能傲然屹立於風雪的竹?我豁然開朗,帶着微笑,帶着信心走向教室。“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從此開始我以竹子的秉性為座右銘,在之後的日子中,我努力學習,積極面對不同的困難坎坷,努力地衝向更燦爛的明天!

謝謝你,竹!你的正直虛心,你的堅韌不拔,你的傲然於風雪,我銘記在心,陪伴我成長!

  關於竹的作文13

它沒有蘭花的芳香,沒有蓮花的純潔,沒有月季的嬌豔,沒有牡丹的傲氣,但它擁有堅韌不拔、不畏嚴寒酷暑、不懼風吹雨打的高貴品質。它,就是竹子。“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就是讚美竹子不畏嚴寒,傲立風雪的精神品質。

温暖的春天到了,竹根在雷公公和春姑娘的召喚下,突破重重阻力,破土而出,來到這個美麗的人間。它茁壯成長,經過十幾天終於長出了長長的嫩嫩的筍芽,慢慢的又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在和煦的陽光沐浴下,你看,竹子正在跟我們打招呼呢。

炎熱的夏天到了,它的葉子變成了翠綠色,竹子變得更加高大茂密。我和夥伴們在竹林中玩耍。,我們捉迷藏,吹竹笛,編竹帽……一叢叢竹子像一把把巨傘,擋住了炙熱的陽光。一陣風吹來,竹葉發出“沙沙沙”的聲音,給我們奏響了一首美妙的歌曲,我們不由停止了喧鬧,閉目傾聽……

涼爽的秋天到了,竹葉都變成了墨綠色。秋風過後,其他樹的葉子都紛紛飄落,往日調皮的小草也不再活潑,顯得有些憔悴,只有竹子依然如故。它昂着頭,任憑風吹雨打,無所畏懼。

寒冷的冬天來了,竹葉變成了深綠色,其他樹已經光禿禿的了,唯獨竹子傲然挺立。沒有人注意,沒有人栽培,沒有人灌溉……只要有一方土地,他們就不畏艱險,默默紮根,造福人類。看到這裏,我不禁浮想聯翩,想到了每個工作崗位上的人。軍人們365天堅守在祖國的萬里邊疆,保衞着國家的安寧;環衞工人夜以繼日的默默清掃着街道;建築工人揮灑汗水,建起一棟棟高樓大廈;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埋頭搞研究,忘記了白天黑夜……他們不正如竹子嗎?不畏艱苦,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我們應該學習竹子的精神品格,做一個不懼艱苦,樂於奉獻的人!

  關於竹的作文14

外婆家後院有一片竹林,那裏十分幽靜,偶爾也有小松鼠、花貓等可愛的動物的光臨。我愛拿一把躺椅,放置於竹林中,懶散地躺在上面,捧一本書,嘗些瓜果,或慵懶地與周公相會,任由書隨意地放在身上,甚美。那些小動物們也不怕生,個個爬到我的身上、躺椅上,弄得我直癢癢。有時,我也會望着竹子傻傻地發呆,想着那些與竹相似的人們。

他是一代文人,瀟灑不羈的性格使他脱離官場。他“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的性格使他恥於折腰,藐視權貴;“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他正直倔強的性格的真實寫照。有人説他傻,明有滿腹錦綸,卻解綬掛印,辭官還鄉,而我卻認為正是因為他的“傻”才創造了這詩、書、畫三絕之怪才。有人説他怪,畫的怪,文章怪,性情怪,行為怪,而我卻認為他的怪正是他的精神所在。品其畫,看似凌亂,實則蒼勁蕭爽,疏落有致,影影約約有其剛直之性;讀其詩,看似寫物,實則悟人生之理,“畫”自己之貌;觀其書,看似“亂石鋪街”,實則錯落有致,疏朗有序,縱橫馳聘,揮灑自如。他是鄭燮,揚州八怪之一。

他是一代丞相,卻因為皇帝的無能以及當時的政治現狀而英勇就義。他“風檐展書讀”,使其“古道照顏色”;他“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的宗旨,使他於柴市從容就義。在他被捕時,曾有人勸他歸順,以免殺生之禍,而他卻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正是他當時的想法。“臣心一片磁針,不指南方不肯休。”乃其精神之寫照。他的死亡不得不説是中國古代的文學史上的一大遺憾,也是中國歷史的一大遺憾。他是文天祥,中國宋代末年丞相。

竹之剛勁不屈,讓人讚歎;人之頑強不屈,為人傳頌。陽光透過竹葉,形成金色的碎片,隨着風搖曳,彷彿在向我們講述那些人的故事。

  關於竹的作文15

前幾年種的毛竹一直沒有動靜,今年清明過後,居然長出新筍,詫異之餘不免有些喜悦。

那筍高的大約有十幾釐米,矮的卻才剛剛冒出地面,參差不齊,如蓄勢待發的火箭,傲然卓立。毛茸茸的外皮透出一股活潑頑強的生機,真是惹人憐愛。

在暖雨清風的愛撫下,新筍拔節瘋長,才過數十天,便成蔚然的一片。竹身挺拔修長,竹枝卻柔軟纖弱,剛柔相濟,更增加竹的秀美。而短劍似的竹葉卻別有一番韻致,有的翹首望天,傲立於枝頭;有的則俯視大地,斂容沉思。不羈中多了一份飄逸,放縱間添了一些清雅,錯落有致,漏下斑駁的陽光。微風拂過時,竹影婆娑,翠袖輕招,地面上太陽的影子也隨之晃動,時明時暗。

新竹的顏色較老竹淺,説綠則似乎少了些清新,説青則似乎少了些生氣,姑且稱之為青翠吧。遠遠望去,整片竹林彷彿一抹翠雲,連天飄碧而又不失天然的淳樸。而置身竹林,則可感覺到竹之青翠洋溢在周圍,蓊蓊鬱鬱的,到處跳動着竹的瀟灑,到處勃發着竹的生機。在此出塵脱俗的地方,人的心情也寧靜如水,把一切令人煩惱的事都拋諸心外。無怪乎古人能“詩思禪心共竹閒,任他流水向人間”。滿腹的詩思,禪心猶如翠竹一般悠閒,怎麼還會在意生活中的苦悶與煩惱呢?

古有詩云:“天寒修竹娟娟靜,翠袖蒼茫獨立時”。詩人把竹比作佳人,以表明對竹的喜愛,我不禁產生同樣的感覺。的確,竹之窈窕秀頎的身材及輕盈瀟灑的儀態無不透出佳人的清姿雅質,無怪乎以竹為題的畫比比皆是。

蘇東坡言:“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醫”。竹通人心,人隨竹逸,故蘇東坡一生雖仕途曲折,但他卻依舊逍遙自得,坦蕩閒適。他認為萬般世事從來就像輕風吹過耳邊一樣,成敗得失轉眼都成虛風。他的這種飄逸灑脱的心態更可顯露出他那曠達的人生態度,可見竹對人有着多麼深刻的影響!

竹之宜人不僅在於它的外表,更在於它的精神,或許這才是竹的全部內涵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