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常見故障維修解決辦法

來源:文萃谷 8.76K

硬盤常見故障維修

硬盤常見故障維修解決辦法

一、硬盤使用時的常見故障

1.為自己的舊機器升級,掛上了新的大硬盤,而且主板卻不認:

由於在較早的主板上存在着8.4GB容量的限制,而現在硬盤的容量已經大大超過了這個界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定義了新的擴展INT

13H。新的INT

13H不使用操作系統的寄存器傳遞硬盤的尋址參數,它使用存儲在操作系統內存裏的地址包。地址包裏保存的是64位的LBA地址,如果硬盤支持

LBA尋址,就把低28位直接傳遞給ATA,如果不支持,操作系統就先把LBA地址轉換為CHS地址,再傳遞給ATA接口。通過這種方式,能實現在ATA總線基礎上CHS尋址最大的容量是136.9GB。因此。要正常使用大容量的硬盤,要從軟、硬兩方面來解決。先給出三種解決方法,供您參考:

(1)

升級主板或者BIOS:

新的主板BIOS對磁盤讀寫中斷INT

13H進行了擴展,一般主板升級BIOS後即可支持8.4GB以上的硬盤。此外還可以使用BIOS擴展卡(它對大容量硬盤提供了正確的LBA尋址支持)。

(2)利用硬盤自帶的DM分區軟件進行分區:

使用特殊的驅動程序(一般是硬盤自帶的分區軟件DM),也提供了INT

13H的擴展功能。從而在不動主板的情況下支持大硬盤。一般的來説,軟件能有效的轉換大容量硬盤的各種參數,在BIOS啟動後,操作系統啟動前會自動加載,達到全容量使用硬盤的目的。

(3)使用WIN98或以上的操作系統,硬盤格式採用FAT32,並進行合理分區。

2.加新硬盤以後,系統無法啟動:

出現這種問題,可能是由於你的WINDOWS原來不是裝在C盤而是其他盤符上的。而加裝了多個硬盤以後,在原來的硬盤存在多分區的情況下,會引起盤符的交錯,導致原硬盤的盤符發生變化。WINDOWS在啟動時找不到安裝時默認的相關係統文件的位置,自然是無法正確啟動。在多分區的情況下,硬盤的分區基本上是這樣的:原來的C盤還是被認為是C盤,而第二塊硬盤的主分區會被認為是D盤,然後,第一塊硬盤的其他硬盤從E盤開始算起,接着,是第二塊硬盤的其他分區。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是當接上第二塊硬盤的時候,對其進行重新分區,刪除其的主DOS分區,只分擴展區,這樣,盤符也不會交錯了。

3.BIOS檢測不的硬盤,或在自檢時出現"HDD

Controller

Failure"字樣:

如果是檢測不到硬盤,可能是IDE接口與硬盤連接的電纜線位連接好。當然,如果I

DE連接線接頭接觸不良或出現一定的斷裂,,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如果以上的部件經過更換後問題還是沒有好轉,你就要考慮硬盤電源的問題了,是不是電源線損壞或沒有良好接觸。如果是自檢時出錯,也有可能是上述的問題。當然,如果在自檢時你的一股腦盤有周期性的嚴重噪聲,那就表明你的硬盤的機械控制部分或者傳動臂有問題了。

二、硬盤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硬盤正在讀寫時不可突然斷電

硬盤讀寫操作時,處於高速旋轉之中(目前通常為7200轉/分鐘或5400轉/分鐘),如若突然斷電,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盤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盤。因此最好不要突然關機,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盤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當硬盤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盤結束讀寫後方可關機。

2.注意保持環境衞生

在潮濕、灰塵、粉粒嚴重超標的環境中使用微機時,會有更多的污染物吸附至印製電路板的表面以及主軸電機內部。潮濕環境還會使絕緣電阻等電子器件工作不穩定。因此必須保持環境衞生,減少空氣中的潮濕度和含塵量。切記:一般計算機用户不能自行拆開硬盤蓋,否則空氣中的灰塵進入硬盤內,在磁頭進行讀、寫操作時劃傷盤片或磁頭。所以當硬盤出現故障時,切勿自行拆卸硬盤外殼,應該交送專業廠家修理。

