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法知識試題

來源:文萃谷 1.29W

  一、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在括號內打“×”

安全生產法知識試題

(每小題 1分,總分10分)

1.車間設備操作員工調整工作崗位,重新接受車間級安全培訓後上崗。(×)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要求,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瞭解、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並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3.公司吸煙地點只設了展示廳一處。(×)

4.鍋爐爆炸是公司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之一。(√)

5.如果電氣設備的日常管理、維護不當,造成漏電易引發觸電事故。另外,作業人員缺乏用電常識也是發生觸電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

6.灼燙屬於熱損傷,是體表部分接觸足夠高温的乾熱或濕熱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應。公司使用鍋爐提供熱源,因此鍋爐、蒸汽管道、提取灌組、濃縮罐、噴霧乾燥塔等部位存在高温灼燙的危險。(√)

7.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專業應急預案。(×)

8.當生產工藝、材料或各過程階段發生重大變化時,相關部門應等待安全環保部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

9. 高處作業應設監護人對高處作業人員進行監護,監護人應堅守崗位。(√)

10.事故調查原則,即“四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追究責任不放過、相關人員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二、填空題(每空2分,總共30分)

1.公司內車輛限速規定機動車輛進出大門及轉彎處為5km/h;機動車在正線行駛為20km/h,支線為15km/h。

2.2016年我國“安全生產月”主題是: 強化安全發展觀念,提升全員安全素質。

3.根據《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有限空間作業應當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的原則。

4.根據《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有限空間作業檢測的時間不得早於作業開始前30分鐘。 作業中斷超過30分鐘,作業人員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應當重新通風、檢測合格後方可進入。

5.危險評價的方法,半定量分析法:D = LEC D代表危險性分值;L代表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代表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代表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後果。

6.公司辯識管理要求,各部門分別辨識與本部門有關的危險源,並填寫“危險源登記表”和“OHS風險評價表”,並將其交安全環保部,由安全環保部彙總公司的危險源識別評價。

7.移動式腳手架使用要求高度與寬度比不超過3:1,輪子剎車完好可用。

8.按照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從業人員做到“三會”:會檢查護品的可靠性,會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會正確維護保養護品。

9.人眼對光亮度變化的順應性,稱為適應,適應有明適應和暗適應兩種。暗適應是指人從光亮處進入黑暗處,開始時一切都看不見,需要經過一定時間以後才能逐漸看清被視物的輪廓。暗適應的過渡時問較長,約需要30 min才能完全適應。明適應是指人從暗處進入亮處時,能夠看清視物的適應過程,這個過渡時間很短,約需1 min,明適應過程即趨於完成。

  三、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總共40分)

1.按照導致事故的原因,安全技術措施可分為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和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兩類,常用的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有(B)。

A.監控、隔離、故障——安全設計、消除危險源

B.隔離、設置薄弱環節、個體防護、避難與救援

C.隔離、故障——安全設計、設置薄弱環節、避難與救援

D.監控、設置薄弱環節、個體防護、消除危險源

2.某企業2003至2015 年發生不期望的機械事件共計 6600 起,依據海因裏希法則判斷,該企業2003至2015年可能發生機械傷害的輕傷事故數是(B)起。

A.20 B.580 C.1060 D.6000

3.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遵循一定的優先原則.下列安全技術措施中,屬於優先原則排序的是(C)

A.個體防護,隔離,避難與救援,設置薄弱環節

B.設置薄弱環節,個體防護,隔離.避難與救援

C.隔離,設置薄弱環節,個體防護,避難與救援

D.個體防護,設置薄弱環節,避難與救援,隔離

4.為有效降低輸煤皮帶間的粉塵濃度,可以採取濕式作業方法;為降低化學試驗室有毒物的濃度,可以採取全面通風的方法。這些措施屬於職業危害控制措施中的(A)措施。

A.工程控制技術 B.集體防護控制 C.組織控制 D.管理控制

5.某企業在安全文化建設中,提出“三不傷害”原則,建立相應的機制以促使“三不傷害”原則落實到每個崗位,做到“個人自掃門前雪,還管他人瓦上霜”,取得較好效果。這主要發揮了企業安全文化功能中的(A)。

A.輻射功能 B.凝聚功能 C.激勵功能 D.同化功能

6.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員工應充分理解和接受企業的安全承諾,並結合崗位任務實踐這種承諾。下列工作中,不屬於一級員工實踐的安全承諾是(A)。

A.清晰界定全體員工的崗位安全責任

B.在本崗位工作上始終採取安全的方法

C.對任何安全異常和事故保持警覺並主動報告

D.接受培訓,在崗位工作中具有改進安全績效的能力

7.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2009),可將生產過程上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分為 4 大類。下列因素中,(D)不在 4 大類範圍內。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環境因素 D.社會因素

8.下列關於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説法中,不適用於機械設備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是(D)。

