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可轉正

來源:文萃谷 1.37W

導語: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近日,山東省青島市最新政策,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質(或執業助理醫師)的村醫,有機會享受衞生院職工同等待遇了,這或將成為全國的趨勢。

山東省青島市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可轉正

3月15日,山東省青島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和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中不僅明確規定未經批准村衞生室嚴禁靜脈輸液,而且這個地方政策還對最新推出的“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對村醫的好處做了明確承諾:2020年前依法取得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質、年齡在45歲以下的在崗鄉村醫生,鎮(街道)衞生院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並享受同等待遇。

同衞生院職工同等待遇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中青年村醫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就可以有五險一金了,養老問題也就解決了。

  《意見》看點

1.80%以上的鄉醫具備專科及以上學歷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2.新進村衞生室,須在5年註冊期內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者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未取得的註銷鄉村醫生執業資格,不得繼續在村衞生室執業。

3.從當地農村高中畢業生和在校生中定向培養大專及以上學歷免費醫學生,在校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每年補助不低於6000元的生活費,

4.在2020年前依法取得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質、年齡在45歲以下的在崗鄉村醫生,鎮(街道)衞生院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並享受同等待遇。

5.未經區(市)衞生計生部門批准,村衞生室嚴禁開展靜脈輸液項目。各級政府要加大打擊非法行醫力度,設立有獎舉報電話

此次政策釋放了兩個重要信號:

第一,全國各大醫院都陸續禁止門診輸液,而這“抗輸令”基層也是逃不過的。之前很多地方沒有明文規定,很多村衞生室還可以打擦邊球給患者輸輸液,但今後類似青島市這樣的文件,一定會越來越多的,大家要提前做準備了。

第二,隨着鄉村一體化管理在全國大範圍試點,村醫如有轉正機會,也一定是和衞生院息息相關的,而衞生院也一定會是“擇優錄取”,所以中青年村醫要多精力去學習,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質,今後都有“轉正”的機會,與其等着國家政策扶持,不如抓緊機時間學習,為以後機會來的時候做準備。

《意見》提出,到2020年,每萬名居民擁有2至3名全科(家庭)醫生,其中中醫類別佔到20%以上。

每家城市社區醫療衞生服務中心配備不少於6名全科醫生,社區衞生服務站不少於兩名全科醫生;推進中心村衞生室建設,原則上按照每千人服務人口配備1名鄉村醫生,逐步實現有兩名以上鄉村醫生的村衞生室,至少有1名女性鄉醫;80%以上的鄉醫具備專科及以上學歷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45歲以下的鄉村醫生比例達50%以上,年齡、學歷、職業資格結構更加合理。

  鄉醫年滿60歲辦退出手續

《意見》提出,在村衞生室從業的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並按規定進行註冊。新進村衞生室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新進的具有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醫學畢業生,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鄉村醫生執業證書,須在5年註冊期內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者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未取得的註銷鄉村醫生執業資格,不得繼續在村衞生室執業。

《意見》要求,對年滿60歲的鄉村醫生辦理退出手續並離開村衞生室崗位,確因工作需要,可返聘部分身體健康、專業技術能力強、羣眾滿意度高的繼續執業。因身體健康原因,不適合繼續在村衞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要及時辦理退出手續。

考核不合格的鄉村醫生,不得繼續在村衞生室執業。 因故自行退出的,要按照相關規定和協議辦理退出或註銷執業資格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符合條件的老年鄉村醫生及時足額發放生活補助。

  免費培養醫學生

《意見》提出,將建立鄉村醫生定向委託培養機制。有關區(市)可聯合高等醫學院校(含中醫藥院校),從當地農村高中畢業生和在校生中定向培養大專及以上學歷免費醫學生,在校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每年補助不低於6000元的生活費,所需經費由定向培養區(市)財政統籌落實。定向培養醫學生服務期不低於6年。鼓勵有條件的區(市)開展基層醫生定向委託培養。

  取得助理醫師資格,享受衞生院職工待遇

同時,將建立“區(市)管鎮聘村用”機制。區(市)設立鄉村醫生人才庫,實行統一管理、統籌安排。鎮(街道)衞生院與新進的定向委託培養醫學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享受與現有職工同等待遇,具有執業資格的可在鎮(街道)衞生院執業註冊,由鎮(街道)衞生院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在村衞生室執業。在2020年前依法取得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質、年齡在45歲以下的在崗鄉村醫生,鎮(街道)衞生院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並享受同等待遇。

對經公開招聘難以形成競爭的基層醫生崗位,可適當放寬報名條件、降低開考比例。鼓勵區(市)對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返聘中級以上職稱的衞生專業技術人員給予專項補助。鼓勵區(市)探索採取先面試後筆試的方式招聘基層醫生。鼓勵45歲以下的在崗鄉村醫生與基層醫生進入高等醫學院校(含中醫藥院校)接受基層所需的醫學專業學歷教育,提高整體學歷層次。對按規定參加學歷教育並取得醫學相應學歷的在崗鄉村醫生,區(市)政府可適當補助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費。

