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資格先天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考點

來源:文萃谷 1.65W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今天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為大家提供了護士資格先天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考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士資格先天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考點

 一、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1.心臟 胚胎髮育2~8周為心臟形成的關鍵期,先天性心臟畸形的形成主要在這一期。出生後心髒位置隨年齡而變化,新生兒心臟位置較高並呈橫位.心尖搏動在左側第四肋間鎖骨中線外,心尖部分主要為右心室,2歲以後,小兒心臟由橫位逐漸轉成斜位,心尖搏動下移至第五肋間隙,心尖部分主要為左心室。

2.心率 小兒的心率相對較快,主要是由於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組織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給,只有增加心臟的搏動次數,才能滿足身體生長髮育的需要。新生兒時期,心率120~140次/分,1歲以內100~130次/分,2—3歲100~120次/分,4—7歲80~100 次/分,8~14歲70—90次/分。

3.血壓 新生兒收縮壓平均60~70mmHg,l歲70~80mmHg,2歲以後小兒收縮壓可用(年齡×2+80)mmHg或(年齡×0.27+10.67)kPa公式計算,小兒的舒張壓=收縮壓x2/3。

二、先天性心臟病人的護理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育異常而導致的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病。發病率為活產嬰兒的5%一8%。左右。

(一)病因 可分為兩類: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①遺傳因素:特別是染色體畸變;②環境因素:重要的原因有宮內感染、大劑量放射線接觸、藥物影響、患有代謝性疾病或能造成宮內缺氧的慢性疾病。

(二)分類:根據左右心腔或大血管間有無分流和臨牀有無青紫,可分為3類:

1.左向右分流型(潛伏青紫型)在左、右心之間或主動脈與肺動脈之問具有異常通路,平時不出現青紫。當劇烈哭鬧或任何原因使肺動脈或右心壓力增高並超過左心時,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可出現暫時性青紫。當分流量大或病程較長,出現持續性肺動脈高壓,可產生右向左分流而呈現持久性青紫,即稱艾森門格綜合徵。常見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為先天性心臟病最嚴重的一組,因心臟結構的異常,靜脈血流人右心後不能全部流入肺循環達到氧合,直接進入體循環,出現持續性青紫。常見法洛四聯症。

3.無分流型(無青紫型)心臟左、右兩側或動、靜脈之間無異常通路或分流。通常無青紫。常見主動脈縮窄和肺動脈狹窄等。

(三)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的特點

1.房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約佔小兒先心病的.20%~30%左右。

(1)分型:按缺損部位可分為原發孔未閉(一孔型)和繼發孔未閉(二孔型)。

(2)臨牀表現:房間隔缺損的臨牀表現隨缺損的大小而不同。缺損小者可無症狀,僅在體檢時發現胸骨左緣第2~3肋間有收縮期雜音,嬰兒和兒童期多無症狀。缺損大者,由於體

循環血量減少而表現為氣促、乏力、餵養困難,當哭鬧、患肺炎或心力衰竭時,出現暫時性青紫。查體可見生長髮育落後,心前區隆起,心尖搏動彌散,心濁音界擴大,胸骨左緣2~3肋間可聞見Ⅱ~Ⅲ級收縮期噴射性雜音,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增強或亢進,並呈固定分裂。常見併發症為反覆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3)輔助檢查:心電圖檢查:右心房和右心窒肥大。X線檢查:心臟外形呈現輕、中度擴大,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為主,肺動脈段突出,肺野充血,主動脈心影縮小。可見肺門“舞蹈”徵。超聲心動圖檢查:可觀察到分流的位置、方向,且能估測分流量的大小。

(4)治療要點

1)內科治療:對症治療、預防呼吸道感染、防止發生心力衰竭等併發症。

2)外科治療:直徑<3mm的房間隔缺損多在3個月內自然閉合,>8mm的房間隔缺損不會自然閉合,一般在3—5歲進行介入治療或手朱。反覆呼吸道感染、發生心力衰竭或合併肺動脈高壓者應儘早手術治療。

2室間隔缺損 室間隔缺損為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20%~50%。根據缺損的位置分為膜部缺損和肌部缺損兩大類。

(1)臨牀表現:取決於缺損的大小。分流量較小,患兒可無明顯症狀,生長髮育不受影響。大、中型缺損,左向右分流多,體循環血流量減少,影響生長髮育,患兒多有乏力、氣短多汗、生長髮育緩慢,易患肺部感染,嬰幼兒常出現心力衰竭,餵養困難。當出現肺動脈高壓右向左分流時,可出現青紫。查體可見心前區隆起,胸骨左緣3~4肋間可聞3~5/6級全收縮期反流性雜音,第二心音(P2)增強,伴有肺動脈高壓者P2亢進。、易併發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腫和感染性心內膜炎。

