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作文(必備)

來源:文萃谷 1.79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母親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母親作文(必備)

我的母親作文1

我的母親是壯族人,從廣西遠道而來嫁給了我的父親,因為我在廣西出生,所以跟了母親的姓。

廣西人熱情,我母親也是。她從不跟鄰家吵過一句嘴,凡是左鄰右舍有什麼紅白喜事的,母親總要去幫忙。所以我感覺我家很受旁人優待,小時候三天兩頭總要收到一包喜糖或是紅雞蛋,都是鄰居們感謝母親的禮物。

母親待他人親切,與家人卻甚是嚴厲,常常因為一些事兒搞得大吵一架,童年記憶中,最怕看到的就是母親發火了。

母親“説”人不帶髒活,卻字字刻心,如針扎,如矛戳、絮絮叨叨、綿延不絕——根本停不下來。父親也常收到詰責,於是總便跟母親開玩笑,説她愛“咩咩叫”。我是很少敢在她生氣時與她説一句話的,除非是有事兒,要不然受到的將是更加嚴厲的斥責了

所有孩子都有一段認為父母不愛自己的經歷,我也避不了這種可怕的、庸俗的想法。

每當宅於高樓時,母親與鄰家孩子的歡喜逗笑聲刺入耳窩,平時聽慣了也不以為然。最可氣的是母親老拿“別人有多努力”來責罵我,每當我偷懶時,耳畔總要聽到滔滔不絕的.“三更半夜讀書聲,一年兩載成大學”,“他人如此懂事,汝卻似一頭豬蟲”,聽到的總比寫下來得難受,記得自己當時的心痛苦不已,遂趕緊收書本,埋頭讀書了。

儘管如此,我不會忘記母親的恩。小時候幫母親洗衣服時,鄰家阿婆笑着問我長大後要不要給母親吃的,我一口回答道:“肯定的。”如果現在有人還問起這個無聊的問題,聽到的也是一樣的答案。

母親愛自然,更愛植物。因為她家在廣西,房子的四周裏裏外外只要有泥土的地方都種上了小白菜、西紅柿、葱以及各種瓜果。不僅僅是自己種,鄰居們受到母親的影響,也紛紛拿起了鋤頭,用大大的盆子裝滿了紅土,再在上面栽了好多植物,王家的玉米李家的窩瓜,用的肥料全是廁所裏的尿,所以吃的菜是天然無農藥的。咱們家種上了絲瓜,還有冬瓜。到了夏天,絲瓜藤纏住預先弄好的鐵線,密密麻麻的葉子蓋住了小院,各種香肥的瓜果垂下來,在藤下走過不小心還會撞到頭,這時候母親總會更高興,因為小瓜又長大了。

母親偶爾也會有善解人意的時候。每當我受罵之後,心情憤怒,有時候一個下午都不説話。這時,母親總會拿把刀去藤下,剪下一個成熟的絲瓜,然後,晚飯時桌上便多了一個美味的絲瓜湯,這當是一個賠禮吧,我也不再計較什麼,心情又變得開朗了

