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學聯考語文試題命題思路「專家詳解」

來源:文萃谷 2.33W

2015年大學聯考今日開始,這也是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頒佈之後的首次大學聯考。今年的大學聯考秉持怎樣的改革思路?記者赴教育部考試中心採訪了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和語文命題組專家。

2015年大學聯考語文試題命題思路「專家詳解」

姜鋼介紹: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頒佈,1977年恢復大學聯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改革大幕徐徐拉開。如果説2014年的改革主要是“拿圖紙,出方案”,那麼2015年則是聚精會神、全力以赴,“抓施工,見成效”。《實施意見》中要求大學聯考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着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2015年的大學聯考語文通過試卷設計和能力架構,落實了改革要求;通過素材選擇和精心設題,引導學生認同社會主義價值觀,自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對依法治國的認識,重視對創新能力的培養。

  特點一:突出立德樹人導向

姜鋼介紹,語文是與社會現實聯繫最為密切的學科,2015年大學聯考語文進一步突出體現大學聯考內容改革方向,弘揚時代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的考查,形成“一點四面”在育人方面的合力,實現大學聯考語文的教育功能。

1.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着當今中國的時代精神,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力量源泉。為了選拔熱愛母語、學識紮實、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大學聯考語文試題材料一向注重選取滲透核心價值觀的人物事蹟、新聞事件和文學作品。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無數中華兒女曾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正氣歌。全國二卷傳記閲讀《將軍賦采薇》,以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的傳記材料為閲讀文本,不僅適合考查考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弘揚愛國主義,傳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全國二卷文言文閲讀材料中來護兒的重義輕財,全國一卷小説閲讀材料中馬蘭花的誠信友善,以及福建卷語用題材料中焦裕祿“縣委書記的好榜樣”形象等,無不彰顯着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2. 藴含依法治國理念

依法治國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也是當今時代主題。語文雖然不同於政治,但在試題中藴含依法治國,為將廣大青少年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助力,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全國一卷作文題“女兒舉報父親開車時接電話”,語用題涉及《食品安全法》,湖北卷文言文閲讀談“廉吏自古難之”的廉政話題,重慶卷語用題《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內容,都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中的法律問題進行思考和感悟,無疑有助於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遵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3. 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作為語文重要組成部分的古詩文經典已融入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血脈,成為我們的文化基因。大學聯考語文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素養的考查力度。全國卷在古詩文閲讀中,既有分析概括、翻譯、古詩詞鑑賞等傳統題型,又有斷句、文化素養以及在具體情境中默寫名篇名句等新題型。現代文閲讀也注意滲透傳統文化元素,如全國二卷小説閲讀材料《塾師老汪》中對“有朋自遠方來”的解釋,全國二卷傳記閲讀中戴安瀾借諸葛亮、秦始皇事蹟表達壯志的兩首《遠征》詩等,不僅強調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傳承,更體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尤能啟人心智。同時,四川卷《兩漢經學》、安徽卷《中國經典》、湖北卷《秦漢時代的普遍知識與一般思想》、山東卷《四堡雕版》、重慶卷《傳統技藝》等試題,無不彰顯了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下的意義,激活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4. 凸顯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炎黃子孫最深沉的民族稟賦,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在大學聯考命題中凸顯創新能力,不僅符合高校人才選拔的核心要求,也是語文時代性、工具性的重要體現。全國二卷作文中以施一公教授為原型的科學家大李、全國一卷傳記閲讀中朱東潤在傳記文學創作上不願“穿新鞋走老路”、湖南卷屈原《離騷》和《九章算術》“割圓術”的教益和啟示、浙江卷汪曾祺刻畫“撿爛紙的老頭”的用意等,無不有助於引導考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考,鼓勵創業創新正能量。

  特點二:體現考試內容改革方向

語文命題組專家介紹,語文學科的特點是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的高度統一,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學習知識文化的工具,掌握認識世界、瞭解社會的`工具,掌握理論聯繫實際的方式方法。大學聯考語文無疑應突出閲讀與表達核心素養,通過創設具體情境,考查學生藉助語言與思維工具、運用所學語文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加強基礎性