3.注意硬盤防震

硬盤是一種高精設備,工作時磁頭在盤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當硬盤處於讀寫狀態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可能造成磁頭與盤片的撞擊,導致損壞。所以不要搬動運行中的微機。在硬盤的安裝、拆卸過程中應多加小心,硬盤移動、運輸時嚴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綿包裝保護一下,儘量減少震動。

4.注意控制環境温度

使用硬盤時應注意防高温、防潮、防電磁干擾。硬盤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用中存在散熱問題。温度以20~25℃為宜,温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晶體振盪器的時鐘主頻發生改變。温度還會造成硬盤電路元件失靈,磁介質也會因熱脹效應而造成記錄錯誤;温度過低,空氣中的水分會被凝結在集成電路元件上,造成短路。濕度過高時,電子元件表面可能會吸附一層水膜,氧化、腐蝕電子線路,以致接觸不良,甚至短路,還會使磁介質的磁力發生變化,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濕度過低,容易積累大量的因機器轉動而產生的靜電荷,這些靜電會燒壞CMOS電路,吸附灰塵而損壞磁頭、劃傷磁盤片。機房內的濕度以45~65%為宜。注意使空氣保持乾燥或經常給系統加電,靠自身發熱將機內水汽蒸發掉。另外,儘量不要使硬盤靠近強磁場,如音箱、喇叭、電機、電台、手機等,以免硬盤所記錄的數據因磁化而損壞。

5.養成使用與整理硬盤的好習慣

根目錄一般存放系統文件和子目錄,儘量少存放其它文件。要經常運行Windows的磁盤碎片整理程序對硬盤進行整理。注意經常刪"垃圾站"與"WINDOWSTEMP"目錄中的臨時文件。

6.防止計算機病毒對硬盤的破壞

硬盤是計算機病毒攻擊的重點目標,應注意利用最新的殺毒軟件對病毒進行防範。並注意對重要的數據進行保護和經常性的備份。

7.硬盤的拿法

硬盤拿在手上時別磕碰,這只是要求之一;另一個忌諱是"靜電"。氣候乾燥時極易產生靜電,在這種情況下若不小心用手觸摸硬盤背面的電路板,則"靜電"就有可能會傷害到硬盤上的電子元件,導致無法正常運行。正確姿勢應該是以手抓住硬盤兩側,並避免與其背面的電路板直接接觸。此外,有些廠商(如Seagate)會在其硬盤外部包上一層護膜,此護膜除具備防震功能外,更把電路板保護於其中,如此使用者在拿取硬盤時就可以少一些顧忌了。

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1頁

1

2

硬盤軟故障的維修

實際上,大量的硬盤故障屬於軟故障,這些故障也佔了電腦故障的很大比例,而這些故障用户是可以自己解決的,下面,我們主要針對一些經常發生的軟故障現象,講述它們的維修技巧。

一、硬盤自舉失敗的維修

實際應用中,硬盤的自舉失敗是很常見的,硬盤自舉失敗一般有如下的故障現象:

顯示“BASIC…OK”,進入ROM

BASIC。

顯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無效分區表。

顯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讀引導記錄失敗並進入死循環。

顯示“Operating

system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沒有操作系統。

顯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讀引導程序錯誤。

顯示“Disk

boot

failure”,磁盤啟動失敗陷入死循環。

顯示“Bad

or

missing

command

interpreter”,COM-沒有或被破壞。

1.與硬盤啟動有關的引導模塊及其引導過程

硬盤自舉引導是由硬盤ROM

BIOS、硬盤主引導記錄、DOS引導記錄和系統文件完成的。ROM

BIOS,共8K字節,提供自檢、自舉能力及建立硬盤I/O等一系列操作,所含的硬盤自舉引導模塊是中斷例行程序INT19H;硬盤主引導記錄位於0柱0頭1扇區(物理扇區),排在邏輯0扇區之前,包括硬盤自舉引導程序和分區信息表,扇區的最後兩個字節為“55A”,是隱含扇區,用DEBUG命令或DOS功能調用INT

21H均無法讀寫,通常用ROM

BIOS提供的硬盤中斷服務程序INT13H進行絕對讀寫,DOS分區引導記錄位於硬盤0柱0頭2扇區(物理扇區,整個硬盤劃歸DOS分區時),也即邏輯0扇區,結束標誌也是“55AA”。