母親愛鄰居,愛家人,愛我,她是一個慈母,也是一個嚴師。

我的母親作文2

我母親的孃家離她生下我與弟弟後所居住的地方也就隔上個兩公里。

那個小社區裏塞下了近百户人家,他們大都是在旁邊紡織廠裏工作的員工和親屬。

我母親的家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大了,同輩有六七個兄妹,他們從事着各行各業。

本應是一個熱鬧的大家庭,可每個子女都有一顆“放蕩不羈”的心,在成年以後散佈於城市的各處。反而是我母親,最小的那個,到還選了一個離孃家近些的地方。

我總覺得有些生不逢時。姥姥、姥爺已經垂垂暮老,姨姨舅舅也都步入花甲之年。

可偏偏就晚生了這麼幾年,錯過了最熱鬧的那麼些時光。送走了熱鬧,迎來了和諧。少了親戚間的'那些個形式又有了種疏遠的感覺。逢年過節,也會聽她抱怨幾聲。

兒時,父親業務繁忙,再加上親戚間的“和諧”關係,她總是“形隻影單”的。但她的臉上沒有顯出孤獨和寂寞。

在我和弟弟的眼裏,她總是開心的——至少是笑着的。

她不封閉,但很保守。她很有風趣,但也很重視原則。即使和鄰街大媽為伍,也不和“正人君子”同流。

她經常讀書,但她總是隻翻閲那一本書。比起書中的情節、故事,更多的是心中的孤獨和無奈。

在那個“諾基亞”、“小靈通”遍地的年代,我家裏只有一台同我父親聯繫的座機。孃家人也要求她置辦一台手機,但她一直在應付此事,她覺得把錢用在孩子和生活上會更切實。

上了國小,面向了更多的人。我有時候會覺得她與別人的母親不大一樣。逛街、化粧、美甲,這別人的生活習慣到她這就成了年輕時候的回憶了。

每每看到她的雙手,總是會懷疑她真的有這般蒼老麼。她是一個家庭主婦,也是一個勞動好手。

她的生活規律就是比我們起的早些,睡得晚些。她十幾年來的經歷就是一個人、兩個孩子。

她的工作內容與眾多家庭主婦別無不同,但他這十幾年只幹了這麼一件事。

這大好時光的投資不比那雨中的一把傘、雪中的一件衣要來的切實嗎?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我的母親,她是温柔的、開朗的。生活的磨難沒有使她臉上的笑容褪去,四周的誘惑沒有打破她的原則和底線。

日子如機械一般的逝去,時光如沙粒一般的流走。但她對孩子的感情是一如既往般的真摯。

面對生活的樂觀,面對寂寞的忍耐,面對困難的不屈。這些,都是她教於我最為重要,最為珍貴的財富。

我的母親作文3

我以前總認為我的母親就是母親,與其他母親一樣——一樣嘮叨;一樣平凡;一樣精明。但她其實與眾不同。

我的母親沒有出眾的相貌,就是混在人羣中你根本不可能找到的那種。俗話説得好:“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但她似乎是個例外,對於她來説,換這套衣服還是那套衣服,換這個髮型還是那個髮型,都沒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我的母親對我的關心也就與尋常母親一樣——沒有一天三次的電話問候,沒有每天的愛心早餐,也沒有過節的神祕禮物。有的只不過是日常的簡短對話罷了。我的母親也不聰明,每當我向她請教數學題時,她總是和我一起抓耳撓腮地思索半天,最後大手一揮,説;“找你爸去,別問我!”你看看,這多瀟灑呀!

你看,這就是我的母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現在仔細想想,她其實與別的母親大不相同。

她雖然沒有出眾的相貌,在人羣中可以“隱藏”得堪稱完美,但在這漠漠人羣中我卻可以第一眼望她,因為在我心中她是那樣與眾不同。

她對我的關心很尋常,沒有細緻入微的照顧,沒有精心製作的早餐,也沒有浪漫的節日禮物。但那是因為她想鍛鍊我自我生存的能力,那是因為她明白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冬天睡覺我總感覺不暖和,也患過大大小小無數次感冒,這可把她給急壞了,立即個我做了一個六斤的棉被,結果因為疊不起來又不得不換成原來的被子。沒多久,不知道是誰告訴她蓋蠶絲被會更暖和,她又去買了一牀蠶絲並且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加了兩斤蠶絲,她只告訴了我;“蓋起來會很暖和的`!”卻沒告訴我這牀被子花了她兩三千。

又一個冬天,她眼尖地發現我們寢室有不少同學套的是絨毛牀單,她問道;“套這個會暖和些嗎?晚上你的腳總是像冰塊。”“或許吧。”我漫不經心地回答道。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下週回到家中,一套絨毛三件套赫然出現在我的牀上,我有些吃驚地望着她,她也只是淡淡一笑,説;“套起來會很暖和的!”卻沒告訴我為了找到質量更好的被套,她到底跑了多少家店。

現在這樣想想我發現其實我的母親與眾不同。

我的母親作文4

她——是我深情的“母親”,她美麗動人,她用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的莘莘學子。她飽經風霜似乎又是那麼的蒼勁有力,走過了多少年華,為人民羣眾傳遞了知識的結晶。她,我的母親——邵武第三中學。

天真幼稚的我,從童年中甦醒,心隨着時光而成長,逐步進入了中學。我們的校園,可説是古樹參天,環境優美,鳥語花香,四處醖釀着醉人的芳香,清新怡人,使人神情氣爽。

然而校園中的美景並不令我向往,校園中的芳香並不令我陶醉,真正吸引我的是那青松、鄧小平畫像和令人顯眼的《好樣榜》。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高大挺拔的迎客鬆,茂盛的枝葉似乎校園的象徵,象徵着:同學們的開拓創新,蓬勃向上的朝氣。四層樓的教學樓的側壁上,映着一幅巨大的鄧小平畫像,身後的長城同樣氣度非凡。壁上赫然映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它表達了一個領導者的心聲,對我們也是一種督促,一種啟蒙,一種期待,永遠激勵着孩子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鬥!

