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老敬老的作文6篇

來源:文萃谷 2.63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老敬老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愛老敬老的作文6篇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1

小時候,我生活在奶奶家,隨着年齡的長大,我也經常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記得有一次,奶奶的手受傷了,幫奶奶貼創口貼,過了幾天,創口貼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覺得很奇怪,奶奶的傷還沒好,為什麼不貼了呢?經過觀察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奶奶每次洗碗時必須把創口貼撕下,久而久之,黏性消失,就沒法貼了。

一天,我剛重新幫奶奶貼完創口貼,可中午一桌的碗還沒洗,我自告奮勇地説:“奶奶,今天的碗由我來洗,您去休息吧。”奶奶聽了,一個勁兒地説:“呵呵,我孫子好孝順!” 我先把碗一個個摞起來,小心翼翼地捧着來到廚房,輕輕地把碗放在水池裏,又堵上水口,擰開水龍頭。“譁”地一下,水流了出來。當快要接近半水池的時候,我快速關上水龍頭,隨手拿了一個碗。噢,是我中午吃飯的碗。由於擱置時間太久。殘餘的粒米緊緊地和碗粘在一起,我用抹布擦呀擦呀,可這些米粒像頑固分子一樣,怎麼擦都擦不下來。我生氣了,把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終於,這些“頑固分子”投降了,捧着亮晶晶的碗,我好不得意!

過了一會兒,我瞅見了一個比較難對付的傢伙----中午盛肉的盤子,上面佈滿了油斑,剛才的米粒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我用抹布使勁地擦呀擦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這些油斑還是不肯乖乖就範,急的我滿頭大汗。突然,我眼睛一亮,計上心來,對,雙管齊下,讓洗潔精當我的“先鋒官”,鐵絲球當“副官”,它倆精誠合作,果然有“大俠“風範,只輕輕一擦,剛才還在我前面耀武揚威的“勁敵”,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我舉起盤子左照右照,準備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一不小心手中一滑,盤子像張了對翅膀,一下子“飛”到了池子裏,我濺的到處都是:我身上、地上、煤氣爐上......我趕緊掩飾自己的過失,生怕被奶奶發現。“唉,古人云:驕兵必敗,此話不假也!”我喃喃自語。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與教訓,後面的碗我只用幾分鐘就大功告成了。洗完以後,我開始顯擺起來了:“哎喲,洗碗太簡單了,奶奶,以後這活,我包了。”奶奶聽了,連連説:“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我嘴上雖那麼説,心裏卻有點慚愧:洗那麼幾個碗就鬥智鬥勇,脖子都僵硬了,何況做別的家務呢?奶奶天天那麼辛苦地做家務,都沒説什麼,以後,我也不能一味索取,也該想到“奉獻”了。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我們的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敬老故事。

在許多人眼裏,也許會認為人一老,就變得特別的囉嗦;人一老就變得一無是處;人一老就是一個負擔、一個累贅。甚至因為如此,有些人因為家庭不是很富裕,還拋棄了一個將自己從小不點,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成人的父母親,讓他們自生自滅!但是他們知道嗎?這麼做是對老人的不恭不敬,對父母的大逆不道。

曾經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遇見一個白髮蒼蒼、衣衫襤褸的老人拿着破碗乞討坐在校門邊乞討,頭上的長頭髮與鬍子一綹一綹地纏粘在一起,顯得特別的可憐,可是當時我顧慮了太多:萬一他是裝出來的,目的是為了騙錢怎麼辦?可是如果是真的,我不願意給他一點施捨,又怎能眼睜睜地看着一個老人在今後的日子裏艱難地度過呢?眼看上學的時間就要來不及了,我隨意地從口袋裏拿出兩個一角錢的硬幣丟進他的碗裏,然後飛速地跑進學校裏。可是放學後,我再一個經過老人時,我又大吃一驚。原本只有幾個硬幣的碗裏多了幾張一塊、五塊的人民幣,原本以為我做得很好了,可是卻看見了一個母親牽着自己兩三歲的孩子過來放了一張十元的人民幣後,對老人和善地笑了笑,高興地“晃”回了家。又想了想,我早上的所作説為不就是老師所説的“嗟來之食”嗎?我的心裏頓時產生了一股罪惡感。

看看現在的我們,夏天一到,驕陽在屋外盡情地揮灑着炎熱的陽光,我們卻呆在涼爽的空調室中看着電視,喝着飲料,可是有多少人在這炎炎的烈日下仍然要繼續辛苦地勞作着,我們呆在空調室裏都埋怨天氣熱的話,那麼他們豈不是在油鍋裏工作嗎?一個一、二年級的國小生都懂得要尊老愛幼,我們這些比她大十歲、二十歲的人又談什麼不懂?有人能幫掃垃圾的大爺遞上一杯水,給他夏日裏的一絲清涼;有人能給乞討的老人一些零錢,讓他擁有一線生機;也有人能陪陪養老院的老人聊天、説笑,讓他們的生活不再乏味,那為什麼我們就不行呢?

