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中的孝道名言

來源:文萃谷 6.86K

孝文化是家庭和 孝是人倫道德的基石,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睦的良方,是鄰里融洽的妙劑,是社會和諧的先機。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核心美德之一。在古文中有很多不錯的孝道名言。中國古代,經典的孝道名言有許多。整個社會都提倡孝道文化,講究以孝治國。由此可見,孝順對於中國人來説,是一種值得尊重。

《孝經》中的孝道名言

  夫孝,徳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所有的教化都是由孝道產生出來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我們的軀體、四肢、毛髮和肌膚,都是從父母稟受來的,應該好好愛惜,不可以有任何損傷,這是盡孝的開始。而平時要修身養性,力行正道,使自己的好名聲為後世所稱道,並且顯耀父母,這樣才算是真的盡孝,是行孝道的最終目標了。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所謂盡孝,應該是從真誠地事奉父母開始,其次要能忠心地事奉君王,最後才是自己修身成德,揚名於後世,並且榮耀父母。

  天地之性,惟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天地之間,萬物各有其本性,其中以人性最為尊貴;而人的'一切德行之中,沒有比孝順父母更重要了。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其親:

孝子事奉雙親,平常在家裏的時候,要以恭敬的態度對待父母,早晚問候請安,不可有些許怠慢。奉養雙親的時候,必須懷着歡喜的心情,和顏悦色,言笑承歡,使父母感到身心愉快安樂。當父母患病時,子女要以憂慮及感同身受的心去盡力照顧他們。萬一不幸父母過世了,要以悲痛哀傷的心料理喪事;至於死後的祭祀,要以嚴肅恭敬的心設奠上供以表示思念父母。以上五件事,如果都能做到,才可以稱得上能夠奉祀雙親的孝子。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孝道就好像日、月、星辰運行於天際,是永遠不變的常道;也像是春、夏、秋、冬四季循環交替,滋潤大地以養育萬物,也是恆久不變的道理;孝道更是人們所應力行的良好道德規範。

  罪莫大於不孝:

為人最大的罪惡,便是不孝: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如果做子女的不懂得愛自己的父母卻愛別人,就可説是違反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卻尊敬別人,也是背棄禮教的。

愛親者,不趕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一個人如果懂得愛自己的父母,就不敢厭惡別人的父母;如果懂得尊敬自己的父母,就不會怠慢輕忽別人的父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