系統加電時,電腦的執行流程如下:

CPU進入復位狀態井強置CS:IP=FFF:0000H,即由該地址取得第一條指令(跳轉指令)。

系統轉移到ROM

BIOS程序區,執行自檢程序,若自檢成功,則發指令INT19H進行系統引導,否則揭示錯誤信息並進入死循環。

INT19H首先試圖復位軟盤系統,若成功,則讀軟盤第1扇的DOS引導記錄到起始地址為0000:7C00H的內存單元執行,繼而進入DOS,否則復位硬盤系統。

成功則讀硬盤主引導記錄到起始地址為0000:7C00H的內存單元,並執行主引導程序,若復位失敗,讀主引導記錄時出錯或硬盤物理第1扇最後兩個字節不是“55AA”,均顯示:

“BASIC…OK”轉入ROM

BASIC。

硬盤主引導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找出當前的活動分區,即查看分區信息表中4個分區引導標誌,當DOS分區的引導標誌為80H,而其他分區為00H,就將DOS引導記錄讀到內存0000:7C00H處。

若4個分區均沒有引導標誌(80H),則發INT18指令,進入ROM

BASIC;

若引導標誌(80H)多於1個或某分區為引導標誌既非80H,又非00H,則顯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並進入死循環。

找到活動分區後,主引導記錄程序試圖將DOS引導記錄讀到內存0000:7C00H處,若讀失敗,則顯示:“Error

LoadongSystem”並進入死循環。

讀成功則檢查DOS引導扇區最後兩個字節是否為“55AA”,正確則跳轉0000:7C00H執行剛讀入的DOS引導程序,若否,則顯示: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並進入死循環。

引導程序以AH=OINT13H指令復位磁盤系統,若失敗,則顯示: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等待鍵盤輸入,以轉向INT19H進行重新引導。

若成功,則計算文件目錄區以及文件數據區的起始位扇區號,並讀根目錄第1扇到0050:007H處,若讀失敗,則顯示上一錯誤信息。

若正確則讀“”文件到內存。若讀錯誤,則顯示:

“Disk

boot

failure”陷入死循環。

若讀成功,則由,和三個系統文件繼續進行DOS的安裝,在這期間若找不到或該文件已損壞,則顯示“Bod

or

missing

command

interpreter”。

否則正常引導,直到出現系統提示符,等待用户鍵入DOS命令。

至此,系統進入DOS工作狀態。

2.硬盤自舉失敗的修復

若硬盤設備正常,硬盤自舉失敗與硬盤主引導模塊、DOS引導模塊和系統文件密切相關。譬如開機進入ROM

BASIC很可能是硬盤主引導記錄損壞;而引導失敗揭示錯誤信息時,則與分區信息表、DOS引導記錄和系統文件的損壞或丟失有關。對於不同的錯誤信息,應該找出其癥結所在,繼而採取與之相應的修復手法,現分述如下:

(1)修復硬盤的主引導記錄

採用硬盤主引導模塊的通用性,由另一台正常且硬盤分區情況相同的微機上獲取該模塊,然後將之寫回發生故障的硬盤,此法簡單快捷,即使對主引導塊結構瞭解甚淺,操作起來也不感到困難,步驟如下:

①啟動正常的微機,並在驅動器A置一已格式化的`空盤,鍵入以下語句序列:

C>DEBUG

—A

100

?:0100

MOV

AX,0201;讀1個扇區

?:0103

MOV

BX,1000;置緩衝區CS:1000

?:0106

MOV

CX,0001;讀0柱第1扇

?:0109

MOV

DX,0080;硬盤0號磁頭

?:010C

INT

13;硬盤I/O中斷

?:010E

INT

20;程序終結。

?:0110

—G=100

—W

1000

50

1

至此,已得到完好的硬盤主引導塊並寫在軟盤邏輯50H扇區。

②以DOS軟盤啟動出現故障的微機,進入DEBUG後在驅動器A置入上述軟盤,在DEBUG狀態鍵入語句序列:

