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臨牀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知識點:運動系統

來源:文萃谷 5.22K

上學期間,不管我們學什麼,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臨牀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知識點:運動系統,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年臨牀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知識點:運動系統

臨牀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知識點:運動系統 1

手掌:(1)3 指半:正中神經支配;猿手;(2)大拇指,中指切一半,虎口區(2 指半) 橈神經支配,垂腕;(3)1 指半:尺神經損傷,爪形手;

一、骨折

1.不完全骨折:裂縫骨折(肩胛骨和顱骨),青枝骨折:

2.最容易發生休克的骨折:骨盆骨折;

3.專有體徵:畸形,反常活動,摩擦感;

4.三個核磁:膝關節韌帶損傷,股骨頭壞死和伴有任何的脊髓損傷;一個 CT:腰椎間盤損傷;剩下的都是 X 線;

(1)早期併發症:

傷:早期;

骨折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脂肪栓塞;

骨折早期最嚴重的併發症:骨筋膜室綜合症,好發於前臂掌側和小腿,前壁典型表現是遠端發紫發白發麻,小腿典型表現脈搏或足背動脈減弱或消失;

治療:切開減壓;

(2)晚期併發症:

炎:晚期;

缺血性肌攣縮:典型表現:爪形手和爪形足;

治療:止血帶止血每小時鬆一次,每次 1-2 分鐘;復位(手法復位)、固定(外固定)、康復治療;

復位的標準:(1)成人下肢復位後不超過 1cm,兒童下肢復位不超過 2cm,

(2)旋轉移位

(3)長骨幹骨折

(4)前臂雙骨折要求對位對線良好;

骨折的癒合:2 周機化,原始骨痂形成期 2 個月,骨板塑型期:8-12 周;

二、鎖骨骨折

1,用健手託患側肘部,無移位三角巾懸吊,有移位手法復位

三、肱骨外科頸骨折

1.損傷腋神經,三角肌皮膚麻木;

2.手臂不能外展;

3.治療:無移位三角巾,有移位手法復位;

四、肱骨幹骨折

橈神經損傷,虎口區麻木,垂腕;

五、肱骨上骨折

1.10 歲以上兒童摔倒,血管神經損傷:損傷所有神經,肱動脈損傷

2.肘後關係正常;

六、橈骨下端骨折

Colles 骨折:手掌着地,原本緊張 Collea,銀叉槍刺伸直型;遠端向背側,近端向掌側;

Smith 骨折:手揹着地,遠端向掌側,近端向背側;(手掌着地 Colles,手揹着地 Smith,原本緊張 Collea,銀叉槍刺伸直型)

七、前臂雙骨折:骨間膜

腦下出軌,刺殺腦門

孟氏骨折(Monteggia 骨折):尺骨上 1/3 骨幹骨折合併橈骨小頭脱位;孟姜女撓人

蓋氏骨折(Galeazzi 骨折):橈骨幹下 1/3 骨折合併尺骨小頭脱位;

八、股骨頸骨折

1.跌倒+髖部疼痛=股骨頸骨折

2.股骨頭血供:旋骨內側動脈;最容易壞死的是頭下型;

3.按 X 線表現分類:

內收型:Pauwells>50°,不穩定型

外展型:Pauwells<30°,穩定型

4.特有畸形:外旋,內收,縮短;外旋畸形:45-60°;

5.治療:65 歲以上頭下型骨折首選股骨頭置換;其餘都選牽引;

九、股骨幹骨折

1.大腿腫脹,皮下淤血疼痛,所有骨折中容易出現休克第二位;

2.治療:成人股骨幹骨折首選骨牽引;

兒童首選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皮膚牽引;

3 歲以下兒童選擇垂直懸吊皮膚牽引;新生兒繃帶固定。

十、脛骨平台骨折

最容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

十一、脛腓骨骨折

所有骨折中最容易延遲的骨折;

十二、股骨轉子間骨折

1.病因:骨質疏鬆,骨囊腫,

2.下肢外旋畸形>60°直接診斷股骨轉子間骨折;

十三、脊柱和骨盆骨折

1.脊柱骨折只要累及到脊髓首選核磁檢查,必須手術治療;

2.脊柱骨折最常見的是壓縮性骨折;

ce 骨折:椎體水平狀撕裂性損傷;

erson 骨折:第一頸椎雙側性前、後弓骨折;

5.骨盆骨折:最容易發生休克,會出現骨盆擠壓徵陽性;後尿道膜部損傷最常見;

6.治療:邊緣性骨盆骨折無需處理;如果骨盆骨折出現了恥骨聯合分離用骨盆兜懸吊;