職稱評審不再對論文作硬性規定

《意見》提出,在崗鄉村醫生按照有關規定參加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試合格的按照有關規定發放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可按照有關規定參加相應專業類別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或取得全科醫學專業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鄉村醫生和基層醫生,應註冊為全科醫學專業。通過省級衞生計生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認可的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的鄉村醫生和基層醫生,其執業範圍註冊為全科醫學,同時可加註相應類別的其他專業。

對基層契約式服務,《意見》要求,由二級及以上醫院專科醫師(含相關專業中醫類醫師)參加,分別與鎮(街道)衞生院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等組成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與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和公共衞生醫師等組成家庭醫生服務醫師團隊,與患有慢性病、大病等重點人羣簽訂年度服務協議,建立相對穩定的簽約服務關係,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衞生服務,簽約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分擔。

此外,《意見》完善了基層醫療機構衞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制度,職稱評審時不再對論文作硬性規定,重點評價業務能力等要素。合同管理鄉村醫生納入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職稱評審人員範圍。適當提高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對在農村地區鎮(街道)衞生院工作的醫務人員在晉升、評優、保障等政策方面予以傾斜,衞生專業技術人員可提前1年參加全科醫學、社區護理專業全國衞生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定向培養的在崗鄉村醫生在取得全科執業醫師資格後,可提前1年晉升中級職稱,服務滿6年後在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招聘時優先聘用。

  安排副高以上專家臨牀帶教鄉醫

《意見》提出,將建立基層坐診和巡診制度。對距離鎮(街道)衞生院較遠的村衞生室開展巡診服務,區(市)級醫療衞生機構每年安排不少於30%的醫生輪流到鎮(街道)衞生院或村衞生室定期坐診,累計不少於1個月,坐診和巡診情況納入職稱評聘和年度考核。嚴格落實城市醫生晉升副主任醫師或主治醫師前分別到基層服務1年的規定。

《意見》對在崗人員培訓進行了規範。各區(市)每年選派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優秀鄉村醫生和基層醫生到省、市級醫院接受免費培訓,醫院應安排相應專科的副高級以上專家擔任導師,負責臨牀帶教等。每個區(市)建設至少1至2個基層衞生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提升基層醫生急診搶救、二級以下常規手術、正常分娩、高危孕產婦篩查、兒科等醫療服務能力。新進的鄉村醫生5年內應完成累計2年的常見病、慢性病、流行病等防治技術重點全科實踐技能培訓和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鄉村醫生每年培訓不少於2次,累計不少於2周。鄉村醫生每3年可到區(市)級醫療衞生機構或鎮(街道)衞生院進行1次不少於1個月的脱產進修。

到村衞生室工作的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優先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培訓資金由區(市)、鎮(街道)財政預算安排。

  建週轉房讓基層醫生居有其屋

《意見》指出,對合同管理鄉村醫生執業村衞生室的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補助、一般診療費、基本藥物補助、簽約服務費等,納入鎮(街道)衞生院醫療服務總收入實行統一管理,並按規定使用。對非合同管理鄉村醫生執業村衞生室的資金補助渠道保持不變,區(市)政府應鼓勵其按較高檔次繳費以提高保障水平。

同時,建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調控管理機制,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通過提高服務質量獲得的當年收支結餘,可按不超過40%的比例追加入單位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分配時向一線人員傾斜。經區(市)政府同意,農村地區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可利用現有職工宿舍用地、用房,建設“週轉房”,妥善解決農村地區基層醫生、交流輪崗人員和對口支援醫師等居住問題。

  未經批准村衞生室嚴禁靜脈輸液

《意見》指出,各區(市)可探索實行區域內政府舉辦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編制總額內自主動態調整,解決機構間服務人口和人員編制及人員配備不協調問題。新招聘的醫學畢業生可由區(市)衞生計生部門按照競聘上崗、積分選崗、雙向選擇等方式安排到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工作。同時,推廣鎮(街道)衞生院承辦村衞生室,按每2000至4000人的農村服務人口配置1所中心村衞生室,配備2至4名取得執業資格的醫護人員。

同時,各區(市)可採取區域內醫療衞生機構(含村衞生室)整體參加醫療責任保險等方式化解執業風險。對非規劃內村衞生室按照有關規定逐步過渡為其他醫療機構,不再加掛村衞生室名稱。未經區(市)衞生計生部門批准,村衞生室嚴禁開展靜脈輸液項目。各級政府要加大打擊非法行醫力度,設立有獎舉報電話,嚴厲打擊非正常渠道採購藥品、無證行醫、醫托詐騙、發佈虛假醫藥廣告等非法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