2)輔助檢查:心電圖左室輕、中度肥厚。x線檢查:小、中型缺損者心影大致正常或輕度左房左室增大。大型缺損者,肺紋理明顯增粗增多,左室、右室均增大。重度肺動脈高壓時,以有心室增大為主,肺動脈段明顯凸l出;肺野明顯充血。超聲心動圖檢查:可觀察到分流的位置、方向,且能估測分流量的大小。

(3)治療原則

1)內科治療:預防併發症,出觀症狀時強心、利尿、抗感染、擴張血管及對症治療。

2)外科治療:室間隔缺損有自然癒合可能,中小型缺損可先在門診隨訪至學齡前期。大、中型缺損可介入或手術治療。

3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未閉是指出生後動脈導管持續開放,血流從主動脈經導管分流至肺動脈,進入左心,併產生病理生理改變。根據未閉的動脈導管大小、長短和形態。般分為三型:①管型;②漏斗型;③窗型

(1)臨牀表現:患兒女多於男,比例為2:1~3:1.臨牀症狀的輕重,取決於動脈導管的粗細和分流量的大小。動脈導管較細者,症狀較輕或無症狀;導管粗大者,分流量大,表現為氣急、咳嗽、乏力、多汗、生長髮育落後等。偶見擴大的肺動脈壓迫喉返神經而引起聲音嘶啞。嚴重肺動脈高壓時,產生差異性發紺÷下肢青紫明顯,杵狀趾。查體可見胸骨左緣第2肋問有響亮的連續性機器樣雜音,佔據整個收縮期和舒張期,伴震顫,傳導廣泛。分流量大時心尖部可聞及高流量舒張期雜音。P2亢進。.脈壓增大,周圍血管徵陽性,可見毛細血管搏動,觸到水衝脈;可聞及股動脈槍擊音等。常見併發症為呼吸系統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2)輔助檢查:心電圖:導管粗:分流量大者有左心室和左心房肥大,合併肺動脈高壓時右心室肥大。x線檢查:分流量小者可正常;分流量大時左房、左室增大;肺動脈段突出,肺野

充血。

(3)治療要點:不同年齡、不同大小的動脈導管未閉均應及時手術或經介入方法予以關閉。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可於生後一週內使用吲哚美辛(消炎痛)以促進導管關閉。近年來介入治療已成為動脈導管未閉的首選治療方法,可採用微型彈簧圈、蘑菇傘等堵塞動脈導管。

4·法洛四聯症 法洛四聯症是一種常見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以肺動脈狹窄、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和右心室肥厚為主要臨牀特徵。其中以肺動脈狹窄為重要畸形。

(1)臨牀表現:①青紫:為主要表現,其程度和出現早晚與肺動脈狹窄程度有關。多於生後3~6個月逐漸出現青紫,見於毛細血管豐富的部位,如脣、指(趾)、甲牀、球結膜等處。

②杵狀指(趾):由於長期缺氧,指、趾端毛細血管擴張增生,局部軟組織和骨組織也增生肥大.隨後指(趾)末端膨大如鼓槌狀,稱杵狀指(趾)。③蹲踞現象:即患兒活動後,常主動蹲踞片刻,使右向左分流減少,缺氧症狀暫時得到緩解。④缺氧發作:表現為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發紺加重,重者發生暈厥、抽搐、意識喪失,甚至死亡。發作可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哭鬧、排便、感染、貧血或睡眠甦醒後均可誘發。

查體可見患兒發育落後,有青紫、舌色發暗、杵狀指(趾)。心前區略隆起,胸骨左緣2~4肋問有2或3級收縮期噴射性雜音,雜音響度與狹窄程度成反比;P2減弱。常見併發症為腦血栓、腦膿腫、感染性心內膜炎、紅細胞增多症。

(2)輔助檢查:血液檢查: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量明顯增多。心電圖:電軸右偏,右心室肥大。x線檢查:心影呈靴形,即心尖上翹、心腰凹陷,兩側肺紋理減少,透亮度增加。超聲心動圖:可見主動脈內徑增寬、騎跨室間隔上,窒問隔中斷,可判斷騎跨程度。

(3)治療要點

1)缺氧發作:①立即予以膝胸體位;②吸氧、鎮靜;③肌內注射;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給予碳酸氫鈉,緩慢靜脈注入,10~15分鐘可重複應用;⑤嚴重意識喪失,血壓不穩定,儘早行氣管插管,人工呼吸。