她不僅具有婀娜多姿的外表,還才學淵博,為社會輸送了大量人才,是新青年成長的搖籃。

《好樣榜》可稱得上是校園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那兒彰顯了多少莘莘學子的美名,他們原來就是在這兒成長,在這兒求知,在這兒學會了做人。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眾人的仰慕,為校園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我總喜歡在那兒徘徊觀賞,即使面對的早已熟悉的面龐,心裏也會覺得十分舒坦。久而久之心裏有個天真的念頭:要是能見見他們,飽覽他們的風采,瞭解瞭解他們的學習史該多好呀!古人云:“皇天不負有心人。”留英博士陳坤堯的到來真讓我喜出望外。他講述了他的童年,在邵武三中的學習和生活以及他的現在,語言是那樣的'平實,態度是那樣的和藹,是那樣的樸素。一切都是那樣的平易近人。我深刻地感受到:他就是我們的楷模,是我校的驕傲,是我校教學成果的真實寫照。

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同學們尋覓精神食糧的地方。那兒有智慧的翅膀帶你展翅飛翔;那兒有知識的淨水,沖刷着你的心靈;那兒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的思想薰陶着你。

我家你,智慧的海洋——我們的校園。

我的母親作文5

我對母親的記憶在六歲那年便戛然而止了。

母親中等身材,長髮披肩,圓圓的臉龐,尖尖的下巴,大大的眼睛卻架着一副近視眼鏡。母親説話時低聲細語,總是一副温柔的模樣。

在我小時候,母親曾不止一次地告訴我:“你長大了要保持身體健康、好好學習……”每次聽到這種話時,我總是表現得不耐煩,只顧玩自己的遊戲,全然不顧母親的'感受。現在想來,那時候我還不懂事,即便是我對母親大喊大叫,母親卻還是對我十分耐心。我想:這是母親太愛我了吧。

後來啊,母親生病了,得的是癌症。當時我對“癌症”這個名詞還沒有什麼概念,只知道它和感冒發燒一樣都是病,過一段時間身體就會恢復。但是當我看到母親日漸消瘦的身體,白皙的皮膚陡然間變得蠟黃,明亮的雙眸慢慢變得渾濁,平常文質彬彬的樣子早已不知哪裏去了,只剩皮包骨頭的身子似乎風一吹就會倒下的時候,我的心裏突然升起一絲傷感,便不忍心再看母親那令我傷心的面孔。在母親生病期間,又一次,母親對我説:“你要學會堅強,你長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胡鬧了。媽媽……生病了,你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在這種時刻,母親的臉上也會掛上一絲笑容,即使笑的是那樣吃力——母親在離開這個世界前也不忘記叮囑我。

那一天,母親離開了我,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那一次是我哭得最傷心,也是最痛快的一次。我的眼淚像珍珠似的不斷往下掉,怎麼擦也擦不完。這時,我想起了母親,想起了她對我的叮囑,便強忍住了哭泣,停止了流淚。當天晚上,我又夢見了母親。在夢中,我正在與小夥伴們玩耍,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高大的身影,我撲上去想要擁抱她,卻怎麼也抱不到母親,她還説:“別過來,媽媽生病了,小心傳染。”我驚醒了,淚流滿面,母親又走了……

我的母親是一位温柔的女子,而她在我看來卻是一位堅強有偉大的母親。她忍受病痛,不顧身體上的疼痛,要將自己的靈魂從病痛中解脱,雖然失敗了,病魔帶走了她,可她的堅強令我敬佩,而我也像母親那樣成為一個堅強的人了。

我的母親作文6

我的母親個子不高,有點胖,勝在眼睛大,皮膚白,彷彿是曬不黑的那種。對於我的母親,我想寫的並不是半夜大雨母親送我去醫院等老套故事,而是我母親一直給我灌輸的受益概念。

我從國小二年級開始學鋼琴,正是最貪玩的時候,耐不住性子,坐不住,每次都是練一會兒就玩去了。母親也不惱,看到我這樣也就把我叫回來,繼續練罷了,她倒也還不走了,坐在旁邊幫我唱譜。這麼一唱就是一個鐘。一唱就是好幾年,直到大了,心中有數了,才不那麼做了。

以前的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總要來旁聽我上課?有段時間,她突然沒來,我總抑制不住心裏跳動的火苗,東張西望,老師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一節課下來,老師教了什麼?啥都不知道。後來,我漸漸地明白,她來聽課,一方面是為了按壓住那顆火苗,另一方面她又希望跟上我的步伐,不至於在我練琴需要有人陪伴時而無從下手。

曾經,我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用在我母親身上一點也不為過。她曾經在無數個日夜裏陪着我上課下課;在無數個枯燥乏悶中陪着我度過;在無數個想要放棄的日子裏勉勵我。也許,今天的成就是她給予我的`。而當我看到與當年的我無異的小朋友時,我感覺我是幸運的、是幸福的。那些所謂為孩子們好的父母是永遠不會懂得小孩子需要什麼,他們喜歡推卸責任、喜歡撒手不管,卻不曾想到那時候的我們需要被陪伴。當我需要陪伴的時候,母親給了我温馨的港灣;當我需要展翅翱翔的時候,母親給了我一片蔚藍的天空。

