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雨韻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9.67K

雨是天空中飛舞的精靈,是大地上流動的血脈。舞動的雨變成溪流,匯成江海,滋潤着乾涸的大地,哺育着萬物生靈。雨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詩人,在大地上精心刻寫着優美的詩行;雨像一位技藝精湛的琴師,在天地間隨意彈奏着流動的弦律。

大地雨韻的作文

四季夜闌倚枕聽雨,是文人墨客的雅趣。春夜喜雨,聽雨落花蕊草尖,心裏柔柔甜甜,那是不諳世事的年輕人獨特的感觸。夏季風狂雨驟,千姿百態,夜深聽雨,心驚肉跳,似乎是粗獷的北方漢子在大地間風馳電掣。秋夜雨打芭蕉,點點滴滴,一任到天明,那是南國女子婉約的啜泣。冬夜聽雨,想着屋檐下綴滿着冰凌,心涼了又涼,這是年已花甲的老伯再痛苦不過的事了。

雨是一種天籟。春雨細如絲,聽來切切磋磋,彷彿是春蠶幼蟲輕柔柔地蠶食稚嫩的桑葉,沙沙沙沙。夏雨暴如洪,聽來啪啪啦啦,好像脱韁的萬馬在北國大地上任意馳騁,嗒嗒嗒嗒。秋雨寒如霜,聽來淅淅瀝瀝,又似失意的女子在暗夜裏悽悽悲悲的低泣。冬雨冷如冰,聽來嗚嗚咽咽,恰如喑啞了的簫管再也吹不出流暢的音韻。

雨是穿透時空的詩行。它落在《詩經》的音韻裏,相伴採桑女挎着竹籃,沿着曲曲折折的田間小徑去村東採摘桑葉;它落在《楚辭》的悽婉中,跟隨屈原執着書卷,披髮行吟於汨羅江畔;它落在《史記》的扉頁裏,讀透了司馬遷剛毅的品格里悲愴的無奈;它落在《赤壁賦》的灑脱裏,識盡了蘇軾豪放的性情中幽然的寂寥。它隨了大明湖畔的李清照,任秋風恣意吹冷了心神;它跟了……

北國的雨,是哺育萬物的甘霖。連續幾月無雨,大地似乎焦渴起來。這時,風吹雲動,那雨就飄飄灑灑地下起來,滋潤着大地,也甜透了農人的心。雲銷雨霽,天空一片清明,北國的山川便如清爽脱俗的少女,把俊美的臉龐展現在大地間。南國的雨,潮潮潤潤,匆匆來,又匆匆去,想躲也躲不開。一場漫無邊際的雨兒過後,水也漲了,魚兒也肥了。生活在江南,聽風聽雨,看雲看天,想萬千心事,當是北國年輕人的無限嚮往。

聽雨要有一種心境。感傷時,雨便含悲;喜悦時,雨就揉情。看天是天、聽雨是雨的日子是有的,但對於有情有意的人來説,聽雨不是雨的日子會更多。少年聽雨,雨是情人;中年聽雨,雨是詩卷;壯年聽雨,雨是殘柳;老年聽雨,就似乎如二胡和鎖吶的聲音,悲悲咽咽的讓人心生涼意。因此啊,雨當真承載着無窮無盡的情懷。

雨總是與魂牽夢繞的`鄉愁息息相關。無論是邊關的征夫抑或獨倚危欄的思婦,無論是思歸的江南遊子還是失意遭貶的官宦,都對秋風秋雨有着刻骨銘心的感觸。惆悵、憂傷、孤獨、寂寞,是秋雨的象徵。難怪古代的文人騷客對秋雨在文章中大事渲染,這裏面往往有着深切的體悟在裏面。

其實,聽雨不如在雨中行走。春雨時,適宜走江南平平仄仄的小巷,看撐着油布傘的婉約女子裊裊婷婷地從你面前走過。夏雨時,只適在荷葉平鋪的池塘邊,看恣意的風豪放的雨中跳躍的魚兒慌慌張張地跟你打個照面。秋雨時,只合租一椽茅屋,走在萬千落蕊中,獨自聽雨打梧桐,將心交付於淒涼與悲傷……

雨來了,噼噼啪啪地落下來,瓦屋上,樹葉間,院落裏,全是雨在跳動。近處的柳,遠處的山,迷迷濛濛,雨霧模糊了雙眼,也給這大美的世界罩着了一層神韻。穿街走巷,石板路,磚鋪路,水泥路,鄉間的小路,全是些雨輕輕爽爽的腳印。遠古如是,唐宋如是,現在亦如是。

幼時不諳世事,每當雨來,總是端出青磁碗,放在屋檐下接雨水。點點滴滴,絲絲縷縷,再點點滴滴。碗滿了,倒掉,看一碗水順着院子裏的積流遠逝,心裏充滿了無限的喜悦。再滿再倒,一場雨下來,總有七八碗之多。其實,人生不也如此嗎?一天,一天,又一天,重複着千遍的日子,看着每天而來的希望,生活也就像極了擰緊的發條,一如既往地朝前奔了又奔……

雨是一首纏纏綿綿的曲,是一首欲説還休的詩。雨是大地間的神韻,是寫不就的人生。雨來雨往,織就着人世間所有美妙或悽婉的故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