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雲南大學聯考語文真題公佈

來源:文萃谷 1.61W

雲南省2017年大學聯考語文學科考試結束,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為廣大大學聯考考生帶來了2017年雲南大學聯考語文真題,YJBYS考試網提供最新最全的大學聯考資訊歡迎收藏!

2017年雲南大學聯考語文真題公佈

  絕密★啟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Ⅲ卷)

語 文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併交回。

  一、現代文閲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鎮化的軟肋。一些鄉村在變為城鎮的過程中,雖然面貌煥然一新,但很多曾經讓人留戀的東西卻蕩然無存。人們或多或少有這樣的擔憂:快速的、大規模的城鎮化會不會使“鄉愁”無處安放?要在城鎮化進程中留住鄉愁,不讓“鄉愁”變成“鄉痛”,一個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護並活化鄉村記憶。

鄉村記憶是鄉愁的載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物質文化的記憶,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動場所、傳統民居建築等“記憶場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質文化記憶,如村規民約、傳統習俗、傳統技藝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產生活模式等。鄉村物質文化記憶與非物質文化記憶常常相互融合滲透,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這些鄉村記憶是人們認知家園空間、鄉土歷史與傳統禮儀的主要載體。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留住他們,才能留住鄉愁。這實質上是對人的情感的尊重。至於哪些鄉村記憶真正值得保留,這一方面可以藉助一些科學的評價體系進行合理的評估,另一方面可以廣泛聽取民意,然後進行綜合甄選。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做好這方面的前期規劃。

僅僅留住鄉村記憶而不進行呵護,鄉村記憶會逐漸失去原有魅力。呵護鄉村記憶,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對相關記憶場所做好日常維護工作,為傳統技藝傳承人延續傳統技藝創造條件,保持鄉村傳統活動的原有品質。比如,對一些鄉土景觀、農業遺產、傳統生產設施與生產方法等有意識地進行整理維護。對於鄉村中的集體記憶場所,如村落的祠堂、鄉村的入口、議事亭、祭祀場所等,不可因為城鎮化就讓其全部消亡,而應對這些承載着人的情感和記憶的場所定期維修。既要讓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更為方便,又要讓遊子在故鄉找到依戀感與歸屬感。

如果説留住和呵護鄉村記憶是一種消極型的留住鄉愁的話,那麼,活化鄉村記憶則是一種積極型的留住鄉愁。活化鄉村記憶,就是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深度挖掘鄉村記憶與鄉村傳統產業,進行精細化、產業化升級,將“文”“人”“居”與“產”融合在一起,讓原來的鄉村記憶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充滿生機活力。這需要相應的公共設施與之配套,需要發展教育、醫療、商業、娛樂休閒產業等,使鄉村記憶在新的時空條件下產生新的凝聚力。 (摘編自陸邵明《留住鄉愁》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新型的城鎮化建設,如果在建設之餘還能兼顧人文保護,就不會留下“鄉痛”。

B. 鄉村記憶是居民情感所繫和鄉愁載體,在城鎮化過程中,必須完好保存下來。

C. 在城鎮化過程中,定期維修鄉村的集體記憶場所,是呵護鄉村記憶的一種方式。

D. 活化鄉村記憶是指賦予鄉村記憶新的文化內涵,使之成為相關產業的配套設施。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圍繞着鄉村記憶的保護,文章逐層遞進地論證了留住鄉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將鄉村記憶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個方面,並論及了二者的有機聯繫。

C. 文章提出以綜合甄選的方式選擇保留哪些鄉村記憶,並舉例説明了甄選的標準。

D. 認為鄉村與人的情感、記憶密切相關,這是文章論述城鎮化與鄉愁關係的前提。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如果能留住鄉愁,就有可能避免城鄉變遷中物質空間變化與人的情感發生衝突。

B. 如果遊子在城鎮化的故鄉找到依戀感和歸屬感,就説明故鄉已活化了鄉村記憶。

C. 為了保護鄉村記憶,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還應該考慮到當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對鄉村記憶進行精細化、產業化升級,説明鄉村記憶的內涵並非一成不變的。

