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35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都柏林人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都柏林人讀後感

  都柏林人讀後感1

譯者在前言總結了些許喬伊斯的寫作特點,我認為很不錯,於我而言,同異相依。喬伊斯這種將讀者的主觀性與文本剝離以營造出一種冷眼看世界的效果,確實讓我感到了某種疏離感,這會讓一些以主觀情感共鳴為閲讀基礎和判斷標準的表面讀者很難看進去,也會令其迫不及待打低星吧。蓄意破壞讀者預想邏輯和情節,很多大家都愛這麼玩啊,一部很有特色的文集,不是個體排列而是有機聯繫,藕斷絲連,死亡是其永恆主題。很多小説都沒頭沒尾,只是一個片段,看人説叫做世界的隨機與不確定性,深以為然。很多結尾實在是巧妙。發表一些個人淺薄之言。

姊妹們寫出孩子對死亡的理解,以及摻雜的掙脱束縛後而又倫理上沮喪的複雜又無知的心理。一次遭遇,還是束縛的掙脱以及對陌生人的恐懼,而後被所看輕之人的解救。阿拉比,懵懂之愛戀稱不上我所認為的主題,我的關注點在於結尾小男孩站在阿拉比廣場上看着那些花瓶,而又無能為力的那種天真之感,“於是我的雙眼燃燒起痛苦和憤怒”這不僅因為愛人,也緣於自己,我是切身感受過此種感覺的。伊芙琳裏女主對與固有習慣與重獲新生的徘徊,她還是放不下很多東西,破而後立也不一定就會更好,我偏向於她沒有走。賽車以後,我沒什麼可説的。兩個浪漢,浪漢一生活的毫無意義,脱離了夥伴,卻缺失了價值,不能稱之為人,以及浪漢二愛情騙取的卑劣。公寓裏母親的欲擒故縱,女兒的惶然所措,她一遍遍説我該怎麼辦啊,也是強迫男友表態的天真。那個男人也是大多男人的通病,只喜享受不願承擔,最後還是會負起責任來吧,為了自己的慾望。一小片陰雲,鬱郁不得志的詩人,對影響力的渴望,朋友的輕蔑,他最後的悔恨,是因為弄哭了孩子,抑或是自己所選擇的生活方式。何其相似,一個混吃等死的父親,因自己的無能對關心自己的兒子施暴,由令我心動的“別打我了,爸!如果你不打我,我會為你祈禱萬福馬利亞,爸爸·······我會祈禱萬福馬利亞……真令人哀傷。泥土中可憐的瑪利亞,一輩子也沒嚐到愛情的滋味,渴望無比,卻又出現不詳的徵兆。痛苦的事件,一個道德意義上破產的人,毀了別人,也毀了自己,我由衷的説,這種人真該死。常青節在討論政治問題,不多説。母親是喬伊斯女權主義的完美凸顯,德芙琳小姐若有絲毫妥協,女權便受到傾軋,萬幸她自始至終那麼堅定,“她真是位絕好的夫人”“你做到了你該做的”聖恩談宗教問題,我不説了。

真的應該另起一段談死者,它是我由四升五星的原因,前面的,雖然算得上精緻,但應該稱不上是精美絕倫,死者做到了。一次冰雪中的聚會,繁華過後的散場,對妻子萌發的愛意,對情敵的嫉妒,因死亡情感的無處排解,而後恨意的消解,生與死的感歎,他也終於明白,即使結為夫妻,也還是有互相不能碰觸之部分,生與死,現實變得飄渺了,最後的一場淨化之雪,泯滅了一切,唯有一片雪白,真的是具有安魂曲般質感的藝術品,令我恍惚了。

  都柏林人讀後感2

什麼是小説和什麼是好的小説,這是兩個問題。前者智者見者,而且可以有若干種分類,但對於後者,有而且只有一個本質用來衡量:洞察人性的幽微與複雜。偉大、卓越和經典的小説,在我看來,至少還有一個致命的因素:卓越的`前瞻性。

《都柏林人》不僅符合這以上特質,且還有兩個不凡的優點:語言的簡潔和温暖的力量,這讓人在近一百年之後讀起來毫無隔閡:都柏林人變成世界上永遠存在的、永遠可被理解的一羣人。不禁想到,誰又在為我們這裏曾經生活過的人保存下心靈的樣本?——詹姆斯喬伊斯的確為都柏林做到了。雖然都柏林的出版商漠然甚至刻薄地對待他這本書,但他可不是創造了一本漠然甚至刻薄寡淡的書出來,而是創造了一個活生生的都柏林生命有機體。