A.從運動部件和工件進行辨識 B.從操作條件、檢修作業進行辨識

C.從誤運轉和誤操作進行辨識 D.從火災、爆炸方面進行辨識

9.職業性有害因素是指危害從人員健康的各類因素。按其來源,生產過程中有害因素可分為(A)。

A.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

B.生產因素、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

C.管理因素、技術因素和個體因素

D.生產過程因素、勞動過程因素和生產環境因素

10.應急演練可以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鍛鍊隊伍,檢查應急資源準備情況,理順工作關係,完善應急機制,提高從業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我生存保護能力和救助他人的能力。應急演練實施主要包括(C)環節。

A.演練前策劃和培訓、接警通知啟動、搶救與救援、結束點評

B.描述演練概況和培訓、啟動演練、疏散人員、危險控制、救援、結束

C.演練前檢查和情況説明與動員、啟動、執行、結束與意外終止、現場點評會

D.檢查演練預案和完善準備、組織演練鍛鍊隊伍、演練結束講評、評審與完善

11.生產經營單位應該按照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並結合本單位各崗位工作性質,為從業人員配備勞動防護用品。下列關於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使用的説法中,不正確的是(C)。

A.不得以貨幣替代應當按規定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B.為從業人員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超過使用期限

C.生產經營單位購買的所有勞動防護用品都應經本單位安全生產技術部門或管理人員檢查驗收

D.從業人員未按規定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不得上崗作業

12.根據系統安全理論的觀點,下列關於系統安全理論的概念中,錯誤的是(B)

A.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B.可以根除一切危險源與危險因素

C.安全是一種主觀的`判斷 D.安全工作貫穿於系統整個壽命期間

13.崗位安全教育培訓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定期安全教育培訓和專題安全教育培訓。其中,日常安全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之一是(C)。

A.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B.轉崗技能培訓

C.作業崗位安全風險辨識 D.新工藝、新技術推廣

14.為了保證企業組織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業根據甲、乙、丙三位職工的從業經驗和能力等綜合因素分析,對三位職工崗位進行了重新調整,這種調整,符合安全生產管理原理的(B)。

A.整分合原則 B.能級原則 C.3E 原則 D.激勵原則

15.安全帶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在使用前應進行安全檢查,下列關於安全帶的表述中,錯誤的是(C)。

A.安全帶應組件完整、無短缺、無破損

B.安全帶的安全標誌的編號應表示出使用授權年份

C.安全帶與安全網的安全標誌的尺寸規格不同

D.從業人員應嚴格按照安全帶使用説明書正確使用

16.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下列關於特種設備使用的表述,正確的是(B)。

A.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後 15 日內,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

監督管理部門登記

B.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並作出記錄

C.電梯應當至少每 30 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D.電梯使用單位對在用電梯至少每週進行一次安全檢查

17.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對於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下列情形中,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是(D)。

A.上崗前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B.在上崗期間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C.未進行身體健康綜合評估檢查 D.離崗前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18.安全生產行政法規一般專指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安全生產規範性文件,下列關於其法律地位和效力的説法,正確的是(C)。

A.低於行政規章、國家強制性標準

B.高於《安全生產法》,低於《憲法》

C.低於《憲法》和《安全生產法》

D.與國家安全監督總局令效力一致

19.依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 1 週歲的嬰兒期間從事的工作是(B)。

A.第一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B.夜班勞動

C.電工 D.駕駛機動車

20.依據《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範》(AQ/T9006-2010)和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GBT 28001-2011),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工作都採用“策劃、實施、檢查、改進”動態循環的模式,下列要素中,屬於檢查階段的工作是(A)

A 績效評定 B 預測預警 C隱患排查 D 持續改進

  四、簡述題(每題5分,共20分)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簡要概述員工的權利和義務(至少五點)?

(1)權利: 建議權;批評權;檢舉權;控告權;拒絕違章指揮權;拒絕強令冒險作業權;民事賠償權。

(2)義務: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2.簡述公司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遵章守法,保障健康;安全績效,持續改進。

3.簡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基本要素?

(1)安全承諾:建立包括安全價值觀、安全願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標等在內的安全承諾

(2)行為規範與程序:內部的行為規範是企業安全承諾的具體體現和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要求。確保擁有能夠達到和維持安全績效的管理系統,建立清晰界定的組織結構和安全職責體系,有效控制全體員工的行為

(3)安全行為激勵 :在審查和評估自身安全績效時,除使用事故發生率等消極指標外,還應使用旨在對安全績效給予直接認可的積極指標;員工應該受到鼓勵,在任何時間和地點,挑戰所遇到的潛在不安全實踐,並識別所存在的安全缺陷。

(4)安全信息傳播與溝通:優化安全信息的傳播內容,將組織內部有關安全的經驗、實踐和概念作為傳播內容的組成部分;就安全事項建立良好的溝通程序,確保企業與政府監管機構和相關方、各級管理者與員工、員工相互之間的溝通。

(5)自主學習與改進:建立有效的安全學習模式,實現動態發展的安全學習過程,保證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

(6)安全事務參與:全體員工都應認識到自己負有對自身和同事安全做出貢獻的重要責任

4.簡要概括事故、危險有害因素(危險源)、安全措施、事故隱患之間的關係?

事故隱患是控制危險有害因素(危險源)的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少;預防發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險有害因素,進而預先採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危險源發生事故的所有特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