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作文彙編七篇

來源:文萃谷 2.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特色小吃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色小吃作文彙編七篇

特色小吃作文 篇1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今天要介紹的是我的家鄉福建的特色小吃――餛飩。

餛飩一上桌,就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讓人忍不住想要吃上一口。米黃色的湯水上漂浮着幾個小葱花,像是綠色的寶石嵌在上面。輕輕用湯勺攪動一下,那幾個小葱花隨着湯勺動起來,餛飩也跟着漂動,好一幅美景!不僅讓人賞心悦目,更讓人垂涎欲滴,時刻挑逗着你的味蕾。熱氣騰騰的餛飩香氣四溢,舀起一勺湯汁送入口中,頓時口齒留香;再看那晶瑩剔透的餛飩,輕輕咬上一口,爽滑鮮嫩,真叫人讚不絕口!

餛飩,不僅味道鮮美、樣子好看,做法也很簡單。在桌上放些麪粉,再加些水和鹼,揉成麪糰子,用小木棍不停地擀,直到皮兒薄得透明,再分成小方塊。最後,把皮兒放在手心上,放上一勺肉餡,折成一個三角形,餛飩就做好了。

聽奶奶説,餛飩也叫“雲吞”,它的由來還與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有關。據説在漢朝時,北方的匈奴兇殘,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百姓為解心中仇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諧音“餛飩”。

我家鄉的特色小吃――餛飩,不僅能讓你填飽肚子,還很實惠,保證讓你流連忘返!

特色小吃作文 篇2

傍晚要吃飯時,我們來到夜市上吃開封那美味的小吃。

天還沒有黑,夜市上已經坐了非常非常多的人。我們全家來到一個空着的位子坐了下來。

爸爸給我點了一份冰梨水,然後又點了兩杯杏仁茶。梨水上來了,我喝了一口,真是好喝,非常涼爽,非常可口。

喝完了,我們又到另一家去吃。我們點了幾個螃蟹。螃蟹上來了,個頭很大。我吃了一口蟹肉,非常好吃。肉是黃色的,在最裏面非常的軟,非常好吃。我們還去吃了油潑面和吊爐燒餅。

吃完了開封小吃,我們全家就高高興興的開車回家了。

特色小吃作文 篇3

長沙是一個不夜城,在這裏,越到深夜越熱鬧。這麼熱鬧的城市怎麼能少得了小吃的存在呢?吃就數長沙人靈泛,長沙人一天不吃辣椒,就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可謂是無辣不歡。在長沙,小吃界的三大霸主分別是:臭豆腐,糖油粑粑和葱油餅。

臭豆腐臭豆腐,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臭。外地人覺得一點也不好吃,還很臭。可我們長沙人偏偏相反,這臭豆腐,越臭越香。雖然它聞起來很臭,但吃起來卻很香,你會感受到越臭的臭豆腐越香。因為它經過特製的滷水醃製,滷水也是臭的,所以泡出來就很臭。可那臭豆腐卻是外酥裏嫩,香氣四溢。咬一口,豆腐裏的汁水就流了出來。

糖油粑粑,一聽到糖這個字,就知道它一定是甜的。這是小朋友的最愛,也是我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想要吃到又香又糯的糖油粑粑,就要去長沙的火宮殿。那裏的糖油粑粑又大又滑,輕輕一咬,糯米在口中化開,粘粘的糯米中帶着外面那一層的糖油,又甜又糯。筷子功夫不好的人還夾不起來,因為太滑了。

葱油餅,它已經成為了長沙人的早餐之一,濃濃的葱香,在喝着解油膩的豆漿,簡直絕配。葱油餅在包子鋪裏都有賣,只不過不同的店,味道也不一樣。最好吃的還是火宮殿的葱油餅。剛炸出來的葱油餅又香又脆,葱油餅要吃熱的,熱的就是脆脆的,散發着濃濃的葱香的。冷了就會變得軟塌塌。

這就是長沙,火辣辣的城市,香氣四溢的長沙,性格豪爽的長沙。小吃,已然成為長沙一張獨特的名片。

特色小吃作文 篇4

有時候,真的非常慶幸,中國竟然有春節這一節日。每次在做客的時候吃上一大頓,真的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大年初四,我到外婆家去做客,明明都吃了中飯,但是到吃晚飯的時候,還是餓得像幾百年都沒吃過飯一樣。