我的父母之間有間隙、有隔閡,也許,我的父親永遠也想不明白,我對我母親的感情,甚至是我自己也沒有想明白。對於我母親的所作所為,我從不怨,也不恨,我沒辦法指責她的人生,就像她也無法控制我的人生一樣。我一直覺得有些事情不用講出口,各自心裏都清楚就好,就像我第一次向我母親道歉,總覺得拉不下臉,所以我第一次的道歉不是説出來的,而是寫出來的。

我的母親並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但我依然感激她。面對我的錯誤,不是一味地指責,而是會考慮我的感受,與我一起分析原因,這也讓我懂得,遇到難題,不要抱怨。最讓我感激的終究是母親的陪伴。

我的母親作文7

在我家,你隨時會聽到一聲聲震耳欲聾的説話聲。唉,不用説,肯定是我媽在教訓我和我爸了。

“謝繼威,我説了多少遍了,鞋子要放好。東一隻,西一隻,再不放好,我就從窗户扔下去!”聽到媽媽的聲音,我趕緊跑上樓,看到爸爸被數落的尷尬樣子,剛想做個鬼臉,不料被媽媽就湯下麪。“謝倩茹,你脱的襪子又到處擺,趕快給我放到洗衣間去……”“是,下不為例。”我乖乖地把襪子扔進了洗衣間。

一陣忙活之後,我才能正常看電視,爸爸躺在牀上玩手機遊戲,媽媽打起毛線,各忙各的,這個家暫時平靜了下來。

突然媽媽冷不丁又冒出一句:“姓謝的沒有一個愛乾淨。真是踏代(遺傳)踏得好。”我一下醒悟過來,轉過身説了一句:“俗話説,有其母必有其女。你就不想想自己。”這一下捅了馬蜂窩,媽媽對我和我爸又是一頓炮轟。

“媽媽,你煩不煩呀,我們投降還不行嗎?”“煩?你們還知道煩呀。你們什麼時候不改,我就煩死你們。”爸爸實在聽不下去,拿着手機躲了出去。

都説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但我們母女倆似乎成了死對頭。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

上個週末,我到校時,媽媽説天氣預報下週要下雨,要我多帶點衣服。我説太陽都那麼大,怎麼會下雨?堅決不帶。媽媽生氣地説:“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下週下雨,降温,凍感冒了,活該!我是不會給你送衣服的。”“愛送不送。”

果然不出媽媽所料,星期三天氣突然變了,冷空氣來襲,又是風,又是雨,氣温下降很快,我凍得直哆嗦。看到同學們有父母送衣服,我後悔沒聽媽媽的話,還和她賭氣。

這時,老師來到我身邊,叫我到傳達室拿衣服。當時我還在想,爸爸出門打工去了,媽媽身體不好,又沒有鄰居孩子在我校讀書,誰給我送的?我跑向傳達室,雨中那個穿着雨衣身材瘦弱的身影是誰?近了,我看清了那張熟悉的凍得通紅的'臉。那一刻,我心中一酸,淚水險些奪眶而出。媽媽從雨衣裏拿出一包帶着她體温的衣服,遞給我,説:“來時為了坐別人的摩托車,耽誤了時間。凍壞了吧?”我拉着她的手激動地説:“沒有,媽媽。”

此時,我好想媽媽再好好數落我一頓,可她只是叫我好好照顧自己就轉身走了。看着她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風雨中,我的眼睛模糊了。

此時此刻,我驀然發現,以前我是多麼的愚蠢,媽媽的嘮叨都是為了我的好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媽媽的頭髮一天天在掉,那些花白的頭髮在過早搶佔高地。媽媽太辛苦了。

我的母親作文8

在我的一生中,有三個母親。一個是給了我寶貴的生命的親生母親;一個是哺育我的大自然母親;還有一個就是我的老師,雖然我們並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就像親人一樣照顧我。她是幫我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也是鑄造我的靈魂的工程師。

我的這個老師母親到底是誰呢,你來猜一猜吧。她,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個高高鼻樑、兩“撇”淡淡的柳葉眉和一張能説會道的櫻桃嘴。她就是——李曉敏老師,你猜對了嗎?

