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知識點:施工成本控制與施工成本分析

來源:文萃谷 3.2W

掌握基礎知識點是複習工作的基礎環節,下面本站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二級建造師中,關於施工成本控制與施工成本分析的知識點,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二級建造師知識點:施工成本控制與施工成本分析

2Z102040施工成本控制與施工成本分析

2Z102041—3施工成本控制

  一、步驟

分析: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

預測:按照完成情況估計完成項目所需的總費用。

糾偏:這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實質性的一步。

  二、施工成本過程控制方法

1人工費的控制:人工費的控制實行“量價分離”的方法

2材料費的控制:材料費的控制同樣按照“量價分離”的原則,控制材料用量和價格。

材料用量控制方法包括:定額控制、指標控制、計量控制、包乾控制。

控制材料用量和價格。材料價格主要由材料採購部門控制。通過掌握市場信息,應用招標和詢價等方式控制材料設備採購價格。

3施工機械使用費的控制:主要控制枱班數量和台班單價。

4施工分包費用的控制

主要做好分包工程的詢價、訂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穩定的分包關係網絡、加強施工驗收和分包結算等工作

  三、贏得值(掙值)法

費用偏差

費用偏差(CV=已完工作預算費用-已完工作實際費用

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已完成工程量×預算單價

已完工作實際費用(ACWP=已完成工程量×實際單價

(是一種價差)

結果為正表示節約,結果為負表示超支

進度偏差

進度偏差(SV=已完工作預算費用-計劃工作預算費用

已完工作預算費用=已完成工程量×預算單價

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計劃工作量×預算單價

(是一種量差)

進度偏差為正值,表示工期提前;結果為負值表示工期拖延

費用績效指數

費用績效指數(CPI=已完工作預算費用/已完工作實際費用

CPI<1,表示超支;CPI >1表示節約

進度績效指數

進度績效指數(SPI=已完工作預算費用/計劃工作預算費用

SPI<1,表示進度延誤;SPI >1表示進度提前

偏差分析法

1橫道圖法:形象直觀,反映的信息量少

2表格法:靈活、適用性強、信息量大

3曲線法(贏值法):形象直觀,但難於直接用於定量分析

説明

應認真理解偏差分析法的原理、計算


比較法:(指標對比分析法)

1將實際目標與目標指標對比

2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

3與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

因素分析法:(連環置換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通過教材95頁例題掌握

替換順序:先實物量,後價值量;先絕對量,後相對量

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

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

比率法:

1相關比率法

2構成比率法:又稱比重分析法或結構對比分析法。

3動態比率法:就是將同類指標不同時期的數值進行對比,分析該項指標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通常採用基期指數和環比指數兩種方法。

  因素分析法例題

商品混凝土目標成本為443040元,實際成本為473697元,比目標成本增加30657元,資料如下表所示。

商品混凝土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對比表

項目

單位

目標

實際

差額

產量

m3

600

630

+30

單價

710

730

+20

損耗率

%

4

3

-1

成本

443040

473697

+30657

  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Ⅰ.分析對象是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額為30657元.該指標是由產量、單價、損耗率三個因素組成的,其排序見上表;

Ⅱ. 以目標數443040元(=600×710 ×1.04)為分析替代的基礎。

第一次替代產量因素,以630替代600

630×710 ×1.04=465192元

第二次替代單價因素,以730替代710,並保留上次替代後的值

630×730 ×1.04=478296元

第三次替代損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4,並保留上兩次替代後

的值 630×730 ×1.03=473697元

Ⅲ. 計算差額:

第一次替代與目標數的差額 = 465192-443040=22152元

第二次替代與第一次替代的差額 = 478296-65192=13104元

第三次替代與第二次替代的差額 = 473697-478296=-4599元

Ⅳ. 產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2152元,單價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3104元,而損耗率下降使成本減少了4599元。

Ⅴ. 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22152+13104-4599=30657元,與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總差額相等。

綜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礎。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對象為已完成分部分項工程,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實際成本三算對比,分別計算實際偏差和目標偏差,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

實際偏差:實際與預算比較

目標偏差:實際與計劃比較

預算成本來自投標報價成本,目標成本來自施工預算,實際成本來自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實耗人工和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

月(季)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據是當月(季)的成本報表。

1將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進行對比

2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對比

3各個項目的成本進行分析對比

4將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實際與目標對比

5對技術組織措施執行效果分析,尋求更加有效的節約途徑

6分析其他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對成本的影響。

年度成本分析: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據是年度成本報表。除了月(季)成本分析的內容外,主要是針對下一年度的施工進展情況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竣工成本綜合分析: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資源節超對比分析

3主要技術節約措施及經濟效果分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