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蛙聲作文

來源:文萃谷 3.01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蛙聲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蛙聲作文

關於蛙聲作文1

白天,細雨如織,夜晚,蛙鳴一片……

學校圍牆以東,曠野莽蒼,此起彼伏的蛙鳴如在枕邊,不歇的蛙聲竟聒噪出一段童年的往事——

小的時候,離我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方圓大概有幾百平米的水塘,因為是三角形的,我們都稱它三角汪,周圍長滿了一種稱之為棉槐條的灌木,那裏面生活着不少的青蛙,每到放暑假的時候,常常和小夥伴一起去那裏釣青蛙回家餵雞。

釣青蛙不像釣魚,釣魚要靜,釣青蛙要動。釣青蛙的餌料也不是用蚯蚓,要用黃色的絲瓜花或者方瓜花。釣青蛙也不需要釣鈎,只用釣竿拴上一根細繩就可以了。然後在繩子的一頭拴上絲瓜花或者方瓜花,就可以把細繩甩到灌木叢中開始釣青蛙了。

釣的時候要不停的輕輕上下抖動釣竿,(小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要抖動,只是知道那樣能夠讓青蛙快速上鈎,現在才明白,青蛙的視覺是對運動着的物體才比較敏感的,它把抖動的絲瓜花當成昆蟲了,呵呵,真是生活處處有學問。)當覺得釣竿突然發沉的時候,要快速的向後甩動釣竿,隨着釣竿的甩動,釣繩也甩過頭頂,快速的向後飛去,這時就會聽到身後傳來“噗”的一聲悶響,那貪嘴的青蛙已被摔暈,仰面向天,四肢抽搐,抖個不停,這時上去抓它簡直就是探囊取物了。

釣魚的動作要領,突出了一個“熬”字,在魚上鈎以後,要“以靜制動”,通過放線收線,慢慢的把魚兒“玩累了”“熬倒了”,才能讓它服服帖帖的出水。而釣青蛙的動作要領,突出了一個“甩”字,要“以動制動”,講究的是眼疾手快,一擊而中。像高手過招,釣魚用的是武當掌門張三丰的.太極推手,是後發制“魚”;釣蛙用的是雪山飛狐胡斐的必殺絕技,是先發制“蛙”。

在我的家鄉,釣蛙之“甩”,可謂婦孺皆知,且形成了一歇後語:家後面釣蛙——“甩”到家了。“甩”是我們這裏的方言,含義比較特別。説某人“甩”,就是指這個人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有點流流氓氓得意思。因此,老人家教青年人的時候往往會説:別整天砸蛤蟆,釣蛙子,不幹正事!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三角汪早已不復存在。釣蛙生涯雖然瀟灑,但總是不務正業,且不夠環保。把它摺疊起來吧,放到記憶的溝回中,每每想起,倒覺得不是“甩”,而是“帥”,是家後面釣蛙子——“帥”到家了!

室外,蛙聲依舊,陋室,思緒如潮……

關於蛙聲作文2

那春草池的蛙聲又響了,此起彼伏,聲嘶力竭的彷彿永不停息,惱得我將“青草池塘處處蛙”也寫作了“春草池塘處處蛙”,平白扣了兩分,可不招人恨。

還記得大約是前幾月,科學正在教生物。或許是哪個老師偷懶,又或許是哪個頑劣的同學,將課上完了沒用了的蝌蚪全數倒進了春草池裏頭。這可驚起了千層浪,不必説一二樓的,就是三四層的,乃至五層的同學都跑下樓來看熱鬧,還有甚者看得太入迷了,結果連眼鏡也掉到了春草池裏頭去了。

可是那搖着尾巴的小傢伙漸漸長出了腿,又搖身一變長大了後,那可愛模樣便不復存在了,於是我們便不再靠上前去。可我們退避三舍了,那蛙聲卻不依不饒的穿過那玻璃窗,直直要鑽進我們耳中來。

那蛙聲也是變化着的,短促時,那便是“呱,呱”地叫個沒休的。可若拖起了腔調,那便更像是“咕哇——咕哇——”了,也讓人不容忽視。偏我恰坐在窗邊,於是忍着忍着,便也慣了,只是有時仍會抬筆寫一個“春”罷了。

可又一日,那蛙聲突然不見了。我原以為我會鬆一口氣的,卻不想渾身不自在,像是少了什麼,於是便沒忍住,去問了原委。同學説,彷彿是有家長知道了,覺着打擾學習,報給了學校,於是這才全被挪走了的。我“哦”一聲,再也沒接話,只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樣子。

後來望着老師佈置的隨筆苦思而不得其解時,我便決定出去走一走,可七拐八拐的,卻不知怎麼,走到了春草池邊上。從前熱鬧非凡的春草池一下子冷清了下來,我像是不甘心一般,用目光搜尋着每一寸角落。

無果。我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卻仍不想就這樣放棄了。於是蹲下身子,輕輕的,悄悄的,學着那蛙聲:“咕哇——咕哇——”。

自己也覺得自己可笑了。終於也決心放棄了,目光卻被一隻探頭探腦的小傢伙吸引住了——一隻漏網之蛙?心歡喜地怦怦亂跳,我像是揣着個小祕密,三步並做兩步,幾乎是雀躍地回到了班級。

坐定在位置上,不經意掃過攤開的語文書。“……而連綿不絕的蛙聲,又或多或少的增添了詩人的煩悶。”

驟然失笑,提筆在隨筆本上,寫下那一句“春草池塘處處蛙”,或許十餘年後,也能有人給我寫個注:“連綿不絕的蛙聲,承載着作者幼時最美好的回憶。在這以蛙聲為背景的國中生活中,作者有過歡笑,有過淚水,嬉笑怒罵皆是回憶。”

至此,耳邊彷彿又傳來,那熟悉的蛙聲一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