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

來源:文萃谷 2.37W

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2017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歡迎參考!

2017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

  2017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一:

作為一名普通的美術教師,在我們學校,我有自己的崇拜者-李叔同,他在學校最有權威,最受人敬仰的老師,不像別的學校,是教國文,英文、算學的老師,而是教圖畫和音樂的李先生。李先生雖然只教圖畫和音樂,但他懂的不僅是圖畫和音樂,他的詩文比國文老師好,他的書法比習字老師要好,他的英文比英文老師更好。就好比一尊佛,背後有靈光,故令人景仰……李先生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品格高尚,李先生的故事指引我當上了一名美術教師。

用知識傳授識,用言行影響言行,用道德感染道德,用心靈融摸心靈----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也是教育最本質的特徵。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教師必定具備豐富的學識,完善的言行,高尚的道德和純潔的心靈。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真正吸引學生,影響學生,才能真正獲得學生髮自內心的和尊重,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師德的有形表觀,所以我認為,塑造和發揮教師獨有的人格魅力應是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教師的人格魅力首先來源於教師的豐富學識。“學高為師”,一個知識和技能廣博的教師,不但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遊刃有餘,而且還能帶給學生課堂之外的思考和啟發。記得有一次,我在上美術欣賞課時,一位學生突發奇想,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蒙娜麗莎>的‘莎’不是沙子的‘沙’?”教師裏頓時鴉雀無聲。我笑着反問學生:“為什麼美國的‘美’是美麗的‘美’而不是倒黴的‘黴’?為什麼英國的‘英’是英明的‘英’而不是陰暗的‘陰’?”一陣笑聲後,學生開始議論紛紛.經過短暫的思考和討論,我向學生們簡單解釋了語言言翻譯過程中人為美化的審美現象,讓學生了解人類對美孜孜不倦的普遍追求。通過這個小小的插曲,讓我認識到要真正做到”學高為師”,在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需不斷充實和完善的自己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才能使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永不衰竭。

《三字經》中“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孟子的母親為了不讓年幼的孟子受到周圍鄰居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而三次搬家。由此可見,對於正處在模仿旺盛期的孩子來講,周圍環境對他的影響有多大。我們都是教師,每天幾乎有8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都和學生們在一起,學生不但可塑性極強,又具有強烈的“向師性”,他們往往會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作為自己學習和仿效的榜樣。身教重於言傳,所以我們每個教師都不能忽略自己的言行舉止。更何況,言行舉止同時也是一個人內在和精神而須的外在體現。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言行規範,舉止得體的人:他總是身着整潔大方的服飾,擁有端莊瀟灑的舉止,面帶和藹可親的笑容,説着幽默睿智的話語。在我工作的中學,就有許多這樣的教師,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時,他們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細節,以身示範:陳老師會彎下腰,幫學生拾起掉在地上的鉛筆;祝老師會對幫他收發作業的學生道聲謝謝,揚校長會悄悄拾起掉在地上的一團廢紙;王老師會當着全班的面向學生承認自己的過失……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也學着每次微笑着走進教室,結果我獲得學生比以往更多的喜愛,他們給我了一個可愛的外號----“洋娃娃”;我學着不發脾氣,用幽默來教育,結果獲得了學生比以往更多的尊敬。有一次我上課時,學生起立向我問好,可不知什麼原因,學生的姿態東倒西歪,聲音也是有氣無力。我有些不快,剛想教育一番,忽然靈機一動,故意學着他們的樣子懶洋洋地説:“同~學~們~好……”學生一愣,繼而大笑起來。我又説,“要是老師每次上課都用這種口氣問候你們,你們覺得合適嗎?”學生一下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從此以後,只要這些學生一見到我,馬上就會精神百倍地向我大聲問好!

  2017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二:

“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壇幾載風雨,我備嘗苦辣酸甜,也深深認識到: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熱愛學生是師德教育的核心。判斷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否高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看:看他否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否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隨着社會的發展,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深切關注,真誠地熱愛學生已被視為當代教師的師德之魂。因為:

一、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着一定的師生關係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係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係也往往會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今天的學生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這也是江總書記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不斷強調的。而要做到此點,師生關係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為在民主型的關係中,由於師生之間注意協商、溝通,關係比較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鬆愉快,這樣就會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反之,若師生關係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學生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高效的學習,學習效果也不會好。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生種種矛盾。倘若教師沒有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即沒有與學生溝通關係的法寶“博愛之心”。如果不把其視為親人,視為可傾吐心聲解決困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和保護,那麼要真正化解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時由於學生偏見或教師有“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觀念和行為,可能會產生學生對教師的“好心”的誤解。但是教師只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注意以正確的方式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就能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説,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基礎。

二、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麪包和開水就能完成的。他們需要一樣與植物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東西——這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所謂“愛屋及烏”,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心學生,就能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教師熱愛學生有助於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有利於創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而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從教十載,我是這樣熱愛學生的。

1.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對學生的愛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衝動的。盲目的愛不能有力地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學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對學生的愛是正直、公正、坦蕩、無私的,不是偏狹、庸俗的。因權勢而愛,因門第而愛,因金錢而愛,這種愛會敗壞社會風氣,污染學生純潔的心靈。如果我們希望學生成為熱愛美好事物而仇恨醜惡行為的真正公民,我們就應當真誠地對待他。