(二)文學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14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我們的裁縫店

李娟

在城市裏,裁縫和裁縫店越來越少了,但在喀吾圖,生活迥然不同。這是遊牧地區,人們體格普遍高大寬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勞動,很多人身體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變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們租的店面實在太小了,十來個平方,中間拉塊布簾子,前半截做生意,後半截睡覺、做飯。但這樣的房間一燒起爐子來便會特別暖和。很多個那樣的日子,狂風呼嘯,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響個沒完沒了……但我們的房子裏卻温暖和平,鍋裏燉的風乾羊肉溢出的香氣一波一波地滾動,牆皮似乎都給香的酥掉了。

我們還養了金魚,每當和顧客討價還價相持不下時,我們就請他們看金魚,這樣的精靈實在是這偏遠荒寒地帶的最不可思議的尤物——清潔的水和清潔的美豔在清潔的玻璃缸裏曼妙地晃動,透明的尾翼和雙鰭緩緩暈染在水中,張開、收攏,攜着音樂一般……

這樣,等他們回過神來,再談價錢,口氣往往會軟下來許多。

當地男人們很少進屋,最固執的是一些老頭兒,偶爾來一次,取了衣服卻死活不願試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鏡子,你開玩笑地拽着他們往鏡子跟前拖,讓他親眼看一看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這樣他越害羞,雙手死死捂着臉,快要哭出來似的。

女人們就熱鬧多了,三三兩兩,不做衣服也時常過來瞅一瞅,看我們有沒有進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塊布,未來三個月就一邊努力攢錢,一邊再三提醒我們,一定要給她留一塊夠做一條裙子的。

庫爾馬家的兒媳婦也來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編織袋跟在後面,量完尺寸我們讓她先付訂金,這個漂亮女人二話不説,從婆婆拎着的袋子裏抓出三隻雞來-----“三隻雞嘛,換條裙子,夠不夠?”

她訂的是我們最新進的晃着金色碎點的布料,這塊布料一掛出來,村子裏幾乎所有的年輕媳婦都跑來做了一條裙子。

她説:“不要讓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氣嘛。給他知道了嘛,要噹噹(嘮叨、責怪)嘛!”

“婆婆知道就沒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説着拽過旁邊那矮小的老婦人,“叭”地親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們兩個嘛,你一天我一天,輪流換着穿嘛!”

她的婆婆輕輕嘟囔一句什麼,露出長輩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們要雞幹什麼?但是我們還是要了。

還有的人自己送布來做,衣服做好後卻湊不夠錢來取,只好掛在我家店裏,一有空就來看一看,試穿一下,再歎着氣脱下來掛回原處。

有個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襯衣也在我們這兒掛着,加工費也就八元錢,可她媽媽始終湊不出來,小姑娘每天放學路過我家店,都會進來對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厭其煩地給同伴介紹:“這就是我的!”穿襯衣的季節都快要過去了,可它還在我們店裏掛着!最後,我們先受不了了。有一天,這孩子再來看望她的衣服時,我們就取下來讓她拿走,小姑娘驚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兒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後轉身飛快跑掉。

裁縫的活不算勞累,就是太麻煩,量體、排料、剪裁、鎖邊、配零件、燙粘合襯、合縫...... 做成後,還得開釦眼,釘釦子,縫墊肩、鎖褲邊。淺色衣服還得洗一洗,縫紉機經常加油,難免會髒一點,而且烙鐵也沒有電熨斗那麼幹淨,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從氣孔漾出來,沾得到處都是。

是呀,從我們當裁縫的第一天起,就發誓一旦有別的出路,死也不會再幹這個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縫,我們還是得想辦法賺錢過日子,過同樣辛苦的生活。------可能幹什麼都一樣的吧?