—L

1000

501

—A

100

?:0100

MOV

AX,0301:寫1個扇區

?:0103

MOV

BX,1000

?:0106

MOV

DX,0001

?:0109

MOV

DX,0080

?:010C

INT

13

?:010E

INT

20

?:0110

—G=100

至此,硬盤主引導記錄修復完畢。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1頁

1

2

硬盤硬故障的維修

對於硬盤的硬故障,進行維修是比較複雜的,特別是對於非電路部分,對一般用户而言是不可維修的。因此,當出現硬故障時,我們建議用户把故障部件送到維修中心進行維修,或者乾脆購買新的硬盤驅動器或者新的硬盤控制卡。在購買時必須要注意,硬盤控制器和硬盤驅動器不一定是和原來的同一型號,但必須能夠配套工作。

當對硬盤進行維修或者進行故障檢測定位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當用户發現硬盤驅動器有故障或因其他某種原因需要從機架上拆卸下來時,千萬不要拆開盤體外殼螺絲釘。由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硬磁盤機的機械結構是在超淨化間內組裝的,盤片、磁頭組件以及定位機構等全部密封於潔淨度為100級的密封室裏。在沒有超淨100級以上的條件下進行讀寫操作時,將會劃破盤或損壞磁頭,導致盤片或磁頭報廢。另外盤內的某些機構一經拆卸,就無法還原,由此使得驅動器全部報廢。

在主機工作前,應儘量把硬盤驅動器平穩固定好,否則當機器進行讀寫操作時,一旦發生振動,容易出現磁頭損壞盤片數據區的現象。這樣盤內的某些文件就讀不出來了。

儘管硬盤驅動器是密封式結構,也要注意保持其所在環境的清潔,因為在硬盤驅動器內有一個重要的機構“呼吸式空氣過濾系統”。這個系統包括一個位於盤體外殼上的起呼吸作用的小窗口,如果環境空氣中的灰塵太多,就可使灰塵堵死這個小小窗口,那麼這個空氣過濾系統將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導致硬盤驅動器的損壞。

不要將硬盤驅動器置於強磁場(如音箱、喇叭、彩電、大電機等)附近。否則有可能破壞磁盤裏所記錄的數據。

有些型號硬盤驅動器的步進電機外面有一個很小的限位小杆,它與盤內磁頭的驅動機構相連接,其作用是限制磁頭移動的範圍。用户不要用手去撥動這個限位小杆,因為小杆受到拔動以後,將帶動驅動機構推動磁頭在磁盤上移動,而磁頭的簧片極其脆弱,易受力彎曲變形,從而使磁頭和盤片遭到破壞。

老主板安裝希捷大硬盤

以前見到過關於老主板安裝大硬盤的文章,但都沒仔細讀過,總以為那是486級別的老爺機才會出現的問題。買了個希捷的40GB硬盤迴家後才發現,自己的Intel

430LX主板不支持33GB以上硬盤!從報上、網上找了一些資料,沒有一篇是針對我的希捷硬盤寫的。經過幾天的摸索,終於成功,現將老主板安裝希捷硬盤的方法拿出來與大家共享。

在安裝硬盤前,要下載希捷的專用管理工具DiskManager。希捷的官方網站下載頁在_16bit_,驅動之家的下載頁是,。

下載後的程序是一個可執行文件,運行後插入空白軟盤並一路回車即可得到一張DM啟動盤。接下來對新硬盤進行操作。首先,關機斷電,取下舊硬盤,將新硬盤跳為主盤換上,開機進入BIOS,將STANARD

CMOS

SETUP中的Primary

Master

TYPE設為NONE,保存後插入DM啟動盤並重啟。用啟動盤啟動電腦後軟件會自動尋找硬盤,如發現希捷硬盤則出現歡迎屏幕,按回車即可進入。

進入管理界面後選擇Advanced

options(高級選項)→Maintenance

option(維護選項)→Utilites(實用功能),屏幕左邊會出現找到的硬盤,右邊是硬盤的幾個基本數據。在新硬盤上回車,又出現一個菜單,選Set

Drive

Size(設置硬盤大小),出現藍色背景提示,回車繼續,這時會有一個字符框讓你輸入想要設置的硬盤大小。注意,此處的改變並不會影響硬盤的真正大小,只不過是用來騙騙主板罷了。已經在輸入框內的大小正好是33GB,如果你的主板和我的一樣是430LX/EX的,直接回車即可。如果是更老的主板,就再改小點吧,就是改成1MB也不要緊的。在接下來出現的警告屏中按Alt+C完成操作,重啟時將BIOS中的Primary

Master

TYPE/MODE設為AUTO/AUTO,保存並重啟後你會發現硬盤被認出來了!

