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織服裝加工的基礎知識

來源:文萃谷 1.78W

梭織面料在服裝中的使用無論在品種上還是在生產數量上都處於領先地位,下面整理一些梭織服裝加工的基礎知識,一起來了解一下!

梭織服裝加工的基礎知識

  (一)梭織服裝生產工藝流程

面輔料進廠檢驗→技術準備→裁剪→縫製→鎖眼釘釦→整燙→成衣檢驗→包裝→入庫或出運。

面料進廠後要進行數量清點以及外觀和內在質量的檢驗,符合生產要求的才能投產使用。在批量生產前首先要進行技術準備,包括工藝單、樣板的制定和樣衣製作,樣衣經客户確認後方能進入下一道生產流程。面料經過裁剪、縫製製成半成品,有些梭織物製成半成品後,根據特殊工藝要求,須進行後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皺效果加工等等,最後通過鎖眼釘釦輔助工序以及整燙工序,再經檢驗合格後包裝入庫。

  (二)面料檢驗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質量關是控制成品質量重要的一環。通過對進廠面料的檢驗和測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裝的正品率。

面料檢驗包括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兩大方面。外觀上主要檢驗面料是否存在破損、污跡、織造疵點、色差等等問題。經砂洗的面料還應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點。影響外觀的疵點在檢驗中均需用標記注出,在剪裁時避開使用。

面料的內在質量主要包括縮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項內容。在進行檢驗取樣時,應剪取不同生產廠家生產的、不同品種、不同顏色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測試,以確保數據的準確度。

同時對進廠的輔料也要進行檢驗,例如鬆緊帶縮水率,粘合襯粘合牢度,拉鍊順滑程度等等,對不能符合要求的輔料不予投產使用。

  (三)技術準備的主要內容

在批量生產前,首先要由技術人員做好大生產前的技術準備工作。技術準備包括工藝單、樣板的制定和樣衣的製作三個內容。技術準備是確保批量生產順利進行以及最終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藝單是服裝加工中的指導性文件,它對服裝的規格、縫製、整燙、包裝等都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對服裝輔料搭配、縫跡密度等細節問題也加以明確。服裝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應嚴格參照工藝單的要求進行。

樣板製作要求尺寸準確,規格齊全。相關部位輪廓線準確吻合。樣板上應標明服裝款號、部位、規格、絲綹方向及質量要求,並在有關拼接處加蓋樣板複合章。

在完成工藝單和樣板制定工作後,可進行小批量樣衣的.生產,針對客户和工藝的要求及時修正不符點,並對工藝難點進行攻關,以便大批量流水作業順利進行。樣衣經過客户確認簽字後成為重要的檢驗依據之一。

  (四)裁剪工藝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據樣板繪製出排料圖,“完整、合理、節約”是排料的基本原則。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藝要求如下:

(1)拖料時點清數量,注意避開疵點。

(2)對於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裝上出現色差現象。對於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現象的要進行色差排料。

(3)排料時注意面料的絲綹順直以及衣片的絲縷方向是否符合工藝要求,對於起絨面料(例如絲絨、天鵝絨、燈芯絨等)不可倒順排料,否則會影響服裝顏色的深淺。

(4)對於條格紋的面料,拖料時要注意各層中條格對準並定位,以保證服裝上條格的連貫和對稱。

(5)裁剪要求下刀準確,線條順直流暢。鋪型不得過厚,面料上下層不偏刀。

(6)根據樣板對位記號剪切刀口。

(7)採用錐孔標記時應注意不要影響成衣的外觀。裁剪後要進行清點數量和驗片工作,並根據服裝規格分堆捆紮,附上票簽註明款號、部位、規格等。

  (五)縫製

縫製是服裝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裝的縫製根據款式、工藝風格等可分為機器縫製和手工縫製兩種。在縫製加工過程實行流水作業。

粘合襯在服裝加工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其作用在於簡化縫製工序,使服裝品質均一,防止變形和起皺,並對服裝造型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種類以無紡布、梭織品、針織品為底布居多,粘合襯的使用要根據服裝面料和部位進行選擇,並要準確掌握膠着的時間、温度和壓力,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六)鎖眼釘釦