記得第一次李老師來我們班,就給了我一個極好的印象。她的第一堂課並沒有上,只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奇妙的想象。當時的內容是這樣的:老師先讓我們做一個最舒服的姿勢躺下或坐下,然後想象着前方有一條路,是一條寬敞的馬路還是一條狹窄的鄉間小路。一路走着,看看路上有什麼風景,有什麼特徵,那條路是骯髒的還是乾淨整潔的路。最後你會發現你的目的地是一座房子,是一座古宅?還是一棟漂亮的`小洋房、小別墅?還是一個簡陋的小屋子。你找找你的附近哪裏有這座房子的鑰匙,因為這座房子是屬於你自己的。找找身上,書包裏?門墊下?草堆裏?到你打開這座房子,你看看裏面是什麼樣子的,是隆重的,一塵不染的?還是破破爛爛的?如果你的屋子看起來像很久沒有打掃過的,那你就好好地打掃打掃你的屋子。你會在裏面做些什麼。喝一些茶?玩一些遊戲?隨便你,什麼都行,因為這是屬於你自己的房子。唉?天色已晚了,我們該回家了。我們告別了這座房子,又走回了那條路。一直走,回到了現在,回到了班裏。“好了,請同學們睜開自己的眼睛”老師用温柔的話語讓我們清醒。我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半睡半醒地坐了起來。這是一場探測心靈的旅程嗎?

後面才知道老師原來是國家二級心理學家。她給我們做的想象就是在給我們“做按摩”,清理清理心裏的“垃圾”。

其實我做到的那些地方就是心裏面想的地方,我努力地改造它,追求它。為的就是有一天我能擁有那個地方。那也算是我的一個理想。那條幽靜的小路,美麗的房子都在我的心裏深深的打下了一個烙印。我要努力地去塑造我的理想。

在以後的期間,老師總是在空閒的時候給大家做做想象,梳理梳理心裏的東西。什麼東西該留下,什麼東西不該聽、不該看。都在我的心中有規範。

這就是我的那位“母親”,一位能塑造我的靈魂的工程師。我為我有這樣的一位母親而感到驕傲,我們相約二十年的教師節能遇見您,也能在叫您一聲老師!

我的母親作文9

我的母親文化程度不高,是一個文化程度僅有國中的人。母親時常告訴我説她當初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好好學習,後來又因為跟外公賭氣連技校也沒有上成。

還記得會考的那天早上母親對我説:“女兒啊!你一定要好好考試,上一個好高中。要不然啊,這輩子就完了!”

忽然間我覺得鼻子有些酸,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告訴她什麼呢?告訴她:你的女兒在學校根本就沒有學習過,上課的時候別人都在學習,而你的女兒做的事情就是睡覺、聊天和睡覺嗎?還是告訴她:你的女兒上次考試時數學考了25、英語考了17、物理考了56以及化學考了48,現在的成績就靠着語文的96分“吊着命”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説:“嗯!我知道了!”

當會考成績下來時,我看見了母親那握着手機的手在顫抖,眼中有了一絲晶瑩。

通過母親的動作我已經預想到了這次的.成績真的很爛。

數學27、英語36、物理60、化學49……總分250。

哈!哪成績就像是在嘲笑我一般,250!

母親舉起手來想要打我,可是最終那手卻是沒有落在我的身上。

在母親轉身回屋的那一剎那,我竟看到了母親的頭上竟生出了點點白髮。

聽着卧室中傳來的抽噎聲,我想要説一聲對不起!可是我終究還是沒有説出口,那三個字就像是在我的喉嚨裏生了根、發了芽。

或許是母親知道了我考不上高中了吧,她開始四處打聽哪裏的技校最好、哪個專業是最好的。其實我想要告訴母親:你不要再給我找學校了!我不想上學了!可是最終這話我卻沒有説出口。

經過幾番周折母親終於找到了一個學校,幫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專業——平面設計。

這次我開始好好學了,或許是因為跟我最喜歡的美術有關係吧!這次學習的時候我居然沒有感覺到辛苦,反而有一些樂趣在裏面。

而後,當我每次回家跟母親説我今天學到了點什麼東西的時候母親就會開心的笑。這笑容我很熟悉但是卻很陌生,就如同上國小的時候每次我拿了滿分的卷子回家時母親對我露出了笑容一樣。

多長時間了?有多長時間我沒有看到母親露出這樣的笑容了?或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每個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的!可是他們大多時間收穫的僅僅是失望而已。

我的母親作文10

我的母親看似強勢,卻是個極為自卑的人。她極為要面子,講究體面,出門在外,她的面容永遠是精緻的,她的衣衫永遠是整齊的,她以對自己同樣的標準,嚴格要求我。但是卻總是為自己而感到自卑,這讓幼時的我極為不能理解。

我的母親今年多大了?如果不是曾看過她户口本上的年歲,自己曾細細計算過,我也是不知的。母親從不願向旁人説起自己的年歲,究其原因,大抵就是她心底的那份自卑。母親二十歲結婚,二十一歲生養了我,在當時卻已經是晚婚晚育了,是讓人瞧不起的',以至於在班上許多同輩的家長中,母親的年紀算是比較大的了。

母親不是本市人,嫁給我父親的時候,母親還不會説本地話,以至於被那些個有着極強的地域歧視的本地人狠狠的奚落過。自此,母親便狠下了心,跟着那些個本地人進進出出,愣是將這晦澀難懂的本地話説了個順。然而,母親卻決不允許我時時將本地話掛在口中,更不允許我對外市人有任何的歧視,她説,不管是本市還是外市都是中國人,何必互相不屑呢?