十四、關節脱位

1.關節畸形,關節盂空虛,彈性固定:診斷關節脱位;

(一)肩關節脱位

s 徵陽性,方肩畸形;

2.復位:足蹬法;

(二)肘關節脱位

1.肘後三角關係不正常;比較記憶:肘後關係正常的是肱骨上骨折;

(三)橈骨頭半脱位

1.5 歲以下小孩有牽拉史;

2.治療:手法復位;

(四)髖關節脱位

1.後脱位最常見;

2.前脱位:(前外外)外旋外收;

後脱位:(後內內)內旋內收;

3.治療:前脱位:手法復位內固定;後脱位:Allis 法提拉法;

(五)膝關節韌帶損傷

1.首選檢查:核磁;

2.最常見前交叉韌帶;

3.側方應力試驗:側副韌帶;

抽屜試驗:前後交叉韌帶

軸移試驗:前交叉韌帶;

十五、手外傷及斷肢(指)再植

en 徵陽性:尺神經損傷;

2.肌腱和神經損傷:二期修復,其他統統一期處理;

3.斷指後放在 4℃冰箱中,再植時間 6-8 小時;上臂和大腿離斷一定要控制時間;斷指再植最長 12-24 小時,上臂離斷最長 6-8 小時。

十六、周圍神經損傷

(一)上肢神經損傷

正中神經損傷:拇指對掌功能障礙和受的橈側半感覺障礙,猿形手;

尺神經損傷:內收外展障礙和 Forment 徵,尺側半和尺側一個半小指感覺障礙,爪形手;

橈神經損傷:

(二)下肢神經損傷

腓總神經:前支損傷:馬蹄足;外支損傷:內翻足;

脛神經:鈎狀足;

一個人既有鈎狀足又有馬蹄內翻足:坐骨神經損傷;

十七、運動系統慢性損傷

刷牙:三叉神經痛;

(一)肩周炎

1.五十肩;梳頭:

2.治療:不制動,鼓勵活動;

(二)肱骨外上炎

1.網球肘:Mills 徵陽性(伸肌腱牽拉試驗);

2.治療:限制腕關節活動,首選壓痛點封閉;

(三)手部狹窄性腱鞘炎

1.彈響指,彈響拇(手指活動彈響),晨僵;

2.首選檢查:握拳尺偏試驗;

3.治療:制動封閉;小兒先天性狹窄性腱鞘炎首選手術;

(四)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1.首選檢查:MRI,首選治療:關節置換;

(五)脛骨結節骨軟病

12-14 歲男孩劇烈運動出現脛骨疼痛;

(六)股骨頭骨軟骨病

治療最關節的一期是血供重建期;

(七)頸椎病

1.神經根型頸椎病:臨牀表現在上肢,上肢牽拉試驗和壓頭試驗陽性;

2.脊髓型頸椎病:臨牀表現在四肢,必須手術,其它首選牽引;

3.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頭痛,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頭昏,眼花,流淚,鼻塞,心動過緩,發音障礙等;

(八)腰椎間盤突出症

1.好發 L4、L5,典型試驗:直腿抬高試驗,坐骨神經痛;

2.首選 CT 檢查;

L3、4:沒有足的表現,有反射(膝反射減弱);

L4、5:有足的表現,無反射,背伸無力;

L5、S1:有足的表現,有反射(跟腱反射減弱),跖屈無力;(既有足的表現又有反射)

十八、非化膿性關節炎

(一)骨關節炎

好發於膝關節,髖關節,腕關節不受累,老年肥胖人好發,藥物治療對乙酰氨基酚,

(二)強直性關節炎

1.骶髂關節痛,活動後減輕;以下肢關節腫痛為主要症狀,如髖、膝、踝關節;

2.四肢試驗陽性,HLA-B27 陽性;

3.確診 X 線檢查:竹節樣改變;

4.治療:首選非甾體抗炎藥(柳氮磺吡啶);

(三)類風濕性關節炎

1.晨僵提示類風關,對稱性四肢小關節痛,特別累及近端指間管關節,

2.典型表現:天鵝頸,鈕釦花畸形。

3.類風濕結節:提示處於活動期;

4.抗環瓜氨酸抗體(抗 CCP)陽性直接診斷類風關;

5.治療:首選甲氨蝶呤,無效關節置換;

(四)痛風

1.午夜關節痛,特別累及大踇腳趾;

2.偏振光顯微鏡:尿酸鹽結晶;

3.治療:秋水仙鹼;

十九、骨關節感染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1.小兒大腿疼痛寒戰高熱即可診斷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2.好發於脛骨上段,股骨下段(膝關節上下);

