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十篇

來源:文萃谷 3.2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十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今年開始,我們國家把端午節也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日,放假一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任務:我們班每個小朋友都要寫一篇關於端午節的日記。我不懂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就到網上瀏覽了很多關於端午節的內容,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重要日子。

傳説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從此人們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活動,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綿延至今,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節日。在網上我還了解到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懸掛菖蒲、艾草,賽龍舟,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看到這裏,我想起了今天在牛頭山旅遊時,看到一位阿姨手裏拿着手裏拿着一碗雄黃酒就和一個刷子,在房間和路邊到處灑,我好奇地跑過去問,阿姨告訴我,今天灑雄黃酒是為了祛除毒蛇、蠍子。

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媽媽特意到超市買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蜜棗的、豆沙的、排骨的、紅燒肉餡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圍着餐桌,品嚐這粽子的味道,我吃了一個蜜棗粽和兩個肉粽,肉粽裏面的臘肉吃起來香噴噴的,我吃得津津有味的。

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又一起欣賞端午節晚會,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氛。晚會的節目真精彩,有歌舞、有演講,晚會上兩位年級較大的老爺爺演講了關於中國人奮戰的精神,接着還播放了四川抗震救災的人們和災區小朋友一起慶祝端午節的場景,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今年的這個端午節使我印象特別深刻,這一天,我不但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還真正地體會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家鄉的端午節都是忙碌而有趣的,我們老家過端午時,不僅要划龍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五月初五這天,老媽依舊買回了粽葉和糯米。我欣喜若狂,一會兒看看糯米,一會兒又拿起皮帶似的粽葉系在腰上。不一會兒,就只見老媽便把洗好的糯米裝進盆子裏,又把粽葉用水泡開,再用鍋把它們煮透。我很認真地觀察着老媽的一舉一動,鐵了心準備向“包粽高手”老媽拜師學藝。

只見老媽熟練地取出兩三片粽葉,麻利地折了個三角形,像個小漏斗似的,接着用勺子將糯米裝了進去,又用筷子捅了捅,再把粽葉往回折,把口封嚴,最後再用馬蓮系在粽子中間,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出世”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這不挺簡單的嗎?”我心想。於是就對老媽説:“媽,讓我試一試吧!”老媽半信半疑:“你不給我搗亂,我就謝天謝地,包粽子可不是玩遊戲。”老媽的話激惱了我,我生氣地説:“別老是從門縫裏看人,不就是包粽子嘛,還不是小菜一碟。”老媽笑着説:“好好好,我讓你來,真是受不了你。”我開心地笑了。

於是,我學着老媽的模樣,抓起兩片粽葉,折了個三角形,裝上糯米。咦?這是什麼東西,好咯手呀!哎喲!原來糯米從粽葉裏漏下來了!真是出師不利!我像泄了氣的氣球,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這時我才深刻體會到古人説的“看花容易繡花難”。為了讓老媽不小瞧我,於是我又硬着頭皮來了第二次。

————在經歷了不知多少次的失敗後,我終於摸着了門道,找到了感覺。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捏得緊緊的,手裏拿了一根馬蓮,使勁地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粽子終於大功告成了!雖然它的模樣有那麼點怪,但是我總覺得它是那麼的可愛!我歡天喜地把我的第一個“勞動成果”拿給老媽看。老媽滿意地説:“包得不錯,還有進步空間,繼續練,熟熊生巧嘛!”在老媽的鼓勵下,我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愛包,越包越順手,越包越高興……

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看着一條條鑼鼓喧天竟相爭渡的龍舟,家鄉的端午在我的心中越來越有節的味道了。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夠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的時候,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説,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的時候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温馨。

婆婆在我上國小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是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的時候帶回幾隻粽子,來重温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悦。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夠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夠吃粽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夠在水上划龍舟;但是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夠再牽着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是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由於當時社會的腐敗他的策略不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攻擊排擠最後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進了汨羅河以死捍衞正義。當地的漁夫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餵魚以保全屈原的屍首。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粽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粽,一種是尖尾粽。媽媽是我們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葉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温水裏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後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粒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後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大又結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後腆着大肚子那憨態惹人笑。

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握着船槳動作協調、齊心協力地奮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 ,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落,使水手們更加鼓足了幹勁,勇往直前……每年賽龍舟的場面都非常壯觀。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着中國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農曆五月初五來了,這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不禁垂涎三尺,吃粽子嘍!

一大早,平時愛睡懶覺的我也早早起來,到客廳一看,爸爸早就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洗洗手,擼起袖子與父母包了起來。

我捏起兩片粽葉,把它們貼在一起,大大的葉片濕濕的,捏起來非常舒服,然後把它折成一個類似於漏斗的東西。然後,我抓了一大把米,小心翼翼地倒了進去,那聲音“嘩啦嘩啦”就像下小雨,把那“漏斗”裝得滿滿的,接着,我又放了三個大紅棗,就像三顆紅鑽石點綴在帶着清香的米上。我不禁情緒高漲,還哼起了自己編的歌:“粽子,粽子,非常好吃……”一句沒唱完,媽媽便問我:“就知道吃,你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它從什麼時候起源?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我不禁目瞪口呆,因為我對端午節一無所知。爸爸急忙來幫忙:“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才在這天吃粽子,賽龍舟。”接着,爸爸又説了一句:“你一定要記住這些,別再被別人問傻了!”我點點頭,不禁對這粽子刮目相看。

