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成本的單詞解析

來源:文萃谷 1.59W

導語:邊際成本和黑色星期五的英語單詞你都知道要怎麼表達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內容介紹吧。這些新興單詞應該怎麼應用呢?請看下文介紹。

邊際成本的單詞解析

  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

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馬上就要到了。提到Thanksgiving Day,美國人就會想到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也就是感恩節過後的星期五。這一天,不僅是感恩節後的血拼日,也是聖誕購物季的開始。美國人紛紛上街搶購聖誕禮物。即使平時賠錢的商家這一天也會轉虧為盈。

The term "Black Friday" is said to have originated in Philadelphia during the 1960s to describe the difficulty of police and drivers to deal with exceptionally heavy traffic on that day as shoppers flooded the city's commercial center.

據稱,“黑色星期五”這種説法在上世紀60年代起源於美國費城,用來描述感恩節過後的週五,購物者湧入城市的商業中心,導致交通擁堵,給交警和出行司機都帶來不小的`麻煩。

The phrase was later co-opted by retailers to refer to the holiday shopping period as a time of year when their business moves into the black, or turns a profit.

之後,商家將這種説法引申至一年中的節日購物季,每年此時,他們的生意會進入盈利期。

Black在這裏代表的是財務狀況進入佳境,記在帳本上的數字用黑色書寫表示盈利,紅色則表示虧損,所以才會有我們常用的“赤字”一説,而這裏的business moves into the black自然就表示“生意好,有盈利”的意思了。

不過用在別的地方,black的確有“黑暗不祥”的意思。美國曆史上股市崩盤的災難性的日子都是用black來形容的。比如1869年9月24日星期五,美國黃金市場大跌波及股市,人稱Black Friday;還比如1929年10月29日的Black Tuesday,那一天,美國股價暴跌,國家從此陷入經濟大蕭條。

11月26日中國政府公佈了控制温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中國減排目標為哥本哈根會議帶來新動力,但所帶來的邊際成本也會有所上升。

邊際成本 incremental cost  

Energy-related industries will have to face incremental costs to improve their carbon efficiency, but ultimately, such incremental costs will have to be shouldered by the consumers,.

為改善碳使用率,能源相關產業將增加邊際成本,但最終,這些邊際成本還是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文中的incremental cost就是指“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加,也稱為marginal cost。例如,生產某種產品 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 50元。若生產 101個時,其總成本5 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 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

在中國公佈carbon emissions target(碳減排目標)後,有關專家正對所增加的incremental cost,以及如何提高energy efficiency(能源使用率)進行研究。目前多數工業使用的仍是fossil fuel(化石燃料),因此我國正研究增收carbon tax(碳税,煙塵排放税),鼓勵公眾改行low-carbon lifestyle(低碳生活方式),並對energy-saving appliances(節能器具)給予financial subsidies(財政補貼)。

熱門標籤