有關這位具有西方現代文學開創大師和作品的研究十分浩瀚,但《都柏林人》是一本奇異的有生命的書。

開篇就是終極的死亡,是一個癱子神父的死。他因為自我譴責的精神桎梏(失手打碎了一個聖盃)而備受打擊,人“慢慢地變了”,甚至失去身體機能,在自我折磨中死去。終結的故事也是談及死亡,卻是一個太年輕就死去的青年。年輕人的刻骨銘心之愛使得他並沒有真的死去,而是在被愛的人身上留下生命印跡,這好像是重生,又像某種的招魂術。

簡潔的語言和其中的主題讓我想起最近讀到的幾個作家——以我的閲讀為序,那條作家之鏈的最近之端,有集大成者而且是精神極端分子的J.M.庫切,有土耳其作家O.帕慕克——“樹”的意像直接讓我想起(竊以為)他寫過的最好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紅》裏的畫面(他的匆忙、聰明總令人起疑),當然不乏以繁瑣細節和堅固得噎人的“意識塊”而見長的赫塔米勒(你會發現閲讀諾貝爾獎作家是比較節省時間的閲讀方法,它是半決賽或決賽,而不是海選)。當然,性愛、意外、錯過、偶然、死亡、少年這些母題,還有一位離得最近、也成功地抵達商業普及無人之境的繼承者:村上春樹。然而,那温暖人心而且托起人的熱烘烘的力量卻並沒有超越此一刻的詹姆斯喬伊斯。

我驚歎,這些都柏林人的羣像居然能夠那麼奇異地匯合成一個人,他從少年目睹死亡而生,到少年初戀、青年浪蕩、職場廝混、求婚和訂婚、結婚悔婚和可能的婚外情、為人父母、老去、死亡,歸於平靜,他的名字是“都柏林人”,就像一場細緻的人性考古發現之後的最終論斷,“藍田人”、“北京人”或“河姆渡人”。

它又是一幅像素作品,一點一點,最終構成黑白灰的人物肖像:戴着黑禮帽、夾鼻眼鏡,留着兩撇小鬍子,瞪起的眼睛是灰綠色的——儘管它正在變盲,可是內心和感官卻越來越具洞察。

近一百年之後,《都柏林人》還能在一個人的心靈裏點燃微火,引起呼告。它的火和力,把“人“從宗教的範疇里拉出,讓“人”覆蓋宗教的疆域。我同時看見一些在世紀的暗影裏沉默的人,人影幢幢,他們因孤獨或某種困境與我同在,因為不幸和頓悟與我同在,不分時空,不論命名。

無論《悲痛事件》還是《死者》,每天都在上演。前一個人為虛妄的神聖與幻想而錯過生命的盛筵,後者雖然死去,但他強烈的愛卻注入一個女人的精神,通過這種“寄生”而活下去,讓這個被愛的人成為他的丈夫也不能夠完全把握的另外的人。

由此想到,輪迴並不是毫無意義的盤旋,它也許是DNA螺旋式的,每一層都有一部分取捨,這樣才足夠彰顯生命自身的能量與活力,彰顯初創者的憐憫,當然還包括《一次遭遇》或《一小片陰雲》那樣瞬間的、略顯可笑的震驚與混亂,很像是宏大的歌劇當中穿插的諧謔曲。

  都柏林人讀後感3

讀完喬伊斯的《都柏林人》讓我會想起茂瑙的電影《最卑賤的人》。看是所謂“華麗的人性”中,誰都有顆最為卑賤的心。不要説喬伊斯的時代已遠去,但是人性中卑賤、可恥、悲涼、懦弱的一面還存在,無時無刻不存在每個人的陰影中。

《都柏林人》從死亡開始,以死亡結尾。全書瀰漫陰天才會有的壓抑氣質。描寫的中下層人民生活,其實他們也不過是一個社會的投影面,可以説是以管窺豹。不全部是底層的“浮世繪”,因為還未到達最下層人物的描寫。

喬伊斯以旁觀者的語氣去描述每一個故事,鮮明的簡潔言語讓人更好貼近故事。每一個故事去窺視自己和身邊人,其實我們都會在每一個故事中,不是主角至少也是配角。我們不是聖人,我們總會不自覺的陷入這個光怪陸離病態心理中。於其將這一切歸咎人心的豁達,不如説是社會、環境、教育的稟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