母親出生農村,學識不高,她從不願意參加我的家長會,如不是父親不在家中,她也是不願幫我家長簽字。我依惜記得,每每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母親替我簽字時,她通紅的臉頰,那一筆一劃認真卻帶着點顫抖的字跡,和她那極其認真的眉眼……

隨着我一天天長大,母親也一天天老去,曾經烏黑秀長的長髮出現了縷縷白絲。母親覺得這顯得她很年邁,一定要我將它挑去,看着母親因為吃痛而皺起的雙眉,我總會裝作不耐煩的樣子,把這事兒給推脱了。不僅如此,母親不知何時學會了化粧,每日需花上半個小時的功夫細細裝點自己,遮去她眼角的褶皺,讓自己看上去精神而又年輕。

我的母親是多麼強勢的一個人啊,她不許我做事慢,不許我晚歸,管着我的衣食住行,陪着我走過長夏短冬,她以絕對蠻橫的姿態插手我的生活,卻在某些時刻一瞬間軟弱下來。我的母親啊,其實你全然不必如此,不必害怕提及自己的年歲;不必自卑自己的出身;不必為了年輕而耗費時間,遮掩你日益蒼老的面容;也不必為了迎合他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因為,你在我的心中,永遠是最年輕,最聰慧,最美麗的人。

我的母親作文11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像一個鬧鐘,提醒我寫作業:媽媽像一件大衣,總帶給我温暖。

我的媽媽個子不高,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裏充滿了她對我的疼愛和期待。在我的印象中,媽媽的性格帶有一絲倔強。生活中由於忙於工作,在家裏還有一些小懶惰。在國小時,每當中午回家,來到媽媽的`屋子總是一團糟,有時實在看不下去就會收拾收拾,週五時,要是母親的房子亂,她總是會讓我幫他收拾,回家後,我還會得到十元的小費。正是因為她的“懶惰”,練就了我勤奮的習慣,也積累了我多年的“財富”。

我的母親也是一個很包容我的人。在國小,我很愛買玩具,但買玩具總要等到考試的時候,因為我的母親總會給我定一個目標,只要達到就會願望成真,但我每次考試就是那麼恰到“好處”——差一點。可我卻並不慌,因為我知道只要我一求情,母親總會答應,現實也總是如此,雖然母親很遷就我,但我也會努力去實現目標,不會讓母親失望。今年我考上了高新一中,這不是全寶雞市最好的國中,但也算一所不錯的學校,我的母親不像我的父親一樣對我説一些嘲諷我的話,在她的話中,我聽到的更多是勉勵,感受到的目光總是那麼意味深長。

我的母親還是一個工作上很有責任心,也是很上進的人,每次下班回家後,電話還總是打個不停,處理安排各種事情。每次長假,她總是大部分時間在上班,好多次的旅行安排都泡湯了。她雖然這樣辛苦,但她從不追求物質生活上的享受,每次買衣服總是我父親強求她賣才買的,她自己買的衣服,總是特別便宜,她不追求名牌,也很少化粧,生活中是一個很節儉,樸素的人。

就像前文説的,我今年考上了高新一中,離開了母親的悉心照顧,這時她便整天在電話中苦口婆心的關心我:“吃飯了沒?冷不冷啊?需要我和你爸去看你不?”每一句卻都被我有時暴躁的心情聽成一種嘮叨,從而簡單幾句的回答便掛掉了電話,也許冷落了她那顆為我擔心的心。

這就是我的母親,一位為我付出,而不求回報的人:一位樸素善良,而又偉大的人。

我的母親作文12

我的母親有着一頭烏黑亮麗的短髮,精神幹練;眼睛藏在厚厚的鏡片後面,總能洞察人心;身材瘦小,看似弱不禁風,內心卻足夠強大。印象中她臉上總是帶着淺淺的笑,雲淡風輕間給人温暖和力量。