2)外科治療:絕大多數患兒可施行根治術。輕症患兒,手術年齡以5~9歲為宜。根治有困難可做姑息手術。

(四)護理問題

1.心輸出量減少 與心肌收縮無力有關。

2.活動無耐力 與氧供失調有關。

3.潛在併發症:反覆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內膜炎。

4.生長髮育遲緩 與體循環血量減少影響生長髮育有關。

5.焦慮 與對手術擔憂有關。

(五)護理措施

1.休息 是恢復心臟功能的重要條件。休息可減少組織對氧的需要,減少心臟負擔,使症狀緩解。所以應安排好患兒的作息時間,保證休息和睡眠,根據病情安排適當活動量,以免加重心臟負荷。重症患兒,應絕對卧牀休息,給予生活照顧,集中護理,並減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引起情緒激動和哭鬧。

2注意觀察病情,防止併發症發生。觀察患兒情緒、精神、面色、呼吸、心率、心律、血壓等。患兒突然煩躁、哭鬧、呼吸加快、拒奶,聽診或數脈發現心律不齊、期前收縮、心率加快,立即報告醫生,遵醫囑對症處理,詳細記錄病情變化。

(1)防止法洛四聯症患兒因活動、哭鬧、便祕引起缺氧發作,一旦發生應將患兒置於膝胸卧位,給予吸氧,並與醫生配合搶救治療。

(2)法洛四聯症患兒血液黏稠度高,發熱、出汗、吐瀉時;體液量減少,加重血液濃縮易形成血栓,因此要注意供給充足液體,必要時可靜脈輸液。

(3)觀察有無煩躁不安、心率增快: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吐泡沫樣痰、水腫、肝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現,如出現上述表現,立即罩患兒於半卧位,給予吸氧,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繫並按心衰護理

3飲食護理 飲食應清淡易消化。以少量多餐為宜。注意控制水及鈉鹽攝入,應根據病情,採用無鹽或低鹽飲食。注意營養搭配,供給充足能量、蛋白質和維生素,保證營養需要。對餵養困難的患兒要耐心餵養,可少量多餐,避免嗆咳和呼吸困難。

4.對症護理

(1)患兒出現呼吸困難、青紫等症狀時,取半卧位,護理人員給予生活護理。患兒煩躁不安,出現三凹徵或點頭呼吸,指、趾甲及口周青紫,給予氧氣吸入,煩躁者遵醫囑給鎮靜劑。

(2)患兒水腫時:①給無鹽或少鹽易消化飲食;②尿少者,遵醫囑給利尿劑;③每週測量體重2次,嚴重水腫,每日測{本重11次;④每日做皮膚護理2次,動作要輕,毛巾要柔軟,如皮膚有破損應及時處理;定時翻身;預防壓瘡的發生。

(3)咳嗽、咯血時,須絕對卧牀休息;抬高牀頭,備好吸痰器、痰瓶,必要時協助患兒排痰;詳細記錄痰量、性質,送痰培養檢查,咳嗽劇烈的,遵醫囑給止咳藥物;發生病情變化,立即配合醫生搶救;危重患兒應設專護,密切觀察病情,詳細記錄。

(4)注意大便通暢.防止便祕j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患兒超過2天無大便時,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遵醫囑給緩瀉劑{禁止下地獨自排便,防止發生意外。

5.藥物治療護理

應用利尿劑時注意患兒的尿量的變化,兒童應用洋地黃藥物的護理要點如下:

(1)應用洋地黃藥物前數脈搏1分鐘,通常年長兒HR<60—70次/分,嬰幼兒HR<80—90次/分,應暫停用藥並通知醫生。

(2)口服洋地黃藥物時,應按時按量服用,劑量一定要準確,如為地高辛水劑藥物,可用“針管抽取後,直接口服。如患兒服藥後嘔吐,應及時聯繫醫生,決定是否補服。

(3)應避免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鈣劑與洋地黃有協同作用,用洋地黃類藥物時應避免

用鈣劑。

(4)用藥後,應觀察藥物的作用,.如:心音有力、脈搏減慢、脈搏搏動增強、呼吸平穩,口

脣、指甲發紺好轉等。

.(5)用藥期間毒性反應的觀察和處理見“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護理”.

6.預防感染

注意體温變化;按氣温改變及時加減衣服,避免受涼引起呼吸系統感染。

注意保護性隔離,以免交叉感染。做小手術時,如拔牙,應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防止感染性心內膜炎發生,一旦發生感染應積極治療。

7·心理護理

對患兒關心愛護態度和藹,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消除患兒的緊張心理。對家長和患兒解釋病情和檢查、治r療經過,取得他們的理解和配合。

(六)健康教育

指導家長掌握先天性心臟病的日常護理,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合理用藥,預防感染和其他併發症。定期複查,調整心功能到最好狀態,使患兒能安全達到手術年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