同學們,請行動起來,幫幫我們身邊的孤寡老人。哪怕他們囉嗦,哪怕他已不再擁有年輕時的朝氣,但你一個小小的舉動,興許就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呢!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3

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毛主席説:“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為老人擦玻璃、收拾房間、陪老人聊天學、為爺爺奶奶掃地、灑水、澆花、整理內務,忙得熱火朝天,淨化了環境、這次活動不但給老人們帶來了水果等慰問品,學生還為老人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節目:唱歌、跳舞以及教爺爺奶奶講英語,逗得老人們滿臉樂開了花。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讓這個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4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做好敬老愛老工作,保證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晚年生活的安定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是每個人、每個企業、單位、全社會都應高度重視和認真擔負的責任,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是尊重歷史。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階段,廣大老年人都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建立了光榮的業績。他們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重。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代含辛茹苦創業奮鬥打下的基礎,每一個後來人都不能忘記老一代的功勞。我們要大力弘揚尊老敬老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護老年人的權益,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保證他們同其他社會成員一起共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35億(其中百歲老人17800人,比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3384人增加14416人——《天津老年時報》),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我國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同時也給家庭結構和社會生活帶來新的變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於每一個家庭與全社會的安定祥和,我們應當一如既往地做好敬老愛老工作,在全社會倡導和形成充分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熱情善心和照顧老年人的良好風尚。

國家於1996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和老齡活動的開展奠定了法律基礎,不論從道德層面還是遵守法律方面,我們每個公民都要為做好這項工作努力作出貢獻。要進一步重視敬老愛老、宣傳敬老愛老、以實際行動敬老愛老,堅決反對那些認為老年人“無用”、是“累贅”從而把他們棄之一旁的思想和行為,切實樹立老年人是社會和家庭的“寶”、是“財富”的認識,負起自己應有的敬老愛老的責任。

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更好地形成老少共融、代際和諧的良好氛圍,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向前發展,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讓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5

説到敬老愛老,我爸爸可是我的榜樣。

也許是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過得太高興了,第二天早晨我睡到自然醒時,發現爸爸不見了,汽車也不在樓下。我問媽媽:“爸爸去哪兒了?”媽媽説:“他回山東爺爺、奶奶家了。”

“爺爺、奶奶家?過年不是剛從爺爺、奶奶家回來嗎?”我非常吃驚地説,“這才幾天呀,怎麼一個電話打來又回去了?”

媽媽説:“早上5點左右的時候,奶奶打來電話説爺爺得病了,住進了醫院。你爸爸接到電話就出發了。”

聽了媽媽説的話,我眼前出現了爸爸聽到消息後着急的樣子。爸爸總是把老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平時有事沒事就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回爺爺、奶奶家,開車一路不停也得七八個小時,老爸真是夠辛苦的。

從那天起,我天天數着爸爸回來的`日子,今天是第六天了,下午爸爸回來了。我高興極了,一進門,我就問爸爸:“爺爺怎麼樣了?”看着爸爸很開心的樣子我就知道爺爺沒事了。爸爸説:“病快好了,再輸兩天液就可以出院了。”我也長出一口氣,放下心來。

我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敬老、愛老,是我學習的榜樣。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6

什麼是尊老?尊老就是尊重長輩。尊老愛老敬老是每個人的本分。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經滄桑卻仍然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濃厚,就是下哦那個尊老愛老敬老這方面建起的。

尊老愛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祖先傳承下來的寶貴品質財富。在我們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視優質道德,講究社會和諧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愛與親和力的主要體現。中國古代就傳有《二十四孝》,“maishen葬父”,“親嘗湯藥”等二十四的敬孝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必須得成為我們做人的原則。

戰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親,特別孝道,他母親在世的時候生來就膽小,懼怕雷聲。王裒經常在打雷的時候到母親身邊給其壯膽。母親去世後,王裒把她埋葬在山林中寂靜的地方,一到颳風下雨,聽見震耳的雷聲,王裒就跑到母親的墳前跪拜,並且低聲哭着告訴道:“兒王裒在這裏陪你,母親莫害怕。”有詩頌曰: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台,阿香事一震,到墓繞千回。

尊老愛老敬老對於作為國小生的我們不需要捐獻很多錢,也不需要花大把大把的心思,只要我們做一些對於我們來説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了,比如説,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衣服,買一次菜,做一頓飯,為爺爺奶奶洗一次腳,梳理一次頭髮,在這個季節也正是棉花成熟的季節,幫爺爺奶奶採一次棉花,剝一次棉花,或者做一些能夠減輕家長負擔的事情。

在公共汽車上,永遠都會寫着:請給老,弱,病,殘者讓座。試問: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尊老愛老敬老這種社會風氣已經漸漸消弱,然而我知道我們其實並沒有將他們忘記,尊老愛老敬老,仍然使我們內心深處的頂樑柱。

尊老愛老敬老就像是黑暗中點燃的那一盞燈,就像寒冬裏的一把火,就像寒冬裏的一把火,就像沙漠裏的一瓶礦泉水,就像乾旱時的一場雨,就是在老人需要幫助時,我們伸過去的那一雙手,就是老人談心時,走過去的以為聆聽者。我們可知道,我們的一次問候,一個微笑都會牢牢的烙印在老人的心中,我們對老人的每一次幫助都會温暖他們整個心窩,都會成為老人走下去的信心與堅持。

尊老愛老敬老,作為一個新世紀,新時代的國小生,少先隊員,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祖祖輩輩的光榮傳統,一代又一代傳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