很好奇難道母親沒有過煩惱嗎?後來我明白了:她的笑來源於她的自信,善良,樂觀。她的愛不僅是對家人,就算對陌生人也毫不吝嗇。積極向上是她生活的主旋律。

記得一個週末下午,母親帶着我去老師家學小提琴。當時我們正隨着地鐵裏的'扶手電梯緩緩下降。前面是一對母女,女孩媽媽低頭看着手機,邊上的小女孩則東張西望,快接近站台的時候,耳邊傳來了地鐵進站的廣播。危險不期而至,只見女孩媽媽突然間急吼吼地自顧自跑了下去,不知所措的小女孩頓時慌了,抬起小短腿就要往前跨。眼見小女孩要踏空摔倒,身後的母親一下子衝上去緊緊拽住了小女孩的衣領。母親畢竟力氣有限,隨着慣性差點被帶着摔倒,好在我及時拉了母親一把。被成功扶起的小女孩嚇得哇哇大哭起來,自知闖了禍的女孩媽媽聞聲跑了過來緊緊抱住自己的孩子,羞愧地對母親説:“謝謝你救了我女兒。”前面還驚魂未定的母親此時臉上已經帶上了笑意:“上下電梯不要看手機哦,這太危險了。”面對善良又勇敢的母親,我的驕傲之情油然而生!

前幾年太婆還在世的時候,每年暑假母親總要帶着她在家裏住上一個月。20xx年是太婆最後一次來我們家,母親搬出了許久未用的榨汁機榨了滿滿一大杯蘋果汁插上吸管送到太婆手裏,太婆眼眶濕潤,捧着果汁就像捧着心愛的寶貝:“我已經好長時間沒吃到蘋果了,還是你有心啊!”事後我問母親:“太婆很窮買不起蘋果嗎?”母親笑着回答我:“太婆年輕的時候最喜歡吃蘋果,只是後來牙齒掉光了,又不想麻煩小輩,所以不碰蘋果了。”母親的話深深觸動了我,雖然太婆在這年不幸過世,但看得出來,母親沒有遺憾,太婆帶着小輩的愛幸福地去了遠方。

母親身上有太多太多的閃光點,這一直引領着我前進的方向。如今母親牽着我的手為我擋風遮雨,以後我也會牽着母親的手陪她慢慢變老。(

我的母親作文13

世界上一切的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題記

有人説,母親是青山;有人説,母親是太陽。我説,母親是照亮我們未來人生路的指明燈。我的家並不富裕,但是卻有一位愛我的母親,我的家雖然很簡陋,但對於我來説,卻是最温暖的港灣。

那次,外面下着滂沱大雨,我在學校門口等着母親來接我。門口外行人紛紛,有撐傘的,有穿雨衣的,還有沒帶傘拼命往家裏跑的,可唯獨就是沒看見母親。行人越來越少,終於,遠處出現了一個小黃點,越來越近,看她一路奔來的樣子,我認出那是我的母親。母親跑到我身旁,氣喘吁吁地説:“楊楊,快把雨衣穿上,別淋濕了。”我看着母親,心裏不知啥滋味,母親全身都濕漉漉的,頭上汗雨交加,跟剛洗完頭一樣,心疼我的母親。回家的途中,母親滿懷歉意地對我説到:“楊楊,不好意思,今天媽媽加班晚了,這個時候才來接你,等急了吧?肚子餓了嗎?”“媽,沒事,沒關係的,我不怪您,媽媽。”雨越下越大,我們倆的説話聲被大雨的聲音淹沒了……

半夜,我被一陣陣的咳嗽聲吵醒了。我順着聲音,走到了母親的房間,看到了母親牀上咳嗽,還拿被子捂住了嘴,儘量不想吵醒我。我推門而入,説:“媽,您一定是今天淋雨感冒了,要不您吃點藥?”可是母親就是不想打擾到我,便説:“沒事的',快去睡吧,你明天還要去上學呢。”我關上了門出去了。然後,過了不久,母親還是不斷的咳嗽。我在大廳裏找到咳嗽水,端上一杯熱水,進去母親房間:“媽,起來喝些咳嗽水,喉嚨會舒服些。”母親摸摸我的頭:“謝謝我的好兒子。”“媽,小時候,體質不是很好的我,經常要吃藥打針。每天,您都要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伺候我,給我喂藥,今天因為我您感冒了……我感激媽媽,我夢想着以後要讓媽媽過上好日子呢。”母親很欣慰,一直看着我,笑着説:“我兒子長大了,會照顧媽了。”

第二天,我起了牀,看到母親在給我做早餐,氣色也很好,我開心地笑了。

老舍、高爾基筆下的母親是那樣的偉大,那樣的和藹。我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呢?只是我沒有老舍筆下的文采罷了。

正如詩人孟郊所説:“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樣,我們永遠無法報答得了母親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我的母親作文14

