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危機管理的主要內容

來源:文萃谷 1.78W

網絡危機是指由網絡產生、傳播或擴散升級的具有嚴重威脅及不確定性的情況。它是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一個全新的危機領域,也是網絡媒體發展的必然結果。小編下面為大家整理關於網絡危機的文章,歡迎閲讀參考:

網絡危機管理的主要內容

  一、網絡危機管理研究概述

20世紀60~80年代,西方危機管理的研究出現了一次高潮,研究領域從政治領域向經濟、社會領域擴展,從自然災害領域向公共危機管理領域擴展,危機管理成為一門學科,形成了企業危機管理和公共危機管理兩個既獨立發展又相互融合的學科分支,大量危機管理著作出版,危機管理成為大學的學科和專業,也成為一種社會職業。

自20世紀90年代全球性的互聯網技術發展、網民數量大大增加以來,對網絡社會的研究開始吸引許多研究者。加州伯克利大學社會學家曼紐爾.卡斯特所著的《網絡社會的崛起》是這一論題研究的開創性代表作。其研究於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比爾蓋茨的《未來時速》一樣,表達了相同或相似的主旨——互聯網作為一種技術力量,正在或將要形塑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的組織方式[1]。

19世紀末,我國開始了現代政治學的研究,其中包含對政治危機的研究。國內最早的危機管理實踐主要出現在企業微觀層面。

進入21世紀,我國開始組建官方的危機管理研究隊伍,一些高校也紛紛建立了危機理論研究機構,危機管理方面的著作陸續出版。近幾年,隨着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在網絡環境下產生的企業危機更是頻繁發生,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因此,對網絡危機的研究已經刻不容緩,國內較多研究者多側重於關於消除網絡社會危害的研究。由於在一段時間內,互聯網上大量出現了失範活動和影響公共安全的行為,為加強對網絡傳播的管控、提高監管機關的管理能力,國內不少機構和人員展開了相關研究,有些還轉化為相應的政策和法律。比如在《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中,就首次把虛擬空間納入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範疇。根據報道,上海警方將探索虛擬社會綜合管控工作,通過建立與網民真實身份相對應的虛擬人口管理庫,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11家全市重點網站進行合作,積極構建融行政管理、行業自治、網民自律於一體的虛擬社會管理新格局[2]。

  二、網絡危機管理的.主要研究內容

本文首先對危機管理的涵義及特點進行簡單闡述,進而比較研究網絡危機管理的特點及我國網絡危機管理現存在的問題,在文章的最後針對其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幾點建議。

1.危機管理的含義

美國著名諮詢顧問史蒂文.芬克認為,危機管理是指組織隊所有危機發生因素的預測、分析、化解、防範等等而採取的行動。危機管理分為危機防範、危機處理和危機總結三個管理階段;海恩思沃斯認為,危機管理是一種行動型的管理職能,它謀求確認那些可能影響組織得潛在的或萌芽中的各種問題,然後動員並協調該組織的一切資源,從戰略上來影響那些問題的發展。

蘇偉倫認為,危機管理是指組織或個人通過危機檢測、危機預控、危機決策和危機處理,達到避免、減少危機產生的危害,甚至將危機轉化為機會的目的;路洪衞認為,危機管理是立足於應對組織或社會突發的危機事件,通過有計劃的專業處理系統將危機的損失降到最低。成功的危機管理能利用危機,使組織或政府在危機過後樹立更優秀的形象,公眾將會對政府或組織有更深的瞭解,更大的認同。因此,在危機面前,發現、培育進而收穫潛在的成功機會,這就是危機管理的精髓[3]。

總結學者們的觀點可以看出,學者認為危機管理是對全程的管理,而危機的事前管理是危機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對危機管理的劃分,都是依據危機發展的歷程以及對應的危機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及工作的流程來進行的。

2.網絡危機的特點及問題

互聯網作為注意力經濟時代的第一傳媒,在當今社會的影響力迅速膨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08年底,我國網民數量為2.9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2.6%,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計算機在極大提高組織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具威脅的信息安全問題。一方面,組織利用計算機進行文件製作、數據交換等大量重要數據都儲存在計算機裏;另一方面,由於網絡的發展,計算機又變得非常脆弱,他人通過網絡利用一個小小的病毒程序,就能侵入組織內部的計算機系統,損害或更改計算機裏面的數據,竊取計算機內部的祕密,而電腦破壞技術的發展又使得這類入侵變得防不勝防。因此,無論是對企業還是社會來説,既要看到互聯網在中國迅速崛起的現狀及其深遠的影響力,也要加強對網絡危機的發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的認識,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去應對潛在網絡危機的發生。

張鵬翥在其著作《信息技術》(2006)中提出,對信息系統的安全威脅,包括網上黑客入侵和犯罪、網上病毒氾濫和蔓延、信息間諜的潛入和竊密、網絡恐怖集團的攻擊和破壞、內部人員的違規和違法操作、網絡系統的脆弱和癱瘓、信息產品的失控等[4]。

郭丕寬認為無論對於企業還是社會,網絡危機都具有更大的破壞性和不可控制性,它具有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加大,危機發生的規模擴大,危機反應的時間縮短,危機事件的破壞性增強,危機事件的評論權甚至裁判權由機構向網民轉移等特點。互聯網加大了企業危機發生的可能性;網絡傳播的迅速廣泛又使危機管理主體的反應和決策時間縮短;傳播中的時效延長及從眾心理使危機的發生規模和破壞性有所增強;網絡的平等性及網民的積極參與,使網絡輿論容易佔據社會意見的中樞地位,增加了危機處理的難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