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快與慢作文集合六篇

來源:文萃谷 5.29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快與慢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快與慢作文集合六篇

快與慢作文 篇1

快與慢是節奏不一的兩種交響曲,快是慷慨激昂,扣人心絃的;慢則是平穩舒緩,心曠神怡的。正是這樣兩種風格迥異的交響曲,交織成人生中一篇篇波瀾壯闊的樂章。 ——題記

序曲

我生活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從小在父母鋪設的軌道上前進,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們為我計劃的未來藍圖就是轟轟烈烈,出人頭地。可他們不知道,我心所向往的卻是安靜閒適,波瀾不驚的生活。

第一樂章:快

為了父母欣慰的笑容,為了別人豔羨的目光,為了親朋好友心中我應有的宏偉藍圖,我拼命了。

每天當別人還在夢鄉中時,我便要起牀讀書,因為我知道即使父母在睡夢中聽到琅琅書聲也會露出笑容。一天之中上下午甚至是晚上的課程都排的滿滿的。剛走了數學,英語接踵而至,才去了英語,語文便迎面而來,語文方畢,理化生等學科又劈頭蓋臉的砸將過來。即使學校領導偶爾大發慈悲賞賜一兩天假期,也被各式各樣的補習輔導班強奪硬佔。夜晚當我披着滿天星斗趕回家中,還顧不得從媽媽手中接過一杯熱牛奶,就要做回桌旁,暢遊於書山題海之中。每當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只時,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心中埋藏很深很深的夢想,那就是……

第二樂章:慢

當我從牀上坐起的時候,清晨清新的陽光已經撒滿我的被子。窗外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幽靜畫卷,坐在室內,可以撫琴蕭歌,詩文為伴,走到室外,可以欣賞如詩如畫的風景。每至月夜,可以蟾宮為伴,遙想古人。遠離喧囂的塵世,終於找回了內心的寧靜,不需再去顧慮別人的眼光和議論,只要能做回自己就最好。這就是我一直所向往的陶淵明式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這在浮躁的塵世好象是不現實的,可我心中仍然朦朧着這樣一種夢想……

結束曲

每天依舊穿行於繁忙之中,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便沒有什麼可抱怨。快與慢的旋律終不可分開,我相信並期待有一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旋律能融成一曲和諧的交響樂。

快與慢作文 篇2

聽説松江建造了一座高鐵站,列車能直達杭州。媽媽説:“高鐵可快了,聽説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到達杭州。”“是嗎?”我將信將疑,心想:“松江離杭州這麼遠,怎麼可能只有半小時?”

我們驅車來到高鐵站,耐心地等待列車的到來。

不一會兒傳來一陣巨響,一列高鐵風馳電掣般地駛來,它卧在鐵軌上,聲音震耳欲聾,像是巨型卡車駛過。我馬上捂住耳朵,向高鐵駛來的方向望去。列車很長,像一條巨龍一樣。媽媽説這就是高鐵,我心想:高鐵的速度是很快,可是聲音太響了,如果上了列車,一定不能安心休息。

但是我想錯了。上了列車就不一樣了,裏面舒適乾淨,外面的動靜一點也聽不見,就連高鐵本身開動的聲音也聽不見。我可以在高鐵裏吃東西、看書、休息,真舒服呀!我忍不住大聲讚歎:“現在的'交通真發達!”

很快就到了杭州。我們來到西湖邊,欣賞西湖美景。一切就如課文中講述的一樣:西湖水平如鏡,猶如一面巨大的銀鏡。一隻只水鳥掠過湖面。看遠處的山,層層疊疊,連綿起伏。

我們來到白堤上,桃紅柳綠,百花爭豔。而蘇堤呢?便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漫步在西湖邊,我不由想起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詩句,不禁感慨萬千,大聲讚歎道:“大自然真美啊!”

我在“快”與“慢”中穿行:飛速的列車將我載到我想去的地方,悠閒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和快樂。

快與慢作文 篇3

“媽,您看今年孩子又要補那麼多課,我也就只放兩天假,國慶怕是回不去了,要不,給您寄點大閘蟹回去?”

我與外婆不相見已一年多了。

望向窗外,這個城市的天似乎比家鄉陰沉些。蕭瑟的秋風匆匆掠過,毫不留情地從大樹母親的懷抱中奪走了她的孩子。可憐的葉兒在風中掙扎,帶着無奈,帶着不捨,帶着寂寞,它抽泣着,來不及和那顆大樹告別,它還能回家嗎?一切都對它漠不關心。車水馬龍,人們的神色匆匆,風雲匆匆,我的步伐匆匆,外婆的白髮,匆匆。

生活啊,它太匆忙。

手中的筆像一個孤獨的舞者,跳着麻木的舞步,那字跡被滴下的淚水暈染開來,就像記憶中的外婆的身影,變得模糊不清,若即若離。我想從歲月的長河中尋找什麼,尋找着外婆給我留下的痕跡。

我回想起那個慵懶的下午,陽光的酒調得很淡,卻很純,淺淺的斟在外婆微笑的酒窩裏。她輕輕拿出米和水,小心翼翼地清洗着。不急不慢地填着柴火。我坐在小板凳上,感受院中微風捎來花朵的清香,欣賞着外婆那温柔卻堅挺的背影。外婆正在為我精心煮着一碗粥。米與水在鍋中交纏,演奏出“咕嚕咕嚕”的樂章,我聽入了迷。當外婆回頭用含笑的雙眸看我時,我已近在小板凳上呼呼大睡了。她輕輕為我披上外套,靜靜地注視着我。此時此刻,時間彷彿停駐了,唯有和外婆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覺得時間很慢,心裏很暖。

“我記得她。”

“可那是從前的她。”

如果問我的思念有多重,不重的,像一座秋山的落葉。離開外婆的生活總是很快,我屈服於兩點一線的生活,終日忙碌,埋在書堆之中,吹滅讀書燈,只有月光與我為伴。外婆也在想我吧?