接下來這一步非常關鍵,我用左手輕輕握住那個裝滿米的“漏斗”,生怕把米擠出去。我把多出來的粽葉壓在粽葉的上方,並用手輕輕將兩面的粽葉壓平,用左手手指快速扳住,以防漏餡,做完這一步後,粽餡已經看不到了,只看到翠綠的粽葉,十分養眼。

接下來,我用左手握住多出的粽葉,右手握住粽體,並順時針旋轉粽體,多出來的粽葉便乖乖地貼在了粽體上。現在的粽體已經非常完美了,看不到一丁點的白米,而且粽葉嚴絲合縫,渾然一體。

我拿了一根繩子,讓右手捏緊粽體。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在粽子的頂角和底角之間,為了不使我的心血付諸東流,我還特意多纏了幾圈。然後,我在粽子的中間纏繞了兩三圈,並在最後打了兩個結。一個稜角分明,漂亮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粽子出爐了!每一個都精神飽滿。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與節日的喜悦與幸福。

每一箇中國傳統節日都有它獨到而深遠的文化內涵,讓我們享受節日那喜慶,祥和的氛圍吧!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品味淡淡的茶香,品味又一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和往年的一樣,我照例和爸爸媽媽去公園遊玩;還沒進門就感受一股喜慶的氣氛;進入園內,哇,可真是人山人海,而且有許多外國人,我心裏暗自欣喜,今年的端午一定會有新的收穫。

來到長街上,巨大的條幅躍入眼簾“長跑慶端午,萬人齊報名”,這麼盛大的節目,我當然踴躍參加了,本自以為跑的很快,但結果只得了一個鼓勵獎“粽子”,還蠻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香。

我們又來到了江邊,一列列龍舟像將要離弦的箭,躍躍欲試,舟上有黃頭髮的美國人,他們露着自信的笑容,彷彿一定會勝利,其他外國人也都滿意急切的盼望着比賽開始。我看到中國人正在舒展胳膊,已經勝籌在握,心裏暗自為他們加油打氣,隨着鑼鼓的響起,龍舟奔湧而出,我扯着嗓子為中國選手吶喊着,終於他們不負眾望,贏得了比賽;外國人雖輸掉了比賽,但依舊伸出了友誼的手,相視一握,傳達出對中華文化的無限讚歎與喜愛,端午節,真自豪。 我們又來到大橋上,這裏有許多人都拿着粽子向江裏投去,眼裏滿是懷念與讚歎,我知道了他們是在懷念屈原,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演繹了一曲麴生動的愛國史詩,我拿出粽子深情的拋下,心想:屈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們新時代的英才應當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端午節,充滿回憶與追念。

最後,我們乘着車回家,在路上遇到兩個俄國人,我們順便搭他們到賓館,下車時他們用不怎麼標準的中國話説:“中國的端午節真熱鬧,中國人真熱情,將來我們還會來中國過端午。”我聽了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品味端午,只那濃濃的粽子;品味端午,只那淺淺的自豪;品味端午,只那淡淡的追憶;品味端午,是中華民族舉世矚目的風采,是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傳承。

我堅信中華文化即將成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華民族將成為東方一頭傲立的雄獅,品味端午,品味濃濃的中華情。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7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佳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佳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佳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佳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佳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佳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佳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佳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佳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佳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佳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8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裏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户户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着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裏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裏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裏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説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9

我吃過許多的東西,有春節的餃子、臘八節的臘八粥、中秋節的月餅、元宵節的元宵……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的粽子啦!下面我就來給你們講一講粽子吧。

包粽子的步驟是這樣的,先要把那又細又長的粽葉洗乾淨,再用熱水泡一泡,要準備的材料有一些糯米、蛋黃、肉等等來製作肉餡,這樣就可以開工了。首先,把又細又長碧綠的粽葉摺疊並圍攏,再把它做成一個窩,把潔白的糯米放進去,接着,把做好的肉餡放到上面,再在上面蓋上一層厚厚的糯米,然後把粽葉做成一個四角形,最後,用結實的繩子把它老老實實的給捆起來,像一個又大又肥的胖娃娃一樣。這就是最後一道工序了,想要把粽子做得既美觀又好看的話,就要看粽子的四角做的勻稱不勻稱了。做好之後先用猛火煮一個小時,再用文火煮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粽子煮好了,香味從廚房迎面撲來,簡直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你們想不想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就讓我來給告訴你們吧。屈原是我國的一個非常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早年時期,屈原深受楚懷王的信任,經過他的努力,使楚國的國力越來越強了,因為她的性格非常的耿直,又加上他人的讒言和排擠,使屈原和楚懷王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沒過多久楚懷王就把他流放到邊疆。在這個流放的期間,他居然親眼看着國家被敵軍給攻破了,他感到心如刀割,於是,懷着絕望而又必死的心,拖着一塊大石頭跳江身亡了。為了不讓魚、蝦、蟹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粽子扔到江裏給魚、蝦、蟹吃,這樣就不會把屈原的屍體給吃掉了。這就是為什麼要吃粽子的原因了,是為了紀念屈原。

這就是粽子的來歷和它的包制步驟啦,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做一下粽子啊?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0

七年級吃糕;

八年級吃粽子;

九年級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這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