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配音的一些語言技巧

來源:文萃谷 6.73K

早期電影是無聲的,也被稱為“默片”時代。隨着電影技術不斷髮展,聲音與畫面同時構成電影最重要的兩大元素,聲音中主要成分是人的語言。熒幕上的人物各具不同的社會角色,適時處理對話節奏,是輔助人物表演的重要手段,語言對話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影視配音的一些語言技巧

配音的工作絕不是簡單的對準口型就行,需要在導演的指導下完成對影片的二度創作。配音演員也絕不是會説話就可以,他要具備聲音條件,具備較好的文學素養。

每個人的音色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是要符合配音演員的基本要求,是需要長期訓練的。如上海電影製片廠譯製組的邱嶽峯老師,他塑造的角色是一流的,每一部片子都是經典之作。他的語言表達有魅力,節奏合理,邏輯重音,能夠很準確地表達出他的思想和交流的要點。他用的功夫可用“滴水穿石”形容。

語言實際上來源於節奏,包括心理節奏、鏡頭節奏乃至影片的節奏。這些節奏非常複雜,涉及到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但萬變不離其宗,心理節奏是重中之重。比如你和一個人初次見面,無怨無仇的但卻談不來。談不來並不是觀點不一樣,就是覺得哪兒不舒服。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體會。初次見面肯定要有初次見面的節奏。僅就一個人來説,當他平靜的時候,説話的聲音可以平緩,當他激動時,説話的節奏就變快了。

在影視配音中,最重要的是心理節奏。心理節奏包括人物的呼吸,包括人物的整個狀態,都是根據節奏來的。但是這個節奏不是不變的,只有把節奏掌握好了,語言自然就有了。如果抓不住語言的心理節奏,屏幕上的人物張嘴你就跟着張嘴,在這個過程中你所有的注意力都緊盯人物口型,不但失去了語言的節奏,甚至連口型也對不準。

外國影視劇的大量湧入以及國產影片後期製作需要,給配音演員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一部片子的成敗與配音演員的把握有直接關係。在處理外國影片的配音過程中,難度最大的莫過於戲裏的人物動作激烈,台詞較長的段落。配音演員一方面要考慮片中人物的情緒,另一方面要連貫説出台詞,又要照顧口型,有時往往顧此失彼。配音的`最佳境界是使配出的聲音聽起來真實可信,貼近片中的人物。1994年播出的美國50集連續劇《草原小屋》,我配的男主人公經常有超過兩分鐘的大段獨白。每一次大段獨白的情緒掌控上都不盡相同,所以每一次配之前反覆看原片,揣摩男主人公在片中的特定情節、特定情緒。摸準他的整個節奏,他的動作、氣息、語氣、表情、情緒,做到心中有數,駕馭起來就得心應手。倘若違背以上規律,配出的台詞,在語言節奏、氣息、心理節奏都不統一的情況下,聲音與畫面肯定是兩張皮,這個人物就失敗了。前蘇聯電影演員邦達爾丘克在莫斯科電影學院的表演課上對學生進行電影表演訓練時,讓學生們做三個非常説明問題的試驗:第一個試驗是要求學生大喝一聲“滾!”同時用大動作在桌上猛擊一掌。然後再換個方案,在大喝一聲的同時,必須用手的動作在桌上輕輕一拍。第三個方案是,在輕輕説一聲“滾”的同時,用大動作在桌上猛擊一掌。試驗的結果當然是,第一方案人人都能做到,而後兩個方案根本無法做到。

這個案例説明一個淺顯的道理,語言的發生與肢體動作、心理節奏、人的情緒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因此在配音之前一定要認真觀察角色這一段落的表演,然後才可張嘴為他説出“中國話”。創作本身是一定規律的,配音演員必須把握住“人物的行動線”!配音和表演同樣需要體驗,配音演員在創作過程中,要遵循“演員從自我出發(”斯坦尼)這個創作方法,要經常適應變化的人物,用不同的方法塑造人物。如配一個德國納粹黨徒,他在影片中是個乖戾的殺人魔王,你要賦予人物基本基調:“兇殘、陰險”。如果你配一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老黑奴,就要找到他善良、寬厚、受盡磨難的稟性。因此把握人物基本基調,摸清劇情發展脈絡是完成一個角色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

再有,戲中的角色與自我是相輔相成的,完全放棄自我去貼近角色是不可能的,反之無任何創作在角色中表現自我也是萬萬行不通的。作為配音演員在創作人物時,一定要投入到人物本身中去,發現、體會人物身上的東西。跟他行動起來,你所表現出來的東西,自程。在配音中完全失去自我是不可能的,但又不能強調自我,在配音中強調自我,也是一種錯誤。一個演員應該有自己的個性,而且個性越鮮明越好,但配音演員就不同了。一般來講他是在為別人配音,不能有太重的個人色彩,如果太看重自我,塑造人物就會有痕跡。配音時應該把自己的東西隱藏麼,不能太自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