剛剛的開胃菜一上來,我就像餓狼般撲向這些食物。

忽然,我的眼睛一轉——我居然發現了醬煨蛋!那晶瑩飽滿的樣子,宛如一個嬰兒的肌膚。褐色的表皮,彷彿就是他經過太上老君煉丹爐的煉就後,留下的印記。表皮上還有斑斑油點,就像豹子身上的斑紋,真可謂是可見一斑啦!還有那發出的陣陣醬香味,伴隨着縷縷煙氣,帶着醬油的味道,簡直讓人魂牽夢縈。

我立馬夾上一個,挑到碗裏。那圓滾滾的樣子,讓人不禁想咬上一口。用筷子把它從中間掰開,便露出了酥軟細膩的蛋黃。這蛋黃就靜靜地躺在米黃色的蛋白中,望上去似乎是挺討喜的,我立馬拿起另一半,挑到嘴裏。

剛開始吃到的,是蛋白。不像液體玻璃那樣容易拉伸,反而像堅硬的普通玻璃,易斷,但又極其富有彈性。

吃了之後,醬油的味道在嘴裏蔓延,醬香味直“衝”鼻腔,讓人不禁想再吃一個。

接着,便是蛋黃了。本該圓滾滾的蛋黃一瞬間碎成了渣渣,不對,是軟的渣渣。蛋黃十分酥軟,誇張一些就是“入口即化”。

然後,我又連着吃了四個。每吃一個,我都用十分誇張的表情來讚美它的味道。

不過,之後的我又問了外婆,醬煨蛋是怎樣製成的。

首先,要準備醬汁:鹽,生抽,老抽,糖,水。然後再把白煮蛋放進去,小火煮制十分鐘,適當翻滾後,大火煮制五分鐘,以便收幹汁水。一份好吃的醬煨蛋就做好了。

原來這麼簡單?十五分鐘就能搞定?當然,這只是外婆的做法,不過,單單隻需十五分鐘搞定的菜,對我來説就很好吃了!

希望在這個春節裏,我會吃到更多的,見到更多的,學到更多的。

特色小吃作文 篇5

雙皮奶是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特色小吃。第一次品嚐它,是在一次旅行中,那天,我初次品嚐了這“天堂美食”後,便深深地愛上了它。

雙皮奶,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層奶皮的牛奶,它的上層奶皮比較甜,有一點兒香草的清香味兒,下層奶皮更嫩、更滑一些,吃起來很Q。有些雙皮奶呈奶黃色,而有一些則是純白色的。當你離它還有一些距離時,就能聞到它濃濃的奶香了。那香甜的氣味,真是讓人禁不住地想“消滅”了它!

雙皮奶不僅味道好,做法也十分簡單。

你只需要準備500毫升的純牛奶,三個雞蛋和一些白糖就夠了。首先將牛奶倒入鍋中温一下,但切記,千萬不要煮熟了,那樣的話就結不出奶皮了,然後再把牛奶倒進另外一隻碗裏,放到通風的地方等它結第一層奶皮,然後在結好的奶皮上輕輕地劃一道十釐米左右的小口子,將底下的牛奶倒出來,最好要留一點在裏邊,否則奶皮就會粘在碗底上了;接下來要將準備好的三個雞蛋打在碗裏,快速均勻地攪拌,篩出蛋清,將蛋清倒進準備好的牛奶裏,再沿着剛剛劃過的小口子倒進去,一定要小心一些哦!如果奶皮破了,就前功盡棄了;最後,敷上一層保鮮膜,再放進鍋裏蒸上十分鐘,再燜五分鐘,將雙皮奶小心取出,撕開保鮮膜,就可以享受這色、香、味俱全且營養豐富的美食啦!

説到這雙皮奶的來歷,真是讓人感到好笑。這要從清朝末年一個名叫何十三的農家子弟身上説起。一天清晨,他在家中做早餐,誰知一不小心在水牛奶裏翻了個花樣兒,後來一嘗味道還挺不錯。不久後,有一個識貨的老朋友買走了他這配方,開了間食檔,這順德雙皮奶便吃成了傳統。呵呵,真是好笑,誰能想到這麼美味可口的名小吃,竟是一位農民無意間調配出來的呢?

雙皮奶那麼美味,營養價值又高,用現在的網絡流行語來説,那就是:你不嘗,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啦!