生活,它太匆忙。

我在外婆的牀前,看見她枯黃的臉,看見她剃光了的,被包的像蠶蛹的頭,看見她的手被針扎得如蛆蟲一般,看見她瘦弱身體乾癟得像枯樹枝。沒有堅挺的背脊,也沒有淺笑的酒窩。我小心翼翼地端去一碗粥,像當年她餵我一樣,可她的眼神呆滯地望着屋頂,眼裏始終沒有我。這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她了,她再也不記得我了!我悄悄背過身去,淚流滿面。

我望着城市與鄉村間無盡的路。外婆的生命就像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我害怕在未來的某一刻,它會煙消雲散。

生活啊,我求你慢一點,請不要帶走我最愛的她。

快與慢作文 篇4

中國有句俗話:“快刀斬亂麻。”

中國還有句俗話:“慢工出細活。”

現代生活燈紅酒綠,高速向前,每個人都在追求高速度、高效率,信奉“時間就是金錢”這一至理名言。於是每個人都行色匆匆,甚至於未必記得剛剛與你擦肩而過的人的模樣。

可有些事是急不得的。只有靜下心來,慢慢地欣賞才能出味的。就像工夫茶,一遍水下去,是喝不得的,那是洗滌茶葉上的微塵的。只有到第二遍、第三遍,茶葉經過沸水的洗禮,在沉沉浮浮之後慢慢舒展開來,那時,清香四溢,脣齒間茶香纏繞,這才是品茶的絕佳時機,才有可能品出茶之韻,茶之魂。

所以,放慢腳步吧!

放慢腳步,置身於自然,感受心情自由的舒暢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和諧安寧。

放慢腳步,流連於戲劇,領略那舉手投足水袖輕拂間的纏綿悱惻和心靈的情感釋放後的迴盪。

放慢腳步,駐足於書海,感悟人生的哲學,穿越時空與先人交流。

可慢就一定意味着踏實嗎?

不一定。有的人慢是因為猶豫,是因為逃避,是因為缺乏面對問題的勇氣。當他遇到問題時,他選擇慢,讓時間來決定一切,來解決一切,無論何種後果,他兩手一拍,肩頭一聳,一臉無辜:“這是順其自然,我也沒辦法。”他真的無辦法嗎?不,他有辦法,但他不去實施,因為他害怕承擔,承擔後果,承擔責任,所以他推託,以“時間”為藉口,將本應挑起的擔子推得一乾二淨。這種慢,是無勇無能的表現,是缺乏責任感、缺乏魄力的表現。

非典來臨,是那一聲聲果斷的命令,一道道快速拉起的隔離帶,一個個匆匆忙忙的身影,才控制住了病情的發展,才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垂危的生命。

洪水暴發,是那一艘艘如離弦之箭在水上穿梭的衝鋒舟,一個個矯健而迅速的救人動作,一道道飛速摞起的沙包圍牆,才保護了家園,最大程度地保住了人民的財產。

在某些方面,快,意味着匆忙與失去樂趣;慢,意味着充實與昇華。而在另一些時候,快,意味着果斷與效率;慢,意味着猶豫與膽小。在該快的時候,請勇敢地向前大步邁進!在該慢的時候,請輕輕地放慢腳步流連一下!

快與慢作文 篇5

今天是雙休日,我上午學書法,下午學英語,每一節課我都聽得很認真,簡直入了迷。不知不覺,一天的學習就結束了。我覺得今天白天的時間過得太快了。

晚上,我在翻閲刊物,無意中從看到一本雜誌上這樣寫着:如果生活有趣,學習緊張,人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把時間估計得很短,覺得時間飛馳而過;如果生活無趣,學習鬆懈,就會產生另一種感覺,把時間估計得長些,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怪不得我今天感覺時間過得快,原來是我學習時太投入了。時間過得快和慢與一個人的情緒有關啊。

快與慢作文 篇6

快與慢

路隊訓練的時候,我們剛在操場上站完隊,女生和男生爭了起來。

男生説: “你們總是那麼嬌氣,下樓那麼慢,明天是最後一天計分了,別給咱們班拖後腿!”

我們女生覺得很委屈,説: “我們也是和你們一樣走的呀,從來沒有人掉過隊。”

我們誰也説服不了誰,找方老師評理。

方老師問清原委後,説: “你們交換一下位置,再訓練一次吧。”

我們交換位置訓練。一會兒,男生落在後面好遠。他們不作聲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方老師讓我們分別測量男生女生走過的路程。結果很快出來了,從五樓到一樓,男生走內圈,女生走外圈,女生比男生多走了31米。

方老師説:“同學們,上樓與下樓時,並排的兩隊走過的路程是不一樣的。這樣的現象還可以在運動場上看出來。在彎道上,外圈的半徑比內圈的半徑長,外圈的路程要比內圈的長。走彎道時,走在外圈的應該適當放慢腳步,走在內圈的應該加快腳步,這樣隊伍就整齊了。”

我們又訓練了幾次,隊伍果然很整齊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