3.確診:分層穿刺;

4.治療:抗生素無效採用開窗減壓;

(二)慢性骨髓炎

1,竇道排死骨

(三)骨結核:來自於肺結核

1.骨結核中發病率最高:脊柱,脊柱中最常見的是腰椎;

2.脊柱結核

(1)拾物試驗陽性。

(2)腰大肌出現寒性膿腫;

(3)最嚴重的併發症:截癱;

3.髖關節結核

(1)寒性膿腫在腹股溝內側和臀部為髖關節結核;

(2)療程 3 年;

(3)“4”字試驗和髖關節過伸試驗陽性;

二十、骨腫瘤

(一)骨軟骨瘤

1.骨疣或疣狀突起(骨軟骨瘤);

2.無需治療;

(二)瘤樣病損

骨囊腫:溶骨性病灶+膨脹變薄;

(三)動脈瘤性骨囊腫

蜂窩狀,泡沫狀;

(四)骨纖維異樣增殖徵

磨砂玻璃樣,X 線表現為酷似“牧羊人手杖”;

(五)骨鉅細胞瘤

肥皂泡樣改變;

(六)骨肉瘤

皮温增高,靜脈怒張,典型 X 線表現:Codman 三角和日光射線,骨膜反應;

尤文肉瘤:X 線表現葱皮樣改變;

臨牀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知識點:運動系統 2

一、運動系統檢查法

物理學檢查,是運動系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檢查方法

肌力分級

0級 肌肉完全癱瘓,觸診肌肉完全無收縮力

1級 肌肉有主動收縮力,但不能帶動關節活動【可見肌肉輕微收縮】

2級可以帶動關節水平活動,但不能對抗地心引力【肢體能在牀上平行移動】

3級 能對抗地心引力做主動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阻力 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離牀面

4級能對抗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

5級正常肌力【肌力正常,運動自如】

總結“四個不”一不動、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

一不動 不能產生動作

二不抗 不能對抗地心引力

三不阻 不能對抗阻力

四不全 能抗阻力,但不全面

骨折概論

一、骨折的定義與成因

1.定義: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的中斷。

2.成因

(1)直接暴力:骨折發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

(2)間接暴力:暴力通過傳導、槓桿或旋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

(3)積累性勞損:長期、反覆、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暴力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點上發生骨折,骨折無移位,但癒合慢。好發部位:第2、3跖骨和腓骨中下1/3處。

(4)骨骼疾病(也稱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腫瘤等)遭受輕微外力即發生斷裂。

二、分類

1.根據骨折與外界是否相通,骨折處皮膚與粘膜是否完整可分為:閉合性與開放性骨折。

2.根據骨折形態和程度分為

(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發生部分中斷,按其形態分為:

裂縫骨折:只是有裂縫,沒有完全裂開。多見於肩胛骨、顱骨。

青枝骨折:骨質和骨膜部分斷裂。見於兒童。

(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完全中斷。按其骨折線方向和形態可分為:橫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壓縮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分離。

上面的記不住不要緊,只要記住裂縫骨折和青枝骨折是不完全骨折外,其它類型的全是完全骨折。

3.根據骨折穩定性分為

(1)穩定性骨折:復位後經適當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如青枝骨折、裂縫骨折、嵌插性骨折、橫形骨折。

(2)不穩定性骨折:復位後易於發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骨折的臨牀表現及影像學檢查

一、全身表現

可以有休克和發熱

二、局部表現

(1)畸形:骨折段移位所致。

(2)反常活動:無關節的部位出現活動。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互相摩擦造成。

(4)疼痛與壓痛。

(5)局部腫脹與淤斑。

(6)功能障礙。

前3項為骨折的專有體徵,只要出現其中任何一個,即可確診骨折

三、影像學檢查

所有的骨折我們都用X線檢查 只有一個特例,顱底骨折不用X線,用臨牀表現。

骨折的併發症

一、早期併發症

1.休克 出要是因為出血

2.脂肪栓塞一般栓塞的是肺,由於骨折處髓腔內血腫張力過大引起的,所以骨折病人出現呼吸改變(困難)就是脂肪栓塞。

3.重要內臟損傷:肺損傷,肝、脾破裂,膀胱、尿道、直腸損傷等

4.重要周圍組織損傷

(1)重要血管損傷股骨上骨折的遠折端可能傷及膕動脈;脛骨上段骨折可能傷及脛前或脛後動脈;伸直型肱骨上骨折的近折端可能傷及肱動脈。

(2)周圍神經損傷肱骨中下1/3骨折可能損傷橈神經,腓骨頸骨折造成腓總神經損傷。

5.骨筋膜室綜合徵(重要)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形成的一個密閉的腔隙就是骨筋膜室,它的容積有限,出血就會引起裏面的壓力增高,壓迫周圍的血管,造成組織血缺血壞死,由於缺血時間、程度不同,可分為三種:

(1)瀕臨缺血性肌攣縮缺血早期

(2)缺血性肌攣縮較短時間而程度較重的不完全缺血

(3)壞疽廣泛長時間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壞死,常需截肢

好發部位是前臂掌側和小腿

表現為劇烈的疼痛,進行性加重,到最後不痛了(神經組織環死了)

搶救:馬上切開減壓。

一、晚期併發症

1.墜積性肺炎長期卧牀可發生,老年病人多見。

2.壓瘡長期卧牀,局部長期受壓造成軟組織血液供應障礙,易形成褥瘡。

3.下肢深靜脈血栓

4.損傷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就是在損傷周圍的軟組織內形成骨化

5.創傷性關節炎 是關節內骨折最常見的併發症(注意是關節內骨折)

6.關節僵硬:是骨折和關節損傷最為常見的併發症。

7.急性骨萎縮

8.缺血性骨壞死

9.缺血性肌攣縮 是骨折的嚴重併發症,是骨筋膜室綜合徵處理不當的嚴重後果。(骨筋膜室綜合徵是早期最嚴重的併發症,這個要搞清楚)

10.感染

骨折的急救及治療

一、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固定的目的

1.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搶救生命,保護患肢,迅速轉送,以使盡快得到妥善處理,(就是挽救生命)

(1)抗休克 如病人處於休克狀態中,應以抗休克為首要任務

(2)包紮固定 在大血管出血時,可用止血帶,記錄開始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間隔1小時放鬆止血帶1-2分鐘,

二、骨折的治療

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功能鍛鍊

(1)復位:復位是治療骨折的重要步驟,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鍛鍊的基礎。

(2)固定:是骨折癒合的關鍵。

(3)功能鍛鍊:功能鍛鍊的目的是在不影響固定的前提下,儘快恢復患肢肌、肌腱、關節囊等軟組織的舒縮活動以防止發生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軟組織粘連、關節僵硬等併發症。

三、.常用復位和固定方法

復位方法:分為手法復位、切開復位和牽引復位。

四、復位標準

1.解剖復位:骨折段通過復位,恢復了正常的解剖關係,即骨折對位對線完全良好。(不太可能)

2.功能復位:臨牀上有QQ:25808684時雖盡了最大努力,仍未能達到解剖復位,但骨折癒合後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稱功能復位。功能復位的標準:

(1)旋轉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

(2)成人下肢骨折縮短移位不超過1cm。兒童不超過2cm

(3)向前或向後輕微成角移位,與關節活動方向一致,日後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自行矯正。向側方成角與關節活動方向垂直,日後不能自行矯正,必須完全復位

(4)長骨幹橫骨折,對位應至少達1/3左右,幹端骨折側方移位經復位後,至少應對位達3/4左右。

五、開放性骨折的處理

開放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皮膚和黏膜破裂,骨折與外界相通。這裏要注意骨折損傷到了直腸膀胱也算開放性骨折。

開放性骨折的處理原則是及時正確地處理創口,儘可能地防止感染,力爭將開放性骨折轉化為閉合性骨折。

(一)清創要點

1.清創的時間 原則上清創越早越好,最好在傷後6~8小時內清創。

2.切除創緣皮膚1-2MM,皮膚挫傷都應切除失去活力的皮膚。

3.關節韌帶和關節囊嚴重挫傷的,應於切除,若僅為污染儘量保留。

4.骨折端的處理 遊離的小骨片去除,有連繫的保留,大片的不管連不連繫都保留

(二)組織修復 清創時間超過傷後6-8小時者(有感染了),不宜應用內固定。

骨折的癒合

一、骨折的癒合過程

1.血腫機化演進期 在骨折部形成血腫,有炎症反應,也可以叫血腫炎症機化期,這一過程在骨折後2周完成

2.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需4~8周

3.骨痂形成塑型期一般需8~12周

也可以這樣記:傷筋動骨100天(3個月),所以骨折完全癒合需要3個月

二、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

1.全身因素 包括年齡和健康情況

2.局部因素骨折部的血液供應不好,這是影響骨折癒合的重要因素,比如脛骨骨折。

上肢骨折

鎖骨骨折

一、臨牀表現及診斷

骨折後局部有腫脹與瘀斑、疼痛,肩關節活動使疼痛加重。病人常用健側手托住肘部,同時頭部向患側傾斜。一般出現這個動作,加上鎖骨部位腫脹疼痛,肯定是鎖骨骨折。

二、治療

兒童的青枝骨折和成人的無移位骨折可不作特殊治療。僅用三角巾懸吊患肢3~6周即可開始活動。

肱骨外科頸骨折

一、解剖概要

肱骨外科頸是肱骨大結節、小結節移行為肱骨幹的交界部位,骨折後容易損傷臂叢神經、腋血管。

二、分類及治療

治療:

1.無移位骨折 不需進行手法復位,用三角巾懸吊上肢3~4周即可開始進行功能鍛鍊。

2.有移動骨折 需要進行手法復位,並進行內或外固定

3.老年人粉碎性骨折,可用三角巾懸吊,任其自然癒合。

肱骨幹骨折

這個主要考併發症,明白這個就可以了。肱骨幹骨折後容易損傷橈神經,可出現垂腕,各手指掌指關節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後障礙,手背橈側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

肱骨上骨折

一、好發年齡

肱骨上骨折多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

二、肱骨上骨折的臨牀表現、診斷和治療

(1)伸直型最常見,骨折移位從前下方斜向後上方(前下後上),肘部向後突出,並處於半屈位,肘後三角關係正常(不正常是的脱位)。

(2)屈曲型 骨折移位從後下方斜向前上方(後下前上)

三、併發症

1.血管損傷可以導致前臂骨筋膜室綜合徵,若不及時處理可發生缺血性肌攣縮

2.神經損傷 遲早中原鬧炊煙(即尺爪中猿橈垂腕)。

(1)橈神經損傷損傷後表現為"垂腕"、各手指掌指關節不能伸直,拇指不能背伸以及手背橈側皮膚有大小不等的感覺麻木區

(2)尺神經損傷表現為"爪形手"

(3)正中神經損傷三個半指感覺障礙,表現為“猿手”

橈骨下端骨折

分型及典型體徵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的典型畸形

(1)因遠折端移向背側移位,側面看呈“銀叉”畸形,

(2)因遠折端向橈側移位,正面看呈“槍刺樣”畸形。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或叫反Colles骨折 由背側向掌側移位。

下肢骨折

股骨頸骨折

一、成人股骨頭的血供

1.股骨頭圓韌帶內的小凹動脈:它只供應股骨頭少量血液,侷限於股骨頭的凹窩部。

2.股骨幹滋養動脈升支:對股骨頸血液供應很少。

3.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是股骨頸的主要血液供應來源,旋股內側動脈損傷是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主要原因。

二、股骨頸骨折的分類

1.按骨折線部位分類

(1)股骨頭下骨折,易發生股骨頭壞死

(2)經股骨頸骨折

(3)股骨頸基底骨折,容易癒合

2.按X線表現分類

(1)內收骨折 Pauwells角>50°,屬於不穩定性骨折

(2)外展骨折 Pauwells角<30°屬於穩定性骨折。

三、臨牀表現

中老年人摔倒+髖部疼痛+不能行走=股骨頸骨折

外旋畸形,一般45°~60°出現這個也是股骨頸骨折

患肢短縮,Bryant三角底邊縮短,大轉子超過Nelaton線之上

四、治療

1.非手術療法(皮牽引) 無明顯移位的骨折、外展型或嵌入型等穩定性骨折,年齡過大,全身情況差,或合併嚴重心、肺、腎、肝等功能障礙,選擇非手術療法。

2.手術治療

(1)內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

(2)老年人的股骨頭下骨折

(3)青少年的股骨頸骨折

(4)股骨頭缺血壞死不能癒合的

65歲以上的病人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股骨幹骨折

一、診斷

患肢大腿腫脹、縮短、畸形,髖膝不能活動,就可以診斷股骨幹骨折,容易併發休克(因為周圍全是大血管)確診也是用X線片

二、治療

1.非手術療法

(1)成人的股骨幹骨折用骨牽引

(2)3歲以下的兒童用垂直懸吊牽引

(3)產傷引起的新生兒股骨幹骨折,可將傷肢用繃帶固定於胸腹部

2.手術療法

(1)手術指徵:

1) 非手術療法失敗;

2) 同一肢體或其他部位有多處骨折;

3) 合併神經血管損傷;

4) 老年人骨折,不宜長期卧牀;

5) 陳舊骨折不癒合或有功能障礙的畸形癒合;