因為硬盤是以33GB的身份“混”進電腦的,所以硬盤啟動時會加載一個叫做ONTRACK的東東,它可以讓你完整的使用全部硬盤空間。並不像有的文章所説,有了這個ONTRACK的硬盤就不能拿到別的電腦上使用了。我把裝過ONTRACK的硬盤裝到能夠正確識別大硬盤的電腦上,照樣可以使用,數據也絲毫無損。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發現,

ONTRACK對硬盤的使用沒有什麼影響,甚至用FDISK和SYSTEM

COMMANDER分區並安裝多操作系統,也一點問題都沒有。與不安裝ONTRACK時的一點區別是隻能在出現藍色提示後才可以用軟盤啟動並對硬盤進行操作。方便起見,BIOS中的啟動順序只設為C

only就行了,惟一的遺憾就是不能用光盤啟動了。

如何讓老主板識別大硬盤

研究硬件這麼常時間我覺得如何讓老主板用上大容量硬盤這個問題出現的頻率比較高,好多人問起它,作為有“責任心”的DIYER,不能袖手旁觀,雖然自己沒有遇到過,但還是應該搞清楚的,於是翻了一大堆雜誌,查閲了N個網站,總結之。

隨着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臃腫的應用軟件、操作系統以及越來越好玩的大型遊戲的出現,他們輕易即可以將NGB的硬盤空間吞噬,對一般人來説都是這樣更不用説那些瘋狂下載狂們了,以前10G的硬盤很快就被塞滿了,不過不用擔心硬盤製造商們都是高手,給我們製造了目前最高有100GB大的硬盤,這下可爽了,但新問題又來了,大多數的舊電腦用户們買回幾十GB的大硬盤時發現主板只能識別8.4GB,這可太氣人了,怎麼辦?不用急,會有人給你解決方案的。

由於存儲業的老設計師們沒有想到若干年後普通用户能用上比當時大N十倍的硬盤,於是設計這種產品的結構時使用了更容易開發設計的使用更少的尋址範圍的方案,這就給現在這個問題埋下了隱患。由於老式的BIOS使用10位用於表示柱面數,用8位表示磁頭數用6位表示扇區數,由此導致了老BIOS只能識別最大的容量為:512*63*255*1024=8.4GB,這就是所謂的“8.4容量限制”,清楚了原因,工程師們為了突破8.4GB的障礙想到了定義新的擴展INT13,它不使用操作系統的寄存器傳遞硬盤的尋址參數,它使用自己的地址包,地址包裏保存的是64位的LBA(邏輯塊)的地址,傳遞給硬ATA界面,這樣就實現了在ATA總線基礎上最大尋址容量為137.4GB,哈,這又是一個容量限制障礙,就看以後的了!

問題已經很清楚了,就是給老的BIOS添加擴展INT13,即更新BIOS,更新BIOS不僅可以實現此目的另外還可以增加一些另外的新功能提高電腦的整體性能等好多好處,但由於更新BIOS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其實只要掌握其方法還是不難的,以前的BIOS刷新都要在DOS下進行,但現在一些主板大廠如ASUS、MSI、SLOTEK、GIGABYE都推出了能在WINDOWS下安全刷新BIOS的軟件,這些軟件的界面更加友好,非專業用户都能很輕鬆、方便的完成刷BIOS的工作,這些軟件自己找,在廠商們的網站都能找到,別向我要,我沒有,首先聲明這一點。比較著名的是MSI的WINFLASH和GIGABYTE的@BIOS根據這些軟件的説明文件就可以輕鬆操作,不過這些軟件只適用於特定品牌的主板,它們都不用安裝,解壓後直接運行即可,前提是必須有你要刷的主板的新BIOS文件。