語文既是思維工具,又是表達工具,閲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又體現了語文為其他學科提供支撐的基礎功能。在閲讀方面,試題設計積極反映時代要求,除了考查學生在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閲讀中理解文本、篩選信息、鑑賞評價等精讀能力外,也增加了對快速閲讀能力的考查。例如,北京卷以三段彼此關聯又相對獨立的閲讀材料開篇,內容是關於漢字照排技術的突破與創新的,每篇均千字左右,大幅度突破了以往社科類文章1100字左右的文字量,要求考生在快速瀏覽中篩選每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並回答問題。這些設計,從內容到形式全面拓寬了對閲讀能力這一基本能力考查的視野。在表達方面,試題的設計使考生既有表達的慾望,又有要表達得準確、流暢、清晰的自覺追求。全國卷和分省卷的語言表達試題都既有傳統的對詞語使用準確與否、語句表達正確與否、語篇中上下文銜接恰當與否的考查,也有更高層次的要求,如上海卷要求為小説《雪天》續寫情節的補寫題、湖北卷“天鵝戲水”圖文轉換題、以及作文等表達能力的考查,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出表達能力的重要基礎性作用。

2. 突出綜合性

大學聯考語文試題選擇貼近時代、貼近社會現實、貼近考生實際的試題材料,如全國一卷“電商網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一帶一路”、全國二卷“食品安全”“環境安全”、安徽卷“亞投行”、天津卷作文“範兒”等材料的內容,調動獲取文字信息、獨立思考材料內容、客觀評價作品特徵、準確表達思考感悟的能力,有助於學生深入瞭解中國現實,領會理解試題背後的深層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溝通書本、課堂和學校內外的聯繫,結合自己學習生活的真實體驗進行觀察、思考和分析,能激發考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運用已有知識思考、解決身邊問題,體現出大學聯考語文綜合性的特點。

3. 着重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國大學聯考語文拓寬了命題視野,注重引導考生對自然、社會、人生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深度探究。尤其是作文,如上海的“堅硬、柔軟與和諧”、江蘇的“智慧與經驗、能力、素養”、廣東的“人與自然”、浙江的“人品與文品”,都着眼於對思辨能力的考查,避免宿構套作,引導深度的觀察與思考。全國二卷論述類文本閲讀《藝術是什麼》,就原文中“理解就是誤讀,創造也是誤讀”能否推演出“理解距離藝術作品的本義越遠,就越是具有創造性,正如《西廂記》之於《鶯鶯傳》”,江蘇卷閲讀題《羅丹的雕刻》引發羅丹創作對雕刻創新的根本性變革等試題內容,都需要考生有較高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對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考查。

  特點三:探索創新試題設計

語文命題組專家介紹:創新試題設計是實現考試內容改革的必要手段。為了更好地落實考試內容改革的要求,今年大學聯考語文學科守正創新,積極調整,探索試題創新設計,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1. 語用題注重創新

已經進入大數據、多媒體和自媒體時代的今天,文字之外,從圖片、表格、數據中獲取信息並進行加工成了閲讀“新常態”。而圖表閲讀題、圖文轉換題為考查閲讀和表達能力開闢了一條新通道。全國二卷語用題“聯合我們的力量”展示了一隻銜着橄欖枝的和平鴿,鴿子由多國旗幟巧妙構成,學生要根據圖形內容要素簡明流暢地寫出各國應齊心協力、維護和平的寓意。此外,還能在作答的過程中,感受到該圖暗合今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背景。其他如全國一卷“保護水環境”、江蘇卷“中國文化遺產”等標誌性圖形,重慶卷“兒童在不同場地的時間分配”示意圖、湖北卷“南水北調”路線圖、浙江卷本省與全國閲讀情況比較圖等,都在閲讀文本選擇的多樣化上作了積極探索。

2. 作文題增加任務驅動元素

作文試題考查明確增加了任務驅動的導向。如全國卷作文題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發考生思考、激發寫作慾望的同時,還通過增加任務型指令,發揮材料引導寫作任務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説理論證。如全國一卷要求考生給“女兒舉報”事件相關方寫信來入情入理地談問題、講道理,全國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當代風采人物”推選標準的基礎上優中選優,都會引導考生就一個具體明確的要求來寫作,從而更有效地規避套作和宿構,實現寫作能力在應用層面的考查。

“2015年大學聯考語文命題,考查學科核心素養,凸顯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體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試題設計科學合理,引領語文考試方向,助推大學聯考內容改革,很好地履行了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使命。”語文命題組專家介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