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的現狀分析

來源:文萃谷 1.77W

所謂內部審計現狀,就是內部審計目前的狀態,而目前的狀態主要是內部審計前一階段的發展在當前的表現形態。關於內部審計的現狀,一些專業諮詢公司每年都會出具內部審計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主要包括內部審計的技能需求、人員構成、管理層期望、工作領域等。由於這些專業諮詢公司的調查基本上是通過一定數量的抽樣基礎之上,因此,調查報告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內部審計的現狀的知識,歡迎閲讀

內部審計的現狀分析

  1.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地位不高。

一是內部審計在組織裏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二是內部審計部門成為安置“退居二線”管理人員的地方,三是內部審計部門本身不能為組織輸送更高級別的管理人員。四是內審部門缺乏選擇人才的自主權,想要的人進不來,不想要的還是能進來。

  2.內部審計人員的發展空間有限。

在一家企業組織裏,內部審計人員發展的最高級別可能是審計部門負責人或者是審計總監。但很多情況下,會有從業務部門或企業組織外的管理人員空降到審計部門做負責人。內部審計人員的發展往往是通過“跳槽”或者轉行來實現的。

  3.審計領域的深度和廣度仍然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儘管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所涉及,但是審計領域或審計成果仍然集中在財務審計、業務流程審計、合規性審計等方面,一些管理審計涉及不多,例如營銷審計、公司治理審計、戰略審計等。舞弊審計雖然也在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是更多的舞弊審計依靠的是舉報帶來的審計線索。還有IT審計,也是在不斷地探索、積累經驗當中。

  技術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不足。

儘管IT技術越來越滲透到企業組織的各個經營層面和環節,但是對於內部審計來説,如何把IT技術和審計流程結合起來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筆者認為,內部審計對IT技術的應用的關鍵不是對IT技術的理解和掌握,而是如何掌握審計模型的建立。審計模型的建立才能將審計程序進一步量化,並把IT技術應用到審計模型的運行上。

  5.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制約着價值創造。

一是很多企業組織的內部審計部門沒有建立良好的培訓機制;二是培訓資源的投入不足;三是審計人員自我學習的動力不足。一方面企業組織的管理高層向審計部門要審計成果,另一方面審計部門繁重的審計任務使審計人員沒有充足的“充電”時間。要知道,有時候培訓對審計人員能力的培養勝過薪資等方面的物質激勵。

  6.內部審計方法論的創新不足。

內部審計技術當然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內部審計技術可以借鑑很多管理技術手段以及應用數學、統計技術等。但是內部審計方法論的創新卻缺少研究投入。沒有方法論的指導,審計技術的完善和改進只能體現到部分審計成果。只有審計方法論的創新才能影響和改變現有的內部審計局面。

  7.內部審計人員的待遇普遍不高。

關於內審人員的待遇要辯證地來看。如果內審人員不能為企業組織創造更多的價值,那麼組織憑什麼給內審人員漲薪並提高待遇呢。而另一方面,沒有較有誘惑力的薪資,又怎麼能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呢?所以,內審人員要通過創造更多的價值來增加對薪資提出更高要求的資本。

  8.部分企業組織內審人員的流動性強。

中國內審協會應該統計一下內審人員的流動性,不過要看企業組織的配合程度了。內審人員的流動原因很多,上面所説的內部審計現狀也是內審人員流動的原因之一。職場人總是要發展,內部審計人員也不例外。況且,有些行業,尤其是金融保險業對內審人員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9.內審人員的技能不能滿足組織對內審的期望。

企業組織對內部審計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互聯網時代、新經濟時代,新的經營模式,尤其是新的金融模式、信息模式,讓企業組織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複雜,對數據處理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內部審計人員技能增長的速度往往慢於外部環境變化的'速度。

  10.內部審計部門仍未成為管理幹部培養的平台。

在實踐中,內部審計部門在企業組織裏往往是被邊緣化的部門。審計部門不要説輸出管理幹部,連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都成問題。審計部門能夠解決眼前棘手的問題已經不錯了,關於今後的發展,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進行規劃。

  11.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的道路還很遠。

雖説內部審計是公司治理的三大基石之一,但實際上,內部審計的權威性都有待商量,所以,內部審計還沒有踏上參與公司治理的道路。上面提到的內部審計十個現狀都改善不了的話,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也只是在論文裏説説罷了。

以上十一條描述當然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應內部審計的現狀,而且在描述裏,還有一些主觀的色彩。但是,希望通過對內部審計現狀的討論,使內部審計同行們能夠更好地認識到現在面臨的形式,並通過自身的努力,逐步去改善現狀。儘管,內部審計的發展還受到很多外部客觀因素的制約,但是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