是這樣的,帕孜依拉來做襯衣,我們給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後高興得在鏡子面前轉來轉去地看。但是我立刻發現袖子那裏有一點不平,就殷勤地勸她脱下來,燒好烙鐵,“滋-----”地一傢伙下去……燙糊一大片……

怎麼辦呢?我們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樣的布接了一截子,將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樣式敞開,還釘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後又給它取了個名字:“馬蹄袖”。

但是後來……幾乎全村的年輕女人都把襯衣袖子裁掉一截,跑來要求我們給她們加工“馬蹄袖”。

幹裁縫真的很辛苦,但那麼多事情,一針一線的,不是説拆就能拆得掉。當我再一次把一股線平穩準確地穿進一個針孔,總會在一剎那想通很多事情。(有刪改)學#科網

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為遊牧地區,喀吾圖與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讀者由這一點出發會感受到裁縫店裏的尋常事別有趣味。

B.養金魚可以成為裁縫店獨特的生意經,是因為金魚轉移了顧客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美的愉悦裏一改平日的斤斤計較。

C.作者善於借小故事來表達情感,比如接受女顧客以雞換衣,既是對她個人愛美之心的讚賞,也含有一種對質樸人情的認同。

D.本文記述了裁縫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並沒將這種生活過於浪漫化,一針一線辛苦踏實的勞動,才是平穩真切的生活感受。

5.結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含意。(5分)

6.本文的語言充滿生活氣息,請結合全文對此加以賞析。(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材料一: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博物館服務於社會建設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博物館收藏,展示的文化遺產資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為社會公眾所共享,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上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博物館接待參觀人次,從2001年的7955萬人次增長到2014年的7.2億人次,13年間增長了8倍,對於青少年而言,博物館逐漸成為學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課堂”、在互動性、體驗性、趣味性方面發揮着獨特的優勢,2014年,全國博物館擁有近3000萬件(套)藏品,依託這些藏品在歷史、文化、考古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動,科研成果也非常豐富。針對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學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教師,因此博物館往往會成為一個地區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時,博物館逐漸成為展示城市獨特歷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價值的重要載體。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設成“博物館之城”的戰略目標,隨後廣州、濟南等城市也紛紛提出建設“博物館之城”的口號、以此提升城市的競爭力。(摘編自劉世錦主編《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報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國文化文物系統的博物館開始全面免費開放,此後博物館的直接經濟貢獻逐漸減弱。因此,只能通過博物館事業增加值來衡量博物館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博物館事業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統內的博物館向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如文化創意產品銷售、文物巡展、社會文物鑑定及諮詢等)而增加的價值總和。2001-2014年全國博物館事業增加值變化情況如下圖:

(摘編自蘇楊等主編《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報告(2015~2016)》)

注:計算成比較不同時期的經濟數據時,用某一時期產品的平均價值作為固定的計算尺度,這種平均價格叫可比價格。可比價格計算出的指標,可以消除價格變動因素的影響,便於對不同時期進行歷史對比,以觀察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

材料三:

要真正瞭解或融入一個城市與國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參觀博物館、北京每年接待的上億遊客中,相當一部分要參觀北京的博物館。博物館對於旅遊經濟的拉動難以用數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宣傳和教育作用。通過品牌價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實現對旅遊經濟的長遠影響,這也是博物館對國民經濟的間接貢獻。(摘編自王小潤等《博物館能否成為旅遊經濟新座標》)

7.下列對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2001~2014年間,按當年價格計算出的全國博物館事業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除2007年的全國博物館事業增加值較前一年有所減少外,其餘年份的增加值與前一年相比均呈現上升態勢。

C.按2001年可比價格計算,十幾年間全國博物館事業增加值大體上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

D.按當年價格計算出的增加值與按可比價格計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8.下列對材料的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A.直到今天,博物館依然是通過藏品的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的形勢服務於公眾,這種形式可以豐富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B.博物館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它通過獨特的學習資源,以適應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方式,激勵青少年學習。

C.西安、廣州等城市越來越重視利用博物館來展現城市歷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並以此構建城市文化品牌。

D.博物館免費開放會使其經濟貢獻逐漸弱化,因此需要通過博物館事業增加值來衡量博物館對國民經濟的全部貢獻。

E.博物館對旅遊經濟的拉動是非常重要的貢獻,這也是提升博物館諸如宣傳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關鍵所在。

9.根據上述材料,概括説明博物館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