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特徵和範圍

來源:文萃谷 1.73W

關於內部審計的特徵和範圍,幾乎所有的內部審計教材都會有所論述。所有學習過內部審計的人都很熟悉。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內部審計特徵和範圍的知識,歡迎閲讀

內部審計特徵和範圍

  一、內部審計的特徵

很多教科書講起內部審計的特徵都會和外部審計來比較,這樣確實便於理解,但對於非審計專業的人來説,還要對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同時瞭解。我們這裏就內部審計來談內部審計,從企業組織的角度來談內部審計的特徵。

1.內部審計是企業組織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內部審計不是隨着企業組織的成立而出現的,而是企業組織發展一定階段的產物。這是和企業組織裏面的財務、人事、行政、銷售、生產等職能單位不一樣的。企業組織一成立,生產、銷售、財務、人事、行政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這是企業組織生存的需要。而企業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尤其是規模越大,分支機構越多,對內部審計的需求也就越大。

2.內部審計是企業組織的一種管理手段。董事會、外部審計、內部審計是企業組織治理的三大基石。而內部審計是一種廣義的管理手段。內部審計並不只是去審核財務憑證、財務報表,並不只是去評價已經或正在發生的經濟事項,更重要的是去促進企業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在企業組織的價值鏈中,內部審計也為企業組織創造價值。脱離的管理的內部審計,也會被管理層所拋棄,最終成為擺設。這是實踐證明的。

3.監督職能是內部審計發揮作用的基礎。監督職能是內部審計的基本職能。董事會、管理層就是要通過內部審計來對經營環節的各個層面實施監督。通過監督,審計部門發現內部控制缺陷,發現需要引起管理層重視的重大風險,發現舞弊事件,發現違規操作,等等。如果內部審計不能充分發揮監督職能,那麼服務與諮詢職能也只是空談。

4.內部審計具有相對獨立性。內部審計在企業組織裏的優勢以及能發揮作用的條件就是保持相對獨立性。先來談獨立性。內部審計應該不參與具體的經營活動,應該不受企業組織其他職能部門的影響。內部審計部門應該直接向董事會和管理層彙報。內部審計只有具有獨立性,才會保持評價的客觀、公正。所謂相對,是指內部審計不能完全脱離與企業組織具體經營的聯繫,在企業生存和發展條件下,獨立地發表審計意見。

  二、內部審計的範圍

以發展的眼光看,內部審計的範圍由小到大,由財務向經營,有經營向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逐漸拓展。我們從三個角度來看內部審計的範圍。

1.從經營管理流程角度看,內部審計涉及幾乎所有的經營管理環節:生產、銷售、財務、人事、行政等等。

2.從經營管理層次角度看,內部審計既可以涉及操作層面的,又可以涉及戰略決策層面的。

3.從時間的`角度看,內部審計可以事前、事中、事後地開展審計檢查。

內部審計的範圍可以理論上的審計範圍和實際中的審計範圍。理論上的審計範圍非常廣,企業組織的所有經濟行為和事項都可以作為審計對象。但實際中的審計範圍,還要受管理層要求、審計部門的能力、審計部門的資源等諸多因素所限制,審計部門想審什麼,會審什麼,不是自己説了算的。

  三、小結

無論如何理解內部審計的特徵和範圍,都是要在特定的企業組織環境中來實踐內部審計。審計人員可以去逐步實踐自己的審計理念,但前提是,審計理念和企業組織的價值理念相一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