6) 無污染或污染很輕的開放性骨折。

(2)手術方法 切開復位加壓鋼板螺絲釘內固定

脛骨平台骨折

分型

1.單純脛骨外側劈裂骨折

2.外側劈裂合併平台塌陷骨折

3.單純平台中央塌陷骨折塌陷小於1CM直接固定,如大於1CM需要將塌陷頂起再固定

4.內側平台骨折

5.脛骨內外骨折

6.平台骨折同時伴有脛骨幹端或脛骨幹骨折

脛腓骨骨折

解剖概要及併發症

1.脛骨上下段兩者移行交界處,骨骼的形態轉變,是骨折的好發部位。

2.脛骨發生骨折容易延遲癒合或不癒合。(血供不好)

3.腓骨頸的骨折可引起腓總神經損傷(腓骨骨折後出現感覺異常,那傷的就是腓總神經)

脊柱和骨盆骨折

脊柱骨折

首選X線檢查,如懷疑有脊髓損傷者應行MRI檢查

傷員身體保持平直狀態下滾動至木板上,即滾動法。注意不要使軀幹扭轉。也可3人用手將傷員平直託至木板上,記住要平託,不讓脊柱彎曲就行。

對頸椎損傷的傷員,要有專人託扶頭部

脊髓損傷

脊髓震盪:和腦震盪性質差不多,脊髓遭受強烈震盪後,可有暫時性功能抑制,發生傳導障礙。傷後立即發生弛緩性癱瘓,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喪失。幾分鐘或數小時可完全恢復。

骨盆骨折

有強大外傷史,如車禍、高空墜落等

容易引起血壓低、休克(還有一個是股骨幹骨折容易引起休克)

骨盆分離和擠壓試驗陽性 出現這個直接診斷骨盆骨折

診斷仍然用X線

併發症:

1.腹膜後血腫 最容易引起休克,在進行腹腔手術時,應注意切勿打開後腹膜血腫。

2.腹腔內臟器損傷

3.尿道或膀胱損傷 容易併發後尿道損傷(前尿道損傷是騎跨傷)

4.直腸損傷

5.神經損傷 主要是腰骶神經叢和坐骨神經損傷

治療 有休克時應積極搶救,有腹內臟器損傷及泌尿道損傷者應與相關科室協同處理。撕裂會陰與直腸必須及時修補,腹膜血腫不能打開

關節脱位

肩關節脱位

一、臨牀表現及診斷

前脱位最為常見

s(杜加)徵陽性:有脱位時,將患側肘緊貼胸壁時,手掌搭不到健側肩部;或手掌搭在健側肩部時,肘部無法貼近胸壁,稱為Dugas徵陽性。只要出現這個,那就是肩關節脱位!

2.有方肩畸形用手觸摸肩部,原肩胛盂處有空虛感。

3.用X線檢查。

二、復位方法

一般採用Hippocrates法(足蹬法)復位

肘關節脱位

臨牀表現:

有外傷史+肘後三角失去正常關係=肘關節脱位

橈骨頭半脱位

一、好發年齡及發生機制

橈骨頭半脱位多見於是5歲以下的小兒,

二、臨牀表現

5歲以下的小兒前臂被提拉+加肘部疼痛活動受限=橈骨頭半脱位

三、治療

旋轉法:手法復位,不必任何麻醉。術者一手握住小兒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壓在橈骨頭部位,肘關節屈曲至90°。開始作輕柔的前臂旋後、旋前活動,來回數次大都可聽到輕微的彈響聲

髖關節脱位

可分為前脱位、後脱位和中心脱位,以後脱位最為多見。(臂關節脱位最常見的是前脱位)

二、臨牀表現

髖關節後脱位: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髖關節前脱位:髖關節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口決:外旋外展前脱位,內收內旋後脱位,外旋內收股骨斷。

髖關節後脱位的併發症是坐骨神經損傷

三、後脱位治療

1.提拉法(Allis法)最常用

2.牽引迴旋法(Koeher法)此法用力不當會發生股骨頭骨折

手外傷及斷肢(指)再植

手外傷

這裏只要記住:

尺神經損傷後小指及環指尺側半感覺消失、夾紙試驗,即Froment徵陽性,它是檢查拇內收肌癱瘓的方法

手外傷的治療:

局部加壓包紮是手部創傷最簡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

1.早期徹底清創

(1)清創時間越早越好,力爭在6~8小時以內。

(2)最好在止血帶控制下清創,既可減少出血,又使術野清晰,綁止血帶的地方是上臂上1/3處

(3)清創時要按着從淺層到深層的順序進行。

2.正確處理深部組織損傷

(1)污染嚴重,外傷超過12小時以上,或修復技術有困難者,可僅作清創和閉合傷口,等創口癒合後,再做二期修復。

(2)有骨折和脱位者必須復位固定。

(3)影響手部血液循環的血管損傷應立即修復。

(4)肌腱和神經損傷,可待創口一期癒合後,再作二期修復。

3.正確的術後處理

神經、肌腱、血管修復後要固定於無張力的狀態,術後手各關節固定於功能位。

斷肢(指)再植

一、斷肢(指)的分類

1.切割性斷肢。最易癒合

2.輾壓性斷肢。

3.撕裂性斷肢。

二、斷肢(指)的急救處理

1.完全性斷肢(指)創面可用無菌或清潔敷料壓迫包紮,若有大血管出血,可考慮用止血帶止血。(綁止血帶的地方是上臂上1/3處)

2.不完全性斷肢(指)用夾板確實固定

3.保存斷肢(指) 採用乾燥冷藏法,將斷肢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類包好放入塑料袋中,再放入有蓋的容器中,外周加冰塊保存,在同患者一起迅速送至醫院,但不能讓斷肢(指)與冰塊直接接觸,以防凍傷,也不能用任何液體浸泡斷肢(指)。

三、斷肢(指)再植的適應證及禁忌證

適應證

(1)全身情況良好是斷肢(指)再植的必要條件,若有重要器官損傷應先搶救,可將斷肢(指)置於4℃冰箱內,待全身情況穩定後再植。

(2)切割傷,斷面整齊,再植成活率高,效果較好。

(3)再植時限:再植時限原則上是越早越好,應分秒必爭。一般以6~8小時為限,上臂和大腿離斷,時限宜嚴格控制,斷指再植可延長至12~24小時。

(4)年齡:青年人小兒應爭取再植。

(5)雙側上肢或下肢,或多個手指離斷:原則是先再植損傷較輕的肢體,多個手指離斷應先再植拇指,並按其手指的重要性依次再植。

周圍神經損傷

運動系統慢性疾病

肩關節周圍炎(五十臂)

一、臨牀表現

1.有自限性,病程1-2年

2.多見於中老年,女性多於男性

3.肩部活運動性疼痛,功能受限(梳頭洗臉)

4.體檢肩關節以外展、外旋、後伸受限,沒有前臂和手的根性疼痛(有的是頸椎病)

二、治療

目的:緩解疼痛,恢復功能。

1.不論病情輕重、長短,均應每日進行肩關節主動活動,以不引起劇痛為限。

2.早期給予理療、鍼灸、適度的推拿按摩,可改善症狀

3.局部注射醋酸潑尼鬆龍

4.可短期服用非甾體抗炎鎮痛藥

肱骨外上炎(網球肘)

一、臨牀表現

伸肌腱牽拉試驗(Mills徵)伸肘,握拳,屈腕,然後前臂旋前,此時肘外側出現疼痛為陽性。(打羽毛球、網球的動作)只要出現這個Mills徵就是肱骨外上炎

二、治療

1.限制腕關節的活動,尤其是限制用力握拳伸腕動作是治療和預防復發的基本原則。

2.壓痛點注射醋酸潑尼鬆龍(首選的治療方法)

3.對早期治療不當,病程長、症狀頑固者,施行伸肌總腱起點剝離鬆解術

手部狹窄性腱鞘炎

一、臨牀表現

1.彈響指和彈響拇手指關節逐漸出現彈響伴明顯疼痛

2.握拳尺偏試驗握拳尺偏腕關節時,橈骨莖突處出現疼痛

只要出現上面任何一個,説的就是手部狹窄性腱鞘炎

%1、治療局部封閉

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一、病因

主要與股骨頸骨折和長期應用激素有關

二、臨牀表現

髖關節活動受限,其中以內旋及外展活動受限最為明顯。

三、治療

對單側病變,應嚴格避免持重

脛骨結節骨軟骨病

一、臨牀特點

好發於12~14歲好動的男孩,多為單側性。常有近期參加劇烈運動史。臨牀上以脛骨結節處逐漸出現疼痛,腫塊為特點,疼痛與活動有明顯關係。(喜歡踢足球的小孩)

二、治療

1.在18歲前,只要減少膝關節劇烈活動症狀自會緩解

2.一般無需服用止痛藥,也不宜局部封閉

頸椎病

一、頸椎病的分型及臨牀表現

1.神經根型頸椎病最常見發病率最高,上肢牽拉試驗、壓頭試驗陽性

2.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累,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穩、病理徵陽性

3.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頭痛;視力下降;心跳加速、心律不齊,血壓升高等

4.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猝倒

口決來啦:

