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傳染病學:流行性出血熱

來源:文萃谷 7.24K

導語:流行性出血熱病毒(EHFV)又稱漢坦病毒,屬布尼亞病毒科的漢坦病毒屬。關於這種流行性出血熱你知道多少內容?下面小編給你講一講吧。

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傳染病學:流行性出血熱

●最重點是什麼?

1.病原

2.休克、出血、腎損害發病機制

3.臨牀表現:五期經過及三種主要表現

4.血、尿常規及特異性檢查在診斷中的意義。

  一、病原學

流行性出血熱病毒(EHFV)又稱漢坦病毒,屬布尼亞病毒科的漢坦病毒屬。

  二、流行病學

(一)宿主動物與傳染源

宿主動物:我國發現53種動物攜帶本病病毒,主要是齧齒類如黑線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

傳染源:鼠類

(二) 傳播途徑

1.呼吸道傳播

2.消化道傳播

3.接觸傳播

4.母嬰傳播

5.蟲媒傳播:寄生於鼠身上的革蟎或恙蟎具有傳播作用

(三)人羣易感性 普遍易感

(四)流行特徵: 地區性、季節性、人羣分佈

  三、臨牀表現

潛伏期4~46日,一般為7~14日,以2周多見。典型病人病程中有 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的5期經過。

(一)發熱期

發熱

起病急驟,發熱39℃以上,稽留熱和弛張熱多見;
熱程多為3~7日;
體温越高,熱程越長,則病情越重。

全身中毒症狀

全身痠痛、頭痛和腰痛。少數頭痛、腰痛和眼眶痛,稱為“三痛”。
 

毛細血管損害

表現為充血、出血和滲出水腫。
皮膚充血主要見於顏面、頸、胸等部位潮紅稱為“三紅”,重者呈酒醉貌。
黏膜充血見於眼結膜、口腔軟齶和咽部。
皮膚出血多見於腋下和胸背部條索狀、抓痕樣或點狀瘀斑。

(二)低血壓休克期

多數發熱末或熱退時出現,少數熱退後發生。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或觸不到,尿量減少,嚴重者神志恍惚、紫紺、DIC、腦水腫、呼吸窘迫綜合症和急性腎衰。

(三)少尿期

多繼低血壓休克期,亦可與低血壓休克期重疊或由發熱期直接進入此期。與休克期重疊的少尿,應和腎前性少尿相區別。一般以 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為少尿,少於100ml為無尿。

尿毒症、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

重者腹水、高血容量綜合徵、腦水腫。

此期由於DIC、血小板功能障礙或肝素類物質增加而出血現象加重。

(四)多尿期

每日尿量增至2000ml即進入多尿期,多者可達4000~10000ml以上。多尿初期,氮質血癥、高血壓和高血容量仍可繼續存在,甚至加重。至尿量大量增加後,症狀逐漸消失,血壓逐漸回降。此期可發生電解紊亂(低鉀、低鈉等)及繼發感染、休克。

(五)恢復期

一般需1~3個月,體力完全恢復,但有的.病人腎功能恢復須更長時間。

  四、診斷

(一)主要依靠臨牀特徵性症狀,早期“三痛” “三紅” ,臨牀五期經過。

(二)流行病學史;居住或近期到過本病疫區,居住地有鼠。

(三)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

1.一般檢查

血常規

白細胞升高,早期中性粒細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顆粒,
可見幼稚細胞呈類白血病反應。
病程4~5天后淋巴細胞增多,並出現異型淋巴細胞。
第二天開始血小板下降。

尿常規

第2天出現尿蛋白, 4-6病日常達(+++)-(++++),突然出現大量尿蛋白對診斷很有幫助。

血液生化檢查

血尿毒氮及肌酐在低血壓休克期開始升高,移行期末達高峯,多尿後期開始下降。

凝血功能檢查

DIC高凝期凝血時間縮短,消耗性低凝血期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時間延長,纖溶亢進期纖維蛋白降解物(FDP)升高。

2.血清學檢查

第2日即能檢出特異性IgM抗體,1:20為陽性。IgG抗體1:40為陽性,1周後滴度上升4倍有診斷價值。

習題

腎綜合徵出血熱的“三大”主徵 C

A.發燒,休克,少尿

B.出血,休克,腎損害

C.發燒,出血,腎損害

D.發燒,出血,“三痛”

E.休克,少尿,“三痛”

腦水腫多產生在腎綜合徵出血熱哪一病期 C

A.發熱期

B.低血壓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恢復期

男,29歲,農民,突起發熱,伴頭痛,眼眶痛,腰痛。病程第四日就診時熱已退,血壓偏低,球結膜水腫,出血,胸背部見條索點狀瘀點。前l日24小時尿量300ml,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敗血症