媽媽從來沒有直接對我説過“我愛你”,但是我總能感到媽媽的愛仿似涓涓細流,“潤物細無聲”般滋潤着我的心田。

記得去年寒假的一個傍晚,爸爸下班回來了。在吃晚飯的時候,爸爸又如往日一樣跟我們講新鮮事兒。

“剛才下班回來的時候,在金九酒店門口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獨自一人在大路上走,怕是走散的了……”爸爸話沒講完,媽媽就朝爸爸大聲説道:“那你為什麼不把他抱回路旁!”爸爸被這一喝嚇了一跳,自知理虧,小聲分辨説:“我當時趕着回家,路上車多,有點堵,想找地方停車沒那麼容易,就沒停下來……何況——你忘了?幾年前我們在湖光巖,幫那個摔得頭破血流的.小女孩,結果呢,卻招來了一頓臭罵,差點還被打了……”

媽媽猶豫了一下,瞪了爸爸一眼,説:“我心裏還是難受,如果那個小男孩真有什麼三長兩短的話,我們過意得去嗎?我去看看,希望不要聽到什麼壞消息。如果真的有事,這大過年的,他一家怎麼過呀……”

媽媽一邊嘮叨着,一邊往外走。我連忙跟了出去。媽媽和我急忙往金九酒店方向走去,挨着店鋪一間一間詢問了過去。幸虧沒有聽到任何壞消息,我和媽媽懸着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這個時候,天忽然下起毛毛細雨,夾着刺骨的寒風。我突發奇想,淘氣地問媽媽:“媽媽。別人家的孩子你都緊張成這樣,如果我走丟了,你咋辦呀?”媽媽愣了一下,一把抓住我的手,説:“如果你走丟找不回來的話,那我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一聽,頓時眼淚就要流出來了。為了不讓媽媽看到,我故作誇張地大笑起來:“哈哈,媽媽你騙人,再生一個不就行了。”媽媽不再説話,只是把我的手拽得更緊了。我依偎在媽媽的身旁,我們就這樣慢慢地走着。我想,別人看到我這麼一個大男孩還如此黏着媽媽,一定笑死了,但是,管他呢。

毛毛細雨還飄着,風更冷了,但我覺得心暖暖的,好久好久也沒有和媽媽這樣牽着手走了。我突然想:如果這是一條永遠走不完的路,多好呀!媽,等我長大了,你老了,我也這樣牽着你走……

我的母親作文15

驀然回首,我已經走過16個風風雨雨,在這16年中,我哭過、笑過、痛過、悔恨過……有些事有些人早已遺忘,但有些事有些人在腦海中早已定格,永遠揮之不去……

母親,一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字眼,努力在腦海中搜索,好不容易才搜索到一些信息。卻總是母親打罵我時的悲慘畫面。幼小的我總想不通那時的母親為何如此待我,時光流逝、歲月如梭,長大後又回憶起那浮萍般的往事……

四歲,在幼兒園,做錯了一道題,一巴掌;

六歲,在鄰居王大媽家抓了一把奶糖,然後躲在屋裏吃了個痛快,一巴掌;

七歲,和鄰居小妹妹玩遊戲,一怒之下打了小妹妹,躲在牀底下被媽媽逮到,一巴掌;

十歲,作業沒做完,對老師撒謊,被老師查明後狀告家長,又是一巴掌;

國中,和老師頂嘴,和同學打架,和男生稱兄道弟,一巴掌;

高中,學習不努力,不好好吃飯,還和父母犟嘴,一巴掌;

……

我就這樣從小到大一巴掌一巴掌的“挨”大了,如今回憶起這些往事,只覺得那時好恨她——母親,恨她的惡毒。接着,村子裏又有謠言傳出:“到底不是親生的,看把孩子打的!”由此,我更恨母親。現在我才覺悟她當年那恨鐵不成鋼的羞怒,而她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她自己,只為了我這頭“初生的牛犢。”

天氣的大幅度轉變,使我的身體難以抵抗病魔,當它肆無忌憚地侵蝕我的身體時,她鼓勵我要勇敢要堅強,於是我收回了請假的想法,堅持帶病上課。後來母親在電話那頭親切的關懷聲使我潸然淚下。其實,她一直都是愛我的',只是不願表達出來而已。試問天下哪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電話那頭傳來“嘟嘟”聲,我獨自在空空的電話旁説出了那句重千金的“媽媽,我愛你!”但願這句話沒讓她等太久……

母愛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温暖我們的心;母愛是一條涓涓細流,滋潤我們的心窩;母愛是一條長長的絲線,時刻提醒我們回家的路……母愛無私,母親卻更偉大!但願天底下所有的人都要在母親健在的日子裏,陪陪他們。也許有一天,看到母親滿頭銀髮時你會想起母親無私的愛的付出。愛自己的父母,你才會邁出你人生的第一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