服裝中的鎖眼和釘釦通常由機器加工而成,釦眼根據其形狀分為平型和眼型孔兩種,俗稱為睡孔和鴿眼孔。

睡孔:普遍用於襯衣、裙、褲等薄型衣料的產品上。

鴿眼孔:多用於上衣、西裝等厚型面料的外衣類上。

鎖眼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釦眼位置是否正確。

(2)釦眼大小與鈕釦大小及厚度是否配套。

(3)釦眼開口是否切好。

(4)有伸縮性(彈性)或非常薄的衣料,要考慮使用鎖眼孔時在裏層加布補強。鈕釦的縫製應與釦眼的位置相對應,否則會因扣位不準造成服裝的扭曲和歪斜。釘釦時還應注意釘釦線的用量和強度是否足以防止鈕釦脱落,厚型面料服裝上釘釦繞線數是否充足。

  (七)整燙

人們常用“三分縫製七分整燙”來強調整燙是服裝加工中的一個重要的工序。

整燙的主要作用有三點:

(1)通過噴霧、熨燙去掉衣料皺痕,平服折縫。

(2)經過熱定型處理使服裝外型平整,褶襉、線條挺直。

(3)利用“歸”與“拔”熨燙技巧適當改變纖維的張縮度與織物經緯組織的密度和方向,塑造服裝的立體造型,以適應人體體型與活動狀態的要求,使服裝達到外形美觀穿着舒適的目的。

影響織物整燙的四個基本要素是:温度、濕度、壓力和時間。其中熨燙温度是影響熨燙效果的主要因素。掌握好各種織物的熨燙温度是整理成衣的關鍵問題。熨燙温度過低達不到熨燙效果;熨燙温度過高則會把衣服熨壞造成損失。

各種纖維的熨燙温度,還要受到接觸時間、移動速度、熨燙壓力、有無墊布、墊布厚度及水分有無種種因素的影響。

整燙中應避免以下現象的發生:

(1)因熨燙温度過高時間過長造成服裝表面的極光和燙焦現象。

(2)服裝表面留下細小的波紋皺摺等整燙疵點。

(3)存在漏燙部位。

  (八)成衣檢驗

服裝的檢驗應貫穿於裁剪、縫製、鎖眼釘釦、整燙等整個加工過程之中。在包裝入庫前還應對成品進行全面的檢驗,以保證產品的質量。

成品檢驗的主要內容有:

(1)款式是否同確認樣相同。

(2)尺寸規格是否符合工藝單和樣衣的要求。

(3)縫合是否正確,縫製是否規整、平服。

(4)條格面料的服裝檢查對格對條是否正確。

(5)面料絲縷是否正確,面料上有無疵點,油污存在。

(6)同件服裝中是否存在色差問題。

(7)整燙是否良好。

(8)粘合襯是否牢固,有否滲膠現象。

(9)線頭是否已修淨。

(10)服裝輔件是否完整。

(11)服裝上的尺寸嘜、洗水嘜、商標等與實際貨物內容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確。

(12)服裝整體形態是否良好。

(13)包裝是否符合要求。

(九)包裝入庫

服裝的包裝可分掛裝和箱裝兩種,箱裝一般又有內包裝和外包裝之分。

內包裝指一件或數件服裝入一膠袋,服裝的款號、尺碼應與膠袋上標明的一致,包裝要求平整美觀。一些特別款式的服裝在包裝時要進行特殊處理,例如扭皺類服裝要以絞卷形式包裝,以保持其造型風格。

包裝一般用紙箱包裝,根據客户要求或工藝單指令進行尺碼、顏色搭配。包裝形式一般有混色混碼、獨色獨碼,獨色混碼、混色獨碼四種。裝箱時應注意數量完整,顏色尺寸搭配準確無誤。外箱上刷上箱嘜,標明客户、指運港、箱號、數量、原產地等,內容與實際貨物相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