B.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C.腎綜合徵出血熱

D.鈎體病

E.急性腎小球腎炎

下列哪項不是腎綜合徵出血熱早期外周血象改變 C

A.白細胞計數增高

B.類白血病樣反應

C.嗜酸性粒細胞減少以至消失

D.異常淋巴細胞增多

E.血小板減少

  五、治療

早期抗病毒及液體療法,中晚期對症治療。“三早一就”為本病治療原則,即早發現、早休息、早治療和就近治療。

(一)發熱期

1.控制感染:利巴韋林,每日1g,加入10%葡萄糖液靜滴,持續3~5日。

2.減輕外滲:早期卧牀休息,為降低血管通透性可給予路丁、維生素C等。發熱後期給予20%甘露醇125~250ml靜滴,以提高血漿滲透壓,減輕外滲和組織水腫。

3.改善中毒症狀: 物理降温為主,重者可給予地塞米松5~l0mg靜滴。

4.預防DIC: 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蔘注射液,以降低血液黏滯性。

(二)低血壓休克期

1.補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和適量,爭取4小時內血壓穩定。膠體溶液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血漿和白蛋白。

2.糾正酸中毒:主要用5%碳酸氫鈉,每次5ml/kg;根據病情每日1~4次。

3.血管活性藥物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經補液、糾正酸中毒,血壓仍不穩定者可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l0~20mg/100ml液體靜滴,或山莨菪鹼(654-2)0.3~0.5mg/kg靜脈注射。同時亦可用地塞米松l0~20mg靜滴。

(三)少尿期

1.穩定內環境: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2.促進利尿:可應用20%甘露醇l25ml靜注,以減輕腎間質水腫。不宜長期大量應用。常用利尿藥物速尿,可從小量開始,逐步加大劑量。

3.導瀉和放血療法:防止高血容量綜合徵和高血鉀,少尿期可進行導瀉,常用甘露醇25g,每日2~3次口服。亦可應用硫酸鎂或中藥大黃煎水口服。

4.透析療法:明顯氮質血癥、高血鉀或高血容量綜合徵病人,可應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四)多尿期

1.維持水與電解質平衡。

2.防止繼發感染

本期易發生呼吸道和泌尿感染,發生感染後應及時診斷和治療。

(五)恢復期

治療原則為補充營養,逐步恢復工作。出院後應休息1~2個月。定期複查腎功能。

習題

1.女,31歲,三天來發熱,噁心、嘔吐,食慾減退,頭痛,四肢痠痛,腰痛。體檢:危重病容,球結膜充血,無水腫,咽充血,腋下可見點狀抓痕樣出血點,肝脾未及。血常規檢查:WBC l4×109/L,N 72%,L 28%,可見異型淋巴細胞。尿常規:尿蛋白(+++),RBC4—5個/HP,該患者首先考慮的診斷為 C

A.鈎端螺旋體病

B.敗血症

C.腎綜合徵出血熱

D.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E.結核性腦膜炎

2.女,27歲,突起寒顫,高熱,噁心,嘔吐、腰痛已6天。體檢:重病容,眼瞼浮腫,球結膜及胸部皮膚充血,腋下見少許點狀出血點,血壓75/55mmHg,懷疑腎綜合徵出血熱。本例必須首先考慮的治療措施是 B

A.慎用升壓藥

B.補充血容量

C.糾正酸中毒

D.小劑量肝素抗DIC

E.選用抗病毒治療

3.腎綜合徵出血熱治療原則“三早一就”是 D

A.早診斷,早休息,早期就近治療

B.早發現,早診斷,早休息就近治療

C.早休息,早治療,就近治療

D.早發現,早休息,早期就近治療

E.早治療,早控制,早期就近治療

4.腎綜合徵出血熱休克期,下列哪種藥物不宜首先使用 D

A.平衡鹽

B.碳酸氫鈉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血管活性藥物

E.高滲葡萄糖

5.腎綜合徵出血熱少尿期治療原則哪一項是錯的 B

A.穩定內環境

B.高蛋白飲食

C.促進利尿

D.導瀉和放血

E.透析

  六、主要預防措施

1.管理傳染源:做好疫情監測及防鼠滅鼠工作。

2.切斷傳播途徑:傷口及時包紮,避免被鼠排泄物污染;

3.保護易感人羣:疫區作業穿五緊服,裸露部位塗防蟲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防蟎類叮咬。接種滅活疫苗,抗體陽性率可達90%左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