另外如果你的主板商沒有提供WINDOWS版的刷BIOS軟件,或者説你根本就沒有找到,那只有在DOS下刷了,先下載下來你要刷的主板的BIOS文件和BIOS刷新程序,一般二者是捆綁在一起的,不過一定要注意對準主板的型號、版本,這一點非常重要,下載時最好到廠商的官方網站或大型下載網站去下載,如驅動之家。好,一切準備好了之後就可以動手了,確認打開主板的BIOS保護開關,不同的主板不同的方法,説明書上都有的,再從DOS啟動盤啟動DOS,進入純DOS系統,到你存放BIOS刷新程序以及BIOS文件的目錄執行刷新程序,格式就像這樣:AWDFLASH*,其中*是更新BIOS文件,除了AWDFLASH之外還有AFLASH等比較著名;(當然不是所有的DOS刷新都運行這種格式的命令,也有提供與更新文件捆綁在一起的EXE可執行文件,只須執行之系統會提示插入軟盤製作成啟動盤,然後使用其啟動系統按提示選擇Y或N即可,當然執行EXE文件要在WINDOWS下!)執行之後問你是否要保存原BIOS程序,選YES,就是保存,輸入文件名,萬一不成功還可以恢復嗎!建議YES。然後輸入YES開始刷新,一般刷新BIOS只需要幾秒鐘,完成,重起即可!

總之,存儲系統的重要存儲器硬盤的工作是要其他的電腦配件配合的,他們有直接聯繫,如果誰遇到了自己的主板不能識別大硬盤的問題時不妨試試刷BIOS這個方法,一般情況下能解決問題!

老主板安裝大硬盤手記

隨着硬盤價格的迅速下跌,硬盤是最值得升級的硬件了。很多老主板用户都想添加了大容量硬盤。但硬盤買來後,面臨着兩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一是老主板無法正確識別大容量硬盤,二是怎樣快速將舊硬盤上的文件複製到新硬盤上或建立多啟動系統。為此,筆者將自己在老主板上成功安裝大硬盤的經歷給讀者作個介紹。以供讀者借鑑。

在五一節長假到來的時候,

我做出一個已經縈繞在心頭一年多的決定:為我的“老主板”買一個大硬盤,以便好好地把當今琳琅滿目的好東西裝進去領略一番。原來的3.2G硬盤其實早已不堪重負,這個決定姍姍來遲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怕新買來的硬盤主板認不到,使用不成,豈不冤枉。沒想到這個40G的新硬盤真的會耗掉我的整個五一長假,原本想和新的40G大硬盤一起過一個愉快的五一節,卻還是被“老主板無法識別大容量硬盤”所困。

在着手買盤之前,到網上看了許多有關大硬盤處理問題的討論文章,又查閲了近幾年的‘電腦報合訂本’上的相關文章。來到電腦城,本想買一個Maxtor新系列的40G“星鑽”。嘿!“星鑽”缺貨。經‘店小二’推薦,花了580元購得“西部數據”

WD

40G

5400rpm

硬盤一個。性價比不錯。

回到家,上網到

本地下載下載“西數”的Data

Lifeguard

Tools

v2.8:此程序非常有用,當你的系統不支持大容量硬盤時,可以使用此程序來分區與格式化西部數據的大容量硬盤,(經筆者測試它也適用於其它IDE硬盤。)它取代了原來使用的EZ-Drive

與磁盤管理軟件。下載的是一個壓縮包,直接解壓在A盤上,此盤是張啟動工具盤,從A盤啟動後自動運行程序。需要注意的是,該程序必須在DOS下軟盤中運行,如果在硬盤上直接運行有可能會造成硬盤數據的丟失或者掃描錯誤等結果。

然後,斷電,開箱,裝盤,設新盤為主盤,跳老盤為從盤(我查閲過的文章都是這麼講的,‘電腦報2000年合訂本’上冊

P271上的文章也這麼講),BIOS設置主盤為“auto”,啟動順序從A盤啟動。引導時屏幕顯示機器認不到新硬盤,機器啟動後自動運行Ezmaker程序,選EZ-Install,執行。EZ-Install運行時自動檢測主板BIOS是否支持大硬盤,如不支持就向主盤的引導扇區寫EZ-BIOS(這是後來才知道的),然後提問安裝何種系統:支持WIN

