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有哪些常識

來源:文萃谷 2.38W

色彩是繪畫的形式因素,是藝術表現的語言之一,且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怎樣去認識和掌握色彩,怎樣使色彩在繪畫中發揮更好的作用,這就需要在色彩寫生中,訓練直觀的視覺能力和表現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講色彩有哪些常識,快來看看吧!

色彩有哪些常識

  色彩的性質

人們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見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色彩。色彩通過人們的感官,對人的心理和生理產生作用。在美學領域,色彩已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1.色彩是什麼

色彩是否是物體固有的一種特質?如人們認識概念中的紅花、綠葉、青山、藍天、綠樹等。17世紀,英國物理學家牛頓通過科學實驗,揭開了色彩來源於光的奧祕,確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論。他的實驗方法是:在一暗室中,讓太陽光束進入室內,透過三稜鏡,分解出一條按紅、橙、黃、綠、青、藍、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帶,好似雨後彩虹。

這在光學上稱為光的色散,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太陽光譜。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光的波長不同,因此通過三稜鏡後,便產生不同程度的光的折射,一種光波就產生一種顏色。在沒有光照的夜晚,各種色彩現象就隨之消失,只有光的來臨,萬物才重現色彩。所以顏色是光賜予的,是光的一種特徵,是眼睛看得見的各種不同波長的光。

  2.形成物體色彩的原因

不同的物體,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顏色?我們知道顏色是光的一種特徵的原理以後,這問題就比較容易得到解答。發光體發出的光,是直接或通過物體的反射後間接進入人們視覺感官的,光的波長有長有短。紅色類的光波長,藍、紫色類的光波短。各種物體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反應是有選擇的,同時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

有的物體受光後,會將不同波長的光全部反射出來,這個物體在視覺上呈現為白色,相反就成黑色;有的物體如只反射紅色波長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長的光,那這物體就是紅色的。依此類推,各種物體的色彩現象就是這樣顯現出來的。由此可見,物體本身並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物體後,通過吸收和反射才產生色彩的。

  3.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

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產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光是有色光的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顯得明亮,也愈近於白光。光譜上的紅和藍綠、紫和黃綠、藍和黃等對比色光混合,都合成一種色光的色相。

而顏料的對比色混合則成為灰黑色。顏料混合多,純度越差,色相傾向越灰黑。在繪畫調色中,如果能掌握色混合的規律,準確調配出各種不同純度的色相,是掌握色彩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功。

  4.原色、間色與複色

原色:根據太陽光譜繪成的顏料色環,其中紅、黃、藍稱為三原色。原色是指這一顏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進行分解。也可以説,紅、黃、藍這三個基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顏色調配出來。三原色是色彩中最純正、鮮明、強烈的基本色,但三原色可以調配出其他各種色相的色彩。

間色:由兩個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稱為間色,即紅調黃得橙、黃調青得綠、紅調青得紫。由此,可產生紅、橙、黃、綠、青、紫六色色環。如將六種色與相鄰色相再調合,就可以再得六個間色,即紅橙、黃橙、黃綠、青綠、青紫、紅紫。這樣可繪製成12色色環。

複色:如果將兩個間色(橙與綠或綠與紫,紫與橙相混合)或一個原色和相對應的間色(如紅與綠、黃與紫、青與橙)混合都可得複色。由此可見,複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為色純度較低的含灰色彩。

  5.補色

在色環中,一個原色與相對應的間色(如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互稱為補色。補色對比,是最強烈鮮明的對比。在對色彩觀察與感受中,補色對比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每一個顏色都有其相應的補色。如一座白色房屋,夕陽光線投射在受光面,白牆呈明亮的紅橙色。未受夕陽光輝照射的背光面的白牆,與受光面的色彩聯繫起來觀察時,必會產生與紅橙色的補色因素——青綠色,但這紅橙與青綠補色的色彩明度、純度,都不會是色環中所顯示的色相,而是根據具體環境中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的。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寫生一個紅色背景中穿灰色衣服的人像,在觀察色彩關係時,人像的膚色與紅色背景在對比中,必產生偏綠的補色成分,灰色的衣服也同樣會顯示出灰中帶綠的色調。

實際上這是生理視覺形成的錯覺,這錯覺主要顯示出色彩對比中的補色關係。由此可見,同一物體在不同的環境色彩對比下,所顯示出來的色彩並不會是相同的。在觀察和表現繪畫色彩時,利用這種視覺中產生的補色關係,去加強色彩對比和增強美感,是很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

  6.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條件色

光源,即發光體,是物體顏色的來源。發光體與產生色彩現象的關係十分密切。太陽是主要的發光體,陽光是具有各種波長的光,可稱為標準光。所有物體,在陽光的投射下,反映出來的色彩比較全面而純正,即色彩概念上的固有色。

日光燈的光,是偏藍青色的冷調光,紅固有色的物體在日光燈光下,色彩是不鮮明的。普通家用電燈的光是偏黃的,投射在物體上,會罩上一層暖色調。其他如磷光偏綠。各色霓虹燈光,只有單一的某種波長的光,基本上不能顯示出物體在正常陽光下的色彩因素。同一物體在紅霓虹燈光下,就只能呈現紅色,在綠霓虹燈光下,就只呈現綠色。

光源色,可以或多或少地改變物體的固有色,它對諧調色彩關係和形成色彩調子,是一個重要因素。在色彩訓練中,能認識並表現出光源色的色彩特點,也是色彩學習的要求之一。

環境色,是指某個物體在不同環境裏,其固有色會受環境色彩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即環境的色彩反射到物體上,及物體色彩與環境色彩對比中,產生的色彩變化。因此,一個色彩單純的物體,在具有條件的環境裏,可以使單純的物體,產生複雜的色彩變化,這變化的色彩稱為環境色。一般繪畫色彩,都着重研究環境色的色彩規律與色彩效果;裝飾繪畫,則是研究固有色的色彩規律的。

綜上所述可知,人們生活環境和大自然的色彩現象,是由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所綜合而成的。由於日光在晴、陰、雨、雪不同的氣候和早、中、晚不同時間的情況下,光源色也會產生變化。另外,光的強弱,光的投射角度和物體質地的不同等等條件的差別,物體的色彩也會產生複雜變化,這產生變化的色彩也稱“條件色”。繪畫寫生中的色彩觀察,是直接依據條件的變化規律來表現色彩的。

  7.色調

色調即色彩的調子,也就是色彩在繪畫總體組合中的一種色彩傾向性。色調是一種獨特的色彩美感形式。它對於表現繪畫主題思想、情調意境,具有無法替代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形成色調的自然因素有地理環境、氣候、季節、時間和光線等,這些因素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色調變化。不同的地理環境如西北黃土高原,具有蒼茫、粗獷、純樸的色調特徵;江南的青山綠水、蒼翠的林木、桑田、民居的片片白牆,形成了秀麗、雅緻的色調特點;東北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壯闊、深沉,又別有一番色彩情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