神經根型頸肩痛,牽拉壓頭皆陽性。

手足無力束帶感,病理陽性脊髓型。

椎動脈型常猝倒,體位誘發看不清。

唯交感型最複雜,痛麻汗燥心失常。

二、治療

1.頜枕帶牽引:除了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頸椎病都可以用。

2.脊髓型頸椎病首選手術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

一、臨牀表現

好發於20-50歲男性,多見於腰4~5,其次為腰5~骶1或腰3~4。

1.腰痛腰痛伴有坐骨神經痛是主要症狀,也是最先出現的症狀

2.坐骨神經痛為由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直至足部的放射痛(只要從臀部到大腿的疼,就是坐骨神經痛)

3.直腿抬高試驗和加強試驗陽性:仰卧位伸膝被動抬高患肢在60°以內出現坐骨神經痛,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出現這個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4.神經系統表現

9.確診用CT,如是要看有沒有神經損傷用MRI

二、診斷與鑑別診斷

主要與椎管狹窄症相鑑別:椎管狹窄症有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

三、治療

1.非手術治療 約80%的病人可經非手術治療而緩解或治癒

2.手術治療 經嚴格非手術治療無效或馬尾神經受壓者可考慮行髓核摘除術

非化膿性關節炎

骨關節炎(OA)

骨關節炎(OA)是關節軟骨變性、完整性破壞,是最常見的風濕性疾病。

一、病因

與高齡、女性、肥胖、遺傳因素有關

二、臨牀表現

好發於負重較大的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

1.關節彈響--骨關節炎(手指彈響--手部狹窄性腱鞘炎)

2.疼痛 休息可以緩解,稱為休息痛、靜止痛

3.晨僵: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時間比較短暫,一般不超過30分鐘

4..第一腕掌關節因骨質增生可出現“方形手”。

三、治療

1.首選對乙酰氨基酚

2.在內科治療無效,時間長症狀重的可以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強直性脊柱炎

在運動系統裏面只要出血骶髂關節出問題了,考的就是強直性脊柱炎

晚期脊柱呈典型的竹節樣改變

疼痛特點:靜止痛、活動後反而減輕

實驗室檢查:90%患者HLA-B27陽性

類風濕關節炎(RA)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RA發病與CD4+淋巴細胞有直接關係,是滑膜組織發生的慢性炎症

二、臨牀表現

1.晨僵病變的關節在夜間或日間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大於1小時)的僵硬,它也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活動的指標。

2.疼痛與壓痛 最常受累部位為腕關節、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呈對稱性,最早侵犯的是近側指間關節。

3.關節腫脹

4.關節畸形 呈天鵝頸、鈕釦花樣畸形

5.關節外表現類風濕結節是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多位於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皮下,其大小不一,結節直徑由數毫米至數釐米、質硬、無壓痛、對稱性分佈。它也表示本病的活動期。類風濕結節炎還可以出現類風濕血管炎肺血液系統,心包炎等,但是腎臟受累少見(腎臟受累常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

三、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1.C反應蛋白:它的增高説明本病的活動性。

2.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一定都是RA,RA病人也不一定都是陽性

3.X線檢查

I期 關節周圍軟組織的腫脹

II期 關節間隙狹窄

III期 關節面破壞

晚期 關節半脱位,纖維化和骨性強直

四、診斷標準和鑑別診斷

診斷標準 符合以下7項中4項者可診斷為RA

記住“12346 結節拍片陽”

1 晨僵持續至少每天1小時

2 對稱性關節腫

3 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

4 這些診斷需具備4點

6 這次症狀出現6周以上

結節 有類風濕結節

拍片陽 X線改變(有骨質疏鬆和關節間隙狹窄)

五、治療

RA治療沒有好的辦法 目的是減輕症狀、延緩病情進展

1.非甾體抗炎藥

2.糖皮質激素

3.改變病情抗風濕藥物 甲氨蝶呤(MTX),柳氮磺胺吡啶,青黴胺,雷公藤總苷,硫唑嘌呤,環孢素等

4.生物製劑 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CD20單克隆抗體(美羅華),是治療RA最有效的藥物

5.外科手術治療 關節置換

痛風

病因就是高尿酸血癥

一、臨牀表現

1.急性關節炎期 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疼痛劇烈(常由飲酒誘發)

2.秋水仙鹼治療,關節症狀可以迅速緩解

二、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關節滑液或痛風石中可見呈針形的尿酸鹽結晶(確診)

三、治療

1.一般治療 控制飲食總熱量;限制飲酒和高嘌呤食物的大量攝入;適當運動,防止超重和肥胖;每天飲水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藥;避免誘發因素;積極治療相關疾病等。

2.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的治療用秋水仙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