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英國留學的親身感悟

來源:文萃谷 2.08W

剛踏足這個國家的情境還歷歷在目,轉眼間已是半個倫敦人(Londoner)。跟一眾留學人一樣,經歷各種高低起跌,幾經掙扎到現在終於快要離開校園

留學生英國留學的親身感悟

説倫敦是一個各國種族匯聚的國際都市,大概沒有人會反對。的確,在倫敦一天下來,碰到十個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人並不稀奇。在云云眾(學)生中,我常聽到新來 的中國留學生們一鼓作氣地定下一系列的計劃,目標和理想。五年十年計劃不絕於耳,但一般着眼處都是當一個什麼高職,賺多少年薪。很少有從自身價值出發來考 慮的。

難怪曾任耶魯大學校長的小貝諾·施密德特(Benno C. Schmidt, Jr.)會對中國教育痛心疾首。他的一句「大學的學院教育不是為了求職而是為了生活。」實在是説到我的心坎處。看着一批又一批中國留學生蜂擁而來的同時, 我實在替他們擔心。尤其是扭曲的價值觀根深蒂固,要改變實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Q:不快樂?

但事實就是這樣,在中國敎育制度的做大做多風氣下誕生的一堆堆的小機器人們,每一個都特別的現實,每一個的目標都異常的一致。 小機器人不會多想吸收其它人的經歷和觀點,不會多學沒直接利益的知識,沒有自己的想法從而變成最強大的廉價打工團隊。 而最糟糕的.是,他們都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有異,但歸根究底還是因為他們不享受自己所做的事。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績當然不會好到那兒去。

看 到這裏,很多人大概已開始起鬨,不爽,甚至乎在罵我媚外,多念兩年洋書便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等等。當中擁護中國教育制度的中堅分子,大概會想把我抓出來訓 一頓吧,我最常聽到的批評是不懂國情,不懂國內競爭環境,不現實,甚至乎你們這種人跟我們不一樣,這是中國傳統等。但很擔白的説,這些在我看來都只是人們 為不願意走出自己的安全區(Comfort zone)而編的藉口。在全球化的環境中,我們都同是地球人,面對的大環境是一樣的。

  A:不要否決無限的可能性

其實我相信大家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全情投入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是不會覺得累的。而且一般出來的成績都會很好。所以在沒有嘗試過之前,請不要輕易放棄其可能性。

再 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來説,為什麼各大知名企業紛紛在招聘廣告的申請要求欄上標明本科專業不限?商界企業做事從來都不會平白無辜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他 們深切體會到成功的人靠的不單是專業知識,更重要的反而是人自身的各種素質。專業知識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培養起來,何況大企業有的是培訓資源。但是人的眼 界、人品,待人處事,對事物的分析力等,各種素質過了一定年齡,基本上是定型了。二.是他們知道只有對工作有熱情,真正享受自己工作的才是最有效率的員 工,所以很多時候如果基本條件是可以的話,他們本來是學什麼的反而是次要。換句話説,他們都知道不快樂的員工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此在校期 間,請儘量多吸收各方的觀點,學習感興趣的科目來鍛鍊自己,開闊視野,爭取提升自身價值的機會吧 。再者,除了專業知識的傳承,大學其實是一個讓學生們自由交流的平台,所以請努力實踐「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精神,互相學習,發掘自身的潛在能力,不要讓大 好光陰白白流走了。

在這裏我衷心希望一眾留學在外的學友們能把握機會多認識瞭解自己,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去學習和理解別人的觀點,多作各方面的嘗試,以好奇心去發掘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祝大家將來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真正有意議的事業。互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