XP、WIN

NT、WIN2000、WIN9X、DOS等,何種分區:支持FAT16/FAT32、NTFS、HPFS分區,分區數、容量大小等(關於Ezmaker的詳細使用方法可查閲其它相關文章,或根據屏幕提示操作),然後格式化,40G的硬盤1分鐘搞定。怎麼樣?驚訝吧?根據提示取出軟盤,按ESC鍵重新啟動系統,引導時屏幕顯示機器無硬盤,然後無任何反映。┅┅且慢,不可能!重新做一遍,情況依舊。五次敗下陣來,我的汗也下來了┅┅。

我只好敗退回到老硬盤,上網,發貼、發E-mail求援,收到的回覆是叫我換新主板,什麼??--

換主板??搞錯沒得?太不高明瞭。在這裏説説我的老主板:“聯想”P6I

I440lx芯片組,BIOS版本Award

BIOS

V4.51PG,

BIOS

ID:

2A69JQ1RC-00

升級BIOS肯定是行不通的,我的LX芯片組的BIOS為1999.3,已經是這種板子的最高版了(這是經過尋覓後才知道的)。1999年4月購機時安裝的Win98第一版,主頻設置成83M非標準外頻,使用至今系統沒有崩潰,連覆蓋安裝都沒作過,只是將IE升級為5.0,感染過幾次病毒,由於硬盤只有3.2G,象Photoshop、CorelDRAW、FOXpro、AutoCAD、以及一些遊戲軟件只能刪了安,安了刪的,就目前我知道的而言,還沒有誰的win98系統連續穩定地使用了這麼久的。可見“聯想”主板的穩定性是值得信賴的,只是這塊板子很挑內存,有些內存條插上後點不亮,現在我的機器上有一條32M、一條64M、一條128M三個廠家的三種內存混插一點問題沒有。將這樣的主板棄之,豈不可惜。

屈指數來,

我敗退回到老硬盤上已經整整12天了,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天收到“

耗子”(BIOS維修網站的站長

)的來信,在這裏特別向“耗子”表示感謝,讀了信後茅塞頓開。説幹就幹,斷電,裝盤,設老盤為主盤,跳新盤為從盤(這是關鍵,觀點從這裏更新),BIOS設置:主盤沒説的,老熟人,新盤設為“NONE”,插入工具盤,從A盤啟動。根據提示重新分區、格式化後取出軟盤,從啟系統,引導時屏幕顯示已加載EZ-BIOS,系統控制權已由EZ-BIOS掌握,接着熟悉的藍天白雲、系統更新┅┅,怎麼?只能進入保護模式,好吧,只好如此,進去瞧瞧再説,在win98保護模式下,新的三個邏輯盤分別為:13.9G、13.9G、9.3G,好像差不多吧。重新啟動系統還是隻能進入保護模式,還是有點小問題。一不做,二不休,趁熱打鐵才能成功,關機、斷電、將新盤與光驅共用一條數據線,接在第二個IDE接口上,重新啟動┅┅哈!!哈呆了!(注:哈___一個偶然敲錯了的單字詞,一個比酷還酷,比爽還爽的單字詞,希望它能流行)到這時大硬盤安裝完全成功。

為保險起見,也為了進一步探討EZ-BIOS,將主板BIOS設置為由C盤啟動,系統啟動時按住CTRL鍵,這時屏幕顯示EZ-BIOS菜單,有兩個選項,從A盤啟動或從C盤啟動,插入win98啟動盤,按A鍵從軟盤啟動,用SCANDISK掃描所有驅動器,全部通過。也就是説,在DOS下重裝系統或用殺毒盤啟動查殺病毒都不會有問題。

分析:EZ-BIOS是一種軟BIOS,據説它能識別到1600G的大硬盤,EZ-Install安裝時將EZ-BIOS寫入主盤的引導扇區,系統啟動時由主盤的引導扇區加載EZ-BIOS,這時控制權轉交給EZ-BIOS控制。當將一個主板BIOS不能識別的大硬盤設置為主盤時,主盤的EZ-BIOS不能加載,當然只有失敗。看來還是要由一個熟臉嘴引薦,就好比┅┅。同時EZ-Install安裝時已將老硬盤的分區改寫成了NON-DOS分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