2.堅持“三不”。不挖苦學生。當學生做錯事時,我耐心開導,不挖苦、不訓斥,不拿大話威脅恐嚇。不體罰與變相體罰,不心罰。“心罰”即對學生內在心理和精神的懲罰,它是與體罰相對應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師説學生“生來就不是讀書的料,還有臉往這兒坐。”“死榆木疙瘩!”……這種心罰侮辱了學生的人格,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傷害他們的情感,損傷了他們為人的尊嚴。大家想想,學生真的遇上這樣的老師日子該多難過。所以,我們應愛護學生。維護其自尊心,儘量避免對學生造成傷害。“老師的生命是一團火,老師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師的事業是一首詩。”……有關對教師以及教師職業的讚美之詞確實不勝枚舉。但我們應常常進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們的行為是否與那些讚美之詞相符。

3.嚴愛結合。現實中往往愛好學生易,愛差學生難。我就要求自己不僅要愛“小天鵝”,還要愛“醜小鴨”。採取學生能夠理解、接受的方式對待學生,即嚴愛結合。首先,我善於在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其次,我善於在嚴格要求的過程中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友愛,努力創條件,使他們獲得成功。

二十一世紀呼喚着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呼喚着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着高尚的師德修養。江總書記《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是高瞻遠矚、語重心長的。不錯,教師擔當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才能振興教育,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是教師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正如××中學校訓所言: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人,愛護別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們每位教師都是“神”,那麼,我敢肯定師生關係始終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

  2017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三:

平時的我很喜歡看書,特別是文章題目或者序言比較搶眼的書籍更加吸引我的眼球。但是當園長將這本説是指定要集中學習的《三愛教育》讀本發到我手中時,我卻產生不了任何想翻閲拜讀的興趣。何為“三愛”?肯定不過又是一堆堆看似華麗其實內容空泛的一套套理論堆砌成的“散愛”而已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才一頁頁的翻了起來。沒想到這隨手一翻就用了整整一個通宵的時間,這些充盈着點點滴滴的 “愛”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那顆原以為不再相信“愛”的心。

很小的時候就憧憬着站在三尺講台上的神聖感覺,誰知道卻陰差陽錯的考進了學前教育專業。今年的8月,我來到了丹陽市雲陽幼兒園並且被編入了實驗小 (一)班。在無數個哭鬧的孩子面前,我摸着褲子上的孩子的尿漬和鞋子上的嘔吐物,徹底的懵了。孩子們那種純潔單純、玉雪可愛的形象在我心中徹底顛覆了。看着幾位老師忙碌而又坦然的身影,我很困惑。當時真的是有種動搖的感覺,腦海裏只是不停想着:我們學了這麼多理論有什麼用,難道以後真的就要和這些天天啼哭不止的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嗎?那一刻,我想我真的失去了“愛”的信心和勇氣,至少對孩子是這樣。我當時甚至覺得自己的前路實在是渺茫無比,最初上班的幾天我還在我的日記本上寫下了:“前途是曲折的,道路是沒有的”這樣兩行字。

現在想想,真是應該為自己當初的幼稚言行而感到羞愧。《三愛教育》讀本中北京市第二實驗國小的退休教師霍懋徵老師的經歷跟我有很多相似之處,她原來可以留在大學任教,卻放棄了這樣一個人人都羨慕的職業而選擇了國小教師作為她的終身職業。而我呢在大學中也有着可以留校的機會,但是我由於多種原因放棄了而選擇了做一名幼兒園的一線教師。本來以為可以在工作崗位上游刃有餘的我竟然在不到幾天的時間裏由於一些小小的甚至可以説是微不足道的挫折就想輕言放棄,跟這些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一輩子的老教師比,她們所做的很多以前看來很普通的事情都讓我為之汗顏。

一顆顆教壇之星用他們的光亮聚成了最明亮的北斗,將我引入佳境。我對“三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愛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擁有愛心,教育方法就顯得處處靈驗;失去了愛,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會變得蒼白無力。師愛是偉大之中最偉大者,她與母愛、友愛一樣是人類最聖潔、最美好的感情。自從真正接觸到教育前線以來,我對教育又有了很多別於以前的熱愛和崇敬,也多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沉重的責任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正是這份職業所賦予的偉大使命,才使的我更加需要在這傳承民族文化的教育上添加“愛心”二字。

“愛學生”——教師在孩子面前不僅應是導師,更應是慈母,且應是朋友。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象是一本書,要讀懂他們還需要我們用愛去細細的品味,耐心的翻看,我的一生將會無怨無悔的為讀懂每個孩子而努力。對於我來説,也許更應該聽聽這句話:“愛自己的孩子,母雞都會,這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偉大。”我想,我會堅持不懈的朝着這個方向發展的。

“愛自己”——我們都不是很完美的人,但我們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只有完全地接受了自己,愛自己,尊重自己你才能夠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在“三愛”當中,我想我們應該擯棄一切捨己為人的傳統思想,以己為本,只有懂得愛護自己和尊重自己的老師一定能夠更好的去愛護和珍惜他的學生。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一定要記得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是一名園長和家長給予支持與信任的幼兒教師,是一名給孩子們作出表率的幼兒教師,是寶寶們的啟蒙者。我應尊重我自己的職業,我應尊敬我的寶貝們。

“愛是一種情感,愛是一種智慧,愛更是一種境界。初級的愛是一種情感,它不夠穩定;中級的愛,是一種智慧,它不夠長久;高層次的愛,是一種境界,唯有這樣的愛,方可創造出教育的奇蹟。”這句話我很喜歡。

我願是個創造奇蹟的天使,將我的愛心之箭射向每一個太陽可以照射到的角落,用我的真心換取每個孩子燦爛的笑容,我相信我可以做得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