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統計師考試統計工作實務備考練習題

來源:文萃谷 3.59K

1、根據《關於統計上劃分經濟成分的規定》,公有經濟包括( )。

中級統計師考試統計工作實務備考練習題

A.私有經濟

B.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

C.港澳台經濟

D.合資經濟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公有經濟是指資產歸國家或公民集體所有的經濟成分,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非公有經濟是指資產歸我國內地公民私人所有或歸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經濟成分,包括私有經濟、港澳台經濟和外商經濟。

2、統計調查這一工作環節是向( )蒐集原始資料的過程。

A.調查對象

B.報告單位

C.調查單位

D.指標數值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統計調查是根據統計設計規定的統計調查對象、統計指標、分類標準和調查方法,有組織地向調查對象蒐集原始資料的過程,它的任務是取得原始資料,然後對這些原始資料進行數據整理和統計加工,形成規範的統計數據。

3、按照目前我國能源統計規定,下列各項中是可以計人能源購進量的是( )。

A.供貨單位已發貨,但尚示運到本單位的能源

B.貨已運到本單位,但尚未辦理驗收、入庫手續的能源

C.在未辦理完入庫手續前已經投入使用的能源

D.自產自用的能源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計算購進量的能源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已實際到達本單位;二是經過驗收、檢驗;三是辦理完入庫手續。但是,在未辦理完入庫手續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或已經銷售的,要計算在購進量中;使用多少,計算多少。

4、農村耕地面積不包括( )。

A.水稻田地

B.果園田地

C.小麥田地

D.玉米田地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耕地面積是指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經常進行耕鋤的田地,包括熟地、當年新開荒地、連續撂荒未滿三年的耕地和當年的休閒地(輪歇地),還包括以種植農作物為主並附帶種植桑樹、茶樹、果樹和其他林木的土地,以及沿海、沿湖地區已圍墾利用的“海塗”、“湖田”等面積,不包括屬於專業性的桑園、茶園、果園、果木苗圃、林地、蘆葦地、天然或人工草地面積。

5、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是( )。

A.某企業建設廠房

B.某市政府拓寬中心大街

C.某單位購買設備

D.某人購買股票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按照現行投資管理體制及有關部門的規定,對固定資產進行的更新、改建、擴建、新建活動都屬於固定資產投資活動。凡屬於大修理、養護、維護性質的工程(如設備大修、建築物的翻修和加固、農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庫的歲修、鐵路大修等)都不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管理。D項屬於企業財務統計中的短期投資。

6、報告期實際產量除以設計生產能力得到( )。

A.單位生產能力投資

B.生產能力利用率

C.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

D.投資回收率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生產能力利用率是指建設項目建成投產以後實際產品產量與產品設計能力的比率,是反映建設項目(或單項工程)設計生產能力利用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生產能力利用率=報告期實際產量/設計生產能力× 100%

7、統計生產的第一個階段是確定( )。

A.統計調查內容

B.統計需求

C.統計指標體系

D.統計調查方法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B項,確定統計需求是統計生產的第一個階段。包括諮詢和了解統計用户的需求,根據當前統計資源情況確定滿足用户需求的統計產品,與用户商議和確認產出目標,準備業務文件,申請批准;AD兩項,確定統計調查內容和統計調查方法分別是統計生產的第二、第三個階段;C項,統計指標體系是屬於第二階段的內容。

8、限額以上的批發企業是指( )。

A.年末從業人員60人以上,且年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B.年末從業人員60人以上,且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C.年末從業人員20人以上,且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D.年末從業人員40人以上,且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參考答案:C

9、某地為推廣先進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經驗,對效益最好的幾個企業進行調查,這種調查是屬於( )。

A.重點調查

B.抽樣調查

C.典型調查

D.普查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典型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從眾多的調查研究對象中,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個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單位進行深入、周密、系統地調查研究。題中,有意識地選出效益最好的幾個企業進行調查,屬於典型調查。

10、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是( )。

A.報告期實際完成投資除以報告期新增固定資產

B.報告期新增固定資產除以報告期實際完成投資

C.建設項目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額除以建設項目投產後平均利税率

D.建設項目投產後平均利税率除以建設項目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額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時期新增固定資產與同期完成投資額的比率。它是反映各個時期固定資產動用速度,衡量建設過程中宏觀投資效果的綜合指標。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報告期新增固定資產/報告期實際完成投資× 100%

11、下列有關工業總產值與銷售產值之間關係説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工業總產值的計算基礎是當期工業產品的生產總量,工業銷售產值計算基礎是當期工業產品的銷售總量

B.工業銷售產值不含產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的價值,而工業總產值則包括

C.工業銷售產值有時可能大於工業和產總值,因此工業產銷率有可能大於100%

D.工業總產值與工業銷售產值之間的.差距就是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的價值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工業總產值與銷售產值的區別在於:①工業銷售產值是以產品所有權的轉移為計算原則,工業總產值是以產品的生產為計算原則;②銷售產值不含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而工業總產值包括。

12、關於中間投入(中間消耗)的含義和計算原則,以下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中間投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耐用性貨物和服務的價值

B.它們是一次性地或短期地運用於生產過程

C.中間投入價值會隨着生產過程轉移到產品價值中去

D.計算增加值時要從總產出中扣除中間消耗價值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中間投入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過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的價值。中間投入也稱為中問消耗,反映用於生產過程中的轉移價值。計人中間投入的貨物和服務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與總產出的計算範圍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增加值即總產出減去中間投入後的差額,反映一定時期內各產業部門生產經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