特色小吃作文 篇6

這天,我們坐了六個小時的動車,來到廈門旅遊。第一站就是小吃特色街——中山街。

在火車站到中山街的路上,導遊給我們介紹了不少當地的特色美食,尤其提到廈門的薑母鴨與筍凍,説這是當地的二絕,到了廈門,必須嘗一嘗。

到了中山街我們挑了一家老字號的店坐下,特地點了這兩道菜。大概過了20分鐘,在千呼萬喚之中,筍凍和薑母鴨才先後來到我們面前撩開了它們神祕的面紗。

先來的是筍凍。你可不要被筍字給迷惑了哦,其實筍凍非筍。它的原材料實際上是一種沙蟲。把沙蟲放在水裏,讓它膨脹,膨脹到很大的時候呢,再把它晾乾,形狀像筍,最後做成凍,就是筍凍。據當地人説,這種東西非常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內含許多的膠原蛋白。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看着裏面黃中泛黑的沙蟲,心裏只覺得也有一隻蟲子在爬啊爬啊的,有點噁心。我強忍住那種噁心的感覺,嚐了一小口,別説味道還有點好—冰冰滑滑,就像果凍一樣。

接着上來的就是著名的薑母鴨了。先問你一個問題:薑母鴨必須用母鴨做的嗎?很多人會説:“當然是了,要不然為什麼叫薑母鴨,而不叫姜公鴨呢?”哈哈,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薑母鴨也可以用公鴨做。那為什麼不叫姜公鴨呢?其實呀,如果要念應該念成薑母/鴨。這個薑母呢,其實就是老的生薑。因為老的生薑才更容易入味,俗話説得好嘛:“薑是老的辣。”好了,不説這些了,讓我們趕緊來嚐嚐這著名的薑母鴨到底是什麼味道吧!我小心地用筷子夾起一塊,放到嘴裏嚼了嚼,味道真棒!肉細緻,姜味濃郁,入口生香,別有一番風味。我還在回味之中,哎喲,一盤碼得高高的薑母鴨已經快速地明顯下降。原來是表姐完全不顧淑女形象,在風捲殘雲呢。腮幫子已經鼓鼓囊囊的了,手裏還夾起一大塊使勁往嘴裏塞。

説好的風度呢?不管了,後下手已經遭殃了,我也不顧及自己的形象了,接着就是一頓勇猛的掃蕩。那架勢看得老爸老媽瞠目結舌,馬上別過頭去,裝作不認識我。

唉,現在想來,真有點難為情呢。對了,我得快把老爸手機上的這幾張照片刪了!

特色小吃作文 篇7

常州特常州的小吃可多啦,香甜可口的芝麻糖,香香脆脆的蘿蔔乾,又嫩又香的小籠包,富有桂花香的桂花酒釀元宵……這些都是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美食,可是令我情有獨鍾的卻是常州小籠包。

我和媽媽來到南大街的“美食廣場”準備吃一頓午飯。剛一進店門,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滿眼都是熱騰騰的美食。店裏的小吃各種各樣,金燦燦的,入口即化的馬蹄酥,散發清香,吊人胃口的桂花酒釀元宵,蓬鬆柔軟,淋滿芝麻,湯汁四溢,滿口留香的加蟹小籠包。於是我們連忙找到了一個位子坐了下來,點了一籠加蟹小籠包。不一會兒,一籠熱騰騰的籠蒸就被服務員端了上來。打開一看,一陣陣水蒸氣撲面而來,眼前呈現的是一個個外形精緻、小巧玲瓏的小籠包。這小籠包外形像是普通的包子,但它的皮吹彈可破,如同水晶一般晶瑩透亮,上面的那金黃的大概就是蟹黃吧。這潔白如雪的小籠包在蟹黃的點綴下,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菊花,十分精美,猶如藝術品一般!

看到這裏,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品嚐一下它了。在吃之前,媽媽告訴我一個吃小籠包的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這樣才能吃出小籠包的“鮮美”。我先將小籠包提到勺子裏,咬開最頂端,像打開了一個小天窗似的,然後輕輕地吮吸着籠包中的湯汁,啊,這湯汁油而不膩,鹹中帶甜,肉皮凍受熱融化而成,十分美味。肉皮凍既有雞肉和豬肉的鮮味,還有其他香料的味道,口感特別豐富。喝完湯,吃包子,豬肉的肉餡在醋的配合下,刺激着味覺,肉餡鹹而偏甜,再加上小籠包皮淡淡的蟹香,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常州小籠包正是因為陷和湯汁的配合,才能誕生出這樣的美味。怪不得常州小籠包能經受的時間的考驗,成為常州人餐桌上久吃不膩的永遠美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